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1 气功概念研究综述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一门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石。“气功”一词自出现之初就纳入了诸多的内涵,况且“气”在中国又是一个广义性和多义性的词汇,因而,关于“气功”概念的争议始终存在着。

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中写到:“‘吐呐、导引、定功、静功、内功、调息、静坐’等都属于气功的范围。这些名称虽不相同,但都是从不同角度,通过姿式、呼吸、心神的调炼,来达到培育元气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统称的‘气功’。所以,我们把培育元气的健身法称之为气功 ”。自此以后,传统养生保健的锻炼方法所称谓的“导引、吐纳、调息、胎息、静坐、禅定、内丹术、周天功等等”被统称为“气功”。随着对“气功”研究的不断进展,从各个学科角度研究气功的各种学说纷纷涌现,由于各自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气功概念的认识也必然不同。有人认为气功是一种呼吸锻炼的方法,有人说是一种运动方法,有人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有的说是一门体悟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有的说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学问,有的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技术,有点认为是一种健全身心的技能,……。

其实,无论各种各样的气功概念如何表述,它们的共性都是“调身、调心、调息”,它们的目的是、也只能是“健康”。调身指身体姿势的调整、躯体的运动,调心指心理的调节、意识的运用,调息指呼吸的调整与锻炼。无论是重视调身的导引功、动功等,还是重视调心的所谓静功、定功、禅坐、周天功等,或者是重视调息的所谓的吐纳、胎息、踵息等,都离不开“三调的结合”。无论是为了培育正气、培养元气,还是延年益寿、长生久视,或者阴平阳秘、形神合一,无非“健康”二字而已。 77Z3rWouD73wmc6mF2M8sN/umJoMs2W+9D+Z11XBCb8VRG6oWcUuaJsE1BVxRh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