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

1.第三届世界卫生大会(1946)提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和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2.《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3.《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2001)对心理健康的诠释:“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立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

4.《社会医学概论》中提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5.日本学者、心理学家松田岩男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去适应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6.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性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7.国内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刘艳,1996)。

8.“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张承芬,1997)。

(二)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1.心理健康的结构维度

从定义可知,心理健康是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且需要个体众多的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综合地运作才能维持,由此,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对心理健康概念做大量的表述。为便于掌握,有必要找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坐标”,即通过对心理健康定义描述的分析,从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内容,以确定心理健康的结构,经归纳共有六个维度:自我接纳;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生活目标;个体成长。

自我接纳: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有同情心和爱心,能承认他人、悦纳他人,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

自主性:能独立对事物作出正确评价,并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机能和自我约束作出协调,有独立谋生的意愿与能力。

环境控制:有能力选择和创设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获取环境中的各种机会。

生活目标:有目标,有方向感,并使生活有意义,有理想,不懈追求又不脱离实际。

个体成长: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不断充实,不断提高,在成功战胜环境挑战和完成任务的同时,发展个人的心理潜能。

2.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系统的综合平衡的状态

个体心理健康是一个身体、心理、行为与环境持续保持平衡的状态。身体是指人体的结构机能状态;心理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与意识状态;行为是指受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外在身体活动;环境是指人生存与发展所处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

多维综合平衡状态是指身体与心理的平衡;身心与自身行为的平衡;身心与环境的平衡;自身行为与环境的平衡;心理诸结构成分间的协调一致。

在心理健康这一多维综合平衡中,首先表现为身与心的平衡。即人身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的平衡。人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活动状况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身与心的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根本。当身与心的平衡得到不断维持的同时,身心与自身行为的平衡、身心与环境的平衡也同时处于动态维持之中。所谓身心与自身行为的平衡是指这两个方面处于良好的协调之中,身心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调控自身的行为,而自身的行为也能为身心提供信息与动力,促进身心的发展。所谓身心与环境的平衡就是指人的身心积极地去适应环境,能动地去改造环境,并接受环境对自身的影响。环境可以影响身心发展的方向与进程。身心与自身行为的平衡和身心与环境的平衡的良好维持最终体现在自身行为与环境的平衡上。这一平衡是心理健康的外部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个体自身行为与周围环境是否相适应,相协调。

心理健康多维平衡中的几种平衡模式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心理健康处在综合动态平衡中。这也使我们理解,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很困难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千差万别的,但典型的表现形态从理论上可划分为四类:

(1)平衡状态——

① 形成条件:从小培养出良好的人格,心理适应能力很强,环境相对稳定,身体和智力正常。认知、情感、意志三过程正常。

② 主观感受: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睡眠良好;自控能力、应变能力强,即使有心理波动,也能及时自我调整;对于平常事物能经常保持兴趣,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有幸福感。

③ 行为表现: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好,行为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紧张状态——

① 形成原因:心理自控能力较差,心理发展不成熟,环境波动较大。

② 主观感受:心理不平衡、心理紧张、焦虑、精神压抑;虽然也想保持心理的平衡,但是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③ 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很差,孤独、消沉、疲惫。

(3)失调状态——

① 形成原因:人格发展过程中存在障碍;环境变化及压力过大;身心调控能力极差;神经系统功能上存在障碍。

② 主观感受:一般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能理解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对别人无责任感;意识清醒,认识能力较完善。

③ 行为表现:儿童期开始显露;情感淡漠或冷酷无情;行为变异,缺乏自知力,不能感觉自己有缺点,不能吸取教训,不能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无责任感,自以为是。

(4)分离状态——

① 形成条件: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大脑功能紊乱。

② 主观感受:感觉头昏、头痛;敏感,认为别人都在议论自己,讽刺、陷害自己;认为自己犯了大错,犯了罪。

③ 行为表现:性格和气质改变,难以与他人相处;日常行为逆向发展,对周围的事淡漠;无原因地发呆,自言自语,暗自笑,无故流泪;无目的地东游西荡,或者经常吐唾沫,挤眉弄眼;记忆力明显减退。

综上所述,所谓心理健康水平就是人使自己的身、心、行为与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强,能较轻松地使这一综合平衡得到维持,则可认为心理健康;反之,如果这种能力较差,竭尽全力只能勉强维持这一综合平衡,则可认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如果这种能力很差,使综合平衡失调或遭到严重破坏,则可认为心理不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制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为了有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存在什么性质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帮助。然而,心理健康和机体健康不同,其标准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从以下方面加以确定:

1.统计学角度

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

2.社会学角度

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标准,如果某个人的行为符合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明显偏离这些社会规范的人就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康的人。

3.医学角度

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人,凡表现出心理疾病症状者被看作心理不健康的人,这一标准偏重于病因或临床症状。

4.个性等心理学角度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的人格,与社会谐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反之被看作心理不健康的人。

以上标准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在各自的层面加以概括而界定的。应该说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取医学标准的客观性,统计学的方法论,社会学的宏观性,心理学的个体性加以综合提炼,使人们有一较为明确、较为全面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的心理健康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的理想和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当然,还有其他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概括起来,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①没有精神病。②感到精神愉快,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③高心理效能,使人们在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显然,马斯洛提出的标准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标准。

