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中共党员,国家级教练,1938年6月生,1956年进入北京体育学校(首都体育学院前身)学习,于1959年毕业。曾任北京市东城区体育运动学校体操教练员、校长,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六届党代会代表,北京市体育总会第三和第四届常委、政协,北京市东城区第四至第九届委员会常委,东城区第九届人代会代表等职。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相约采访前,我曾怀着忐忑的心情猜测着,托起了如此多的世界冠军,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采访当中,当看到王老先生激情四射地讲述着自己的回忆时,我仿佛感同身受,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当他有些瘦弱但依然矫健的身体兴奋地展示体操动作时,我被他的热情所感动。他爱体操,视体操如自己的第二生命;他爱体育,他说体育的魅力无穷之大。
面对这样一份一切需要我一个人从头开始的工作,我也曾彷徨过,无助过,我想过放弃,可是最终,我坚持了下来。在今天,我回头看,我感谢我最初的坚持。
——王诚
1956年,王诚作为被招收的第一批学生,进入北京体育学校学习。在当时,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并不多,王诚和几个同学一起,仅是凭借着兴趣选择了学习体操。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次普普通通的选择,却在日后造就了一段不普通的历程。
1959年,王诚从北京体育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东城区业余体校任体操教练。当时的体操训练使用的是原青年会的一个小体育馆。在上任之前,王诚在脑海里多次描绘过那里体操房的样子。他心里明白,业余体校刚开展不久,各方面的条件一定都很艰苦。他似乎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去面对那个“刚刚开始”的体操房。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自己的训练馆时,他的心还是仿佛漏跳了一拍,一下子沉重起来。“这间22米长,12米宽,又脏又黑的屋子,就是我以后要常年工作的地方吗?”王诚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如果说,简陋狭窄的困难可以克服,那么体操器材严重匮乏就是最棘手的问题。当时的体操房内,只有6块破帆布垫子和一些年久的体操器材,靠这些是无法有效开展体操训练的。领导将体操训练的所有事情交代给王诚一个人,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使得一向乐观的王诚犯了难。
然而,困难还不仅如此,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时由于业余体校刚刚开展起来,群众对于业余体校几乎没有认识,只把业余体校当作用来在业余时间锻炼身体的地方,孩子们更是将训练理解为“玩儿”。所以,当学校功课紧或者有些别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来训练了,这使得队员的出勤率又成了最大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王老先生不仅一次地感叹过,在这一辈子的工作当中,挫折、困难都遇到不少,但最难的时候莫过于四处求学生的那段时间,没有生源的时候可真是太难了。
条件艰苦、器材老化、生源短缺,王诚独自面对着这些问题,最终想到了放弃。但他毕竟是作为优秀毕业生才被分配到这里的,这样就走,似乎又有一些不甘心。北京体育学校留给王诚最大的财富,就是教会了他如何吃苦耐劳,如何在艰苦环境下保持着乐观心态去面对一切,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想到这些,他又犹豫了。而就在这段彷徨的时期,一次偶然,王诚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不论你的工作多么困难,每天早上起床后你仍旧只有两件事要做——吃早饭、去上班。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这句话使王诚恍然大悟:“既然不论怎样都要上班,那我何不换个积极的心态来试着解决这一切呢?”
