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杨式太极拳简叙

第一节 杨式太极拳传承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传播最广流传最盛的太极拳流派,为清末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杨福魁所创。

一、杨露禅

杨福魁字露禅, 生于1799年,卒于1872年,他自幼喜爱武术。当时,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永年陈德瑚家设武学,按照陈氏的规矩太极拳术一般是不外传的。但由于杨露禅对太极拳的执著追求,从“偷拳”到三下陈家沟,终使陈长兴念其求学心诚,刻苦习艺,将太极拳之奥秘悉心授之,将其列入门墙。杨露禅在学艺期间刻苦用心,并能恭敬事师,兼之天资聪颖,成为陈长兴门下最为杰出的弟子,深得陈长兴的器重,将太极拳的奥秘悉心传授。艺成以后回到家乡河北永年县,与永年望族武澄清、武河清和武汝清兄弟三人相交甚厚,武氏兄弟素好武术,武河清和武汝清与杨露禅渊源最深,其中武河清(武禹襄)在从学杨露禅及陈清平后,创造出了后来的“武式太极拳”。而武汝清则干脆将杨露禅推荐到京城教拳,使之后来得以名震天下。

作为帝都的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武林高手聚集之地。杨露禅到北京之后,凭借其出神入化的功夫,击败了众多高手,人称“杨无敌”。自此太极拳得以闻名天下,杨露禅被请入清廷皇宫与王府中授拳。由于所学者皆为达官显贵、贵族子弟,金枝玉叶,不适合大运动量的激烈运动。为适应需求,遂使拳势动作逐渐简化,使之姿势柔和,变纵、跳为不震不跳。在授拳实践中,杨露禅在陈长兴的太极拳基础上对太极拳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他删去了陈式太极拳中的发力、纵跳、震脚等一些激烈的动作,把它改为速度均缓、动作轻柔、圆活连贯的拳式。后来杨敞曾有诗句赞道“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氏传”指的就是这段历史。

关于杨露禅的事迹,散见于各种裨官野史当中,但大多是口耳相传无从考证,在许禹生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以及后来杨澄甫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等书中有早期的点滴记载。许禹生从师于露禅之子杨健侯,且与杨露禅亲传过的纪子修为友,而杨澄甫更是杨露禅嫡孙,他二人之说当属可信。许禹生书中说“当杨露禅先生充旗营教师时,得其传者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 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而澄甫先生记载更为详细:“京西有富翁,庄宅如城,人称为小府张宅,其人爱武,家有镖师三十余人,性且好学,闻广平府杨露禅名著,托友武禄青 者往聘。及请至,张见其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衣布衣,遂招待其礼不恭,宴亦不盛。露禅先师会意,遂自酌自饮,不顾其他。张不悦曰,常闻武哥谈先生盛名,不知太极能打人乎?露禅知谦不成,遂曰:有三种人不可打。张问为何三种?答曰:铜铸的、铁打的、木作的,此三种人不容易打,其外无论。张曰:敝舍三十余人,冠者刘教师,力能举五百斤,与戏可乎?答曰:无妨一试。刘某来势猛如泰山,拳风飕声,临近,露禅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其人跌出三丈外。张抚拳笑曰: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厨夫重新换满汉盛宴,恭敬如师。遂留露禅在张家教拳。” 这些大约是关于杨露禅进京的最具体的记载。

杨露禅在进京以后,还受聘到各王府教拳,并担任旗营教师,同时在民间设场教拳,但其授拳的具体时间顺序,目前已经难以考证了。相传,当时帝师翁同曾观看过杨露禅与人交手的比武场景,感叹其拳术“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手书一联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当时太极拳和杨露禅的名字名扬四海,最难能可贵的是杨露禅食古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敢于别开新境,他在授拳的过程中,为适应更多人练习需要,在陈长兴太极拳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发展和创新,使拳术更趋柔和平稳,其后经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的传承发展,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杨式太极拳,并成为太极拳流派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支。

杨露禅可以考证的传人不多,除前面说的万春、凌山、全佑外,还有王兰亭,这些人从自身出发又各有所重、各得一体:全佑传其子吴鉴泉形成吴派,王兰亭传李瑞东形成李派。真正能全面继承又最能代表其拳艺的,还当属其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二人。

二、杨班侯

杨班侯,名钰。生于1837年,卒于1892年,为杨露禅次子。他自幼随父习太极拳术, 孜孜苦练寒暑不辍,且悟性极高,每当杨露禅教他拳技时,他都能认真思考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拳技,练成技击招数,战胜对方。拳艺精湛,功力过人,尤其擅长太极大杆(枪)。20岁后进京助父教拳,后在旗营任职,是戴蓝翎的“武德骑尉”。 据传其性格刚强,善用散手,且艺高胆大,常有争强好胜之心,与人交手往往出手见红,击败过众多的武林名师,所传轶事很多,但多不可考。班侯授徒有:凌山、全佑等。全佑满族人,习杨式小架太极拳。全佑传其子鉴泉,从汉姓吴,创吴式太极拳。班侯在家乡传张信义、陈秀峰、李万成等,均享有盛名。

三、杨健侯

杨鉴,字健侯,号镜湖,生于1839年,卒于1917年,为杨露禅第三子。其幼时即刻苦练功,在其父言传身教之下,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技艺精进,于拳术刚柔并济,已臻于大成,拳术之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杨露禅逝世后,杨健侯在京授拳,因为他为人宽厚仁慈、秉性温和,从不恃拳傲物,有极高的武德,所以从其学艺者很多。在授拳过程中,他从学者的身体条件出发,在技击的基础上更着重健身,将杨露禅拳式幅度逐渐扩展,修成“中架”,这在杨氏太极拳史上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又进了一步。能秉承其艺者有长子少侯、三子兆清。少侯生性刚烈,其艺得班侯者居多,他动作迅速,拳架沉着,幅度小,喜欢攻击,大有其伯父的遗风,但从学者很少。杨兆清则继往开来,终成一代宗师。除此以外,能得杨健侯真传且能发扬光大的当属许禹生,他曾于1912年和友人共同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1928年后又创立“北平特别市国术馆”,在各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广泛推广传统武术,是中国将传统武术进行社会化传播的先驱,也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著有《太极拳势图解》一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四、杨澄甫

杨兆清字澄甫,生于1883年,卒于1936年。幼承家学,受其父健侯及伯父班侯的教诲,青年时代更是勤奋钻研,洞察妙悟,功夫日深,历经数十年寒暑苦功,终于成为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他拳械精湛,誉满南北,拳术外柔内刚,引人发人,功夫独到,其拳气势雄伟、舒展大方、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用则绵里藏针,发劲入里透内,打人于不知不觉间。精通剑术,曾经让人代笔书写“剑气如虹,剑行似龙,剑神合一,玄妙无穷”,曾以竹剑巧胜真剑竞技者,一时传为美谈。在技艺的传承上,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他集杨氏三代之经验,又总结自身实践经验,把祖父(露禅)创造的“小架”和父亲(健侯)修改的“中架”,根据后人及时代的需要,改成108式(又称八十五式)的“大架子”,并将杨氏太极拳逐步定型,演变成为现在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最终将太极拳这一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成为杨式太极拳(大架)的创始人。杨澄甫交友广阔,性情开朗,对于太极拳发展贡献巨大,曾受聘于中央国术馆,并先后在北京中山公园行健会、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设场授徒,其德艺双馨,终为杨家太极影响最大的一支,绝非偶然。杨澄甫从学者众多,其著名弟子有崔毅士、阎月川、牛春明、李雅轩、傅钟文、董英杰、郑曼青等。著有《太极拳体用全书》、《太极拳使用法》等名著,其《太极拳之练习谈》及《太极拳十要》两文更为度人金针。

杨澄甫宗师所传入门弟子:

陈月坡、阎仲魁(月川)、尤志学、崔立志(毅士)、王旭东、牛春明(敬轩)、李春年(雅轩)、王景星、张庆林、郭子荣、陈微明(慎先)、姜廷宣、刘东汉、张钦林、付钟文、武汇川、田兆麟、董英杰、楮桂庭、郑曼青、曾如柏等。

第二节 燕京泰斗崔毅士先生传略

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崔毅士,字立志,号毅士,1892年生于河北任县,1970年故于北京。是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的高徒、第四代正宗传人,杨式太极拳主要传承人之一。

先生自幼酷爱武术,早年拜清末著名镖师刘瀛洲门下,刘师精于三皇炮捶,并对点穴法、纵身术、刀、枪、剑、棍、棒等样样精通,在北京八大镖局中的会友、威远、永胜镖行当镖师,纵横南北数省,因所押之镖从无失手,声震华夏。先生于瀛洲门下勤奋进取,与李香远、董英杰、刘东汉等皆当时瀛洲门下好手。其中李香远为郝为真入室弟子,为武氏太极拳一代名家,先生与之为挚友,由此得以熟知武氏开合太极拳技并认真予以研习。

