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
——NBA进入中国的几点思考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薛云飞

我国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体育事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篮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篮球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篮球持续、和谐发展的根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识自身,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是要统筹兼顾,维护本系统内部和谐正常发展;就是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作为当今世界体育赛事运作非常成功的联盟之一,美国国家篮球协会(简称NBA)在短短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壮大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体育赛事,无疑任何一个想与之并驾齐驱的体育联盟都想要借鉴其成功经验。近几年,NBA在世界不断扩张,尤其是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从NBA季前赛,到组建中国公司无不体现出其占领中国市场、扩大中国市场篮球份额的战略。从1995年职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篮球联赛(简称CBA)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比较成功的篮球联赛,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发展阶段,CBA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本文从NBA的发展策略及其进入中国的历程和CBA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等几方面,依据科学发展观进行客观分析,对中国篮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

一、 NBA的发展策略

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的“美国篮球协会”(简称BAA),首次提出了后来成为现代职业篮球两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国家篮球协会”。从此,NBA开始了它职业篮球的发展之旅。经过60多年的发展,NBA已经成为全球职业体育领域中最成功的一项赛事。纵观NBA的发展,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以篮球赛事为核心,整体宣传NBA品牌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NBA只是一个篮球竞赛的概念,但是从深层次来看,NBA是围绕篮球赛事所进行的一切商业、宣传活动的总称。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涉及到篮球的一切活动基于NBA的概念之下,将NBA作为一个整体品牌进行推广。无论是篮球赛事、相关推广活动,还是有关产品都冠以NBA的品牌。杰里·韦斯特运球侧影为图案的NBA标识和“I LOVE THIS GAME”的宣传口号已深入人心。依托篮球赛事,NBA最大程度地宣传NBA品牌文化,挖掘篮球的商业价值,实施全球化战略,追求最大化商业利益。商业开发涉及电视转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宽频、无线网络等六大领域,统一于NBA标题之下,充分挖掘篮球运动的商业价值,创造经济财富。

(二)以球员发展为重心,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篮球赛事是NBA的核心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球迷的消费意愿,为球迷提供高质量的篮球比赛是NBA利益的来源。与其它普通商品不同,篮球比赛是一种即时产品,要求生产者做好大量生产准备工作,使产品达到甚至超过其它产品的功效。因此,篮球比赛的直接生产者——球员成为生产竞赛产品的核心原料。NBA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运动员的培养:为了扩大篮球后备人才,NBA形成了从学龄儿童、中小学学生到大学学生一系列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练员选拔和培养体系,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为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每个俱乐部都配备了专职的体能训练师、营养师以及康复训练师,有效地保证了运动员参加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维持较高的运动水平;制定了薪金封顶制度,在不挫伤优秀球员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励普通球员积极训练,提高竞技能力;实行球衣退役制度,建立篮球名人堂,设立最佳新秀、赛季MVP、最佳投手、得分王等奖项,激发球员的敬业精神和维护NBA联盟荣誉的意愿;建立与球员工会对话机制,共同协商球员的利益,保障NBA联盟的正常运作;采用选秀制度,为普通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均衡了各个俱乐部的实力,提高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联盟的稳定。

(三)追求俱乐部利益的最大化,维护NBA联盟的整体利益

如果篮球运动员是竞赛产品的原料,那么俱乐部则是产品的生产者。NBA是各俱乐部利益的维护者,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为俱乐部谋取利益为基础,并以维护NBA联盟的整体利益为原则。通过选秀制度、球员交换机制均衡了各俱乐部队员的实力,从而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采用严格的准入制度,以保护联盟中俱乐部的利益。给俱乐部较大的商业开发权,允许俱乐部在辖区内销售自己开发的产品,提高俱乐部自身“造血”功能。NBA允许各俱乐部保留94%的常规赛主场门票收入,55%的季后赛门票收入,这样既可提高各俱乐部积极开拓主场商业价值的积极性,也可保证全联盟的运作。设立限薪制度,均衡了俱乐部的经济实力,维护了联盟的稳定。坚决维护俱乐部乃至全联盟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整个赛季为代价,1998 年的“劳资纠纷”便是一个例子,虽然表面上是球员要求增加工资,但也是NBA为维护联盟整体利益不妥协的结果。NBA注重维护联盟的声誉,对球员打架、球员吸毒、球员犯罪等,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奥本山宫殿”事件,参与的球员即使是球星也不会享受免予惩罚的特权。维护篮球比赛的公正性,严厉惩罚赛场黑哨,如2007年夏天的马纳吉的裁判门事件。