3.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翟宏等人(1999)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智力正常;

② 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③ 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④ 注意集中;

⑤ 完整统一的人格;

⑥ 积极向上、面对现实;

⑦ 适度的反应能力;

⑧ 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⑨ 自我认知;

⑩ 创造性、成就感。

(2)李百珍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997):

① 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② 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③ 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④ 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⑤ 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

⑥ 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⑦ 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3)马绍斌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995):

① 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他深知他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他不会为此而怨天尤人,他更乐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那些他能够改变的地方,同时,也更容易适应那些他所无能为力的地方。他会为某种崇高的理想或信念自愿贡献和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决不会因为个人的失败和挫折而糟蹋生命或抛弃生命。

② 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他对人对事都善于宽容,这种宽容是一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态度,而不是勉强或违心的表现。他不苛求于事,也不苛求于人(包括他人和自己),只争取尽可能的好,而决不会去追求十全十美。

③ 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他不会让任何一种欲望无限地膨胀,他不排斥物质生活,但更注重精神生活。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之后,他更关心的则是怎样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他乐于关心社会的利益、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他渴望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来建功立业。

④ 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清楚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的短处;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心理充满自信。同时也知道怎样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潜能来创造尽可能大的人生价值。他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甚至有可能屡遭严重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不会一蹶不振。

⑤ 情绪波幅不大、心境良好: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以及环境的不如意而引起过大幅度的情绪波动;他的情绪波动持续的时间短;他的心境的基调是轻松愉快,即使是在较严重的问题或较大的困难面前也常常如此。

⑥ 善与人处:他很清楚周围(包括最亲的人)的缺点,但他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优点。他对人怀有广泛的爱心,善于容忍和忘记别人的过失,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当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乐于牺牲个人的利益。在集体中,他始终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乐于享受独处的超然,他不会为讨好别人而违心地做一些事情,不会为赢得别人的认同和接纳而不顾原则地盲目附和。他不拒绝他人的帮助,但他不依赖他人,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他经常愿意帮助他人,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因而他并不希求得到等量的或超量的回报。他可以和各种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善于享受独处的超然。凭着自然、真诚、热情和理性,他往往会获得人们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但他并不期盼人人都能理解他、人人都说他好。

⑦ 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他判断和评价事情不会绝对化、极端化,不会以偏概全。他会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会去抗拒。

他能坦然地面对各种变化,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事物的生、变、灭都是事物内外各种相关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条件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物本身的变化就是必然的,因此,他会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条件和利用条件以便能把握变化的方向。对那些自己难以有所作为的变化,他会去接受它、适应它。他可能会因车祸而下肢瘫痪,但他不会整天愁眉不展,哀叹自己的下半生彻底完了;他的头发会一天比一天变白,他脸上的皱纹会越来越多,但他不会为年龄发愁,他会去追求心理上的年轻;正当他准备与未婚妻结婚的时候,她突然告诉他:为了出国,她已经决定嫁给一个“老外”。他为此可能会感到气恼和伤心,但他不会弄一瓶浓硫酸泼在她的脸上,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一生的幸福被彻底毁了,更不会为此痛苦得无法自拔而自杀,反而,他会认为这并非是坏事,相信自己的爱会找到合适的归宿。

4.我国对大学生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给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较为适合实际情况。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我,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动态变化中达到平衡。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纳自我,而且也能接受他人,能够认识到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其他同学所理解和接受。能够与其他同学较好地沟通和交往,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而且能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能够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4)具有顽强的意志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挫折承受能力。在大学生活中,能够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也会出现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长久,能很快地让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所替代。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兴趣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合理的平衡发展。如果一个同学具备了这种健康的人格特征,那么,他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5.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标准

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澄清四个问题。

(1)是连续还是二分

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这之间究竟是连续状态还是二分状态?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所以我们应当以连续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从不健康到健康,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

(2)是状态还是特质

许多人在判断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时,常常把他暂时的心理状态同稳定的人格特质相混淆。一时的情绪波动并不代表心理出现了异常,相反,人只有体验到不同的情感,才能说明其心理是正常的。在判断人心理是否健康时,应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避免将状态性的问题转化为特质性问题。

(3)是正常问题还是异常问题

所谓正常问题,是指在人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容易出现逆反行为,这是这个年龄段比较突出的特点,具有阶段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异常问题的涵义有三层:程度非常严重的问题,如反社会行为是严重的逆反行为,属于异常问题;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校恐怖症;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如在初中阶段出现分离焦虑。

(4)共性与个性

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基于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为依据而确定的,其出发点在于寻找共性,即我们常说的“常模参照”。如判断个体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是依据其在相似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16PF,MMPI等人格测验也是以大多数人的特征来推测个体特征的。然而完全按照“常模参照”来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右手写字,少数人写字是用左手,这少部分人不能说是异常。共性的存在不一定排斥个性,我们在判断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时,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要有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注意保护人的个性,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w7E2bNyHQUxQJePqnxBK34PJQ+/5ED9RlAAIlWR3gBP2jw/lJ8iBGlKyy5LydV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