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姿势对肌肉的作用

人们日常的各种动作以及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各种动作,都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来完成的。例如,肢体活动与呼吸动作,是由骨骼肌(即附在骨上的肌肉)的缩展来完成;心脏射血,是由心脏的平滑肌收缩运动来完成;胃、肠、膀胱、子宫、血管等内脏器官的活动,也都是由这些器官的平滑肌的运动来完成的。由此可知,肌肉内各功能的运动才是运动器官的主要部分,如果没有肌肉的缩展运动,人体也就没有主动活动的可能。

一般人习惯认为,明显的肢体活动才是运动,肢体活动的幅度大运动量就大,肢体不活动就不存在运动,更谈不上运动量了。因此,许多人把养生功这样的功法看成是“静功”,认为练功时不仅肢体不活动,而且连意念、精神也要求相对稳定,所以认为这种功法没有运动。但是学练过养生功的人都知道,练上20 ~ 30 分钟全身就热起来,这就可以说明这种功法不是单纯的“静功”,而是其中包含着多种运动并具有一定的运动量。比如,体育运动(打球、跳高、赛跑等)常以脉搏的变化情况测试运动量。运动员运动的时候,脉搏跳动就明显地增加,但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再进行运动,脉搏的搏动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逐渐降低。妙的是,练养生功也有相似的情况。开始练功时,大部分人的脉搏搏动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的脉搏搏动率更明显,青年人的脉搏跳动每分钟可达90 ~120次。当练功练到相当程度后,脉搏的搏动率即下降,而且徐缓有力。当然,养生功不能用运动量来衡量,练功时脉搏的变化情况仅是用来说明养生功能加强运动,而且这种运动产生的“力”是柔和的、有劲的。

若按一般常态讲,人体在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时候,一部分应该工作的肌肉产生收缩运动,其他大部分肌肉处于休息状态。但练养生功的人是在入静的状态下保持一定姿势站立,这种站立使人体各大关节都保持着弯曲状态。弯曲的关节没有死角,富于活力,便利了功力的充盈与运行。由于下肢弯曲度不大,上肢弯曲范围适度,因此全身大部分的肌肉有机会参加收缩运动。由此带来的长处是,练这种功法,开始阶段酸、麻、胀、痛的感觉较小,个别身体虚弱者,开始练功时有疲劳的感觉,而大多数练功者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

养生功的肌肉收缩运动,不同于常态下的肌肉收缩运动,因为它既不是自然站立,也不是肢体活动,但肢体又保持着钝型弯曲度,张力又很大。这些特点似具有多种类型的运动,它既像运动生理学上所谓的肌肉运动的“等长收缩”,又类似“单收缩”,与运动生理学上的“静止中用力”原理也相吻合。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等长收缩就是肌肉两端被固定,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就叫做“等长收缩”。养生功站立不动,且保持一定的弯曲度,相当于肌肉两端被固定,长度没有改变,因此只能产生张力,而且力很强。可见练养生功时的肌肉运动与“等长收缩”雷同。

单收缩,是肌肉接受一个短促刺激,就产生一次短促收缩的运动。单收缩的时间越短,肌肉的机能活动越强。养生法用姿势的撑挣力促使肌肉产生短促的收缩,于是提高了肌肉运动的速度,形成了短促收缩迅速的运动,所以,养生功的肌肉运动又与单收缩类似。在静止中用力,可以增加肌肉张力,这种肌肉运动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强直收缩”,这种收缩容易造成血液缺氧,使人疲劳。而练养生功的人,肌肉张力增加得很明显,确实相似强直收缩运动,但养生法有它的优越性,练功者肌肉可以长时间地持续收缩,这种收缩是在姿势支撑和放松入静状态下进行的,肌肉中毛细血管没有被压挤之处,不会发生缺氧。所以练这种功不感觉疲劳,而是很舒畅。

总而言之,养生功的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的科学性就在于一般的运动能使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但不能疗病;而养生功这种运动既能增强身体健康,又可以疗病,并且还可以医疗一些疑难病症。这是练功者通过养生法的练习所获得的一种能量,也就是说养生法是以框架姿势加强了肌肉收缩运动,它不是单纯练习肌肉力量,而主要是练习自然力。

由上述可知养生法所产生的运动,不是踢球、打拳那样的肢体活动,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指肌肉和肌肉内部各种功能活动。这种运动从表面看不见,只有在练功时细心体会,才可以觉察出来。比如按一般常态站立,把你的身体轻轻摇晃,你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若摆好框架姿势让全身放松,下肢弯曲度大小都可,再把身体轻轻摇晃,会感觉到两臂周围有阻力。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大气包裹,实际是“站忘”运动的感应力,也就是肌肉内部各种功能活动产生张力的反应。由此可知,肌肉在运动。

由于姿势的推动,加强了各功能的活动力量,相应地也加强了体内的物质代谢,使其在代谢过程中释放物质能量。在物质代谢转化时越出常规产生一种高能物质以满足病患者生命活动之需要。养生法也就是运用这种能量医疗疾病。 3m4J6oZS9Je0voAXWVvy9mAQU5H7NAu07yjylCbRMU85a9LH2I1PJuhjF/mh1Y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