转换心态后的王诚开始凭着自己的坚持,努力地解决每一个问题。通过反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去获得班主任的支持、家长的支持和学校体育老师的支持,让孩子们每天按时来参加训练。就这样,他的体操队终于有了十几个队员,终于可以开始进行常规的训练,他的奋斗也终于有了最初的回报。
其实,当体操教练并不是王诚最初的梦想,他的梦很简单,学校的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的体育老师。所以,他一直期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命运似乎在引导着什么,他成为了一名体操教练员。“面对这样一份一切需要我一个人从头开始的工作,我也曾彷徨过,无助过,我想过放弃,可是最终我坚持了下来。在今天,我回头看,我感谢我最初的坚持。”
坚持——这是王诚对体操最初的遐想,却也成了最终的信仰。他希望用坚持打造一个充满鲜花的世界,不求所有人满意,只愿对得起自己。这样的青春,他付出得无怨无悔。
如果你要介绍我,那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体操教练,我喜欢体操,我爱这份工作,我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队员。
——王诚
王诚有很多头衔,但只要别人一说起这些,他总会笑着摆摆手,温柔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告诉别人,他只是一名体操教练。他对体操事业的极度热爱,超出我们的想象。王诚今年已经73岁,但他却告诉我,直到去年,他才算真正地离开东城区业余体校,不再参与体校的日常工作。从基层教练到成为校长,这个地方有着他太多的往事,这个地方也太需要他,所以在他退休后,面对体校返聘的邀请,他没有拒绝,又很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一算,从参加工作到离开那里,他在东城区业余体校一干就是50年。50年风风雨雨,50年桃李天下,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50年?又有谁能把50年的光阴全部投入在一个地方,全部投入在一件事情上?而王诚,他做到了。
克服了最初的种种困难,王诚的体操队渐渐步入正轨,却又赶上业余体校精简队伍。从教练员到队员都有不少人离开,但是王诚凭着他的出色能力留了下来。到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界也可以出人才的观念更是遍布全中国。于是,业余体校的生源一下子好了起来,有更多的人希望进行专业训练,成为专业的运动员。这就需要有权威、科学的理论指导。王诚凭着在学校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发表过多篇关于体操训练的论文。其中,他对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理论超过了前人的研究和实践,他的研究成果也为日后中国体操的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那套“业余训练三要素”,即精心选材、打好基础、全面育人的训练方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
凭借着这样一种对体操的热爱,王诚心中少了几许功利。他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成就,在体操界也留下了一串不同凡响的足迹。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共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8名优秀体操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共取得了45次全国冠军、5次亚运会冠军、5次国际体操比赛冠军。他的学生中有14人成为了优秀的体操教练。为此,他被评为国家级教练,获得了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工作者、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等荣誉。如此多的头衔,离不开王诚的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说他是“托起世界冠军的人”,实属当之无愧。
“如果你要介绍我,那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体操教练,我喜欢体操,我爱这份工作,我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队员。”他说,比起其他的职位,他还是喜欢在基层当教练,每天接第一线的训练工作,能发现很多问题,也能总结出些许经验,为体操事业的发展做出点成绩来。
我不但要管他们的训练,我更要管他们的所有事情,在我的观念中,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王诚
经历过四处寻找学生的困难时期,王诚对自己的队员格外尽心。
在他刚任体操教练不久,队里就招进了一批体操苗子。当时,有很多善意的反对声音,大致都是说这些孩子的身体条件并没有优势,然而王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把这些孩子留了下来。他相信,只要通过正规、科学和严格的训练,他们会有成绩的。于是,在教练和队员共同的坚持和努力下,很快就有5人进入了北京市体操队。这像是给王诚打了一针强心剂,他开始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训练中。
