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 刘晓君

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学的发展,人的成长,要经过从“器”到“道”的历程。“器”是有形的、具体的,就大学而言,是属于知识传授、专业教育和技能提升层面的;“道”是无形的,抽象的,就大学而言,是属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教育本质和教育理想领域的。孔子强调“君子不器”,所谓不器,就是不把自己仅仅置于具体的物质层次。高素质的人,总是通过对精神的追求去实现人生的大圆满;高水平的大学,则通过传承文明、交流文化、创新思维,获得恒久发展之道。

由“器”入“道”,是精神对物质的扬弃,是人文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人实现由初级向高级进化的重要标志。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遭遇挫折,但只有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矢志不移的精神,终会达到胜利的彼岸。企业、国家亦然,当一个企业仅仅停留在“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时候,它只是初级的,它若要走出初级阶段,跃升至高级的境界,就必须要有卓越的精神产品的诞生。得“道”的企业是永葆活力的企业,因为它拥有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因为它获得了破解自己生命基因的密码,只要有企业的精神基因在,即使工厂、车间一夜之间被焚毁,复制与繁衍也会生生不息。对创新型国家而言,其创新的内容、创新的方式可以变,而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始终不能变;产品的影响是有限的,而精神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一个国家只要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内核,就会无往而不胜。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承担着创新科学技术、传承学术文脉、提升文化品味、确立价值取向、引领社会风俗的责任,创新型国家的建立,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安全和社会和谐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体育运动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由此凝聚而成的体育精神也成为摧人奋进的先进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起到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体育之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始终被认为是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体育精神的教育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更高层次。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就已提出:“体育作为教育和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说得更明确,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倾向于一个完整的人。笔者认为,体育精神的教育,是通过大学生参与或观赏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在以下思想观念方面得到不断强化的过程。

(一)公平竞争观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运动,本质上是人类竞争意识最公平、公开、公正的较量。体育运动的游戏规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人人平等,没有“优惠政策”,没有“重点保护”,更没有“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不因贫穷而受到冷落,不因残疾而失去机会,更不因弱小而遭遇歧视,有的只是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大学生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牢记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观,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诚实守信观

竞技体育是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之上的,任何使用兴奋剂、吹黑哨、恶意伤人等不正当手段谋求在竞争中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都会被“黄牌禁止”或“红牌罚下”,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反之,遵守规则、温和谦让、尊重对手、服从裁判的行为会受到广泛赞誉。透过体育精神中的诚实守信观,大学生应该感到为追求所谓的竞争力的提升而做出的考试做弊、论文抄袭、拖欠贷款等不诚信的行为,会严重损害诚信记录,最终妨碍自已的可持续发展。

(三)团队合作观

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赛场上相见。竞技比赛中需要多人默契配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项目很多,这类体育运动折射出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团队合作精神,能让大学生在集体和组织学会包容、学会沟通、学会信任、学会奉献、学会以人为本。

(四)争先创优观

竞技体育的灵魂是更高、更快、更强,在这个最高法则下,人们强烈的竞争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不断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向人类自我极限进行挑战。破纪录会获得大奖,消极厌战会受到处罚。在奋斗中运动员和观众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欢乐。这种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类勇于开拓、不畏艰难、不断进取、争先创优的理念。这种理念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育之素质

在中国的教学理论中,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而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基本内容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目的是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在体育素质教育的诸多因素中,身心素质是根本,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进而构建起全面的素质,包括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和体育行为素养等。

(一)身体素质

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民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因此说,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进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这也是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功能。而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和提高身体耐受力等。

(二)体育心理素质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心理品质内化。体育心理素质的建构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将体育理论思考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心理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大学生具有抗竞技、抗压力、抗忍耐、抗竞争等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

(三)体育文化素质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为目标,具体是指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修养和文化水平,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观。体育所承载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超然于人类生活之外的简单肢体运动,也不仅限于体育技能的传递,它还肩负着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神圣使命。高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丰富了大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了体育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包括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等在内的体育素养。

总之,通过让大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接受体育精神与体育素质的影响和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培养诚实守信、坚毅果敢、勇于进取、关爱他人的精神,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一、简历

刘纯献,男,回族,河南柘城人,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1994年任郑州工业大学校工会主席;2002年任河南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现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主席、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二、主要成果与荣誉

刘纯献同志曾四次被评为化工部、河南省和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青年体育教师;2002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2005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四次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主要参与的体育活动

刘纯献同志从一名体育人到一名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工作岗位的变化,使他对体育教育的内涵认识更加深刻。自刘纯献同志担任学院党委书记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他的亲自提倡和带领下,广大师生都自觉行动起来,坚持自觉地、经常地参加体育锻炼,以实际行动引领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bal9OXLL4LfhrDdM5itHGQxW45QLUBb0tod5SmAgBi/dSgO5fqykZVpR/H19Xr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