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中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中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也可以说是人们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设计。显然,体育学研究生的一些专业也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发展变化。那么,中国体育学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情况如何?是否具有灵活性?是否很好地反映社会需要等,在扩大招生的今天,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在此,我们将结合国外体育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资料,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学位设置问题进行探讨。

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本科专业目录》)所设置的学科门类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无军事学)。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在教育学门类中有教育学类(0401)和体育学类(0402)两个二级类,体育学类下设体育教育(040201)、运动训练(040202)、社会体育(040203)、运动人体科学(040204)和民族传统体育(040205)5种专业。显而易见,研究生培养的专业与本科生培养的专业种类划分不一致,但学科门类的划分是一致的。在实践中,我们谈学科通常是指按照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所设置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而专业主要是指教育部1998年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所设置的专业。学科主要是关于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而专业则主要是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分工紧密联系的。

一、中国体育院校研究生专业设置

在1978~1988年间,研究生专业设置主要按运动项目随意设置多达29种,但是名称不一,甚至混乱。如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等等。1989~1997年间,专业设置按学科和就业领域设置,有如下9种: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体育生物科学、武术、体育新闻、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心理、警察体育。1997年4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第十五次会议上,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并对下属的二级学科重新归为4类: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

从现行的专业划分来看,有下列问题:一是几个专业之间有明显的交叉。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中的“体育教育理论”和“专项教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主干部分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管理研究”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叠;“民族传统体育”原来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是一个专业,并且,“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标准与其它三个专业的分类标准不一。二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忽视学生未来职业,一味按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为基础划分,这种专业设置方式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如很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生离开了所学专业,从事的职业是多样化的,这就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三是由于专业口径宽窄不一,造成在课程设置上的困难。如“体育教育训练学”包罗万象,“民族传统体育学”又显得十分单薄。下表是截止到2010年9月,国内九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一览表。

表1 中国体育院校硕士专业设置一览表

二、国外体育院校研究生专业设置比较

英国没有单一的体育院校,也很少以单一的二级学科来设置体育研究生专业。因为英国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体育专业名称繁多,如运动文化与社会、体育教学研究、休闲管理、运动科学、欧洲体育休闲等专业,这些专业设置灵活,有助于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办出特色。

在日本体育院系开设的专业常有:健康学科、武道学科、体育学科、体育社会学科、学校体育学科等。但不同的院系的专业名称也不尽相同,如来自日本著名的东京学艺大学的资料表明,一级学科“保健体育学”下含6个专业(二级学科):运动学1、运动学2、运动学3、学校保健学(对应的职业是学校的养护老师)、保健体育教育(对应的职业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终生体育教育(对应的职业是各行各业中的体育专职人员)。日本把我们所说的“术科”分成3个专业,使得每个术科专业的特点更加明确,对应的职业是大学体育教师和专业体育人员。例如拉夫巴勒大学就有一种“硕士学位联合培养计划”,该计划规定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大学的专家协商,设置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甚至是跨地区、跨国家的专业培养模式。但设置这一新专业必须由学生与导师提出申请,经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通过,学校批准方能实行。

美国体育研究生的培养均在综合大学体育院系进行,其专业设置灵活多变,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每个院系开设专业数目2~15个不等,但绝大多数院系开设3~6个专业。据统计体育硕士学位常见的专业有: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史学、残疾人体育、社区体育、体育教学、运动保健、体育研究等,而博士学位的专业设置更是名称繁多设置灵活。

三、中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层次

在学位层次上,截止到2010年9月,九所体育院校办学层次一览表,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目前各体育院校在学位层次方面的状况,详见表2;在硕士层面,各专业开设院校情况详见表3。

表2 中国体育院校办学层次一览表

表3 中国体育院校开设硕士专业情况一览表

中国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位只设两个层次,硕士和博士,学制上硕士为2~3年,博士均是3年。在硕士层次上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学位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左右,其余为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时间,几乎所有课程均需考试,并要求完成教学实习,最后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在博士层次,学位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学习年限的三分之二。除了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外,还要求完成一定的教学实践(原来是教师职业的研究生除外)。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的教育形式一般都是全日制,不管是计划内的统招生和定向生,还是计划外的委托培养生,原则上要求脱产学习3年。一般来说,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均要求在3年内完成学业,但由于特殊原因可最多推迟2年。 na0EpertnLrSGoEtHW2AR3nCyLERWmggqJRjfPZesxvq/nkQamxznl6mTz0wp0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