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技击内涵

(一)击和舞

目前武术界对于武术的起源上,存在着“击先”还是“舞先”的争议。

我们原始祖先的人类,是因自卫生存、抵抗侵略,才由拳脚、石子、树枝、鱼骨进化到火药枪炮的。可见当时武术的发明,既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为了治疗疾病,却是为了自卫和生存,当然是先有“击”。所谓“舞”,也就是前文所说,有时练习这制胜的技术,“手之蹈之”,在人们看起来,就成为“舞”了。武术如果没有“击”的组成,就不称其为武术,假设不知道每手每式构成的所以然,即使再练若干年,也不会达到“巧妙圆通”之境地,而这“巧妙圆通”、“兔起鹘落”的身手,也即是武术体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所以说,武术达到了表演的艺术,并不是全凭舞台式的“花招”,这不是说舞台式的打法动作不是功夫。真正的武术乃是“功力精到,炉火纯青”,是自然而然的武术艺术表现,不是“做作”、“效步”来的。舞蹈究竟是舞蹈,功夫还是功夫,真有“呼风落叶之势,揭地分山之形”,“会看得看门道,不会看得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击,是武术的本质;舞,是武术的属性。击不能离开“手之蹈之”的舞,只是这个舞却是由击的方式所组成的。武术的动作,不是攻击,就是防守,所有“滚翻盘扫,跳奔窜跃”,也是为了攻击对方,或是躲避对方攻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性的。武术可以助长人们练习时的兴趣,并强健体魄、治疗疾病,此精神同功力之所在。

“猛兽将搏,弥耳俯伏;鸷鸟将击,卑飞敛翼”,何耶?蓄势运形耳。兵法之负胜,正在形与势上着眼。地形与军事之善于利用,恰到好处,则无不胜。故曰:武术之技击一道,是军事体育中一环,诚非虚语。( 编者按:技击可谓兵道也!巧妙圆通是真诀!

武术,是祖国民族体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劳动人民在从事劳动生产中,同疾病和侵略者做斗争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其流行遍于南北各省,技术尤为丰富多样。在以前作为武备,在今天是把它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更可以同艺术体操和音乐伴奏相结合,不断壮大它的内容,亦不断研究创造,使武术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锻炼,而服务于祖国的建设。

(二)“六合”之道

我学的是少林门中的“六合门”。六合者,内炼“精、气、神”,外练“手、眼、身”,内外相合,是为六合。任何门派功夫,都要研究六合,六种不相合,功夫也不会练得好,身体上也得不着偌大功效。有“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的说法,也可说“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为外三合”。这从生理上来研究分解动作,可能是分开的,但整体动作上却是一致的。因为动作出于兴奋,兴奋的作用,是由神经传向肌肉来进行的。神经的主枢,就是大脑皮质部所指使的中枢神经系统。“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静则机息,动则万变”,眼到神(精神)自到,腿行胯先动。眼通视神经,气为氧化产生能量之源——氧气在机体内分解了维生素所发出的热为“能”,多少为“量”。这六种相合,自然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之妙了。( 编者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欲达此境,心悟妙用足矣 。)

功夫练好的人,身体的形态上也有了改变。练外功的人,胸背的变化为“前如井,后如饼”,目光锐敏有神,动作矫健。练内功的人,神志安详,目透琥珀光,动作轻灵。所以行家一望,便知道功夫练到何种阶段。练得不好,传授不高的,外功就粗手硬脚,动作不协调;内功就“膨脝其腹,硕大其头”,举止笨重。再坏的,不拘内外功,眼起红丝,气色黯败,筋骨不舒,神志不灵。练习武术的人,要注意这一点。( 编者按:见多识广,内外练法的结果,得诀回来好读书 。)

(三)论心法和骨法

武术上有心法、骨法之论。心法,即练出神情之活跃、威武、朗透,使人望而生畏又可敬,所谓“神先夺人”是也。骨法,是练到身手自然,筋骨卓绝。有劲有力,形态威严之意。

大概是骨法好的多,心法好的少。心法练到家,正所谓:技也,近乎道者也。什么道?得着练功的真理,而又练入了神,正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道,多乎哉?不多也。古人的成语,练到今天,要理论联系实际,即是辩证法!而所谓之道,是为辩证法的一,一分为二,即健体与自卫。武术的内容,就是这个涵义。健体内已包括套路、姿势、形态了。自卫内已包括技击、擒拿了。武术武术,小之养生,大之平天下,在于之运用,盖可忽乎哉。( 编者按:骨法易练心法难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U5chPG62IO5/G8pLLA6TIhZMNxya5P6sIQNTx6suc4LenCN1Kw5EMuQ0c5gn16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