先生于1909年17岁时进京,慕名拜杨澄甫为师,成为澄甫宗师早期入室弟子,列入门墙。

先生在澄甫宗师的亲炙下,精心悉拳,潜心练功,深得宗师器重与教诲,并能得其真髓。1928年即追随杨师南下,并代师授拳于南京、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地。1936年澄甫先生去世后,秉承其遗志又独自授拳于南京、武汉、万县、西安、兰州、蚌埠、合肥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时有“杨家顶门杠”之誉,所到之处,尽心传授正宗杨派太极,其精湛拳艺影响至今,余音未绝。

先生于1945年返回北京后常年在中山公园授拳,在教学中,一丝不苟,对“教”、“练”要求甚严,广传技艺,誉满京华。在60多年的练功及授拳研修过程中,先生不仅完全继承了杨师当年授拳时的认真守矩“以明规矩,而守规矩,练规矩,脱规矩而守规矩”的作风,而且加之多年随师授拳深得杨师真谛和毕生精心研修,终于成为中国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

先生以毕生精力修炼杨式太极功夫,凡杨派太极拳、剑、刀、杆无不尽得其妙,造诣精深。早年时重技击实战,根据当年之拳照资料 可以看出开裆阔步、沉而不僵、内外相合、支撑八面,且形神巍然,此皆非下苦功不能,后期则外柔内刚、绵里藏针,妙造自然,技艺更达炉火纯青,兼之内功纯厚,臻于妙境,使观者于丈外常可感其内功深厚,大家风范不彰自显。先生尤以推手著称,善化善发,信手拈来,与人搭手柔顺随和,其神态怡然,松沉有度,虚实无常,已达王宗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后人评其推手技艺有“出手绵软,柔中寓刚;轻灵机敏,虚实分明;听之至细,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出手凌厉,变化莫测。凡身受者未觉其动,而早已腾空跌出丈外,令人惊叹折服。”之评论,当为先生推手技巧之真实写照。先生于拳技之外,尤重功力,精于太极大枪,丈三大枪手中稍动,即如蛟龙出水,且运枪如手,功深莫测;常于对扎中一哼一哈已将对手连人带枪掷出丈外。

毕生练功和研修,使先生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练习方法上,先生更强调科学性、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其拳势宽大柔绵而舒展,别具一格,使杨式太极拳的“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刚柔相济,结构严谨,浑厚庄重”的特点日臻完美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达到身姿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大方,旋转灵活,以腰为轴,完整贯穿。从起势到收势,衔接一气,上下表里犹如一线贯通,势断劲不断,衔接和顺,周身完整。动作沉稳中带有轻灵,轻灵而不漂浮;动而不急动,静而不僵滞,即所谓“轻而不飘,沉而不僵”。他外柔内实,柔中寓刚,绵绵不断。不论虚实、起伏变化都是式式相连,有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间断之处,更没有忽急忽缓带有棱角之弊。先生还强调,习武时在意识引导下,呼吸匀细深长,气沉丹田,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心静,才能“用意不用力”。在宁静的情绪下,身正体松,意识、呼吸、动作三位一体,密切结合,进行有节奏的练身、练意、练气。

先生毕生以拳相伴,倾心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研究与推广,武德高尚,饮水思源不忘师恩,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北京永年太极拳社”, 并亲任社长。连年荣任北京市武协委员。他常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古柏荫下授拳,以授拳为业,学者数以万计。在传艺期间,悉心求教者数不胜数,其中党政军要员、文化界之名士、中外专家、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工人、农民、学生、普通百姓,更有外国驻华使节及各国朋友等各界人士,先生无不倾其所学,尽心传授。其间如原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爱国将领耿毅先生、原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原中南局书记王首道及著名作家丁玲、周立波,表演艺术家金山、侯喜瑞、画家李可染等皆曾从学于先生。先生培育出一批在当今社会有影响的武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先生毕生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研修和普及工作。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曾进行专题报道(此片现存于新影厂资料馆)。先生在教学中态度严谨、教授有方,无论拳法、器械既严遵澄甫宗师教诲系统传授,又能另辟蹊径,脱规矩而守规矩,教学相长,更重因势利导、因人施教。1964年先生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融数十年的理解和体会,改进了传统杨式太极拳势结构与动作方法,使之删繁就简,取精华而创编了“杨式简化四十二式太极拳”。 新编套路在保持原有风格外,更具短小精干、清新流畅、简单易学的特点,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欢迎,至今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同时,为进一步充实杨派太极器械内容,先生根据几十年练习体会并结合武术中棍术的特点创编了“杨式太极棍”,为武林界所重。另据吴文翰先生讲,先生既是杨派太极大家,也深得武派太极开合之精髓,在传播杨式太极拳的同时也是解放后最早在北京传播武派太极拳的大家,在传拳过程中,常熔两家精华于一炉,享有崔派太极之美誉,为继承和发展太极拳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广为学者及同仁所称颂。

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并行,课徒尤其严格,凡有一招不合尺度绝不教第二招,于拳势中转折变换细微之处更一丝不苟。在课徒过程中强调知行合一的精神,身体力行,为使门人弟子掌握推手要领,于家中墙上常挂厚垫,垫子里面用棉絮和稻草帘絮成,亲自与门人轮番推手,细论听化拿发之法,常以肩、腕、肘把人瞬间发出于数米之外墙上,使弟子能够亲身感受太极拳之本质。先生于拳术技巧之外,尤其重视功力训练,要求门下弟子每日抖丈三大杆数百以进功力,又以相互扎杆来训练听劲,由此,崔门弟子除精通拳械外,体用兼备,多以实战推手擅长。先生传授技艺以外,更以武德第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之风传于门下,吉良晨、杨俊峰、刘高明、张海涛、李鸿、黄永德、沈德丰、邱佩如、方宁、曹彦章等为崔门之佼佼者。

先生之为人淳朴善良,处世忠厚,其性情耿直,豪爽有节,有富贵不淫、贫穷不移之志,终其一生,爱拳敬业,高风亮节,久为武林各界所重。北京为全国文化中心,自古名家辈出,先生久居北京,以武会友,广交武林朋友。作为一代德艺双馨的武术大家,却虚怀若谷,毫无门户之见,与京城武林各界人士相互切磋,互尊互敬,如太极拳名家李天骥,八卦掌名家陈紫江,形意拳名家骆兴武,王达三,吴式太极拳名家杨禹庭,陈式太极拳名家田秀臣,孙枫秋,三皇炮捶拳名家李尧臣,孙式太极拳名家孙剑云等,常为家中座上之宾。每有聚会,与同门挚友阎月川、王旭东共同签名落款“崔、阎、王”,更为一时之佳话。先生体格雄健,器宇轩昂,因过去各州府县都有城隍庙,庙中判官主人之生死,时人以“崔判”之称赞其拳技超凡脱俗。

先生于1970年“文革”中故于北京,他未免浩劫之摧残,一代巨星陨落,武林为之一叹。幸有崔门子孙及弟子能弘扬其精神,拳技得以传承和发展。先生对家人传授极为严格,无论拳法、器械都严格遵循杨氏宗师教诲进行系统严格的传授,并以武德第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作风传于子孙。先生传其女崔秀辰、其孙崔仲三,其孙女崔仲萍,崔氏第三代人至今仍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普及活动,传播其技艺,有传承亦有发展,继往开来。嫡孙崔仲三有祖父遗风,不违祖训,更能秉承家传,擎永年拳社之旗,薪火相传,而今已为燎原之势,且享誉海内外,先生泉下有知当足以欣慰。

崔毅士先师所传入门弟子:

和西青、吴文考、吉良晨、杨俊峰、刘高明、张海涛、殷建尼、白志铭、韩敏英、杜星垣、王永祯、马祥麟、李鸿、黄永德、沈德丰、崔彬、邱佩如、孙正、方宁、李连生、陈连宝、曹彦章、滕茂桐、朱习之、王守礼、姜焕亭、张家驹、崔少卿、钮心玉、杨乐安、宋翊三、陈志强、于家岚、陈雷等。

(崔门再传弟子:池胜利)
2010年· 春

第三节 《随曲就伸》——智以藏往

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

练太极拳要用智慧。

有没有学问从练的拳架上能看出来。这种学问不一定是书本上的,更深刻的可能来源于实践。时间就是往。实践产生大智慧。

不把太极拳当一门学问对待的,就对不起太极拳。

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中都有“智”,“周身轻灵”就是不执著了,不迟重了,你把架子“拆”了,揉碎了,消化了,“智”就随了你,老一辈谓之“拳上身”。

“智”是活的,是开放的,拳也是发展的。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不仅要向传统学习,还要向现代学习,不仅要向前人学习,还要向今人学习,后者往往具有更大的难度,需要更大的勇气。时代感不是一句话就能了结的。

练太极拳还要有一种“狠”劲,把太极拳“看穿”,被看穿了的太极拳原本那磨简单,“全身透空”,简单得就是你的自然,简单得就像你在和人愉快交谈时不经意地抻了一下衣衫。

“有意无意之间”,你说这种感觉难还是易。

(余功保)

一、 太极拳的现代价值

余功保: 2001年的3月份,中国武术协会举办了首届太极拳健康大会,大会盛况空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您作为辅导老师参加了这次盛会,您有什么感受?

