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发展。创办于 1981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马拉松比赛,也是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在每年 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创办于 1987年的大连马拉松赛已经成功举办了 25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更是在中国举办的水平最高的赛事之一。
我国有北京、厦门、上海、青岛、大连、西安等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下面对当前中国几大著名马拉松赛事的历史发展作一介绍,使读者对这一运动当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并在国际田联和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备案的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于 1981年,有 12个国家的 80名男运动员参加比赛。从 1989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增设了女子组比赛。到目前为止,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男子最好成绩是在 1986年第六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日本选手儿玉泰介跑出的2h07min35s。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来自内蒙古的胡刚军以2h10min57s夺冠,成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金牌榜上首位中国人。北京马拉松现已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传统性的国际赛事,2008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殊荣,与柏林、伦敦等马拉松齐名。为进一步扩大北京国际马拉松的影响力,使更多的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参加这一赛事,组织者已从 1998年开始,将比赛时间定为 5h,为了让更多的业余选手跑完赛程,2011年将比赛时间延至 6h。比赛设男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9km和迷你马拉松(4.2km),比赛规模在 3万人以上。
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路线宽阔平坦,每年在北京的金秋十月举办。此时的北京晴朗干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古都神韵和现代都市风貌的结合更为北京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同时奖金适中,组织水平及比赛水平高,加之北京市民的热情友好,因此该比赛每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参赛,同时业余爱好者的广泛参加,使得比赛愈富挑战性、竞争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规模日益扩大,到 2011年参赛总人数已突破 30000人,有近 30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角逐。同时,赛事组委会还安排了盛大的狂欢活动,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除各大赞助商开展的各种展台活动之外,组委会还在奥体中心安排了赛事大屏幕直播、儿童乐园、人体彩绘等丰富多彩的联欢项目,在比赛的终点还安排了一场小型的音乐会,将马拉松的娱乐性和竞争性更好地结合了起来。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 2003年,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和厦门电视台联合直播。经过几年的发展,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以其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2007年 12月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并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每年中央电视台四套《海峡两岸》和《中国新闻》栏目播出宣传广告片,厦门电视台、厦门卫视每天滚动播出宣传广告,每年有百家境内外媒体 500多名记者参与赛事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与厦门电视台进行了全程航拍的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全国省级电视台协作网、城市电视台协作网的 40个省市电视台以及中国台湾网、马来西亚家娱频道都通过信号传输进行同步直播。
2011年 1月 2日,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来自捷克、匈牙利、韩国、马来西亚等马拉松城市的市长和兄弟省市的领导、马拉松组委会的代表出席了开跑仪式。厦门市市长刘赐贵在开跑仪式上致辞,他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马拉松赛事之一,举办 8年来,水平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连续四次荣膺“国际田联金牌赛事”,马拉松文化为厦门这座温馨城市注入了活力、激情的新元素。国际田联高级官员琼斯向厦门马拉松组委会颁发了“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奖牌。厦门籍亚运会冠军雷莹和亚残会冠军陈鸿杰一起点燃了马拉松圣火。当日早上 8时,2011年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鸣枪起跑。本届比赛报名总人数为 64276人,其中全程马拉松赛报名 13955人,全国积分赛报名 9人,等级达标测试 11人;共有 4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的选手参赛。参加全程马拉松赛的人数以及参赛选手的国籍数量都超过往届,最大参赛选手年龄为 88岁。
厦门国际马拉松倡导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磨练了众多参与者的意志,还感染了更多的观众,渗透到了整个城市,塑造了城市马拉松精神,为厦门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