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其中生理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心理因素是依据。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改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生理与遗传因素

一般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会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人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气质、能力、性格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却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

1.遗传因素

直接由遗传基因影响导致的身心发展异常。如多动症、癔病、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2.孕期卫生

母亲孕期卫生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孕期患病及服用药物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儿童某些方面心理功能的异常;母亲孕期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此外,异常分娩如早产、难产、窒息等情况,也都会导致儿童脑组织损伤,从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

3.生理疾病和外伤等因素

儿童时期曾经患过的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都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脑裂伤、脑水肿、颅内出血等症状,都会造成脑功能的破坏,导致癫痫、痴呆等严重后果。各种药品、毒品、工业化学物质等造成的中毒,都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直接的伤害,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4.内分泌异常

某些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的分泌失调,也会引起一些心理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素缺少会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减退、语言迟缓、情绪淡薄等心理障碍(如克汀病),而分泌量过多也会导致神经过敏、情绪激动等症状(如甲亢)。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对个体早期发展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单调而贫乏的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心理发展受到阻碍,其潜能的发挥也受到抑制。很多在成人期表现为能力不足的个体往往来自这样的早期环境。早期母婴关系及后期的儿童与父母关系,对个体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儿童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则产生消极的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父母的慈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婴幼儿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促进了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否则将形成孤僻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将影响他们的独立性及自信心的发展,出现过分依赖或过分自责。有资料表明,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者,其早期的家庭关系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分保护。杰克布逊(1980)认为:青春期前的爱的缺乏与丧失,与成年期的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

家庭中对子女影响较大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解体

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孩子很难享有充分的父爱和母爱,这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欠缺,极易使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形成明显的障碍。前苏联调查发现54.7%的违法犯罪少年不是缺父就是缺母;日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者中父母离丧的比例为50%。这些情况说明,家庭的完整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家庭不和

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造成恶劣的家庭气氛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使他们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过早地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悲观失望,从而形成冷漠、敌视、敏感和过分防范的性格。

(3)亲子关系紧张

主要表现在家长教育态度与方式的不当。家长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使子女一系列基本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易导致烦恼、焦躁、恐惧、压抑等精神性疾病。

2.学校教育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生心理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1)学校环境给予学生的负担与压力

学校环境的各种刺激与变迁,都需要学生付出精力去调整和适应。

如果给学生负担和压力足以使该学生通过努力得到调整和适应,说明这一负担和压力对提高学生的心理耐力有益,有可能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反之,可能造成过于强烈、过于持久的应激状态,从而出现过分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疾病反应及行为。

(2)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对学生施加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远非其他人所能比拟的。教师积极的“学生观”,良好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这可用“罗森塔尔效应”的教育心理实验结果得以证明;反之,若不能用平等态度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教育方式简单生硬,或教师过于情绪化,常常导致学生某些心理障碍的发生。

(3)班集体的风气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班集体会使多数学生情绪饱满,心态积极、有安全感、自豪感和进取精神;不良的班风则会使学生失望和反感,形成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若是班级中出现不健康的小群体,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3.社会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态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决定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结构、交往方式和生活态度;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使得人们在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和自我调节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大众传媒与社会风气、舆论对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环境(交通、住房、人际冲突、生活压力、临近人群组成)可能成为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增加的刺激源。

(三)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各项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行为动机形成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受其需要发展水平的影响。合理需要的满足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先决条件。

如果满足不充分,可能导致动机缺乏、情绪失调、反应异常、性格偏离等问题。戈德法布对孤儿院儿童的研究表明,在孤儿院生活过三年的儿童在智力、视觉、记忆、概念、言语和常识测验中的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同时还表现出不能集中注意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理智差、坐立不安和有强烈的情感需要等特点,可能会造成自卑、冷漠、敌对、孤僻等不良性格。反之需要的过度满足也会导致心理发展出现问题。如在家里有求必应的孩子可能会导致耐挫力下降;有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优越感过强,反而导致适应力下降。

2.心理矛盾与冲突

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矛盾还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心理矛盾与冲突过于激烈或持久,以至于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协调和处理,就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可能有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和动机冲突。

3.压力与应激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都会引起一些与平时不同的身心反应。比如在感到紧张、焦虑的同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等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应激反应”。

心理压力的存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从其本质上看,心理压力的产生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或表现,是外部要求或期望水平超过现有能力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压力可以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但是,在压力过大或个体适应能力偏低时,压力也会成为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原因。

4.心理挫折

因各种干扰和影响而使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境叫做挫折情境,人们遭受挫折后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叫挫折感,即心理挫折。心理挫折是需求不遂的结果,是导致心理压力、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遭受挫折后可能引起多种反应,从效果上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反应包括继续努力、调整期望值、改变目标、升华行为等;消极的反应包括攻击行为、退化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消极的挫折反应常会成为某些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心理健康是各因素的辩证统一

(一)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分析可知,人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动态地变化着。依辩证法的观点,我们更要重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勿庸置疑,任何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抑或是心理障碍问题的发生,均在这种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从量的积累而发展到了质的变化。

(二)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可概括为自我和环境两方面,由于年龄的变化,影响心理健康的诸因素所起的作用亦会发生变化(图2-1)。

图2-1 产生不适应问题的自我和环境的关系

一般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由环境方面(家庭、学校)的影响造成;青少年期,除了由环境因素引起之外,还有个人的因素与之相互作用;青年、成年期的心理适应问题,其环境原因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适应机制、自我概念等因素则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主体的“自我强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以上可知,个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从遗传而来,个人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也不是被传染或“外伤”得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主体本人的“自我强度”所决定的。

自我强度是指面对环境压力所表现出的调适能力,或称适应能力。当一个人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和矛盾时,只能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试过程,才能重新获得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因此,在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中,当事人自我维护的意识与能力、自己的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用下述心理卫生公式来综合表达心理健康的各种制约因素:

式中:H代表心理健康程度,H值越小,心理越健康;P代表个人所承受的生活压力;K代表个人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E代表个人适应能力或称自我强度,包括个人的自我概念、生活态度、应对技能等,它通过改变认知评估的性质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来调节压力情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S.S.代表可获得的社会支援;C代表个人所需的社会支援的最低量。对于特定时期的个人来说,K与P都是常数。

此式表明:①有三大要素影响心理健康:生活压力、社会支援与自我强度。②从维护个人心理健康考虑,生活压力不宜太大或太小,应维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具体多少适合,要依个人所需最低刺激量而定。③从维护个人心理健康考虑,社会支援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过多的社会支援只会造成当事人的依赖性、无能感,而过少的社会支援则使人感到孤立无助。④自我强度愈高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愈佳。

依此观念,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加自我强度;②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③改变对生活压力的看法,掌握压力应对技能。 OChIrcPkjhI8/tc+0hajflCG181cnhPdaxOo39MKU0BlPGJeXLiNn6AJPkSKRC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