(四)以服务球迷为中心,积极发展球迷,培养球迷的忠诚度

NBA得以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培育市场,发展壮大球迷的数量。作为一个产品,如果离开了市场,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也难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更不用说获取商业利润。球迷是NBA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归根结底,NBA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球迷的需要为中心。为了把更多的球迷吸引到篮球运动中,NBA采取一系列围绕提高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增加比赛的对抗强度等措施,为球迷提供高质量的比赛。

NBA采用多种手段吸引球迷进场观看比赛。经过多年实践将球票分成季票、月票和普通票。此外还有包厢票、专座票、场边座票和站票,可以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需要。为了吸引更多的球迷观看比赛,还要求每个俱乐部每场至少有500 张10 元以下的门票。

营造热烈的现场气氛,让球迷融入到比赛当中。通过美女啦啦队表演、吉祥物、现场DJ演示、现场礼品派发、现场球迷互动以及给予忠实球迷售票优惠等措施吸引球迷到现场观看篮球比赛,培养球迷的忠诚度。

(五)适时推出球迷崇拜的球星,用球星与球迷的直接互动吸引球迷和观众

实行造星运动,培养NBA球星,宣传推广NBA。大卫·斯特恩当选总裁后,注重利用球星宣传NBA,上世纪80 年代推出“大鸟”拉里·伯德、“魔术师”凯文·约翰逊一黑一白作为NBA的形象代言,90年代让“飞人”乔丹成为世界球迷心中的英雄,当今又推出科比、奥尼尔、詹姆斯等球星。

通过举办NBA全明星赛、NBA篮球社区大讲堂、NBA篮球公园、篮球大篷车、少年NBA、NBA篮球大使、篮球无疆界等系列活动让众多篮球爱好者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注重与小球迷联络感情,在读书成才等系列活动中,通过球星与小球迷的交流、互动,帮助儿童少年养成读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发展下一代篮球迷,保持球迷队伍的经久不衰。注重培养国际球迷,不断吸引和接纳外籍球星,扩大NBA及俱乐部在全球的影响力。

(六)以开发竞赛产品为基点,拓宽NBA产品领域

NBA商品开发的思路之明确、商品涉及种类之全,无不体现出其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之道。在篮球竞赛的基础上,NBA不断开发品牌产品,包括运动装备、器材,与俱乐部、球员、球队相关的物品,及其衍生产品,如运动服装、训练器械、运动保健品、运动营养品、球员卡、文具、图书杂志、录像带、玩具、电子游戏、各种纪念品等。广告收入与日俱增,现在联盟的服装有阿迪达斯,运动鞋有耐克和锐步,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AOL,乃至儿童玩具都是乐高公司赞助。

