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运动心脏的解剖形态特征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大心脏,是对长期运动训练适应的结果,从心脏结构、功能及代谢诸方面均区别于病理性心脏肥大。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对运动员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不同,所产生的心脏适应性亦各异。本节着重对实验动物研究模拟运动心脏的解剖形态特征进行阐述。

一、耐力型运动心脏

心脏外观呈暗红色,表面冠状血管充盈。右心房明显肥大,内腔增大,右房壁增厚,静脉窦处的肌性纵行嵴明显隆起,以右心耳肥大更为明显,其内壁梳状肌增粗,内表面凹凸不平。左心房内表面光滑,卵圆形内腔扩大,左心房壁增厚不明显。左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明显增厚,尤其左室前侧壁和后壁近室间隔处乳头肌和肉柱明显增粗,左室内腔扩大。右室内腔亦扩大,右室壁略有增厚,主要以前乳头肌增粗为主。大强度训练后,心房室壁和腔的改变更为明显。模拟耐力型运动心脏的解剖形态观察结果与多数耐力项目运动员心脏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耐力型运动心脏确有心肌肥大,其心肌肥大的特点为混合型,即有各房室腔的扩张增大,又有各房室壁的增厚,但以左心室壁和右房壁增厚更为明显。从耐力型运动心脏肥大的优势部位可以看出其在运动中的功能意义,左心室作为影响心脏泵功能的首要结构,其前负荷的大小及收缩成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最终影响机体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耐力。而右房壁的增厚与其自身结构特点、血液动力学特点及其运动的需求有关,从右心房所承受的前负荷来看,除了接受来自体循环外周静脉回流的血液外,右心房还接受来自心脏自身冠状窦的全部回流的血液。加上右房壁薄,肌性成分少的结构特点,因而,右心房所承受的前负荷较大,相对心房组织细胞对于氧化代谢和能量供应的需求也高,结构代偿适应程度亦大。此外,右房壁的增厚还与耐力型运动心脏的内分泌功能结构的增长有关(有关运动心脏内分泌功能在以后的章节详述)。

二、力量型运动心脏

心脏外观呈暗紫色,表面冠状血管明显充盈。右心房内腔略有增大,右房壁无明显增厚,右心耳无明显肥大。左心房壁普遍增厚,内腔表面光滑无明显增大。左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明显增厚,前后乳头肌明显增粗,肉柱发达,左室腔为一狭长的倒置圆锥形,无明显扩张。右心室壁内面不光滑,乳头肌和肉柱明显增粗,右室腔无明显扩大。模拟力量型运动心脏的解剖形态观察结果肯定了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即力量型运动心脏肥大为典型的向心性肥大,只有各房室壁的增厚,无心腔的扩张增大,并以左心房和左右心室壁的增厚为主。力量型运动心脏肥大的优势部位除了左心室外,右心室壁的增厚也较为明显,与其项目特点所致的肺动脉压力较高有关。 5ZioSZJox07IBLDzyx+kub7hlviPHJC37cO9fBXC34PN6f2rmQZCCkyA6QoFs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