崔仲三: 一个最强烈的感觉是太极拳的发展大有前途。那么多的人,来自方方面面的,对太极拳有浓厚兴趣,他们是一些代表,表明在世界各地的人民喜欢太极拳的很多。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给大会的致信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余功保: 太极拳受到了国际体育界的高度关注,很多中国的研究者也把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与以奥林匹克为标志的现代体育项目进行比较、融合。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申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办标志。据设计者介绍,它有三个含义,一是奥运五环,二是中国结,三就是太极拳的动作造型,中国奥委会对此予以肯定,这说明大家觉得太极拳能作为中国某一方面的形象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认同度。这说明一个古老运动的现代价值正在被广泛挖掘。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崔仲三: 太极拳目前在世界上的发展相当普及了,而且是浪潮越来越大,尤其是第十一届亚运会以后。因为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中日双方的太极拳表演,这个表演通过直播传播面很广,让世界很多国家的人直接看到中国太极拳的韵味是什么样的。当时的表演是几千人,以中国为主体,表演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更深刻的背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健身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了。当然,过去在中国也有很多人在练太极拳,但是没有像现在这样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的价值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它的动作特点是一种缓慢、柔和、连贯的,所以很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练习。从小可以练习太极拳,到了中年还可以练习太极拳,老年人练太极拳更方便,所以才吸引了众多的人来练习,形成这么一种大的太极拳集体,尤其是这些年来,在国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余功保: 您认为太极拳与现代的体育体系来比较,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和相同?

崔仲三: 太极拳应该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特有的、民族的东西,我觉得太极拳不同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一些运动项目。它的动作首先是柔和缓慢的,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不停地进行运动,而产生的效果和其它比较激烈的运动方式所产生的健身效果是一样的,可能在一些方面还要高于其它一些项目。有特点,有个性,我觉得这是太极拳之所以吸引众多人来练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曾经担任世界武术联合会主席的伍绍祖先生,对于中国武术包括太极拳在内讲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武术,有属于体育的一部分。但在这个范畴之内,太极拳等武术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包含了哲学、文化内涵,有高于现代体育这一部分的内容。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来讲,太极拳作为一个竞技项目,可以达到一种技术水平,但它又有很强的普及性。在街面上,每天早晨有很多人在练习太极拳。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中国的太极拳包含了很深的哲理,包含了阴阳、正负等哲学元素。在太极拳的动作领域当中,包括了垂直、上下、开合等等,它是一个对立的又是一个统一的运动形式。太极拳中包含知识、包含智慧。理解不到这方面,太极拳就练不到位。初学者可能对太极拳没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但是你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练习以后,你就可能觉得它的内涵有很多。

余功保: 这也是一个学习方法,开始注重体会一些动作、外形,深一步要能够体会出它内在的这些哲学、文化等等。

崔仲三: 对,必须要到这一步,否则太可惜了。太极拳不只是一种运动,而是很深的文化。举一个例子说,太极拳要求你把胳膊伸直,但是并不像其它运动一样,把你的胳膊伸得很直很直;二是在屈当中求一个直的感觉,这种方法包含了中国的一个哲理在内,就是趋势在内。所以从太极拳的手型上,以至它的每个动作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上,都包含着中国古代哲理。就像太极拳里所讲的,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等等,都是很细微、独特的感觉。

余功保: 所以,很多外国人在学习太极拳时都把它作为体验中国哲学文化意境的一种实践的方式。

崔仲三: 从我接触的面来看,很多人通过学习太极拳开始要了解中国了,而且不仅学习了中国的太极拳,还要学习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余功保: 所以,在推广太极拳当中,要把文化的介绍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太极拳的展示,除了要有“武风”,还要有“书卷气”,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看待。

崔仲三: 通过这些年的接触,我觉得国外的人学太极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咱们东方范畴内的,如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日本等,是跟中国比较相近的一些国家,他们练习太极拳,觉得有一种亲近感,通过中国太极拳的练习,有文化寻根的味道,太极拳对他们有一种亲合力;而其他国家的人来练习,他就觉得是另一种文化的体现。通过动作,他慢慢体验中国古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再通过拳理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有些人一开始一个中文字都不会,后来一点点地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学习了中国的文化,学习了中国的方块字以后,他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了,要学中国文化。前不久我在美国亚特兰大讲学的时候,一开始用英文翻译解释做的动作,以后我换成了中文,学员感觉性质不一样了,他们觉得中国字有意思了,觉得太极拳动作名称里几个字当中包括了很多东西,所以他们就希望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去掌握更深一层的东西。

余功保: 太极拳动作名称是汉字魅力的一种体现。有的人专门研究这些名称,甚至提出“太极拳名称学”,既有技术含义,也有思想含义,言简意赅。“云手”,不仅道出形体,还描绘出意境;“如封似闭”,你结合动作就知道用词的精妙了;“单鞭”,蕴含了阴阳互动意趣。一些文学家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你认识一个国家的文化,一定要去分析、认识那个国家的文字、语言,推广太极拳可以推广汉语。

崔仲三: 我在美国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后来我为美国学院开了一个中文班学习中国话,一些人还希望今后到中国来。所以,我觉得太极拳作为国际的交流,为我们国家走向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 在变化中发展

余功保: 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太极拳在中国武术里边,算是发展起来形成体系比较晚的,有很多拳种在太极拳之前就已经具备规模了。但是太极拳形成得比较晚,发展得却最快,这除了它自身的原因以外,和我们的推广工作也有直接关系。解放以前就有一些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更加飞速地发展,这跟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提倡有关系。比如说国家体委编定了24式太极拳等等一系列推广套路,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武联、亚武联相继成立,中国武术协会的工作逐步加强,太极拳的推广逐步地展开,可以说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推广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怎样借鉴过去成功的经验,将来更好地在全世界推广,是一个重要课题。您从一个太极拳专家的角度认为,怎样发展才能更加有利于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片普及?

崔仲三: 您刚才提到的很对,太极拳发展史并不是很长,但是它发展得很快。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普及量、群众量,再一个是通过1956年国家体委创编了24式太极拳以后,实际上就把民间的太极拳规范化了,有科学性地、有条理性地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样一来更有助于中国民间太极拳的发展。

余功保: 这种提高好像也是有争议的,自始至终就有不同的声音。

崔仲三: 是这样,因为中国的太极拳流派比较多,同一个流派当中演绎方式也不太一样。一位老师教的几位学生,同样的一个动作可能由于每一个人的理解程度、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等演绎出来的方式肯定会不一样。所以就像您说的24式是一个很好的拳术,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您已经看出来了。但当初也有些人产生一些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固定的练习方法,要他去接受一个新的练习方法,总觉得有点跟自己原来的不太合适。但是并不能说24式就不好。我觉得中国太极拳的发展24式起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或者说龙头的作用。

余功保: 24式应该是作为一种模式,而不单是一个24式套路。因为后来又出现了48式、88式等,以及一些规范性的套路,这是一种思路。对于24式的评价,不仅是局限在拳的问题,是一种发展性、前瞻性思维。

崔仲三: 发展太极拳首先要有群众性,有一个金字塔的底座。这个面很大,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在中国也好,在国外也好,这么多人来练习太极拳。另外,通过竞赛的套路,把太极拳运动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我觉得今后太极拳的发展还是要抓好这两条线。从太极拳发展史上看,是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创新,一步一步走到了现代的太极拳这个阶段。首先有一个普及面,我们可以定位说成是“群众太极”吧,可以不像专业练习得那么精,但是面很广;有了这个面以后,相对地就产生了一个咱们所说的专业竞赛套路,有一些动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使得你也产生一种更高的追求。走这两方面的路,我想对太极拳的发展应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余功保: 通过这几年一些国际性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其实有很多外国运动员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咱们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崔仲三: 因为这些年来,一个是太极拳运动在国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练的人多了,再一个咱们国家的一些很有名的老师、教练、专家、教授,以及很多著名的运动员在国外从事太极拳普及工作,所以把国外的太极拳运动一下子带起来了。这对国内的人来讲实际是个好事,促使我们必须想更多的办法,把国内的太极拳如何更进一步推动起来。

余功保: 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中国又是一个底座了。一些体育发展的战略专家曾经给我们一些建议,认为在太极拳的发展当中,我们现在有两方面做的可能落后,就是不适应这种发展,一个是我们缺乏整体性的推广战略措施,一个是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架构。相对于跆拳道,以及日本的柔道、空手道的推广,可能我们推广的现代化的结构做得还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太极拳的普及,在师资这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两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崔仲三: 我觉得师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是否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可能要适当分析一下。能称为太极拳老师的人,他不仅是在拳术上,而且在拳术理论上,乃至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作用上,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去发展太极拳运动就更好、更快。但师资不是一个短期之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体育部门、领导部门,要有计划、有布置、有选择性地进行工作上的安排,在普及过程当中,去发现一些苗子,去找一些苗子,然后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造就一支太极拳的队伍。

余功保: 您的看法,一名合格的太极拳老师最起码应该能够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条件是什么?

