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游泳项目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李军

随着2006年亚运会和2007 年第12 届游泳世锦赛的结束,游泳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低迷状态和成绩,让国家、社会十分担忧。游泳项目将如何走,会走到什么程度,引发了人们的许多思考。

当前,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目前的形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踏踏实实的理清思路,认真研究项目的训练和制胜规律,找准方向,树立清晰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做好发展工作。

一、中国游泳项目历史回顾

我国竞技游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泳联的合法席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惨痛的教训。随着不断加强对训练规律的认识,统一思想、全力探索,中国游泳逐步走出了低谷,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991年第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我国运动员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1 枚铜牌,实现了零的突破。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5枚银牌,并破两项世界纪录。1994 年第7届游泳世锦赛,夺得12枚金牌。1996年奥运会夺得1枚奥运会金牌。1998年第8 届游泳世锦赛上,中国女队收获3 金,男队也由曾启亮获得一枚宝贵的100 米蛙泳银牌。在2001 年第9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夺得2枚金牌。2003年第10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夺得3 枚金牌。2004 年奥运会罗雪娟夺得100 米蛙泳金牌,获得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2005年第11届世锦赛获得1 银4 铜。2007 年第12 届世锦赛1 银1 铜。可以看出,随着世界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进步还是远远落后于世界高水平国家,特别是没有形成稳定的强有力的冲击世界水平的集团军,在领军人物缺失的情况下,水平出现回落,形势极为严峻。

二、当前形势分析

(一)国际形势

第一,国外选手进步神速,突破了传统的成绩提高规律。

从世界游泳发展史看,世界游泳成绩的提高是随着奥运会周期而波动,即有奥运年和世锦赛的年份,成绩会出现提高,而相对的其他年份则成绩会有一定的平稳甚至低谷。但从2004 年奥运会到2008年奥运会这一周期中,却打破了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迹。2005 年的游泳世锦赛,打破9 项世界纪录在情理之中。2006 年既没有奥运会、又没有世锦赛,却先后19次打破了14项50米标准池的世界纪录。在2006年全年所打破的女子9项、男子5 项世界纪录中,仅有女子50 米蛙泳一项是非奥运会项目。即2006年共产生了13项奥运会游泳项目新的世界纪录。

第二,第十二届世锦赛出现了“井喷式”的成绩提高现象,创造了奇迹。

2007年3 月举行的第12 届游泳世锦赛,正式比赛不过8天,但“破纪录”一词早已用到泛滥,不算破世锦赛纪录,更不去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的各洲各国家纪录外,仅看世界纪录,从第3天到到第8 天,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有12 人次3队打破了13项世界纪录,而美国选手成为最大的主角,他们打破了11项世界纪录,女子200 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创造则颇为曲折,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先后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第三,游泳项目上以美、澳为主,多个国家均有优秀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第12届世锦赛,除美、澳获得了29 金外,还有法国、南非、日本、波兰、意大利、瑞典、突尼斯、加拿大、韩国和乌克兰等10个国家获得了金牌,获得金牌的国家总数达到了12 个,超过了上届,五大洲均有游泳选手获得金牌,说明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训练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第四,日、韩进步超过我国。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到2008 年奥运会的这一个周期来看,日本和韩国的进步远远大于我国,在多个国际大赛中均表现出了强势增长的势头,特别是韩国选手朴泰恒,在近两年表现更为突出,大幅提高了自己的成绩。

2005年蒙特利尔世锦赛,日本有3银6铜,中国只有1银3铜。在中、日共同参加的29个项目中,日本有16项成绩好于中国。

多哈亚运会,中日两队分庭抗礼在游泳项目中各获得16 枚金牌,显示了亚洲两强的领先地位。韩国队仅获得3 金2 银11铜,主要以朴泰恒为主力。

但是以奥运会项目来看,亚运会中日金牌之比就成了13:15,落后于日本。

2007年第12届游泳世锦赛上,中、日、韩的成绩对比再次给我们带来震撼,我们就获得奖牌数及进入决赛的人数来做一个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朴泰桓在1,500 米预赛中,只游出了15 分03秒62的成绩,名列第9,与决赛擦肩而过,而这个成绩比朴泰桓在多哈亚运会慢了8秒之多,有可能是由于其战术安排不当错失了进入决赛的机会。

