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易筋经本论

秘谱

凡学者,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勇往。清虚无障,勇往无懈。不先辨此,进道无基。

清虚谓何?洗髓是也。勇往为何?易筋是也。易者,变也;筋者,劲也。

原夫人身髓骨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劲非筋,联络周身,通行血气,助益精神,提挈动用。试观:筋弛则痪,筋挛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再观: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此皆内赋也。于天,外感于病,或盛或衰,非由功,修不成诸壮;今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

然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以至药物器制,节候岁年,及夫饮食起居,徵验始终。务宜先辨信心,次立恒心,奋勇往心,坚精进心,如法行持,日修不懈,无不成功也。

解析

凡是学习武功的人,入门的基础功夫有两个方面:其一叫做清虚的功夫;其二叫做勇往的功夫。能够清虚就无任何障碍,身心清净就能入定;能够勇往就无任何的松懈懒怠。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要想修炼成上乘的武功就没有基础,更别想以武入道了。

那么,什么是清虚呢?清虚就是洗髓的功夫,简而言之,就是修真养性,也就是静功,注重清洗内在的精神思想。什么是勇往呢?勇往也称脱换,其实就是易筋经功夫。用“勇往”二字,就是说具备了坚固外在的物质的形体而达到上乘武功后,干任何事情的时候,才能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毫无懈怠的意思。

“易”,就是变化,改变。天地之间所有发生变化的现象都叫做易。“易”字是运用了《周易》之说。“易”字由“日”、“月”二字结合而成,日表示阳,月表示阴,日月结合,表示阴阳交合,运变无穷之意。将“易”用于武功时,它不但有变化、改变的意思,同时也有调节之意。就是说,武功修炼中,在不断地调节着人体阴阳的平衡,只有人体阴阳平衡了,才能心境泰然,无任何疾病或障碍,在此同时,也在不断地强化着人体。故而,武功中用“易”字作为变化时,完全是一种“良性”的变化和改变,调节的目的是向着好的一面发展的。

为什么说“筋经”需要“易”(改变)呢?因为“筋经”是人体的发劲之源。什么叫筋经?筋经就是人体的筋脉和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不是筋经,不是横的便是竖的,到处布满,联络周身,通行血脉,成为精神对外指挥形体必须依赖的支柱。

不过,“筋”和“经”是两个不同但又互相紧密联系的概念。二者相互协同,以沟通表里,联系内外。人体的九州九窍,五脏六腑,十二节之气,皆能通乎天地者,即赖于筋经这一作用。人体营卫之气的流行,以及与天地二气的沟通,是通过“经”来进行的,它附着于人体的五脏六腑。但是“筋”起到一个支撑和附着经的骨架作用,没有筋的支撑,“经”的上述功能就难以得到发挥。

若从体用这个角度来说,“筋”为“体”,则“经”即为“用”,只有健康的“体”才有正常的“用”。“易筋经”之所以易的是筋经,并以“筋经”命名,就是首先经过筋体的锻炼,来达到经络的通畅。而只有经络的畅达,才有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才有五脏的强健。因此,筋的强与否,能否起到支撑经络的骨架作用,这是以上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通过练筋“体”来发挥经“用”,这就是易筋经的基本含义所在。要研习易筋经,首先要对其独到的理论及特殊风格有一定的认识。

人的肩膀能担负重物,手能捉拿物体,脚能走路,全身能灵活的运动,都是筋经顺达的缘故。要知人身上的筋骨经络原是由先天的禀赋所造成,落入后天便有筋经松弛者、筋经摇颤者、筋经紊乱者、筋经细弱者、筋经屈缩者、筋经强壮者、筋经舒畅者、筋经刚劲者、筋经柔和者等种种不一。在后天的生命过程中,筋经松弛则会生病,筋经摇颤则显瘦弱,筋经紊乱则生畸形,筋经细弱则软弱无力,筋经屈缩则随时都会死亡。然而,筋经强壮则刚强,筋经舒畅则发育良好,筋经刚劲则勇猛有力,筋经柔和则健康长寿,这些都与在娘胎里的先天禀赋有关。

不论人的先天体质强弱,一旦受到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以及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扰都会生病,只有通过易筋经功夫的修炼以坚固其身体,强壮内脏以辅助外在的形体,方能百病难侵。通过功夫的锻炼,可以帮助筋经摇颤的变化为平舒,筋经细弱的变化为强壮,筋经松弛的变化为柔和,筋经屈缩的变化为伸长,筋经紊乱的变化为畅壮。即使是一个瘫如绵泥之人,或者是后天生活中所损伤引起的虚弱等,能够修炼好易筋经功夫,身体也可以由弱变强,羸弱的身体很快变得铁石般的强壮。由此可见,“易”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