崔仲三: 首先来讲,他要对他所掌握的这个流派的技术动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不管是杨式也好、武式也好、陈式也好,你要把握它的动作特点,要把它的一个动作体系的东西体现出来,这是从动作来说;从理论来讲,首先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是什么,而且这些理论与你实际的练习是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去指导别人的练习;再一点,太极拳作为武术当中的一种,它也讲打,太极拳打的形式与其它武术项目不太一样,它比较含蓄,是以静带动的一种打,作为太极拳教师,对于太极拳的技击也要掌握。

余功保: 杨式太极拳是一个比较普及程度、知名度非常高的太极拳流派,您作为杨式太极拳的传人,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杨式太极拳的研究、发展的情况?

崔仲三: 以前电视台播放过一个电视剧《太极宗师》,这个故事是从艺术角度上,表现出杨式太极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现在练杨式太极拳的人很多,这可能跟它的特点有关。杨式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是舒展大方、开裆阔步,动作比较大,做起来感觉很优美,而且气势磅礴,使人很容易接受。杨式太极拳的发展经过了杨氏几代人了,几代弟子不断地在国内和国外传播。再一个就是您刚才提到的,1956年咱们国家编制了24式以后,使杨式太极拳更丰富了。因为24式是在中国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精练的动作,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结合一些规范性元素,使得太极拳更符合现在人们的观赏能力和接受能力。24式太极拳的普及大大促进了杨式太极拳的传播。杨式太极拳创编人是杨露禅,他生于1799年。杨露禅宗师是在河南陈家沟学的太极拳,后到了京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具备了杨式太极拳的雏形。当然在那个时候,练习时还有陈式太极拳的味道在里面,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二路,动作当中包括了很多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痕迹在里面。在我祖父他们练习的时候,也就是杨澄甫先生教的时候,打虎式还有一个二起脚,也就是现在我们的腾空开脚。“二起脚来打虎式”,通过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动作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我们现在的动作套路里只通过一个蹬脚,蹬脚以后,变成“双峰贯耳”,或者是打虎的姿势。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在教拳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不善于也不太喜欢做比较激烈地打的动作,而是希望做一种养生或者柔化的动作。杨式太极拳从此就开始逐渐地从原来具有特定的、特别强烈的运动当中慢慢转化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杨式太极拳发展到杨澄甫宗师这一代时,动作已经彻底柔化,正像澄甫所讲的,杨式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术,先柔而后再成为一个刚劲。要求要在腰身上动作,以腰为主、以腰为轴等等。可以说,经过祖孙三代的不断磨炼、研究,以及众多弟子们的共同努力、发展,到澄甫先生时,杨式太极拳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今后还会不断发展。我祖父崔毅士生于1892年,于1970年去世。17岁时拜澄甫先生为师。我祖父和澄甫先生都是河北人,是很近的乡亲,在京城是通过一个宦官认识的。当时澄甫先生住在北京的北兵马司,我们家住在故宫东门外、东华门内,两家的关系相当好。

余功保: 崔毅士先生在跟杨澄甫先生学拳之前有没有练过别的武术?

崔仲三: 那就太多了。我祖父从小就喜欢武术,在农村的时候他跟清代一位名镖师学过“三皇炮捶”。我的曾祖父也特别喜欢武术,我们家乡有习武之风,这对我祖父有影响。

余功保: 这个现象好像比较普遍,后来成为太极拳大家的一些武术家,在练太极拳之前或是练的过程中都学过很多种武术,这个是不是对练太极拳也有一些作用?

崔仲三: 我觉得有作用,便于对武术的全面理解。因为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当中的一种,有些人可能一开始没有接触到太极拳,他是先练的其它拳术,最后接触太极拳以后,经过一些老师同意正式从这位老师拜到那位老师门下去学习。

余功保: 也有风险,学好了融会贯通,学不好,四不像,拖泥带水。

崔仲三: 有这个问题。所以在学太极拳时要专心,分清主次。我祖父从农村出来以后到了京城,直接拜澄甫先生为师,后来就一直跟着澄甫先生学习杨式太极拳,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跟着澄甫先生走南闯北,尤其是澄甫先生南下的时候,我祖父一直随着下去,在武汉、武昌、江西、安徽等地代师传拳,因为澄甫先生当时的名声很大,学拳的人也很多,忙不过来。那个时候练习太极拳都是在晚上,到了第二天凌晨才回来,所以他们那一代人学习太极拳是费了很多的工夫,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澄甫先生离开京城南下的时候,实际上他的有些动作已经开始有些变化了,揉进了一些其它太极拳流派的动作。比如当初在河北有武禹襄老师练的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是以“立圆”为主,传统的杨式太极拳是以“平圆”为主。传统的杨式太极拳,乃至现今社会上流传有两种练习方法,一种就是两脚开立后,两臂从两侧向前慢慢举起,与肩平高以后轻轻按下,这个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再一种练习方法,就是澄甫先生加进来了“立圆”的动作,也是我祖父常练的这种。我现在所研究的这种方式,由“立圆”起来的,虎口向上引到与肩平高的时候,向内划弧,微有挑掌,到胸前以后做一个小小的侧弧动作,然后通过一个椭圆弧形向前推出,再慢慢地向下按,按到腿的两侧,这当中实际就已经把武式太极拳的“立圆”有机地而且合理地揉到杨式太极拳里边。这种是澄甫先生所传,后来我的祖父、杭州的刘春明,还有四川的李雅轩等,都做了这种起势的练习。还有一个例子,也是澄甫先生的一个发展,就是“右揽雀尾”,现在社会上流传也有两种:一种是右手平开,左手在右手下,成为一个推按的动作,这是一种方式;再有一种就是现在我们所演练的,我祖父传下来的,澄甫先生改的“立掤”,由立掤以后变成的捋、挤、按的动作。所以太极拳是一代一代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传统太极拳的练习与现代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有的地方是不太一样。

余功保: 现在很多人对传统的理解也有偏差,他们认为传统的套路好像就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思想看来也不对。有造诣的武术家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不断地变化拳法,也在不断地变化自己,只有变化才能有效地吸取外来的一些技术。书法也是一种传统性很强的领域,它实际上就变化很大,装裱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有了质的变化,表现方法也勇于吸取了一些现代艺术,特别是造型艺术的方式,更富于冲击力、影响力。不承认变化就是固步自封。

崔仲三: 实际上有些动作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可以引导武术家去吸收别人的东西,可以去把别人的东西有机地结合到自己身上来。这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方面。澄甫先生提高、改变起势为“立圆”的动作,是更有利于这个动作的技击,表现了他的力量变化的丰富性,所以我觉得这个发展史很有必要的。

余功保: 在您的回忆中,您祖父他们练习太极拳的一些过程和方法中最有特点的有哪些?