(七)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打造NBA媒体神话

NBA成立之初主要以无线广播的形式播放比赛,1953 ~1954赛季第一次与电视台合作转播了13 场比赛,获利39,000美元。1973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付给NBA2,700万美元签订了4年转播合同。随着NBA比赛的精彩程度逐渐增加,电视转播费用也水涨船高。1997年全国广播公司(NBC)、特纳有线电视公司签订4年26亿美元的国内转播合同,如果加上各俱乐部与地方电视台的合同以及海外电视转播权,有人估计这4年的收入总额至少达到50 亿美元。2000 年时代华纳与ABC、ESPN获得从2000 ~ 2001 赛季起6 年的46 亿美元的合同。充分利用高科技传媒技术,NBA渗透到包括电影、因特网、无线广播、图书、杂志、手机、动漫游戏等多种领域。通过组建NBA娱乐公司、与旅游业进行渗透结合等方式扩大NBA的受众领域,让NBA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八)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NBA不满足其作为美国国内四大成功的职业联赛之一的地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经过与国际篮联谈判,NBA球员能够参加奥运会,造就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NBA “梦之队”的神话。1999 ~ 2000赛季,NBA以42种语言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节目,覆盖人口达7 亿5 千万户,总决赛在200 个国家、88家电视台以41种语言转播,收视家庭6亿户;截至2004~ 2005赛季,NBA比赛已在212 个国家和地区的543 家电视台转播,收视人口达到31 亿。积极开拓商品的海外销售市场,截止目前,在世界各地设立了13个海外办事处,仅1994年国际授权产品的销售收入就已达8亿美元。NBA还将赛事推广到海外,从1990年NBA季前赛在日本东京举办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举办NBA季前赛,如意大利、前苏联、西班牙、德国、波多黎各、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

NBA高举球员国际化大旗,从1989 年第一位外籍球员加盟NBA起,至今NBA中的国际球员占全部球员人数的15%。球员的国际化一方面提升了NBA赛事的精彩度和观赏性,另一方面也扩大了NBA在海外,特别是外援所在国家的影响力。

二、 NBA的中国历程

从1979年华盛顿子弹队首次来到中国至今,NBA已与中国结缘近30 年,其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NBA在大中华地区拥有4个办事处、15 家合作伙伴、51 家合作电视台、5万多个商品销售点。资料显示,2006 年NBA在中国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是NBA海外的最大收入。2007年NBA明显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展步伐:微软前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出任NBA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NBA球员工会和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中信集团宣布建立合作关系;重新举办中国赛;NBA三大巨头斯特恩、亚当·萧华、海蒂·尤伯罗斯相继到访。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篮球特别是中国篮球市场已经在世界占有重要的一席,它不再仅仅是CBA与其它运动项目抢占市场份额的领地,而是世界强势体育资本——NBA与中国本土体育资本博弈的战场。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中国自然成为NBA关注的重点。反观NBA在中国发展之路,它从推广职业赛事的媒体、球员、赛事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对中国的篮球市场产生影响、进行渗透。

(一)从“物物交换到有偿提供”,成功地在中国推销了NBA这个职业篮球商品,宣传了NBA文化

1987 年中央电视台首次通过互换广告时段的形式转播了NBA全明星赛,1989年NBA总裁斯特恩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第一份转播协议,1994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购买卫星信号直播NBA全明星赛,此后,NBA与多家地方电视台签订转播协议。目前,NBA已经与51家中国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最近两个赛季,NBA球赛在中国的收视人口突破10亿,平均每周收视人口超过3,400万。与超过200家的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新华社在内国内所有的大报体育版都会报道NBA的消息。并在中国授权发行了两本官方杂志:《NBA时空》和《灌篮》。

(二)引进中国优秀篮球人才,扩大NBA在中国的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众多中国知名企业进入NBA商业开发领域

自1999年王治郅成为进入NBA的第一位中国球员后,先后有姚明、巴特尔、易建联进入NBA。特别是姚明进入NBA后,以其良好的赛场表现赢得了NBA各方面的认可,同时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NBA热潮,各电视台纷纷转播有火箭队参加的比赛。加上2007年年轻的易建联进入NBA,使更多的商家看到了通过NBA和NBA比赛来宣传自己企业品牌,扩大销售的机会。截至2006 年,NBA已经在中国内地签下20 家中国区合作伙伴,签约门槛为300 万美金。包括中国移动、联想、李宁、海尔、蒙牛等国内龙头企业。

NBA赛场也出现了很多中国企业的广告,燕京啤酒、红牛、匹克等,拥有中国球员的火箭队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姚明加入火箭队后,中国的NBA球迷人数骤增,为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2002年10月之前,亚历山大的总资产额是8,000 万美元,在NBA老板中列倒数第二位。但在姚明加盟5年后,亚历山大创造了神话,他的总资产变成了12. 8亿美元,一个姚明使亚历山大赢得了整个中国市场。