(二)我国游泳项目备战奥运会形势分析

第一,中国游泳水平表现为停滞不前,与世界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的距离。

我们在2007年第12届世锦赛上,只取得了1 银、1 铜的成绩,这是中国游泳16年来参加世锦赛成绩最差的一次,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部分老队员,也是我们的重点队员,他们的项目成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和停滞不前。结果证明,中国游泳已经全面落后,不仅落后于欧美,甚至落后于日韩。面对2008 年奥运会,中国游泳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次世锦赛中国游泳惨痛失利,引起总局领导、全国同行、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也使中国游泳界受到巨大的震动。

第二,中国游泳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1.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中央领导同志在各种场合上强调中国运动员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这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要求,也是我们体育人所必须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面对这样的要求,作为119项目之一的游泳项目更彰显了其地位的重要。可以说119项目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代表团的成绩。

2.从近两年的形势看,游泳项目不容乐观,纵观这两年美国和我国游泳的金牌比,2005 年是15∶0,2006 年是16∶0,2007年是17∶0,可以看出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队伍没有领军人物,没有可以在赛场上与国外选手一较高低的运动员。从今年世界排名来看,截止到6 月25 日,我国女子运动员排名世界前3 名的有3 人(队),排名世界前8 名的有6 人(队)。男子运动员排名相比较之前的状况而言,确实有了提高,今年吴鹏排名世界第2名,陈寅排名第8名。但从成绩看,吴鹏与美国的菲尔普斯却有着3秒的差距。

3. 2008年奥运会游泳比赛将在主赛场——水立方进行,这是2008年奥运会新建的标志性的游泳馆,也是全世界华人华侨捐资新建的场馆。国人和世界范围内华人的关注程度将会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露。

4.同为亚洲国家,紧密相邻,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也使得日本和韩国成为了半个东道主,纵观这两个国家的表现,在北京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将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者。

第三,中国游泳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希望。

1.队伍整体建设初见成效。首先,国家游泳队自2004年11月组建以来,就一直在探索更适合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更利于游泳项目出成绩的管理模式和训练体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深刻认真的反思,在队伍管理体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保障了队伍的统一。其次,初步形成了新老结合的队伍,个别年轻队员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水平的能力。

2.惨痛教训所带来的反思,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确定了重点。通过亚运会特别是世锦赛,我们暴露出了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必将带来深刻的反醒和思索,游泳项目中心和国家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检查,从管理、训练、思想、保障等多方面进行了剖析,制定了今后的措施和计划。

3.充分优越的举国体制模式,为游泳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优势重点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男子方面,吴鹏近些年的表现十分稳定,尤其是在200米蝶泳项目上,在2006年获得世界短池锦标赛奖牌后,已经跻身世界强手行列。多哈亚运会上,吴鹏在男子200米蝶泳项目上夺得冠军,成绩为1′54″91,创个人最好成绩。2007 年第12 届世锦赛,吴鹏发挥稳定,以1′55″13的成绩获得银牌。

张琳近些年的成绩稳步上升,近两年遇到了韩国朴泰桓强有力的竞争。张琳连续三届世锦赛都进入了男子自由泳项目的决赛,这次在墨尔本,张琳将自己200米自由泳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到了1′47″53,获得了第6名。

陈寅本次世锦赛的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男子200米蝶泳第8名。多哈亚运会,陈寅200米蝶泳成绩达到1′56″96,在本次世锦赛200米蝶泳半决赛中游出了1′56″04,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在决赛中再提高自己的成绩。

