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2 气功文化学研究综述

气功从传统中走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体现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一个包含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是其主体内容。李中华从七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统一性、连续性、非宗教性、泛道德性、内倾性、中庸和平、乡土情谊 ”。

气功以和谐为原则,外求“天人合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世界观;内求内倾性的“自足、自洽”,体现内在的泛道德性的和谐中庸的人生观。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从整体自然观出发,把天、地、人看成是“冲气以为和”的整体,然后将“自然之道”、“治国之道”、“治身之道”都归纳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中 。“自然之道”指人与自然界、自然环境的关系;“治国之道”指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治身之道”指人自身内部系统、各器官、各组织之间的关系。老子以“道法自然”的原则统一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体现了“和谐”的健身观。传统养生的“调于四时 ”、“顺四时而适寒温 ”等说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人在天地之间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帮助。 ”这种内倾性的文化崇尚内在的自足、洽,追求内在的和谐。这是健身气功的理论依据之一,它决定了气功的实践重“体悟”、重“意识的运用”的“内炼性”特征。气功指导理论的“全凭心意练功夫”、“精神内守”、“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入静”、“致虚极,守静笃”等等,无不体现着这种“内倾性”文化的特征。儒家文化总是教人自己省察,所谓‘求诸己’、‘三省吾身’。孔子把“仁”与“寿”相连系,认为施仁要“由己到人、由内到外”,强调“己”的重要性。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讲求“存心养性以修身”,也是内倾性精神的体现。《孟子·尽心》:“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道家文化提倡“游心于形骸之内”、“为腹不为目”、“归根”。道家的“坐忘、心斋、见独、守一”等都是“以心体道,体其同一 ”的方法。“中国化的佛教亦有‘明心见性’、‘依自不依他’、‘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等说教,都是在向内用功。

李土生(2002年)在《儒道释论养生》中,从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生命观与生命哲学角度,分别论述了气功与传统文化的渊源,认为:“道教重视修炼,儒家重视颐养,佛教重视悟性。 ”王松龄(1988年)在《中国气功的史·理·法》中,通过对《老子》、《庄子》等道家文化代表书籍以及道教、道家的一些代表人物的分析与阐释,介绍了道家文化部分的气功理论;通过讨论佛教小乘派、大乘派的传入、基本理论与禅法,研究了佛家文化的气功理论,认为“坐禅、参禅虽主要在于精神境界的修持,但其修持的结果亦同样可以引起生理变化反应 ”。

同时,王松龄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儒家气功”之说颇有微词。他认为:“自明、清以来,特别在晚清以至民国时期,颇有一些人以‘儒家功’相标榜,‘儒家功’甚嚣尘上。实即以儒家之理解释得自佛、道之法,或说是用气功的观点解释儒家言。由于理学统治中国思想界近七百年,其‘流风余韵’至今未绝,而其理论又半渊源于佛、道,故后之佛、道人物亦颇有引理学之理释气功者,故此亦或为标榜‘儒家功’者提供一些借口。

综上所述,气功沐浴着传统文化从远古中走来,它必然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学视角对气功进行研究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仅仅是生硬地从古籍中揪几个词汇冠以某某气功功法之名,然后自诩为哪一家文化的功法,是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气功文化学研究的。 3ZjFgVXQgt7iPE4Tsdcsn6Sha5rqHcMOer0ZOyXw23CVMjDVDN4dV9/akZNjUr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