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网球教学大纲的制订

教学大纲是编制课程的总体规划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层次,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网球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在中国起步较晚。因此,长期以来多参照国际网联和国外开展较好国家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在我国广大网球工作者的努力下,运动成绩、教学水平有了较大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学体系。网球教学大纲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中国国情,从事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的结晶。

第一节 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科知识分化、交叉、综合趋势明显,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体育学科在对相关学科的借鉴、移植、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本学科内容体系,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应成果在网球专项研究领域的必然反映带动了专项运动员选材、体能训练、心理训练、训练监控、竞赛管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在数量、质量上的显著提高。此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课程论等相关研究均为教学大纲的编制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通过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 年四版网球教学大纲的实践,教学大纲的设计者、制订者和实施者逐渐积累了相关经验。自从1995年中国网球协会较为频繁地邀请国际网联等国外专家来中国讲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来,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和宝贵的思想和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为教学大纲的编制修订提供了实践依据。

三、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目前要做的就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压缩学时,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上的精、专特色。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管到底、一成不变的做法,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和创造才能的机制;突出教学目标,简化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能力培养,突出社会需要,突出创新精神。在教学内容上,给教师留出发挥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空间,留出不断引入最新信息、更新教学内容的空间。在考核方式上,强化教学过程的考核和检查,适当增加教学过程考核的比例和减少期末考核的比重;加大能力考核的比重,减少知识考核的比重。

四、教学目的

目的有远的、有近的;有比较抽象的,有比较具体的。它所包括的范围大小也可能很不一样,大之如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标准和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中之如学校中一门学科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小之如一个学习单元或一节课所完成的具体目的,乃至学生方面学习动机,都可以包括在教学目的这一要素的含义之内。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或方面的目的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结构,落实到学生身上。应该说,体现在每个课时计划上的教学目的必须是具体的;但这些具体的教学目的又必须是为完成某个学习阶段乃至整个教育过程的完整的、全面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具体的目的是我们着手之处,完整的、全面的培养目标乃是我们的着眼之点。教学目的凭借什么去完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凭借教学内容,或者说是课程。这是教学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它指的是一定的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结构或体系。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材。因此,我们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制订的网球专项训练的教学大纲是如下内容:

(一)通过专项训练,培养出社会需要、为使中国的男子网球运动员打进世界前100位有所贡献的合格人材。

(二)在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有意识地加强基本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适合于个人风格特点的技术和战术。

(三)在培养学生的讲解、组织、示范、喂球、陪练、观察、发现、分析和纠正错误能力的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图2-1)。

(四)在注重对网球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注重参与、合作、交流、安全、保健、健康意识的培养。

(五)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比赛实战能力,科学研究和裁判的组织能力的同时,达到运动技术等级二级并力争达到美国国家网球水平分级系统4.0级。

五、网球运动知识体系

网球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它的知识体系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网球双打、网球心理、网球身体训练、网球生物力学、网球教学法、女学生的教学训练、网球比赛的营养、网球创伤的预防、网球科研、网球规则、网球裁判法、网球竞赛组织与编排等。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内容。

图2-1 教师做好示范

第二节 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

说明课程是根据什么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的,处于何种地位、何种作用。开设的对象是谁。是哪类课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选修课)?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是多少等。

二、课程目标

教学目的任务,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等各方面的目的任务。

三、教学内容

包括理论部分、实践部分、能力培养部分的内容。应根据网球运动特点,网球运动发展趋势及教学对象,以及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选择教学内容。为了适应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突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主要内容、次要内容、介绍内容或自学内容等。

四、实践环节

根据大纲内容,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任务,制订年度和学期训练比赛计划,以保证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的完成。根据队员情况区别对待,培养和发展个人特点。把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训练课很好地结合。在实践教学训练中,应将培养文明习惯落实到技、战术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学时分配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必须在时间上给以恰当的分配和严格的保证。根据教学任务要求,确定理论、实践各部分的课时分配,形成恰当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全面设计考核方式。应包括理论知识、技战术及运用能力、组织竞赛能力、教学和裁判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规定考核的内容、方法、评定标准等。

七、必要说明

完成大纲的组织和物质条件,如教师、场地、设备等。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落实,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具体措施和补充意见,实施大纲的注意事项等。

八、参考书目

选用的教材,以及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用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补充教材内容和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第三节 制订教学大纲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体现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准确提出网球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制订时应注意全面性与系统性结合、科学性与逻辑性结合、创新性与继承性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结合等原则。

二、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精选教材内容,把主要的、基础的、先进的知识内容列入教学大纲,并注意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完整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根据对象及教学目标选择最实用的技战术内容,所选内容还应该涉及认知、技能、情感和发展身体素质等多个领域。教学内容要有低层次有高层次、有简单有复杂,跨年度的教学大纲,要考虑不同年级教学内容的衔接以及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内容应该全面、具体、明确、主次分明,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落实。

三、合理地分配教学时数,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及其难易程度分配学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适当比例,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重视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定标准的设计。使考核结果能够有效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网球运动的有效指挥棒。考核应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lttY/5x3JEGJ0iXkFmQDRDc3lcTSzKSv2Q1BlZxmo94Yvb8U+g0YO9jYsPucd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