然而,练习易筋经这种功夫有循序渐进的要求,先练什么,再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律。在方法上,有专门针对内脏的、有专门针对外体的;呼吸有吐有纳,内气有运行的情况和发挥效用的情况,行功有动功、静功之分;至于内气与身体调节情况,无论从身体内部的循环变化,以及对应的外部自然时令节候,还是药物配方、器械制作、饮食起居,行动举止等等,一步步自始自终都有明显的要求和验证。

要想得到这种神奇的验证,不是凭口头上说了就行的。首先,需要树立不得正果誓不罢休的坚定恒心;然后,还要树立以务实求真,从点滴积累的虔诚信念,不怕吃苦,奋勇前进,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具备了这些,再按法修炼,寒暑不间,没有不能成功的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易筋经所要达到的境界。

秘谱

髓骨之外,皮肉之内,以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非筋,亦无处非膜。

膜较于筋,膜为稍软;膜较于肉,膜为稍劲;筋则分缕,半附骨肉;膜则周遍附着骨肉,与筋有分。其状如此。练筋则易,练膜则难。

盖操练之功,以气为主。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骸生长;修炼气至,筋膜齐坚。然而,筋体虚,运气至,则起膜;体沉浊,气不倍,不能起发。练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夫力,务使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外着于皮,并坚其内,始为气充,始为了当。否则,筋无助,譬犹植物无培于土,非曰全功。

解析

人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气血精神所共同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于髓骨之外、皮肉以内,以及内在的五脏六腑、在外的四肢百骸,每一处都是靠筋经联络支持的。同时有筋经的地方也有膜。

什么是膜呢?这个膜不是带油脂的块膜,而是与筋具有同样作用的膜。带油脂的膜,是腹腔五脏中的东西;筋膜呢,则是附在骨头外面的东西。筋联络四肢百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相比较,膜软于筋;肉与膜相比较,膜又坚劲于肉。膜处的位置在肉之内、骨之外,既包贴于骨头,又附衬于肉,这就是膜。从而可知,练筋比练膜要容易一些,练膜比练筋要难些。

不论是练筋还是练膜,最基础的起步都是以练气为开端的。为什么呢?

因为人体除了内在的五脏六腑、外在的四肢百骸外,还有属于内在的精气神、在外的筋骨皮肉,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存在依存关系。脏腑之外有筋骨为支撑,筋骨之外,有肌肉支持,肌肉之内有气血为支撑,周身上下能够灵活运动,这又是气为支持。所以说,易筋经的修炼关键,全在于气血的培养。

气血的重要性是平衡阴阳,这正如大自然要生万物,必需日月之光辉,雨露之滋润,合而言之,“气”也。古论中说:“气实为人类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人如果能善养此气,则可以预防疾患,延缓衰老;反之,不注意养气而听其涣散,则难免疾病丛生,未老先衰。易筋经正是通过后天人为的锻炼,以达到练后天补先天,养精蓄气,延年益寿的目的。因而,从其功夫上来看,虽有万端变化,概括起来也不过是“练气”而已。所以,练筋就必须练膜,而练膜就必须练气。然而,练筋容易而练膜较难,练膜难而练气更难。

“气”又该怎么去练呢?传统的修真理论中讲,肾气言护,指保养精不使倾泄;肝气言养,指养其平和之气不使恼怒;肺气言调,指调节呼吸使其深长细匀;脾气言理,指调理净化意念不生贪欲,使气清纯而平和,平和就能畅达,就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到的地方膜就能起,气运行膜就扩张,能起能张,那么膜与筋就能共同坚固。

等到练至筋坚挺之后,务须全身的膜都能空腾起来,与筋同样坚实。膜坚实附着于筋之外,成为保护层,筋坚实附着于膜之内,成为后盾、主心骨。必须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使筋、膜、骨、肉、气合为一体,才算功夫完全。否则,光筋坚固而膜不坚固,筋就失去帮助,就像植物没有土的培养就难以生长,这就不是完全的功夫。 naaTSeIp2mCnk8/lw7DselG37E75PYN1sQyP+e8CDWn23z4yIG5WFTliVQi9LL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