小将焦刘洋在女子200 米蝶泳比赛中表现出色,游出2′07″22的水平,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并获得了200 米蝶泳的第4名。通过我们具体分析来看,焦刘洋还存在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抓住重点问题,完善技术和体能的训练,焦刘洋将会更具冲击力。比如她在本届世锦赛200米蝶泳比赛中,每个转身比冠军杰西卡慢0. 4秒,200蝶泳的三个转身加起来就慢了1秒多。另外她100米蝶泳的速度很差,直接影响了200米蝶泳的成绩。

赵菁在女子50米仰泳中获得第4,但是在女子100 米、200米仰泳中的成绩不能令人满意,没有提高个人的最好成绩,也没有能够进入决赛。

女子4 × 200米自由泳接力,我们在赛前安排多次接棒练习,队员基本能稳定在0. 10 秒左右,而世锦赛上,接棒时间是0. 29 /0. 27 /0. 21,我们与第8名的成绩相差0. 11秒。

齐晖在亚运会上游出了其个人的第4个好成绩,本届世锦赛因为赛前训练安排不当,没有调整至最佳状态,甚至出现了成绩下滑,但应该看到,这是一个极具实力的运动员,在后面一年多的时间内,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来提高其成绩。

三、中国游泳面临的问题

(一)队伍的思想、认识没有完全统一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层次

从目前管理机制来讲,国家队的教练员虽然都集中到了一起,但从实际看,教练员都来自于地方省市,行政人事关系都在地方,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往往考虑地方利益过多。在备战的整个周期中,更多的还是考虑城运会、省运会甚至全运会。没有将热爱祖国,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理念贯彻到训练和竞赛中去,过多的考虑地方利益,不能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具体表现为国家队整体比较松散,整合度不够,甚至有人在国家队、心在地方的现象。

(二)队伍管理工作需要继续探索规律,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队伍的管理绩效,直接影响到队伍的风气、理念、成绩,而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游泳项目的管理模式,如何探索队伍管理规律,也是游泳队一直在做的工作。从目前来看,我们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能充分落实,队伍整体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问题。

(三)对训练规律和制胜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层次,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提高

竞技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竞技体育竞争中占据领先,必须要把握运动项目的本质与规律,并不断适应规律调整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从2007年第12届世锦赛可以看出,国外运动员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大踏步的前进,而我们的一些重点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退步,一批重点队员未能比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甚至出现成绩下降,这都客观反映了国外已经深化了对游泳训练规律的认识,并已经将认识提升为理论,反过来用于指导训练实践。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固步自封,满足于一时的进步,没有着眼于2008 年奥运会的大局,没有着眼于世界水平,危机意识不够,即使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例如,我们存在多年也是对成绩影响较大的出发、转身问题,再如,我们的体能训练问题等。

(四)过分考虑地方利益,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不足,没有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的投入

国家队组建中,考虑到教练员都是省市的主力教练员,因此,每个主教练都带训了一定数量的省市运动员,导致队伍过于庞大,给队伍保障带来很大的困难,有限的保障资源被占用,导致对重点项目、重点队员的保障不到位,精力分散,资源分散。而这样的思想也体现在今年世锦赛组队过程中,过多的考虑队伍结构和稳定。本次参赛队伍创下历届参赛队伍人数之最,但也创下了最差成绩的纪录。

(五)科、医、训结合不足,科、医保障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队伍需求,没有形成系统、立体和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从国外体育强国的发展和运动训练组织结构来看,训练不只是单一的教练员、运动员模式,而是围绕运动员这一核心所打造起一个团队,包括教练员、医生、科研人员、康复、体能训练、营养心理等专职人员,全方位保障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如美国的3个较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训练基地都建有世界一流的运动医学中心、科研服务中心和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并集中了一批生物力学、营养学、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俄罗斯也成立了现代化的科研保障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联合各项目和各领域的专家,为运动训练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训练质量。还有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其特点都是建立整合性平台,将多方面的专家聚合起来,共同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对比来看,游泳项目的保障更多的只是侧重于训练监测和营养恢复,在技术分析和改进、体能训练、信息把握、心理和机能状态调整等方面都没有进行实际有效的开展,在力度和深度上不能满足队伍需求。

