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健美运动常用术语与名词概念

一、常用动作术语

健美运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健美动作繁多。为了便于初级健美训练者练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下面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和主要的,也是概括性的动作术语。

(一)屈

指关节的弯曲或关节角度的缩小。如屈臂、屈腿、屈体、前屈、后屈和侧屈等。

(二)伸

指关节角度的扩展与伸直。如伸臂、伸腿、伸腰或前伸、后伸和侧伸等。

(三)举

指臂和腿由低部位向高部位抬起或托起(活动范围不超过180度),并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动作。如向上推举、侧平举、侧上举和仰卧腿举等。

(四)推

指训练者向外用力使器械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如向上推、向前推等。

(五)绕

指移动范围在180度以上至360度以下的弧线形动作。如立正两臂向内绕至侧举。

(六)绕环

指移动范围在360度或360度以上的弧线形动作。如肩、膝、胯、腰向上下、前后、左右的绕环等。

(七)牵引

指训练者用力使器械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也就是通常说的“拉”的意思。

(八)挤压

指训练者对器械施加压力或用力使器械紧紧靠拢在一起。

(九)坐

指臀部或大腿坐在地上和器械上的姿势。

1.正坐:指躯干与下肢约成90度角。

2.俯坐:指躯干与下肢小于90度角。

3.斜坐:指躯干与下肢大于90度角。

(十)蹲

指两膝并拢或分开同时屈膝下蹲的姿势。

1.全蹲:也叫深蹲。指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角。

2.半蹲:指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约等于90度角。

(十一)撑

指两手或只用身体某一部分支撑在地面上和器械上的姿势。

1.支撑:指两手、臂和身体其它部位撑器械,但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姿势。如双杠直角支撑等。

2.俯撑:指两手和两脚撑地,身体和两臂伸直,胸腹部朝向地面或器械的姿势。

(十二)卧姿

指上体躺在地面上或器械上的姿势。

1.仰卧:指胸腹部向上,身体伸直躺在地上或器械上的姿势。其中包括平卧姿,即头脚平行;上斜卧姿,即头高脚低;下斜卧姿,即头低脚高等三种仰卧姿势。

2.俯卧:指腰背部和臀部朝上,身体伸直躺在地上或器械上的姿势。其中包括平卧姿,即头脚平行;上斜卧姿,即头高脚低;下斜卧姿,即头低脚高等三种俯卧姿势。

3.侧卧:指身体伸直侧向躺在地上或器械上的姿势。

(十三)悬垂

指双手握器械时,身体其它部分接触地面或器械,但肩轴低于器械轴的一种姿势。如单杠悬垂举腿。

(十四)振

指臂、腿和躯干做用力加速的弹性摆动动作。如臂上举后振;上体前屈上下振等。

(十五)踢

指单腿做用力加速摆的动作。如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内绕踢、外绕踢;屈膝弹动的前踢、侧踢和后踢等。

(十六)躬身

指躯干前屈与地面平行,挺胸塌腰,两腿伸直,身体重心在脚后跟的垂线上,头稍抬,眼看前下方。如躬身上拉、躬身侧平举等。

(十七)握姿

指用手抓握住杠铃、哑铃、拉力器等器械的姿势。

1.普通握:指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握住拉力器时,拇指压在中指和食指上面。这是一种常用的握器械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两手握杠铃较紧,有助于发力,可用于健美运动训练中的绝大多数动作。

2.反握:指两手大拇指向外(两臂旋外)握杠铃、单杠,掌心朝前。

(十八)握距

指两手握住器械之间的距离。

1.中握距:指两手握住杠铃时,两手之间的距离与肩关节的宽度相等。中握距的用途较广,可以用于任何动作练习。

2.宽握距:指两手握住杠铃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大于肩关节的宽度。常用于卧推、推举、弯举、躬身上拉、颈后下拉、引体向上等动作。