崔仲三: 印象中比较深的是我祖父和弟子们进行推手训练。当初在我们家,一面墙上整个是稻草铺的一个垫子,垫子外面有棉絮,棉絮外面铺有布,我祖父经常坐在对面的墙边,轮番与弟子推手,通过太极拳的劲力把人发到墙上去。所以每天晚上,在我们家经常可以听到“咚咚咚”撞墙的声音,也经常会听到“哈哈”的大笑,往往是推倒最高兴的时候,笑声一下就起来了,太极拳的技击确实很有魅力。他们还做太极拳中的大杆子练习。现在由于器械比较长,受场地的限制,运输起来不太方便,所以练的人很少。但是我觉得这个练习,对于体会太极拳内在的力量和如何调动内在力量的爆发,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当初在我们家院子里练习的时候,有我的师叔吉良辰等人,每天晚上练几百下,乃至到上千下杆子。我也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跟我祖父学习太极拳了。我记得是在1953年末、1954年初的时候。我祖父开始带我练,一手一手地教。小的时候持续性不好,小孩没有常性,为了提起我的兴趣,我祖父就采取一种诱导式的练习方式,这在我印象当中是比较深的。当初我祖父住的房间他特别大,每一次练习的时候,我祖父总是买一串糖葫芦,把糖葫芦插在八仙桌上,打一段拳下来,才能吃到一粒红果,一串糖葫芦共有10多个红果,这样我就要做十几段的动作,才能把这串糖葫芦吃完。当然现在想起来比较可笑,但是那个时候确实为我现在打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基础,而且使我体会到太极拳运动以腰为主,上下相随,手动、脚动,如何做一个整体运动。现在如何教小孩子练拳也是值得研究的,当然不一定都采用“糖葫芦法”。

余功保: 对于小孩来说,兴趣很重要,但规范程度也很重要。小孩子可以不可以学太极拳,怎样学太极拳,这也是一个课题。

崔仲三: 我觉得小孩学太极拳是很有好处的。关键是要研究一套适合小孩练习的方法,与成人要有区别。

余功保: 在杨式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杨门一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杨露禅到杨澄甫先生,都是如此。另外一个方面大家也注意到了,就是有一些拳家,有人称之为“外姓弟子”,这个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在杨式太极拳发展当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外姓弟子”,杨式太极拳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其中比较有名的像崔毅士、董英杰、李雅轩等,这些人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杨式太极拳之所以那么普及,除了它的动作容易练习,它本身固有的特点适应的年龄段比较广泛以外,它的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态度也是一个方面。

崔仲三: 我想可以用一个很普遍的俗话来讲,“红花要有绿叶托”,花只有一朵,但它的叶子很多。太极拳几大流派过去是用姓氏来命名的,叫“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等,现在都改以架式风格命名,叫“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这样更贴切一些。但这丝毫不是贬低杨家一门对太极拳的贡献,相反使之更加社会化,更加扩大影响面,也就更加提升了太极拳开创者的地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是这样。前面提到的24式、42式、48式、88式等等,都属于杨式太极拳的一种变化,参与这些套路编定、推广的人就更多了。但是有些演练风格和传统上有些小的差距,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社会在发展,人们接受的东西在发展,一个传统也在发展,如果没有发展的话,恐怕也到不了这个面,所以我觉得这种差异是允许的、正常的。举一个小例子说吧,现在“搂膝拗步”这个动作不论左手或右手,都是五指朝前的,在书本上和教学上都是这样的。但在传统的杨式太极拳当中,要求的是虎口侧向前,因为他强调这个动作的技击和防备方法,虎口向前,更适于抓住对方的胳膊,更适于技击的动作,所以这一点就与现在不太一样。在传统的杨式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和动作的衔接之间,在左弓步和右弓步之间,有一个重心的转换,只是重心在前腿以后,前脚外展45度,随着转体,转髋,把另一脚提起来以后迈出去,再全脚掌踏地,产生一个力量向前不断的滚动性,这个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与现代有些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的这种练法也是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重心的不断地前弓、后坐,把身体重心拉回来、送出去,让你体会太极拳当中的一种劲力上的推拉,推动全身。但传统就是讲劲力向前,使得你产生一种在柔化当中不断向前的一种推动,动作上有区别。你不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侧重点不一样。

余功保: 整个太极拳,包括各个流派,都是在发展、变化中前进的。如果没有发展,就会失去活力。从过去的老架到新架,从传统的套路到国家颁布一些规定套路,都是由变化来产生活力的过程。普及、推广和提高之间又有一个矛盾问题,对于提高来说,传统太极拳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继承环节,它必须保持固有的传统的高水平的东西,同时又不影响普及的程度,就是传统太极拳要成为航标而不要成为礁石。您认为杨式太极拳在今后发展当中,是否还能有所创新?还是强化现有的技术体系?

崔仲三: 太极拳是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首先是继承。你首先要了解它,知道它,明白它,在这个基础上你才可以按照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去创造它,发展它,把它引到一个新的发展的道路上来。杨式太极拳从杨露禅到杨澄甫成为一个定型,从澄甫先生到现在是不是也在变?我觉得还是在变。我已经讲过了,有些动作澄甫先生已经在变化,他细致了很多,丰富了自己,又创新了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美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今后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这样事物才能够往前走。对于老祖宗所创造的东西,一些宝贵的、有用的我们一定要继承,你体会以后再结合现在去创造新的东西、新的类型。例如我们现在所说的24式,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主,动作舒展大方,但是揉进了陈式太极拳、揉进了孙式太极拳,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太极拳套路,不同于传统太极拳当中的某一个流派,而是形成了自己一个独特的风格,但是它既没有失去太极拳动作的意义,也没有失去太极拳动作的深刻含义。如果太极拳运动再往前发展,可能还有新的动作出现,要按照时代的发展,把古老的东西运用到今天来,也就是过去我们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以我觉得杨式太极拳还是可以创新的,但要有尺度,就是要在杨式太极拳基本技术框架内进行。

三、 看清楚、想明白、模仿准

余功保: 我觉得在武术的发展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是一个取舍的关系,而是一种兼顾的关系。为了普及,我们会编定一些推广性的套路,因为要考虑照顾很多人的练习条件和习惯。另一个方面,一些传统的东西,它所固有的一些练习方法,是通过很多时间、很多人的揣摩、实践总结出来的,有很深的道理。我们现在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既要考虑到推广当中的适应性,同时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固定下来的练习方法,也应该下工夫来整理继承。研究它为什么会那么练习,现在我们为什么这么练习。真正的精华的东西,还是不能丢,还要保留。您在这方面怎么看?

崔仲三: 那些真正掌握传统技术方法的人是武术的宝贵财富。过去最早的关于武术的练习,是老师通过口述一点一点地告诉你,你再一步一步地练习。现在科技进步了,通过科学手段,通过科学的测试,可以做更多的练习。效果还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现在有很多学员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练一段太极拳以后,为什么膝盖总是疼?我觉得这个问题倒是很普遍,我给他解答,我说疼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就是你通过屈腿,重心不断地左右移动,在屈腿状态下,你要承受,起码要承受你本身的重量,所以它处于正常的一种生理平衡,生理锻炼必然有反应。这种情况一般来讲,两周左右慢慢就会消失;还有一种就是练了更长一段时间,膝盖反而更疼了,这个就是不合理的,是一种病态。这种病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这种疼痛的产生就是他的脚尖与膝关节没有在同一个方向上。动作一般是这样的:如果是左弓步,那么左脚尖向前,左膝关节一定要与你左脚尖是相同方向。如果在向外转脚的时候,你的膝关节与脚尖所转的方向不一致、不协调,每天左右腿的膝关节都在不断地左右移动,久而久之产生劳损,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膝关节运动。这样,我们把传统练习方法与现代人体生理结构结合起来讲解,大家就好懂了。这也是传统和现代的兼容。练习太极拳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每一个动作细节的要求,就是你通过老师的讲解,正确地揣摩,然后有一个正确的体现,这样才能收到一个正确的锻炼身体的好的效果。

余功保: 这个前提就是你对练习的每个动作为什么那么做要心里明白。

崔仲三: 所以现在有的人只是想学习很多套路,今天会了这样,明天会了那样,反正会了十几样,但是没有完全掌握一个根本的、最简单的动作,会的套路再多也没有用。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要注意到三个方面:“一看,二想,三模仿”。这是通过这些年的教学,也是我自己努力的经验总结。我在教学当中,首先要求学员先看,仔细地看,不要急,第一步功夫就是“看功”。要会看,不能像照相机那样简单记录,而要“看进去”,看清楚,看老师怎么做,他的动作是怎么在转换;二想,想什么,就是老师在做示范的时候,他的动作的路线和他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琢磨老师的意念是怎样的,想自己能否这样做,要把每个环节想明白;三模仿,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你再开始去模仿,逐步加深印象,模仿开始一定要准确,不能走样,向老师所做的示范的动作一点一点地靠拢。要做到了这三点,练拳的病态就会大大减少。

