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书所载的108式杨式太极拳系一代大家崔毅士前辈所亲传,杨式太极拳自杨澄甫宗师之后,曾有北崔(毅士)南傅(钟文)之说,而今崔前辈之名对于年轻的读者而言似乎越来越陌生,这正如在太极拳领域,一些非常优秀的传统也正在逐渐逝去,直到一些有心的后人在不断重复地挖掘过程中,越发地感觉其价值所在,使这些传统更显得弥足珍贵。

就以崔毅士前辈为例,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他只给我们留下了很少的照片资料,但倘若我们能够细心研究揣摩其拳照,其风范就与今人迥异,刚者必内蓄柔劲,柔者必内具纯刚,寓松柔于沉稳之中,气势雄健,大气磅礴,有呼之欲出之感。反观今人却距离传统越变越远,或剑拔弩张徒具架势,或精神萎靡陷于软弱,神髓尽失之处,真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固然是功力修为所致,但练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也尤为重要,否则南辕北辙,恐怕是越练越错,越错越深。

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版业的兴盛使太极拳的相关著作举不胜举,产量之多前所未有,这对于读者而言应当是幸事,但每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如此众多的著作时,却往往有茫然之感,作为初学者不知从何入手,作为欲提高技艺者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出版的繁荣或许正如所谓“大师”的泛滥,尽管在市场的运作之下可以包装得更加华丽,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是太多的廉价甚至伪劣的商品,失望之情难以言表。在此情形下,经典之作更显得如此难得,这也许是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本书的作者是我们的恩师崔仲三先生,作为传统太极拳技艺的传承者,崔师自幼就秉承家学,而今花甲之年仍每日用功不辍,于拳理钻研不止,积学累功,不论拳架器械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曾说:“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尤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种精辟之语在崔师拳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其细微之处,甚至可以作为体会拳理的实践范本,此非积数十年之纯功不能到此境界。

在师承上,崔师取法乎上 ,严守规矩,坚守传统,但同时又食古能化,对比拳照,我们就感觉与崔毅士前辈的风格略有不同,如果说崔毅士前辈格调高古,则崔师在神形兼备之处又多了一份潇洒,既有前辈传统,又有时代精神,更具个人风格,在继承与发展的处理上非常到位。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由悟入,这当然主要是得益于在传统的继承上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方面他有一个比较开放的武学观念,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各家拳理深入研究,博采众长。据我们所知,崔师年轻时除本门武功以外,曾遍访前辈名家,对于各派太极拳乃至八卦掌、形意拳甚至长拳均有研究,涉猎虽广,然功力深厚,一举一动均可见各派大家风范。去年在美国访问时,他曾将各家拳路融于一炉,从心所欲浑然一体,虽是一时游戏之作,兴之所至,亦足能震惊四座。这也说明了他不仅已经到了“脱规矩而又守规矩”的境界,而且也真正掌握了“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王宗岳)的精髓。

太极拳讲求体用结合,对于推手,我们感觉崔师尤其在劲点的拿捏上奇准,一搭手即见高下,而且运功于内,劲力绝不外露,能够寓变化于无形之中,常见其微微一动,有时甚至在外形上根本看不到动作,对手随即拔根而起,或左摇右晃,或前俯后仰。崔师点到即止,随即详解个中诀窍,何处是劲力、劲点的变化,何谓粘、连、黏、随,如何能够听、化、拿、发,言传身教,毫不藏私,常令对手输的明白,心服口服,整个过程温良含蓄而毫无怒拔之气,其功力修养可见一斑。在我们与崔师的推手过程中,就常感觉其两指之力即能牵动我们全身,“四两拨千斤”之说绝非虚语。

崔师不仅治学严谨,技艺精湛,对于教学更颇有独到之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堪称“明师”。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因材施教,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由于其经验丰富,操作性强,常将拳架、推手及散手相互印证,剖析正误,这对于学者而言,体用兼修,能够很快掌握要领而又不走弯路,所以进境很快,关于这一点,相信全国各地不同阶层的学员均有同感。但对于功力性的内容,却谨守传统的教法,绝不迁就。过去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因为功力训练别无他法,恒练而已,投机取巧只能是自欺欺人。以太极大杆为例,在我们近5年太极大杆的练习中,崔师其实只是将我们领入门内,顺、抖、砸、崩4种杆法而已,然后凭个人悟性和耐性自行发展,期间只是到关键阶段点拨一二,这种传法强调筑基之功,显然与古人暗合,在明代著名的武学名著《手臂录》中所记载的刘德长传枪石敬岩就是这种教法,此后石敬岩传吴殳也是如此。这种训练,过程虽然枯燥,但厚积薄发,练到后来往往能调动出练习者自身的潜力,不仅能够提高功力,而且在技法上可以变化无穷,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身前三尺枪圈子中,蝇蚊不能入”的神妙境界(《手臂录·石家枪法源流述》),但通过这种训练,坚持到一定程度,确实能逐渐从杆法中领悟推手乃至散手之法,个中感受非纸上得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至于崔师的为人,平易忠厚,待人诚恳,武德高尚,深得祖父之风,相信凡与崔师接触过的人均会有同感,话虽然简单,但真正做到这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从师多年,不仅学到博大精深的拳艺,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弟子的角度看,崔师为人师表,堪称楷模。对于其拳艺成就不必多说,自1957年首次获太极拳青少年组冠军起就屡获殊荣,20世纪80年代之后更以传播太极拳为己任,著述丰厚,逐渐为海内外所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然先生不为名利所累,不以大家自居,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就我们所见,登门讨教者不计其数,崔师不论地位之高低悬殊,言传身教,其虚怀若谷有君子之风,唐人虞世南《蝉》诗中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一句当可为其写照。

对于本书的写作,就我们所知,崔师在一版的基础上曾广征建议,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再三修改,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可谓用心良苦。应该说,在太极拳领域,前人不论是在技法还是心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照《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所载各家拳论、拳诀就有147篇之多,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理论对于实践(尤其在具体的练法上)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脱节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和悟性,用这些拳理很难直接指导具体的拳架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例,自杨露禅创拳至今,在150多年传承演变的过程中,许多劲法都是暗劲,技法也非常含蓄,这是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决定的,这些内容如果不经“明家”点拨,初学者是很难从拳架的外形中体会其理的,这也是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发展至今,从事者之众与成材率之寡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差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书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实际动作与拳理的诠释相结合,有的放矢,再通过答疑解惑的形式,将许多具有普遍性问题进行答疑汇总,这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无疑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今,崔师毕其一生经验,将杨式太极拳传世经典汇总一书,并嘱我二人作序,作为弟子真有受宠若惊之感,上述的观点都是近几年来随师左右之所得,不论正误皆是现身说法,有感而发。关于本书,从我们作为最初的读者和受益者看来,书如其人,具是实实在在,毫不故弄玄虚,倘若真能持之以恒耐心研习,由此窥见杨式太极的原汁原味,必能获益良多。但应该说明的是,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练习谈》中曾说“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一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上述现象在今天依然存在,道理虽已讲明,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塌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践。至于本书的评价,有书在,有众多热心的读者在,更无需后学者赘言。

弟子 池胜利 孙长庆 拜叙
2009年·春 gnodXsxBXKxQnza716Q0XNYKGjDftzS9J9jafctV+3TowZ32bQOyFfVQ1kxcNs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