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

一、体育院校隶属关系的转型

体育院校转型的标志,是原直属体育院校(指过去由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的六所体育学院,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除北京体育大学仍归属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之外,其余院校均实行共建,由地方体育局和教育部门联合共管。六所体育院校因其发展历史和规模,可以成为体育院校的代表,其发展历程也是中国体育院校改革发展的缩影。

随着体育院校隶属关系的转型,体育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体育院校的学科结构也由当初唯一的体育学,发展成为以体育学为主,经、文、理、管、医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局面,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单一的学校体育师资,向多元化的教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新闻工作者等多方向发展。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体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伴随着体育院校的转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及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调整,加之培养口径的拓宽,各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比如,1993年北京体育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0人,国内访问学者24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生13人;2008年在校博士研究生244人,硕士研究生659人,其余235人,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了1100多人。并且,其他体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像上海体育学院到2008年在读的研究生总数达313名,其中硕士生217名,博士生96名;武汉体院2008年在校硕士研究生800人,博士研究生18人。目前,中国体育院校中只有三所院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些院校已成为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体育院校的研究生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这个事实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体育院校均处于自身的转型之中,表明体育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正在突破当初唯一的“教学型”的培养模式。

同时,各体育院校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渐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使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的态势非常明显。另外,由于管理体制的改变,也使一些体育院校研究生规模进一步增长。如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了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研究生部实行了“部改院”,这一改革不仅是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北京体育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改革,这也是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代表了体育院校由“单科性、教学型”向“多科性、研究型”转型的重大突破。

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科领域的转型

从最早的六所体育院校现有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情况来看,北京体育大学从1997年开始,研究生培养专业调整为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即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即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1998年,新增体育学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授予点和心理学二级学科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因此,博士点增加到3个,硕士授予点增加到5个。2000年又申报并经国务院批准获得一级学科体育学博士授予权。这不仅表明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学领域内已经具备了全面培养体育高级人才的能力和授予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而且还表明北京体育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跨出单一学科的研究领域,走向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拥有体育学的4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和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武汉体院拥有体育学的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硕士点共7个。成都体院拥有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运动医学硕士点和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点。西安体院和沈阳体院各拥有体育学的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些学位授权点的取得,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体育院校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在较高水平的研究领域内覆盖了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等学科门类。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研究生的发展规模来看,还是从研究领域来说,体育院校都早已突破了创办之初的发展规模和单一的学科门类,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规模和研究领域上的拓展也有力地证明了体育院校正在逐步实现自身的转型。

体育院校转型的共同特点:首先表现在转型前的体育院校在学科结构甚至是专业设置上存在着相似性。学科门类都是教育学,体育学为其一级学科,不涉及其他学科门类的学科或专业。因此,体育院校转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都具有相似性,即改变单一的学科结构,实现学科结构综合化,以及如何协调好既要办“高水平体育大学,培养综合能力强、基础知识宽厚、行业通融性强的体育人才”和“出高水平竞技人才,提高运动成绩、保证体育院校在体育行业中的地位”这样一个问题和矛盾。

其次,办学目标是在“追赶”或者说“瞄准”国际、国内一流体育大学的办学水平,确保学校在国家和地方体育事业中的战略地位这样的条件下开始实行学校转型的。此外,政府行为对体育院校的转型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有关。尽管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正在逐步落实高等教育法,但政府行为仍然在许多方面制约着大学的办学行为。

四、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带来的变化和问题

中国的体育院校正处于自身转型的历史时期之中,这段期间,体育院校经历了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演进和变革。这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变革对体育院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带来的变化

首先,管理体制的改革,促使体育院校摈弃以往“等、靠、要”的思想,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办学思路、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之后,一些原直属体院为了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开始进行办学思路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步确立新的办学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积极主动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以往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运动教育模式,探讨建立以教育为根本、以科研为先导、以竞技运动训练为特色的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其次,以体育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同时发展的专业体系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以往以部门需求为主导的专业结构,还促使体育学科从固步自封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再者,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步细化和完善,不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还促进了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带来的问题

在体育院校的转型过程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某些体育院校在新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2000—2007年间,招生规模以倍数增长。由此而引发的师资配备力量不足、场馆设施紧张、就业分配困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在把握办学规模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度”上,学校容易出现失控状态。

其次,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还处于浅层次的阶段,新增专业的出现并不表明新学科已经在体育院校实现了“本土化”的发展,而是需要有一个渐进和孵化的过程。如果不考虑学校的学科基础和办学条件,以及因地制宜地培养地方所需的人才,就很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成本的增加。

第三,从体育院校进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变革来看,总体表现为:课程总学时在减少,必修课比例在减少,术科比例减少,选修课和新增学科课程在增加。虽然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有其教育理论为依据,但是从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增加的选修课在名称和形式上与非体育类院校的课程相同,但内容和实质又很难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提并论,并且还在逐渐丧失体育的特色,这一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得到反映。已有学者提出质疑,在大力提倡培养专家型教育的今天,我们体育专业却培养出的是“宽”的人才,就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在体育院校这样行业特色明显的学校,提倡“通识教育”是不是有失专业特色?由于在体育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而对这个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9] 孙晋海、赵新卿,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 ojSMWBm1weVyRMPCxx0GydOx0DYoVrTHGNH5O3KEopZdAVsEvz2QPUvWCJRsGL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