竞技体育的任何项目,在训练中对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这既是对运动员负责,也是保障训练的基础,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队员,要更加耐心细致。可是,孩子们哪里能明白教练严格要求背后的含义,时间久了,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害怕教练,厌倦训练,每天都带着一种消极情绪,以各种理由不来训练。王诚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也意识到了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们,不能用太过严厉的方法。于是,他开始从各个方面关注着这些孩子,学校的学习怎么样?发生了什么快乐的或者不快乐的事情?这些都是在训练之余王诚与孩子们聊天的话题,王诚就像是一位“严父”,教育着他的孩子们。慢慢地,孩子们发现教练不再经常批评他们,而是换作鼓励,一个动作没做好,没关系,教练陪着再做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掌握了动作的要领。对于每个小队员的动作,王诚都是手把手地教,动作需要反复练习,他就反复地去保护,经常是从站着累到蹲着,再不行了就直接跪着。数十年来,王诚和他的孩子们在体操房内日复一日地挥洒着汗水。从这个体操房里已经记不清走出了多少优秀的运动员。
在他带过的孩子中,有一位令他非常骄傲。初来到训练队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娇惯的孩子,直到11岁时,每天的训练还有父母陪伴在左右。训练时,量稍大一点、摔一下、苦一点,就会一直掉眼泪。这不禁让王诚有些苦恼,因为体操训练中的磕碰是难免的,但是体操房内不能总回荡着哭声。另一方面,这个孩子本身具有非常好的身体条件,所以王诚舍不得放弃这个难得的人才。在一次训练结束后,王诚决定陪着这个孩子回家,对他做进一步的了解。进入家门后,王诚才得知,由于家庭原因,这是一个一直被全家人宠爱着的孩子,虽然喜欢体操,但却十分贪玩。于是,王诚决定,对于这种条件好的运动员要进行“不撒手”的教育,就是在训练中一刻不离地盯着他,督促他完成每天的训练量。在生活中,注意培养他的自主能力,慢慢离开父母的庇护。就这样,王诚犹如生活中的“慈母”,对每一个孩子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都进行精心的雕琢。
在一次训练的时候,因为担心这个孩子无法独自完成后空翻两周的动作,王诚托了他一下,结果由于劲过大,动作完成后他便摔在了地毯上。当时王诚心里一惊,赶紧跑上前去,但令他更惊讶的是,这个孩子甩甩头,站起来对教练说:“教练我没事,咱们继续练吧!”王诚心里明白,这样的一个动作出现失误,摔在地上会有多么的疼。但是,他还坚持要继续训练。曾经天天挂着泪珠的娇惯男孩儿,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成长为如此坚强的男子汉,王诚看着这个已经长大的孩子,从心底感到欣慰。
“严父”“慈母”,是王诚对待孩子们时除教练之外的另两个身份。他不仅重视孩子们在技术上的进步,也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格魅力。“我不但要管他们的训练,我更要管他们的所有事情,在我的观念中,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王诚一直遵守着的育人原则。
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生就应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风采,往那儿一站,就让别人知道你的气质不俗,因为你是练过体育的。
——王诚
回忆起在北京体育学校读书的时候,王诚感叹,那段日子虽很艰苦,但却是他最值得感谢的一段日子。
王诚是北京体育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在那个时候,他们从学校学习知识,学校从他们身上发现问题,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是与学校相互促进、共同摸索着发展的。最初的校舍设在先农坛内,住的宿舍就是工棚,训练馆里冬天冷夏天闷,条件十分艰苦。但王诚却十分怀念那段时光,他感谢学校,感谢他的老师。他反复说过,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论是在专业上,还是在做人上。吃苦耐劳、乐观积极、较强的责任心,王诚一直将这三点铭记在心底。
从1956年起至今,王诚已经与体育相伴度过了50载的苦乐年华,经历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艰难时期,也目睹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他说,体育是一个让人越干越爱干的工作。的确,不论是运动员尽力拼搏后的宣泄,还是赛场上响起的国歌,抑或是训练馆里那些努力的身影。总之,体育,是能让人产生共鸣的。
如今,母校的发展,王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希望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能积极投身基层的教育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让广大青少年“爱运动,会运动”,真正地为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作出贡献。同时,他也用自己的经历回馈母校,对于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生,王诚真诚地道出了自己的期望:“孩子们,请认真对待你所学习的专业,请认真对待你日后即将参与的工作,这是一份很美的工作,你们该庆幸你们拥有这样精彩的资本,你们就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风采,往那一站,就让别人知道你的气质不俗,因为你是练过体育的。在以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你都应该把你的这份精彩坚持下去,你代表着这所学校,你更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体育老师。”如同校训所说,要“以挑战者的精神拼搏创新”!
【采访者:张雪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