(十九)站立

指两脚撑地,身体挺直的“立正”姿势。除了立正姿势外,其它站立姿势要加以说明,如两脚开立、足尖立、俯立和跪立等。

(二十)站距

指两脚站立时的间隔距离。

1.窄站距:指两脚站立的间隔距离与髋关节的宽度相等。

2.中站距:指两脚站立的间隔距离与肩关节的宽度相等。

3.宽站距:指两脚站立的间隔距离大于肩关节的宽度。

二、常用名词概念

在日常的健美训练活动中,众多的健美训练者对一些常用的名词概念不清,为了便于健美训练者快速入门,能够独立理解健美运动,掌握健美训练动作和制定健美训练方案,为此下面针对健美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常用名词概念做如下解释,供练习者参考:

(一)健美组织

是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对以从事健身健美技能传授为经营手段的健身房、健身馆、健康城、健美中心、康体俱乐部、培训中心等的统称。根据中国健美协会正在制定的健美组织服务标准,健美组织应具备的主要服务区域为:重器械区、自由重量区、心肺功能区、形体练习区、服务区、医疗保健区、更衣洗浴和儿童活动区。

(二)健身操(Aerobics)

也称有氧运动,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健身操运动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的效果。

(三)健美操(Sports Aerobics)

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套、规定、难度和特定难度动作的竞技体育项目。健美操的国际组织主要的有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委员会(FIG,总部设法国),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总部设日本),国际健身和健美操联合会(IFAF,总部设澳大利亚)。

(四)舍宾(或舍宾格)

是英文Shaping一词的译音,可直译为轮廓或形态,国际健美界称之为形体。国际健美联合会的机关刊物形体《Shape》也取于同一词。它是健美形体训练的一种形式,舍宾也可称为“形体运动”。

(五)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生活幸福的完美状态。健康的内涵包括躯体健康、智能健康、情感健康、社群健康和精神健康五个方面。

(六)体质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水平具体反映在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运动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其中,身体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衡量体质状态的基本因素。

(七)体格

是在遗传与变异的基础上,先天和后天形成的,在形态上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即人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等)、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

(八)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如立、走、跑、跳、投、举、攀登和爬越等)。

(九)体型

体型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定量描述。这个定义体现了个人的体型随年龄、营养、发育和体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趋势。

(十)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长度(腿长、臂长、手长、头长、颈长、足长),围度(胸围、臂围、腿围、腰围、臀围),宽度(头宽、肩宽、髋宽)和充实度(体重、皮脂厚度)等。反映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

(十一)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是指身体中脂肪和非脂肪部分的组成。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被称为体脂百分数。体重中非脂肪部分又被称作瘦体重或去脂体重,包括肌肉、软组织、骨骼、结缔组织等等。

(十二)站

所谓“站”,是综合健美器械上运动站的简称。它是指训练者在健美训练器械上的运动位置。如“五站综合健美训练器械”,即表明该器械有5个训练位置,或者说可供5个人同时训练。依次类推,健美训练器械上的“站”越多,可供训练的位置就越多。

(十三)项

所谓“项”,是综合健美训练器械上练习项目的简称。它表明该器械能提供多少种专项练习。以“五站七项综合健身器”为例,说明该器械不仅可提供5个训练位置,而且能进行7种专项练习。“站”只表明训练位置,而不表明能做多少种练习。换句话说,一个“站”有的可进行两三种甚至更多的练习。如综合健美训练器械上的“坐推站”,既能做平推动作,又能做重锤拉引练习,还可以做腿伸膝练习。可见,“站”和“项”一定要区别开来,不可混为一谈。

(十四)功能

功能一词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而健美训练器械上的“功能”,则是指通过不同的练习动作所能达到的训练效果。它是通过训练者的动作来体现的。器械上的功能越多,它所提供的练习动作也就越多。比如“七功能健美训练器械”,说明该器械可为人体不同部位提供7种健美练习动作。

(十五)运动量

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总负荷量。它包括重量、组数、次数、强度、密度、时间、速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和制约,改变任何一种要素,都会直接影响运动量的大小。

(十六)生理负荷量

指人体对运动作用(训练量和练习量)反应的量,即引起生理机能反应的量、范围或身体反应出来的征象。它主要用生理、生化指标来计量或表示。健美运动训练参加者,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的差异,即使承担同样的运动量,人体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评定运动量大小的客观依据。

(十七)重量

指健美运动训练时练习某一动作每组训练的重量和每次训练的总重量。它包括所用器械的重量和人体本身的质量。也称为练习负荷。单位为千克。练习的重量,以个人力量的大小为标准,一般可分为:

1.极限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100%以上(也就是说按照规定的动作姿势,用全力只能完成一次所用的重量)。

2.大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80~100%。

3.中等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60~80%。

4.小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50%以下。

5.RM:为Repetition Maximum之缩写,意思是指在疲劳前能按规定的重复次数推(拉)举起最大的重量,如8RM既为能推(拉)举起8次的最大重量。

(十八)密度

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量。它体现着训练中时间和数量的关系,它分为单个动作密度和一次训练课的总密度。如果每组练习之间和每个动作练习之间的间歇短,就称为密度大;反之,则为密度小。

1.单位时间重复组数:即N分钟内重复练习的组数(X组/N分)。以训练时间除动作完成组数所得到的商数来表示。

2.单位时间重复次数:即N分钟内重复练习的次数(X次/N分)。以训练时间除动作完成次数所得到的商数来表示。

(十九)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的生理负荷量,它包括训练的重量、密度、速度、组数、次数和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等。其中,重量和密度决定强度。如果训练的重量较重,密度较大时,训练的强度就大;反之,训练的强度就小。

(二十)数量

指健美训练中,每一次练习项目的多少,每个项目组数的多少,每组练习次数的多少。如果在每一次训练中,项目多、每项练习组数多、每组练习次数多,则运动量就大。反之,运动量就小。

1.项目:指每次训练的动作,如训练胸大肌(乳房)群,动作为仰卧飞鸟,则仰卧飞鸟就为一个训练项目。

2.组数:指一个动作按规定的方法连续重复进行若干次的总和,称为一组。间歇之后,再按原方法连续重复进行若干次为另一组。一个动作所做的若干组的总和称为组数。它有单个动作组数和一次训练课中所有动作总和的组数之分。一般可分为:

(1)低组数:完成1~3组。

(2)中组数:完成4~6组。

(3)高组数:完成6组以上。

(4)复合组:由2~3个动作组成,先做某个动作若干次,不加间歇或只加极短间歇即做另1~2个动作若干次所合成的一组。

3.次数:指一个规定动作在一组练习中所重复运动的总和。即按照规定的动作姿势,两手拿起器械或握住器械后,每练习一下就为一次。训练的次数一般可分为:

(1)少次数:一个动作连续重复1~5次。

(2)中次数;一个动作连续重复6~12次。

(3)多次数:一个动作连续重复13~20次。

(4)超多次数:一个动作连续重复20次以上。

(5)不限次数:一个动作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

(二十一)时间

指在一次训练课中,应包括训练总时间、单个或成套动作完成的时间、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之间的间歇时间、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以及训练中完全休息的时间等。训练的间歇时间一般可分为:

1.极短间歇:休息10秒钟以内。

2.短间歇:休息10~30秒钟。

3.中间歇:休息30~60秒钟。

4.长间歇:休息60~180秒钟。

5.停练:休息180秒钟以上不做为间歇,可称之停练。

(二十二)力量素质

指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工作、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是完成生活中以及运动中的任何动作的基础,做一切动作都要求有相应的肌肉力量。

(二十三)柔韧素质

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取决于骨的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皮肤的伸展性和弹性等。

(二十四)耐力素质

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它取决于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机体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能力。耐力是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又可看作是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二十五)绝对力量

也称“单纯性力量”。它是指在相对较慢的速度状态下,人体或某部分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我们通常称的“力量”就是指它而言。

(二十六)核心力量

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二十七)核心力量训练

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人体肌肉的名称。

2.简述人体肌肉的类型。

3.简述人体肌肉的结构。

4.简述人体肌肉的形态。

5.简述人体肌肉的特征。

6.简述人体肌肉的配布与协作。

7.简述人体肌肉收缩的形式。

8.简述人体关节运动形式。

9.简述人体肌肉纤维的类型。

10.简述人体肌纤维训练中的募集顺序。

11.简述人体肌力和“块”的制约因素。

12.简述人体生理生化基因和健美运动的关系。

13.简述人体肌肉最忌讳的生活方式。

14.简述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15.简述人体运动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ZIJ1FD7KrP5LApTlbncNVTfZeBgpIM+hXAWXarvd4/CDNVNL2JevUquwTcyzcW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