(三)NBA中国赛全方位宣传NBA品牌,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回报了NBA的中国赞助商

2004 年NBA季前赛首次登陆中国掀起了一轮NBA热潮,2007年的季前赛再次点燃中国NBA球迷的热情。虽然NBA没有公布本次季前赛收入数据,但是从其门票收入以及赞助情况来看,NBA的中国之行取得了名誉和利润的双丰收。此次上海赛门票分为包厢和散座两种,其中包厢价格最高15 万元,最低6万元;散票从220元到2万元不等——一场比赛仅包厢门票销售就可达到200万元。阿迪达斯、DHL、佳得乐、联想、蒙牛、摩托罗拉作为合作伙伴,每家的赞助出资相当于举办CBA联赛一个赛季的费用,如果加上NBA从这些合作伙伴得到的与中国赛有关授权产品的销售分成,NBA中国赛获得的利益将相当可观。赛场及电视转播中出现的赞助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合作伙伴给予的相应的回报。

(四)成立NBA大中华区(总部设在北京),计划用NBA中国联赛、新媒体等业务加速占领中国资本市场和稳定回馈赞助商

相对NBA从其中国合作伙伴中赚取的上千万美金的利润相比,NBA在中国给予其赞助商的回报则仅限于在中国举办的各类活动和NBA中国赛等领域,显得相对黯淡。

NBA正是看到中国存在的巨大商业机会以及中国篮球的巨大潜力,所以NBA加速了其进入中国的步伐。正如NBA业务运营总裁海蒂·尤伯罗斯所说:“NBA将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期,它的关键词就是增长”。NBA处于战略发展考虑,聘请微软前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出任NBA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他在摩托罗拉、微软的经验和其熟悉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经验将帮助NBA在中国的快速扩展。

三、 CBA发展情况

CBA经过1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职业联赛,特别是2004年“北极星计划”的实施给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带来了巨大改观,CBA不仅吸引了球迷的关注,而且还塑造了中国篮球的良好形象。CBA正在形成一条清晰的产业链,中国篮协、运营商、俱乐部和赞助商各得其所,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篮球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形成良好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数据显示:自从1995年CBA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的篮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有3,000万人从事篮球运动,篮球人口达到3亿。除此之外,我国有4. 65 亿青少年,占总人口数量的36. 25%,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喜爱篮球,是各类篮球产品的积极消费者,是篮球人口潜在的来源。CBA已经形成青少年、少体校、大学、职业联赛等一系列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保障了CBA发展的需要。

(二)俱乐部建设不断完善,自我经营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

随着CBA职业化建设不断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拥有篮球队,职业俱乐部数量从1999年的23个发展到现在的34个(16支CBA、18 支NBL)。2006 年10 月,随着八一富邦男子篮球俱乐部的成立,参加CBA联赛的球队全部完成由专业队向俱乐部的转化,CBA进入了市场化运作阶段。根据CBA准入制度的要求,每个俱乐部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法人,在市场经济行为中承担一切经济活动的责任。各俱乐部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除了拥有传统的训练、运动队、竞赛管理等体制外,还建立了俱乐部建设、运动队发展、市场开发、观众服务、甚至是法律事务部等运作体系。按照评估和规范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有关职业俱乐部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使俱乐部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自我经营,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市场经济风险。

(三)CBA职业联赛受到广泛关注,电视收视率大幅提高

为了吸引球迷,增加比赛的精彩性和对抗性,CBA联赛体制由升降级制变为南北分区制。比赛场次大幅增加,2004 ~ 2005赛季比赛场次达到317 场,比上赛季增加155 场,2005 ~ 2006比赛场次达到345场,平均每队46 场;现场观众人数规模不断扩大,2004 ~ 2005 赛季观众人数为1,231,830 人次;电视转播总场次为1,240 场,比2003 ~ 2004 赛季的730 场多了510 场,2005 ~ 2006赛季央视每周直播3场,ESPN和上海卫视每周直播一场;2005 ~ 2006CBA联赛总决赛央视收视率为2. 3%,在体育类节目中排名第一;2005 ~ 2006赛季全国报刊和网站对CBA联赛的报道已达40万篇,平均每月7万多篇,每天达2,300多篇;2006 ~ 2007赛季联赛电视观众达到4. 2亿人,CCTV平均收视率为0. 54,现场观众超过100万。本赛季NBA首次购买了CBA总决赛全部5场比赛的电视转播权,国际篮联每月索要CBA联赛新闻集锦。