四、对游泳项目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对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思想境界教育,树立祖国至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必须紧紧围绕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人生价值这一主题,树立打好硬仗的决心和信心。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才能去认真的研究项目规律,进行突破创新,取得关键性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整合资源,全力保证备战工作

举国体制是指中国的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目标和需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理有效的配置全国竞技体育资源,统一目标,上下左右形成合力,攀登竞技体育最高目标——为国争光。”从游泳项目来讲,就是要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将举国体制这一优势集中体现出来。

1.进一步加大科研整合力度,建立切合队伍实际需求的保障团队

做好科研整合型团队的建设,发挥科研和科技保障作用,做好队伍的攻坚工作。整合型团队应该是包含了训练监测、运动营养、技术诊断、医疗康复、体能训练、心理监控调节等多方面专家人才在内的体系。这一体系应该紧紧围绕2008 年奥运会的重点项目和队员开展工作,变单一方面的保障为综合性保障,围绕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攻关,提高训练质量。

2.突出重点,集中集体智慧,做好重点队员和重点项目的攻关

总局提出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在全面发动的基础上,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努力扩大冲金点,提升夺金项目的实力,提高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备战工作要向战时状态转变,一切工作都要为奥运会夺取优异成绩服务。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总局精神,在训练上做好整合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利用游泳管理机制,发挥国家队这个大平台的真正作用,对重点队员、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攻关,教练员、科研人员、医疗人员及其他专家,都要树立这一理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要认真分析运动员的情况和世界游泳水平的现状,确定我们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队员,予以全力保障,一切都围绕重点做工作,全力突出重点。

3.调动地方省市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游泳项目工作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全国各地方省市的力量也是我们备战队伍重点保障的一部分,应更好的调动地方省市的积极性,将省市的保障力量进行正向引导和适当纳入国家队大管理范围内,避免负面影响,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三)狠抓训练的主要矛盾,把握训练规律和制胜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创新

从目前世界游泳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水平,如果我们再墨守成规,满足于现有的训练水平和方法,将会被世界越拉越远。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对项目规律进行科学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我们重点项目和重点队员的情况,大胆突破创新。现有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已经被证明了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是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动力和源泉。优势项目用突破创新来保持优势,落后项目更要突破创新,改变落后面貌。项目的发展无止境,谁更早的把握住了项目规律,把握住了项目发展的方向,谁就掌握了主动。通过对规律的认识,在方法手段上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才有可能在游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健全制度,抓好计划,抓好细节,抓好落实

我们现在所说的制度建设,应该讲只是制度的要素,而要素之间有机联接形成网络系统,这才叫制度。从目前国家队的管理来看,从总局到中心到游泳队都进行了大量的制度、规定和计划建设,这是为了更好的加强管理,促进训练,提高水平。真正好的制度、规定和计划能够切实加强队伍整体建设和水平的提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更确切的说只是进行了制度、规定和计划要素的建设,而要素之间怎么联接起来,还做的很不够。国家队和项目中心、总局的制度应该不局限于单独的就事论事的制定制度,一切要从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和规定的约束激励作用及计划的目标指向作用,一切以有利于鼓励国家队的运动员、教练员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点,专心研究训练规律和制胜规律。同时我们制定的制度、规定和计划不应该大而笼之,不能制定出来就放下了,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制度、规定和计划抓实、抓细。

总之,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认真研究规律,应用规律,创新突破,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树立起坚定的为国争光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必胜的信心,上下一致,抓好计划,抓实细节,全力以赴的做好游泳项目的各项工作。 Xjn7QmHhK6m1pUQCEL/q3Ow0KeFlCF20sJKWIz6RLNJv2wKWiVwnYCbDuSjkQP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