余功保: 在具体要领方面初学者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崔仲三: 首先一点就是要放松。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松是根本,从起势我们就要求,一直到结束。在松的基础上,每一个动作都要贯彻一些基础要求。所谓基础要求就是在所有动作中都包含了这些特点。比如,头顶要有一种向上挺拔的力量,眼睛要平视,头部要固定在一个直线上,下颌微向回收,口微开,舌顶上腭。然后是肩,一定要松肩,所谓松肩就是把你两肩关节、肩胛骨的位置向下;再接着就是“含胸”,在太极拳当中,有些人错误地理解这一点,就是故意把自己身体向前,这样不是“含胸”,而是一种驼背了。如果这样前倾身练习,容易产生一个弊病,就是练完拳以后,觉得呼吸特别困难,从起势开始一直到收势,最后才好不容易有出了一口气的感觉,这就不对了。因为你违反了自然生理规律。所谓的“含胸”、“拔背”就是不挺,不挺就是含。你把两个肩胛骨微微内含一点,呼吸,很自然的呼吸,这样从后背来讲,就肯定产生了很自然的一种弓形,这就是我们太极拳里所讲的“含胸”、“拔背”。有时简单的东西不要复杂化;松肩的同时还要垂肘,尤其在起势的时候,当你站在那里,从并立步开始,你的两个胳膊很自然产生一个很大的向外撑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极拳当中的一个“掤”,所谓“掤”,太极拳论里讲“掤”在两臂,按在腰部。在起势中实际上两臂在不断膨胀,掤就自然产生了;另外就是松腰、松胯、收腹、敛臀。所谓的收腹、敛臀,练习者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要领应该是这样体会,如果从侧面看,收腹、敛臀的动作,腰背应该成为一个自然的弓形,但还不能过度弯曲,腰腹部有一种浑圆的感受。平常的练习中,你自己可以产生一个坐的感觉,就像你站在椅子前,然后直体下坐的时候,你可以体会一下,你的背部是什么样的感觉。有时你也可以反过来体会一下,就是你故意挺胸、凸臀,你就可以明显地感到身体紧张了,肌肉紧,上下不灵便。在练拳中你就要摒弃这种情况。初学者自己可以在家里试一试,你首先设法找出错误的感觉、最错误的感觉,这是反证法。你练完挺胸、凸臀后,马上练含胸、敛臀,通过几个动作的反复,自己可能有一个很强烈的对比,比较容易抓住这种要领。

余功保: 您刚才所说的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外形还容易模仿一些,而太极拳中一些内在的感受教起来难度就大一些。但作为教师,你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地靠近那个最真实的感觉,用诱导、提示、比较等等方法,只要能使学生找到一种逐渐接近准确的道路,就是好的方法。这一点在现代太极拳普及中很重要,要化“无形为有形”。太极拳是“大众拳”,不是“贵族拳”。过去,为了适应王公贵族的需要,太极拳在技术上做过革新,今天为了群众的需要,在教法上也要对传统做些革新。

崔仲三: 应该是这样。太极拳好,但太极拳功底好的教练还少,好的教法也不多。这其中一个障碍就是很多人太因循传统,不敢革新。我觉得技术上严格继承,教法上可以大胆创新。我这些年在教学上做了一点探索,我的体会是,如何运用最少的口令,能够产生一个动作的感觉。如果你能给学员说明白,他就容易做出来,比单纯的示范效果好,也就是“嘴把式”的功夫很要紧。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错,我在国外教学的时候体会比较深。我的外语不好,我就是通过动作,通过很简单的语言让他明白是这样的,让他看了一个动作,让他去想象,再让他做出来,表现出来。就是首先让他明白这个动作是干什么的,应该是什么样的,让他先想象你这个动作,再结合你所做的动作,对上号,最后对出来了,他的印象就更深了。

余功保: 就是一个拳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有现代化,首先在教法上要现代化。您刚才介绍的这些实际上是进行现代的工作,把眼睛、大脑、身体都调动起来,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在一块儿,不是单纯地让他去看形象,不是单纯地去思考。

崔仲三: 这个结合必须很巧,很柔化,不是单纯地说教,有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的方法。例如我有时候给学员讲太极拳和舞蹈尤其是有什么不太一样时认为,它们都是一种表现形式,都是需要美,尤其芭蕾舞,它需要表现,它的表现方法侧重点在哪里?太极拳是一种很美的艺术形式,通过动作的演练让别人感觉到一种思维的变化,情感在不停地流转。观众可以感觉到你思想的内部在动。在肢体上,芭蕾舞要求挺拔,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但不是挺胸,它的髋关节是往里含的,而芭蕾舞是开放式的,相似中有不同。你能用一种学员熟悉的、接触较多的形式来比较,就能促使他在学习中开动脑子。

四、 得圆者得太极

余功保: 太极拳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有两点,一是慢柔,二是圆弧形运动。初学者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其实真正做好这两点也不那样简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崔仲三: 我们看到的太极拳,是通过一个曲线形式,代表着一种运动。曲线美学当中也有意义。太极拳不论哪家、哪派都讲柔化,从起势一开始,胳膊就没有直的时候,它可能在曲中求直,在舒展当中求一种紧迫感,但不是绝对的直,不能僵直,弧形让人视觉上非常舒服,杨式太极拳的动作外形之所以这么多人能够接受,跟它给人的弧形美感有关。杨澄甫先生身材高大,体形魁梧,他做起动作以腰为主的旋转,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很舒展,很大方,有一种弧形的飞扬动感。

余功保: 弧形的动作不仅具有美的视觉,在技术上、在技击上也应该具有特殊含义。

崔仲三: 所以在杨式太极拳当中既讲到了动作外形的美,而且又包含了动作内在的力量含义。还有它的技击的方法,很多方式都是通过弧形来体现。例如“掤、捋、挤、按”,右手向外掤,由臂到身,呈大弧形,臂、掌之间,有小弧形,环环相合,从小指到前臂外侧,是一种由下向外膨胀的力量。从虎口上讲,要求虎口成圆形,掌既有撑,又有托。下面左手是一种防备,力量是从中指开始到前臂外下侧,是一种向斜外下方的防备动作,这样结合起来给人一种饱满、力量很强的感觉,处处是弧形。你看我做这个动作,并没有使很大的力量,但是我得给你一种感觉,有一种气势,有一种力量在里面。实际这个动作外形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就是一个“阴阳鱼”的形状,鱼尾、鱼头相衔接,产生了一个阴阳相抱的动作,两臂加起来就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太极图形。太极拳几乎每个动作都有这种形态,都是一个一个弧形组成的“圆”,平时练习可多加体会。古代兵家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套用过来,我觉得“得圆者得太极”,圆就是太极拳的“要穴”。

余功保: 要做到一举动周身皆是圆。

崔仲三: 对。一抬手手上都是圆,一迈脚脚下也是圆,这就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就是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就杨式太极拳来说,它的手形要求是五指漏缝,成圆形,掌心内含,而且五指要富有弹性,五指要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实际上是一种意感的体现,也是一种意感的接触。杨式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它的手型,手型对了,下来的动作才能对。

余功保: 过去我们常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这说明练太极拳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琢磨。从您几十年练拳、教拳的体会中,您觉得这个过程最关键的应注重哪些方面?

崔仲三: 太极拳看似简单,里面的学问却很深。“十年”倒也不一定,但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每个人不一样,也取决你要达到的标准,还取决于你的训练方法,你下工夫的程度。我记得小时候学习太极拳,祖父对我们要求相当严格,除了我刚才讲过的插糖葫芦那种诱导式练习外,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对一个动作的感觉、体会,就要反复不断地单纯地练习,盘架子,这种练习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比如说打一个单鞭动,你就要不断练习,手高还是低,低到什么程度,腿弓到什么程度,这都很有讲究。杨式太极拳在弓步的时候,提到了“腿要自然伸直”,你不经过反复练习,体会不到“自然伸直”的确切含义。自然伸直,你蹬腿的后腿躯干不完全是直的,而是一种弓虚状态,而且后腿的膝盖,也就是后腿的膝关节在45度方向上。太极拳的基本步法以45度为界,共涉及八个方向,包括正、反、左、右、斜等方向,传统说法是“四正四隅”,每一个角度都是变化45度,这样便于稳定。在身体随步刑变化过程当中,把对方引发到一个斜方向,引发一个弧形的方向。所以左脚在前正中步的话,那么右脚是斜向45度,也就是右斜前方45度,这样后腿的膝盖肯定和脚尖是在同一方向。现在有很多人在练习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是把他的髋关节转成一个正角,实际上是拧着做这个动作,就不是弧形运动了。我们小时候练习时,一开始也没有这个动作的概念,是经过一遍一遍练习纠正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在祖父的严格要求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外,刚才提到的借鉴一些其它的武术对练太极拳有作用,祖父特地让我去学一些别的东西。我曾经在新中国第一所业余武术专科学校学习,我在那里学习了长拳,还接触了很多其它拳术,刀、枪、剑、棍等,后来把它们柔化到自己的杨式太极拳里边,对我的教学和技术上的提高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余功保: 很多太极拳家好像非常强调在太极拳练习当中器械的辅助作用。