(四)CBA联赛宣传推广手段、内容丰富多样

中国篮协与宣传媒体积极配合,从维护CBA品牌形象,不断满足球迷的需要出发,在全国范围内扩大CBA的影响。活动内容逐年增加,方式多种多样,手段不断完善。推出CBA至尊宝鼎、打造冠军戒指,全面提升CBA的形象。以2005 年CBA联赛为例:采用新的举措整合各类资源和活动,统一主题,提出“服务球迷、服务媒体、服务赞助商”的理念。首次推出CBA品牌和公益两支电视广告,开中国体育界第一次做联赛品牌广告的先河;平均一周三次的广告投放量保证了品牌曝光度,树立了联赛健康良好的形象;推出新的联赛标识,对球场地板采用了新的配色方案,电视效果明显改善;加强啦啦队培训和赛场的DJ培训,提高现场感染力,加强球迷的互动;推出“星锐榜”,以打造球星塑造个性英雄为目的;使用规范的“俱乐部挑战语”,是我们净化赛场环境,给球迷释放出口的平台。各俱乐部也采用多种措施诸如:以捐建希望小学、为弱势群体捐款、走进社区、走进大学等活动来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培养本队的球迷。

(五)CBA商业开发已见成效,CBA的商业价值逐渐显现

根据估算,CBA前10个赛季联赛收入平均在3,000万人民币左右,最多的时候接近4,000 万。2005 年5 月,中国篮协与瑞士盈方体育传播集团签约成立了合作公司。从新联赛开赛始,CBA联赛将连续7年每年从盈方得到650 万美元的运行保证金,7年的累计金额近4 亿人民币,CBA正显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保证了国家队建设、青少年以及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所需经费。2004 ~ 2005赛季,CBA拥有8 家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其中最大的赞助商安踏出资2,000万元,同时提供价值上千万的各种篮球装备,其它赞助商最少的也提供了200 多万元。从2004 ~ 2005赛季经营情况统计数据来看,各俱乐部平均总收入740万,支出为910万,其中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实现赢利目标。根据估算,按照各俱乐部现有估价,CBA现有16 支队伍价值超过两个亿,而他们的商业价值更是潜力无穷。CBA在获得赞助商支持的同时,也慷慨地回报赞助商,与赞助商形成共赢的同盟体。2007年7月,安踏在香港上市,市值达到了206亿港元,安踏的体育用品专业形象正是通过篮球,确切地说是通过CBA树立起来的。

(六)完善国家队建设,促进国家队整体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CBA联赛是中国篮球发展的基础,国家队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核心。在CBA联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篮协非常注重国家队的建设。引进外籍教练,聘用专职体能训练师,进行科学的训练;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队委会制度,完善国家队组织机构;设立国家后备力量梯队,全面保证2008 年奥运会目标的实现;贯彻“大目标、大开放、大整合、大协作”的工作方针,积极与欧洲篮球联盟开展合作,创造国家队与世界强队进行交流的机会,在实战中检验训练成果,找出不足;采用开放的态度,积极支持优秀球员到高水平联赛中锻炼提高,以点带面促进中国国家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对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不断深化CBA联赛的职业化改革,塑造中国篮球的核心竞争力

CBA联赛作为中国篮球的核心产品,它的职业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篮球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中国篮球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是实现中国篮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1.要建立健全CBA各项制度、法规,保证CBA联赛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2.采用稳定、科学的CBA竞赛、训练体系,统筹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关系,统筹比赛观赏性和中国篮球整体水平提高的关系,统筹CBA联赛的竞赛和训练的关系。

