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心理过程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又包括三种成分: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等成分。

一、感觉和知觉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知觉实际上包括两种认识过程:感觉和知觉。

(一)感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在事物的直接影响下,脑对于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在事物直接影响下,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在于: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有机整体,但知觉并非感觉的简单相加;2、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感觉是单一分析器作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作用的结果。

(二)感知觉的种类

依据分析器和适宜刺激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有外界刺激所引起,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者接近表面,适宜刺激是体外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温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指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变化及内脏器官状态的感觉,适宜刺激是体内刺激。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运动觉反映肌体本身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变化;平衡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变速或者旋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肌体觉反映内脏器官的活动状态。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而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三)感知觉的变化规律

1.感觉的变化规律

感觉的变化规律在于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所谓感受性,是指分析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反映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绝对感受阈限高,绝对感受性差。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刚刚能反映刺激物最小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两者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差别阈限大,差别感受性差。

感受性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包括三种情况:适应、对比和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适应是指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变化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弱刺激的持续作用可以提高感受性;强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下降。例如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属于暗适应。从黑暗的地方出来,又开始了另外一个适应过程——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对比分为两种情况,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就会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从同一个灰色纸上剪下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将其放在一张黑纸和一张白纸的中央,让我们观察。在大多数观察者看来,黑色背景上的会更亮一些,白色背景上的会更暗一些。这就是对比的一种现象--明度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就会产生先后对比。例如吃了糖块之后接着吃葡萄,就会觉得葡萄特别酸。但是如果吃了蜂蜜之后再吃糖块,觉得糖块也不是那么甜了。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的变化。一般规律是: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性因为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微弱刺激的影响而提高;反之,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强烈刺激则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例如,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很强的光也不觉得亮),而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看得更清楚)。

2.知觉的变化规律

知觉的变化规律又叫做知觉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四个方面。

我们生活的环境复杂多样,大脑不可能对各种事物同时进行反映。知觉总是有选择性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余部分则成为背景,这种现象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我们往往选择红色,而忽略绿色。

知觉事物时,能从感知事物的某种属性或者某部分获得对该事物的整体反映,而不是把事物知觉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这叫做知觉的整体性。例如“管中窥豹”,看到的只是豹子的一个斑点,但是我们把它知觉为一只完整的豹子。

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加以理解,并用词语加以标记。知觉的礼节性依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影响对同一对象的知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知觉条件发生某种变化,但是被感知的对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称之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在生活中意义重大,他保证了人们在不同条件下,仍能按照事物的面目去知觉事物,从而依据事物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

二、记忆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巩固和保持时间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它是通过感官获得一些信息,在头脑中贮存至多只有1~2秒钟。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贮存是我们能意识到的,它的记忆容量为7±2的组块或单元。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包括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

根据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过程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实际生活中,四种记忆相互联系,难以区别,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作出这样的分类。

(三)记忆过程分析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重现(提取)三个阶段。

1.识记

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按照在识记中有无目的,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记更占优势。

依据识记材料的特点,以及在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在对识记的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地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许多实验表明,意义识记在全面性、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都比机械识记好。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包括:①明确的目的和积极的态度;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③不同感觉通道的参与;④识记方法;⑤人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等心理条件。

2.保持和遗忘

保持是识记材料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中连接记和忆的中间环节。遗忘是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和保持是相反的过程。

遗忘包括两种类型:永久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对识记的内容一时不能回忆或再认,但在适宜条件下还能回忆和再认的遗忘叫做暂时性遗忘。

遗忘的规律和特点包括:①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②抽象比形象的内容容易遗忘;③无意义比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④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保持的条件和方法包括:①科学复习(包括及时复习,先密后疏;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的数量;合理安排时间,分散复习的效果大于集中复习;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手段等等);②适当的过度学习(在刚好识记的基础上,并不马上停止,而是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以达到最好的保持效果,此为过度学习。一般而言,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③注意脑的卫生和健康。

3.重现

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种水平。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再次接触的时候能够识别它这就是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包括两种类型:不随意回忆和随意回忆。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只是在某种情景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回忆是不随意回忆。根据某种任务,主动自觉地进行的回忆就是随意回忆。随意回忆有时比较容易,有时会十分困难。须费一番心思才能回忆出来的回忆,叫做追忆。

三、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定义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其特征在于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心理旋转)。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特点在于形象性和新颖性。

(二)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1.表象的种类

按照以哪种分析器的感知为基础,可以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按照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2.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把想象分成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的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例如,科学家提出的各种想象模型,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

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没有领略过北方冬天的人们,通过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可以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寒冰封山,大雪纷飞。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例如,鲁迅创作的“阿Q”形象,毛泽东创作的诗词《沁园春·雪》,都是创造想象的产物。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它们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如各种神话。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理想。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想象。

四、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特征在于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把思维分成四种: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操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运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操作思维是指通过操纵器械以完成动作时所进行的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创造性水平的高低,把思维分成两种: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者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者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不同,把思维分成两种: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思维朝着单一的方向,确定的答案,集中式的思考。其主要功能是求同。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时,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其主要功能是求异。

也有人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者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者做出合理结论的思维活动。

(三)思维的过程

各种各样的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者称之为思维操作。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各种属性。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它包括分析和综合。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取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就是把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它是以语词为标志的。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照不同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把已经获得的概念原理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

五、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其情感反应。情绪和情感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两者的区别在于:

两者的联系在于:①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心理体验。②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古人把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谓之“七情”。现在心理学界一般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把情绪分为四种形式,即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快乐:指主体所需要的或盼望的目标实现之后而产生的紧张性解除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可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而这种程度取决于需要的强度、实现的目标大小和意外程度。

悲哀:指失去所热爱的对象和所需要的东西,以及由盼望幻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包括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和极度伤痛等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对象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大小,也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性和个体特征。

愤怒:指由于事物或对象的妨碍和干扰,使主体的愿望难以或不能实现而积累的紧张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根据程度的大小,愤怒细分为不满、生气、恼怒、愤慨、狂怒等。愤怒的程度取决于妨碍干扰的大小及违背愿望的程度,同时也受人的个性影响。

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控制或摆脱某种危险情景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包括不安、担心、害怕、恐慌、极度恐惧等等不同程度的恐惧。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可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心境是一种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它常常不是对特定的对象发生,而是在一段持续较久的时间内弥散至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使人在此期间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这种情绪色彩。比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激情:一种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比如,狂喜、暴怒、剧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状态。激情状态发生时,伴有自我感觉到的剧烈的内部变化,包括明显的呼吸频率、心率、汗腺分泌等变化。激情状态时也伴有明显的外部表情。激情是情绪的强烈爆发,强度很大,指向明确,但持续时间不长。

应激:一种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应激的强度一般不如激情强烈,往往也不是爆发式的。在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下,人必须及时作出反应,应激就是人处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相应的情绪表现。

2.情感的种类

情感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是分不开的。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反映着个性与社会的一定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许多种,如成就感、幸福感、友情和嫉妒等等。这里主要讲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种。

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关于社会生活的善与恶的情操。

理智感:指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相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关于客观事物的真与假的情操。

美感是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关于事物的美与丑的情操。

六、意志

(一)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需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二)意志过程分析

意志过程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和选择行动方法三个过程。

(1)动机斗争

(2)确定目的

目的是在行动中争取达到的结果。在意志行动中,目标的社会意义和人们对目标的自觉程度对意志行动有重要的意义。目标的社会意义有大有小,人们对目标的自觉程度有高有低。一般来说,目标越明确、越自觉,社会的意义、价值越大,它对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作用也就越大。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者动机斗争。

冲突的种类包括四种:

双趋式冲突——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而产生的冲突类型。两种目标的吸引力越接近,解决冲突就越困难。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双避式冲突——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而产生的冲突类型。该种类型的冲突往往由于人们接受了其中一种目标而趋于解决。例如:得了虫牙疼痛难忍,却又怕牙科大夫治疗的痛苦等。

趋避式冲突——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冲突类型。例如:愿意选修难度较大的课程,但又担心考试失败。

多重趋避式冲突——人们面对着两者或者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解决这类冲突要求人们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深入的考虑,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3)选择行动方法

目的确定以后,就要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式和方法,拟订出行动计划。在通常情况下,达到同一目的的方式方法不只一种,因而就需要进行选择。这需要比较各种方式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果对情况了解不够或者知识经验不足,就会出现犹豫不决的状态,时而想采取这种方式方法,时而想采取那种方式方法,难以下决心拟订出行动计划。这就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下决心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行动更重要的环节在于执行决定。如果一个人善于作决定,而不去执行,或者半途而废,这本身就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所确定的目的就永远不能实现。

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与遇到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内部困难表现为对做出决定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执行决定的决心不够;对已经放弃的动机、目的、方法又重新在头脑中活跃起来,引起对当前行动的怀疑等。外部困难主要由外部障碍而引起的。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的出现,实现没有准备好应付的办法,或者对困难估计不足等,都是妨碍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原因。

(三)意志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

本能行为(如咳嗽、眨眼等)或无意识动作(如走路时的姿势等),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意志行动则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根据一定目的去支配和调节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既可以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也可以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离开了自觉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冲动的行为、盲目的行动是缺乏意志的行动。当一个人对任务目的的认识愈是意识到社会意义时,他的意志就愈坚定。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识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的熟练运动。任何一种有目的的行动的完成,需要有一系列的随意运动来保证、我们头脑中任何打算、愿望、计划,如果想要使其实现,必须有相应的随意运动。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

意志行动若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就不是意志行动。由于所要克服困难程度不同,意志行动的复杂性也就有了差别。克服困难是锻炼人意志的有效途径。

七、注意

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一)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指向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是指认得选择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以保证对选择的对象有鲜明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功能在于:(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功能。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3种: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包括:①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②刺激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的运动变化;④刺激的新异性。

主观原因包括:①人的知识经验;②人的需要兴趣;③人的心理状态;④期待心理。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③加强意志努力。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称为有意后注意。因为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称为有意后注意。

人类实践活动中,三种注意类型经常出于相互转化的过程中。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一瞬间能够清楚的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广度的大小和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系,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够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那么注意的广度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在某一物体或者活动上。

注意稳定性是注意能力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注意稳定性好的人,往往是智慧高的人。

3.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2种以上活动的时候,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叫做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有一种活动是不熟悉的,其他活动需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注意的分配。几种活动应有一定的联系。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有意识的把注意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是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转移,这种转移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它标志着注意灵活性的变化,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 8JfVFYb76ipbmhZBaLvmDjIrurWAcSM2g5C5WWZ7DRnEmUK7MFYjumLuN0Yyf6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