崔仲三: 器械练习有独特作用。我祖父在教学生时,有器械的专项练习。记得那时候,我们一开始只允许使竹剑,而且是单只竹剑,就是竹片做的一把剑。以后变成了双只竹剑,合在一起,竹剑重量有所增加了,而且样式上让你看着有点像剑了。逐渐逐渐地,开始让你使一种剑,这种剑分量比较重,是为了练习你的腕部力量,久而久之再让你去练一种你应该使用的剑,很有章法、层次。为什么,就是让你通过练剑体会拳路、劲力。还有大杆子,当时我们家有院子,种了很多向日葵。祖父每天就坐在一边,让我们拿着大杆子对着向日葵不停地抖、打,一是练你的力量性,二是练你的准确性,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把你周身的力量,通过抖杆子的时候发出来。一丈多长的大杆子,抖出来让外人看起来是一种波浪形的、弧形的,一重一重的波浪,杆子在波浪里往前走,要把后脚的力量通过全身运劲送到杆尖上。通过这个练习,可以体会到太极拳内在的力量是怎么爆发出来的。这种器械练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于拳术起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启示作用。还有刀术、剑术等等。在练习这些器械的时候,不仅是一种方法的运用,而是一种力量的表现。每种器械各有特点,共同的特点就是弧形运动,就是太极劲。在这个共性基础上,还要练出每一种器械的独有特性。如果你练剑,但给人的感觉就像耍棍一样,耍来耍去就不行。

五、 练拳的修养

余功保: 听说您保存了一些过去珍贵的练拳照片?

崔仲三: 是有一套。那是60年前,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在澄甫先生亲自指导下,我祖父拍摄的一套杨式太极拳的动作照片。很遗憾的是有些照片在“文革”期间丢失了。我现在保存的这些照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传统杨式太极拳在60年前的动作风范。通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他的步法相当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讲的开裆阔步的一种感觉,动作气质上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从动作外形上完全体现出杨式太极拳的要领和规格要求。有些动作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尤其是分脚和蹬脚中的动作,他的高度都是在对裆、对髋关节和腰之间产生一个很强烈的攻击感。尤其是分脚,通过照片可以看出他的分脚与现在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分脚不是以脚尖来绷脚面做动作,而是扣脚面,以横向动作拦截对方的腰间。他认为分脚是从里向外通过无形动作分出来,所以叫分脚。我还存有一些我祖父用毛笔录写的太极拳论,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老一代的武术家之所以成为“家”,不仅是在拳术上,而且在文化上下了很大工夫。可以看出老人是在用这种方法,运用精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进行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加深对拳论的体会。通过这些东西我想说明一点,要想成为一代名家,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道德品质、风格上,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能得到人们的公认,才能得到的社会认可。

余功保: 崔毅士先生不是书法家,但他所书的太极拳论,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也还是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我觉得过去很多有造诣的武术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武相辅相成,一些武术家本身的文化素养也非常高,并非“一介武夫”。这样也有助于他在武学上的发展,这可能也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过去意拳创始人王乡斋先生和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以拳画相论就是很精彩的例子。我也听很多人介绍,说您本人也非常注意这方面,注重在文化上、在现代体育上的修养和造诣,在太极拳上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教学和研究的氛围,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崔仲三: 我觉得问题是这样,每一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太极拳是我的一个专项,但我的爱好比较广泛,也可以说比较多,文艺上也好,或者是书法上也好,或者是饲养动物上也好,但我觉得这些对我练习太极拳有一些启示,或者说是一种提示性的东西。例如说我很喜欢养鱼,热带鱼。你看到这个热带鱼,尤其是神仙鱼或者七彩鱼,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它是很用力的,但当它在转弯的时候,却很轻巧。那个时候给我一种感觉,我就觉得这个鱼应该像太极拳里所说的那种以腰为主,带动上下相随的一种转动。所以当看到它时,我马上想到太极拳了,只要实现了以腰为轴,完成动作的转换就非常省力。书法也是我的一种业余爱好,我比较喜欢看书法,但是我不会写,很遗憾。当看到一件好的书法作品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它的每一笔一画、一捺一点给你一种感觉。他一落笔,笔锋的转动实际就代表写字人自己的内心感觉。通过这个就想到太极拳了,左掤也好,右掤也好,就是左右呼应,就是在这种动作的韵味当中,你从外形上加进了内在的力,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音乐是我特别爱好的,我也跟几位很有名的老师学了唱歌。唱歌的音乐旋律,我觉得与太极拳更有相通之处。尤其是音乐旋律的变化,音符的高低,和你练拳的时候,你本身所要表现的动作外形、劲力内涵、力量的大与小、柔与化完全是一样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搂膝拗步”到“白鹤亮翅”到“手挥琵琶”,动作外表都很简单,搂膝过来往前一跟、一拉、一挑、一合,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如果你用一种音乐上的旋律来代表你的动作力量的表现的话,我觉得那就是很好的一种表现形式。按出去,这是一种重音,收回来是个慢拍,当慢拍通过身体的柔化把音符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是一个合拳,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就是把力量送出去,最后产生一种什么?是给你一种震撼。就像好的音乐,你听完以后,刚给你一种回味。好的动作一看、一做,通过内心的感受,也能迸发、表现、回味。所以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在生活当中是相辅相成的。

余功保: 真正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在最根本的层次上是相互融会贯通的。

崔仲三: 越是民族化的,越是这样,也越便于推广。因为它有利于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全人类,虽然最早的发源地是中国,但是现在不仅是中国人在练太极拳,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练太极拳。所以我觉得太极拳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担子相当重,压力相当大,如何把传统的风格和现代的生活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作为一种转化,这里面必须有文化的东西,有修养的东西。

六、 保持技击的意识状态

余功保: 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尤其在国际化推广中。太极拳毕竟是一种武术,它的动作当中,意念当中,一定还要包含一些技击的概念在里头。在现在的太极拳发展当中,也有一种矛盾,因为它的普及面比较广,很多人在练习时,可能比较侧重于追求它的健身目的,甚至想追求单纯的健身,就是对于太极拳技击的东西不太感兴趣。但太极拳如果离开了技击就不成其为武术,不成其为拳,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崔仲三: 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练太极拳,技击的意识状态必须是要始终保持的,因为这是灵魂,丢掉了技术要领肯定会走形。举个例子,杨式太极拳中有个动作叫碾步,它是一个转体动作,有的人做的时候很轻松、随意地向左转过去以后,跟着向外一转,或者向里一扣,往往失去了“碾”这个意思,这是没有技击意识。碾步最简单的讲法,就是你在一个平面上,作为一种平面的有力的动作,这种步法有相当强力的攻击,就是我把脚放在对方的脚后的时候,通过向里扣,或者外展,再加上你的弓步产生一个对对方的前小腿迎面部产生一个最大的杀伤度。所以在传统杨式太极拳里,一般的练习就是左弓步到右弓步的旋转,里扣也好,外展也好,要求你把脚尖扬起来,近似于贴着地面做一个很圆活的圆周运动,以脚跟为圆心,以你的脚的长度为半径,画了一个圆,这叫一个碾。明确了技击含义,有了技击含意识,你就能做准确。

余功保: 所以有的拳家在教学时对每个动作都作一次说明,就是一种技击的“解构”。

崔仲三: 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后因为作为战争的手段、生存的手段,所以从徒手变成了有器械,逐渐复杂起来。它的很多动作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练习,也具有健身的一面。现在有很多人讲,我只是想通过太极拳的练习锻炼身体,我觉得这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既然是武术范畴,它就有技击含义在里头。太极拳理论中谈到气到、意到、手到。气到、意到时你练拳的状态,手到实际上就是一种技击和一种打的形式。你学练太极拳,明白了它的技击用法和攻防含义,并不意味着就要去打架,就要去如何如何,而是有助于对这个动作进一步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住这个动作的关键要求。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太极拳动作当中,有一个“提手”的动作,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了要领,与“手挥琵琶”混在一起,这是对这个动作劲力上的理解有问题。“手挥琵琶”与“提手”从动作外形上是左右之分,一个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成为弧形,一个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成为一个弧形。但是这两个动作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提手,我觉得应该注意在“提”字上,实际上,提劲在太极拳当中是一种劲力的表现方式。外形上,当动作完成以后,你的内心感觉和力量,是右手向右斜上方有一种提的感觉,你在练习时可以把这种动作加以夸张放大来体会一下,感觉怎样提,往哪个方向提。“手挥琵琶”呢?应该力点放在“挥”字上,有的人对这个动作只强调在“合”字上,没有把“挥”字一起强调,就欠缺。“手挥琵琶”的用意,是把对方引进来,化掉以后,抓住对方的前臂,看住对方的手腕,产生一个反关节动作,顺着对方抽拉的时候,把对方推送出去,所以它叫“手挥琵琶”,而不是叫“手提琵琶”。怎样区别,就是加强技击意识。