3.通过CBA俱乐部准入标准,进一步规范、统一各俱乐部建设的标准。鼓励各俱乐部吸收外方的资本、管理、技术,提高各俱乐部市场运作水平和职业化程度。

4.加强球员的职业化教育,培养球员爱岗敬业的情操,维护CBA和俱乐部的荣誉。

5.均衡协调CBA、球员、俱乐部、地方主管部门的利益,维护CBA的稳定和整体利益。

6.整合CBA整体资源、优化结构、引入战略投资,在适当的时机成立CBA公司,争取整体上市。

(二)进一步加强国家队建设,提升国家队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不断完善国家队管理体制,在队委会负责的基础上,发挥主教练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国家队各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建立完善的国家队训练、比赛、后勤等保障体系,配备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维系国家队的高效、正常运转。

3.建立多级国家队人才储备体系,制定后备人才成长追踪计划,保证国家队的发展需求。

4.建立国家队队员训练、生活、康复、保险等保障体系,解决他们服务国家队的后顾之忧。

5.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提升运动员的道德文化修养,使他们在获得较高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加强服务国家和球迷的意愿。

6.通过国家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升国家队国际比赛的竞争力。

(三)统筹专业和业余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扩大群众性篮球活动的开展,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中国4. 65亿青少年是中国篮球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喜欢篮球,是各类篮球产品的积极消费者,这就为国外篮球机构投资中国篮球产业和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1.在高度重视专业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同时应有组织地开展针对业余篮球爱好者的活动(训练营、夏令营),对培养青少年的篮球兴趣、发展CBA的忠实球迷,普及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篮球知识、CBA文化,对培养球迷忠实度和篮球后备人才储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抓好国家青年男女篮的训练,组建熟悉世界青少年篮球发展趋势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练组;选拔特点突出、提升空间大的适龄青年队员,通过科学、国际化的训练和针对性的教育与管理,扎实、系统地打好国家青年男女篮队员的“思想、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等基础,在完成亚洲比赛夺冠目标的同时力争世界大赛取得突破。

(四)整合资源,引入战略投资,拓宽市场开发渠道

1.整合CBA各类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整体宣传CBA,促进CBA市场的合理开发。

2.利用电视、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增加联赛转播场次,扩大CBA联赛的覆盖面。

3.扩大新媒体开发领域,开发CBA篮球网络游戏,组织虚拟竞赛等网络篮球竞赛。

4.进一步加强与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力度,挖掘不同的素材。

5.实施CBA合作伙伴计划,扩大合作伙伴的产业领域,维护合作伙伴的利益,实现二者共赢。

6.适时的引入战略投资机构、成立专业的经营管理公司,自我管理、开发CBA联赛及CBA无形资产,加大培养优秀体育市场管理、营销人才的速度,以适应职业体育发展的需要。

7.做好CBA官方网站的建设,发行CBA官方杂志,作为宣传、推广CBA的阵地。

(五)加强篮球文化基础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实现中国篮球由运动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升

1.颁布《中国篮球文化建设大纲》,用中国篮球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CBA文化协调发展。

2.推选CBA形象代言人,用公益广告、公益形象等方式宣传、推广CBA文化。

3.进入学校、社区、乡村,开展联谊活动,从多个层面展示CBA形象。

4.开展捐款、义赛、慈善赛等慈善活动,担当起宣传CBA的社会责任。

5.设立CBA发展基金,推广篮球运动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开放的市场所进行的生产要素和全球配制与重组的今天,中国篮协在中国篮球高峰论坛上提出了“竞技篮球、娱乐篮球、财富篮球、文化篮球”的篮球观和“大目标、大开放、大整合、大协作”的篮球发展战略。CBA将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国际篮联、各国篮联和其他国外篮球机构的合作”,坚持中国篮球的主导地位,与世界篮球一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赢发展”。 KyYj8uB9BG55KwJstF97EbQiAoKiLik5uFmxabKz4pxnA1OGceMZ43UzBRJ602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