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陈式太极剑的独特风格与要求

中国的剑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各有特色。陈式太极剑,除了具有一般剑术共有的技法之外,它以《易经》的阴阳哲理为理论指导,在身法、步法、手法、眼法、开合、虚实、劲道诸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与要求。本人根据《剑谱》多年习练和传授此剑的一些体悟,浅谈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上身中正,多走低势

上身中正是演练好陈式太极剑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四肢通灵,劲路通畅。走低架势时,也不要哈腰撅臀,左右倾斜,并要做到圆裆松胯,以保证在上身中正的前提下,胸腰的圆转灵活。特别是上肢的展开动作,因手中握有三尺宝剑,加长了臂展,所以下盘弓蹬步的步伐跨度要大些,这样既压低了架势,又在外形上做到了上下盘比例的对称和谐,如“斜飞式”、“弓步点剑”等式。因此,演练陈式太极剑,既要上身中正,又要多走低势,给人以舒展大方,稳定扎实,圆活潇洒,工整和谐之美。

2.轻沉兼备,快慢相间

轻和沉是指身体凡有上升的部位,必有下沉的部位。若一升俱升,就会造成身体飘浮,下盘根基不牢的弊病。若一沉俱沉,就会造成瘫软、萎缩,丢掉顶劲的弊病。如“左、右托千斤”两式,力往上发,但重心要往下沉。“探海式”,右手握剑逆缠向右下方发力刺剑时,右胯要下沉,右膝微曲,右脚要五指抓地,同时松左胯提左膝,左手剑指逆缠向左上方掤指发力,形成对称平衡劲。再如“野马跳涧”一式,在跳跃腾空时,双手捧剑向前上方刺剑发力,裆部要向后向下松沉,形成对称平衡劲。“劲风偃草”一式,盘步下蹲,要顶劲上领,右手剑逆缠向右下方贴地抹剑,左手剑指要逆缠加大向左上方的掤劲,在内劲上要对称和谐。

快慢相间是讲整套剑术的演练要有鲜明的节奏性和韵律感,一动之中有快有慢;蓄劲动作和柔化动作要慢,发劲动作要快;定势动作要慢,进退步动作要快,尤其是行进中要步伐轻盈快捷,不能“拖泥带水”。如“燕子啄泥”、“左、右托千斤”等式。快,要快而有序,不丢动作,不抄近路,不乱手脚,不散神韵,给人以轻盈、快捷、果敢之美。慢,要慢而有意趣、有气势、有劲道,不停不滞不呆板,给人以沉着、冷静、稳重之美。在快慢相间的动静变化之中,充分展现出轻沉兼备之美。

3.松活弹抖,刚柔相济

松活弹抖和刚柔相济是陈式太极拳、剑的突出特点。松活是弹抖的前提条件,没有松活的筋骨就发不出弹抖的劲道。刚和柔是劲力特征的两种表现形式,纯刚无柔和纯柔无刚都不符合太极劲的要求。只有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才是太极劲的特征。剑和拳不同之处在于剑身三尺,有尖、有锋、两面有刃,刃又分里刃外刃和前刃后刃,这就要求持剑者要懂得每个剑势的技法和用法,按照技法要求,通过把法的变化,把力量快捷顺畅地传导到剑身的所用部位,充分表达出刺、点、劈、撩、截、拦、插、挑、崩、抽、斩、穿、绞、抄、托、抹、扫等鲜明的剑法,做到“意到剑到”,“身剑合一”。柔慢运剑如“行云流水”,“沉鱼落雁”,把柔中有刚的美姿表现在意境之中。快发刚弹劲时如“惊雷骤电”,“螺旋震荡”,把刚中有柔的坚韧之劲运用到鲜明的剑法之中,给人以势如破竹,无坚不催,雄风八面,无懈可击之力的旋律之美。

4.顺逆缠绕,开合相寓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陈式太极剑的精华。“运剑在腕”,腕部的顺逆缠绕不仅在剑法中有着实用的功法作用,而且在输通经络,导引内气,传输内劲方面也有着奇妙的健身作用。握剑把法的变化和剑指运行的变化,表现在每一个剑势的转换与开合中,双手的配合,非顺即逆,非逆即顺,切记不要有直来直去转关无缠绕的“抽扯之形”。要做到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这样整套剑打下来,气势饱满,造型圆融,沿路缠绵无间断,剑如游龙水云间。给人以缠绵美、螺旋美、开合美、圆融美。

5.内气鼓荡,丹田带动

陈式太极剑和陈式太极拳一样,是内外兼练的健身、护身、怡身功夫。大小动作都要以丹田为枢纽,内不动,外不发。所以要练好陈式太极剑,应有一定的陈式太极拳的基础功夫。其关键是:一要学会逆腹式呼吸法,以充盈的内气推动体内气机的通畅运行。二要学会丹田内转功法,处处以丹田带动。这样才能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动带外动,内气催外形,意到、气到、剑到。才能克服“僵硬抽扯”,“单摆浮搁”等诸多弊病。达到整体运作,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神剑合一,周身一家的整体美。进而收到意念通、经络通、气血通、劲力通的强身健脑的最佳效果。

以上几点,仅是择其要点简而述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愿广大同道在习练中,不断加深对陈式太极剑丰富内涵的体悟与挖掘,共同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科学、更详实的参考资料,以造福于民。

牛俊杰 Ec97sRbwI3b4G+a+QB73LuDeE/hAgE5hBsdDUMDuLGCCI8uouIGD3HmeOG7KjB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