余功保: 看来太极拳的很多动作名称本身也不是随便起的,都是有一定的讲究,也要去琢磨。从字面入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崔仲三: 是这样。尤其还有一个动作“白鹤亮翅”,现在有些人往往随便地把动作一摆,好像是外形上是仙鹤把翅膀一亮就算完成了。但是你想,这些鸟和仙鹤也不是很随便地就把翅膀亮开了。白鹤亮翅,尤其是右手,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当中,它是一种劲托着,平托着,从动作外形上看,我的力量在虎口,以虎口为力点,带动我的右臂向右提上来,插起来,左手是“采按”,最后产生一个什么呢?就是我起手攻击下方,对方的下部。所以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包含了很浓重的攻和防,把这一对阴阳矛盾很柔和地融合起来。所以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你一定要去体会、去理解动作的技击含义是什么,这样对于练习太极拳有很好的帮助。现在为了普及,国家武术管理部门编订了一些入门套路,24式、16式、8式,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太极拳,通过普及简单的动作,使你对太极拳产生浓厚的兴趣,再一步一步地深入,最后找到一种传统的练习方式。不管哪一种套路,都离不开技击意识。前些时候,我出版了几本太极拳的书,在书中我从技击的角度,着重对每一个动作的正确练习方法和错误动作进行了分析,大家可以作参考。

七、 用意的关键

余功保: 太极拳中的“意到、气到、手到”,首先是意到。不管健身、技击还是表演,在太极拳练习当中,大家都非常注意意念的运用,在拳论当中也有很多地方非常强调用意,有“意为君”的说法。那么您觉得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时,应怎样运用意念?

崔仲三: 意为主帅。所以在练习杨式太极拳的时候,你首先要注意到自己思想的放松、精神的放松,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外形的松弛,这种松弛不是我们所想的软瘫无力的松弛,而是一种挺拔的松弛。松树的松字,一个木子边,一个公字,所以我们看到松树的松字,你想到的是一种挺拔,而不是一种软瘫无力,这是一种意念。松与懈是不一样的,柔与软是不一样的。太极拳需要的是柔,是柔和的动作,而不是软瘫无力的动作。也就是说,运动过程当中,比如“按式”的变化,从右“按式”到左“按式”,动作过程很简单,但是要求在放松的同时去体会到力量的不同变化。

余功保: 只有在松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到变化,紧的状态可以把动作做出来,但体会不到变化,太极拳的关键还是在“变易”。

崔仲三: 变化的关键是思想意识上的变化。练习太极拳,首先精神上要集中,意识上放松,这样才能变得“轻灵”。

余功保: 还有个“气到”,有人说练太极拳要有“气感”,否则就是没练对,怎么理解?

崔仲三: 我体会练太极拳还是有“气感”的,但气感并不神秘,不要玄虚化。太极拳是一种调动你本身内在功能的一种运动形式,它与其它运动不太一样的地方,是通过“动”来表示静,动中求静。怎么理解静?速度均匀也是一种静,动作柔和也是静,意态安详也是静。太极拳中还有些静态的练习方法,比如站桩。静极又生动,这个动是内在的动,“气感”是内动的一种感受。有的人可能感觉很强烈,有的人可能感觉一般。太极拳要求你在练习过程中,不是刻意去追求一种外在、内在的动态,而是通过动作的感觉,把周身的力量和谐地调动起来,产生一个很好的气血的循环,呼吸的顺畅,通过呼吸对内脏起到一个很好的内部按摩。通过不停地运动,加强骨关节之间软组织的润滑。所以说,太极拳的练习对周身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也是从意到气,最后到动。动在动作外形,不能是僵直的,在内不能憋。松肩是为了放松,沉肩也是为了放松,“含胸”“拔背”实际上是为了让呼吸更平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了。呼吸不要去刻意追求,是自然达到。有的老师在讲的时候,要求你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这个理论是对的。但是在你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认为千万不要这样追求。因为你动作的路线、弧度的距离、呼吸的长短还不能精确一样,还不能把你的气体呼到你应该容纳的地方,但是动作又到了完成的时候,那你自然产生一种憋气,或者吐气,没有气体了,最后什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都不行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动作顺了,达到了动作与呼吸之间的很自然的结合,也就达到了所谓的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

余功保: 刚才谈了技击,那是一种方法。全世界各地的爱好者,练习太极拳寻求健康是他们的一个最直接的目的,您觉得在练习太极拳当中怎样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养生效果?

崔仲三: 有几点具体意见。

一是练习过程当中不要过量。初学者都有一种迫切心理,希望自己很快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在这个时候容易产生副作用,就是欲速则不达。例如压腿,本来自己的韧带很短,韧性不是很好,你想快速达到目的,就用一种生硬的办法,狠压、大运动量压,不注意控制幅度,就容易受伤。太极拳从一开始练习,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因为太极拳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连贯,你在平稳当中去体会自己内在的力量,要在各种各样不停的过程中转换。所以我觉得太极拳练习不要过量。

二是在初学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位“明师”,应是明白的老师,而不一定有“名”。这样从你开始接触时,就接触一个比较正确的练习方法,能为你今后的练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有这种想法,就是愿意教不会的,不愿意教会的。学拳容易改拳难,当你形成一个错误的动作的概念的时候,要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概念,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自己要不断地改正,比新学还费劲。所以我希望初学者找到一位明白的老师,这样他在动作外形上、理论上、劲力上能给你特别好的一种感觉。

三是注意练习方法。每天在练习过程当中先做一些热身运动,哪怕是很简单的。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采取的热身运动也不一样,但是做热身运动有助于太极拳的练习。还要有一些辅助练习方法。小时候祖父教我时,就从“浑圆桩”开始,有一套准备练习方法。为什么?为了让你对太极拳的动作有一个直观感觉。太极拳的劲力比较难说劲力在哪,你要真正体会了再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拳架子,辅助方法也有帮助。比如“浑圆桩”,通过平屈、掤劲达到一种身形的练习。“调息”也是一种柔和,是身体内在的练习,训练呼吸和你动作的开与合有机的结合。

四是加强分段、单式练习。太极拳的各种动作可以体会太极拳劲力的不断变化,我们经常所说的起沉转合,有起有沉,转合是最重要的,最后达到成为一体。在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几种方式,一个是整套的练习,再一个就是分段练习,通过某一段的着重练习体现和体会出这一段动作劲力的主要表现方式。还有就是单式练习,反复练习一个动作,不断体会这个动作的要求,强化体验,也可以举一反三。尤其是把自己觉得难度大的动作“提”出来练习,细致体验。

五是运用默想法练习。就是你可以坐在那里去想,去想这个动作,通过你的大脑意识活动,把动作变成有机的动画片,变成一个连续的影像片,从每一个分解动作到全套都可以这么做,用意识能“打”一遍太极拳的益处是很大的。

六是做定式练习。这种练习是为了很好地体会每一个动作,也是为了增加某一个动作的劲力。加强对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肌肉感觉,乃至你的身体骨骼成为一种什么形状,最后达到太极拳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感觉。以上这些方面是从实践中总结的,我觉得比较实用,按照这些方法练,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余功保: 太极拳是个理法兼备的体系,在理论研究上有很多建树。您觉得杨式太极拳中最重要的拳论是什么?

崔仲三: 太极拳的理论相当多,有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对太极拳论作了很简要而且很概括的论述。对于杨式太极拳来讲,我觉得首先是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十要》,这是每个练杨式太极拳的人都应该好好读的一篇文章。《太极拳十要》从头开始,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要求,你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杨式太极拳的动作和风格。另外一篇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著《太极拳之练习谈》,其中也提到了练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事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太极拳谱当中都提到了的《太极拳论》,我觉得《太极拳论》对太极拳是一篇指导性文章,对各流派太极拳都有作用。武禹襄先生写的《十三式行功要解》也有很高价值。我们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用太极拳动作,结合太极拳的理论使自己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然后把这些东西再运用到实际的练习当中去。不要小看了拳论在练拳中的作用,它能把你朦朦胧胧的一些感觉定型化,是对,是错,起到鉴别作用。举个例子说吧,掤、捋、挤、按,这是太极拳当中的“四正”,各家各派都是这样的,但是具体来说,掤在什么地方?拳论告诉你“掤在两臂”。按的力量从哪发?从腰,主宰于腰,从腰的力体现到了手上。“挤在手背”,“捋在掌心”,很明白地告诉你,简单、有效。我希望太极拳的练习者多看些理论上的书。 zaKLUFegQq/k2ZziQqIBEw+x994GBXB/+8QmsOWLLcFzuA8OsBSoHwHrCFBKRY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