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损伤性疼痛的防治重点及原则

一、损伤性疼痛的防治重点

损伤性疼痛的特点从发病性质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从组织系统上软组织损伤多于骨折、脱位。从损伤性质上,一般性损伤更为常见,而危重损伤虽发病率较低,但其危险性较大,后果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虽然运动项目较多,各有不同的受损力度与易损伤部位,但易损组织的预防重点大致情况如下。

1.软组织的急性与慢性损伤

肌肉、肌腱、腱鞘、韧带、筋膜、滑囊、关节囊等在运动中最容易损伤,是预防的重点。对一般人来讲也许影响不大,但对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各种高难动作的运动员影响却非常大。如肩袖损伤及肱二头肌腱鞘炎,可能导致标枪运动员在投枪过程中出现枪突然失手落地的现象。急性与慢性筋膜炎,在运动损伤中发病率可高达22%,急性患者剧烈的疼痛,不但活动受限甚至还影响睡眠。慢性钝痛性的患者,局部肌力明显下降,难以忍受的酸胀性疼痛,明显地影响训练质量。

“末端病”在跳、投等活动中亦极为高发。大部为慢性劳损性伤,局部反复超负荷的负力所致,对训练影响较大。其特点为一般动作不受影响,但一切“跳”的活动均不能完成,对运动成绩的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往往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上强度。

韧带损伤多为急性损伤,但如果错过急性期的合理治疗机会会遗留成慢性,常可导致关节不稳而继发骨关节病,对运动的影响更为严重。各种活动中均可发生,但以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中更为多见。如踝关节韧带损伤经过一般治疗,4~5日后走路不疼,在普通门诊中即可称之为痊愈。但对运动员则不同,必须跑、跳,甚至强力制动均不疼才算痊愈。韧带损伤在武术、竞技体操、散打、摔跤及各种非周期性对抗性较剧烈的球类等项目中亦较为多见。

肌肉损伤较多见于径赛项目,尤其是短跑、跨栏等运动员,需急剧大力地后蹬及强力肌肉的收缩跨越。下肢肌肉负荷极大超量而造成拉伤甚至断裂,可导致患者在各种动作中失衡,继而出现更严重的损伤。滑囊、关节囊等组织均为运动性伤痛多发性损伤。因此,这些均为防治的重点。

2.关节软骨损伤

过去大部分学者认为软骨损伤后不能再生或极少再生,但近年已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总的来讲,恢复慢为其特点,其疼痛与活动量密切相关:量大则加重,不活动则减轻或消失。软骨呈退行性变样,失去原有的光泽,龟裂甚至脱落。部分优秀运动员为此而过早地被迫结束运动寿命。关节软骨损伤主要是劳损性损伤,一次性致伤者发病率相对略低。临床上较多见的为髌骨软骨病,发病率为10.5%,给跑、跳及强力制动造成极大影响。膝关节屈伸负重较多的项目是预防的重点。在竞技体操中常因过多的单臂直撑与负重而导致肱骨小头骨软骨损伤,较难医治,明显影响肘的屈伸及支撑活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大部分学者认为亦属于软骨损伤。在各项膝关节屈伸、旋转等活动中,如果超越人体极限均可导致破裂,不但影响各种动作的完成,正常的行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骨折、脱位

比起上述两种损伤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发生在脊柱,其危险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寰枢椎骨折与脱位,急救稍有闪失,即可导致瘫痪与死亡。在竞技体操、撑杆跳、跳水等项目中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在教练员及运动员中,应当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了解初步症状与体征,掌握正确的急救原则与转运措施。胸、腰椎压缩骨折、椎板骨折、滑椎、椎间小关节骨折、颈腰椎间盘突出等损伤,在举重、武术、散打、投掷、高山滑雪及各种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活动中,均较为常见。

急性损伤中急救与转运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临场医生、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均应熟悉与掌握救护及转运的基本原则,是防治极为关键性的环节。曾经有一专业体操运动员,做空翻时技术掌握欠佳,身体失衡,头触地受伤,表现为颈部剧痛。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用自行车坐位送至医院。结果诊断为齿突骨折,虽经各种紧急抢救措施,但仍未逃出致残的恶性后果。因此,对脊柱损伤的患者,急救与转运的正确方法是预防恶性后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

运动损伤中,骨损伤的另一特点为疲劳性(亦称应力性)骨膜炎或骨折,多发生于胫、腓骨、第二跖骨、尺骨等部位。其特点为:疲劳性损伤,缓慢发病,病程长,痊愈慢。其特点是疲劳性骨折患者在同一张X线片中,既有断裂的骨小梁,又可见到增生的骨痂。对运动影响较大,控制运动量极为重要。临床中可能出现反复骨折,往往拖延很久不能投入训练,甚至造成运动寿命的夭折。

4.神经、血管的损伤

一般严重的切割伤较少见。神经损伤多属于微细状态的牵拉损伤,多因为反复超常范围的磨损、过力牵拉而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如:肩外展综合症,由于反复大力超常范围的挥臂、转肩而引起神经受损,较常见于乒乓球、排球、棒球等项目的攻击手。投掷运动员的肩胛上神经损伤、胸长神经损伤会引起翼状肩胛症,自行车运动员常发生尺神经麻痹等。腰间盘脱出及脊柱骨折、脱位所造成的坐骨神经与腓总神经损伤,相对较为多见。防止的重点为:早期发现,及时采取综合性的合理治疗,尚可缓慢恢复。故在制订计划时必须考虑周密,既达到应有的提高,又防止因过度牵拉而导致损伤,防止“单打一”的训练方式及惩罚式的过度训练,才能防伤于未然。

血管损伤是各种损伤的共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般的创伤多为末梢血管网、小静脉等,但重点应注意大血管及动脉血管的受损,积血对神经和其他组织压迫性体征,此类患者除局部肿胀非常明显外,注意“休克先兆”,一旦出现,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防止恶性后果的并发,总的原则为抢救生命在先。

二、损伤性疼痛治疗康复原则

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损伤性质、功能障碍程度,制定局部及全身的治疗康复计划。对于急性损伤的局部,一般常规为及时给以适当方式的止血、冷敷、加压、制动。局部外敷解痉镇痛、活血散瘀药(开放性损伤禁用),内服云南白药、救生丹等。急性期的原则:早期明确诊断、合理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救治转运方式,为日后康复奠定有利基础。

关于全身治疗原则:首先预防与抢救休克,更应密切观察机体的五大生命指征:血压、脉搏、意识、瞳孔、呼吸,有无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发凉、呼吸窘迫等休克临床指征。如出现病理先兆,必须全力以赴地进行各种有效抢救措施。脊柱损伤的患者切勿直接移动躯体,先使患者主动进行足趾与手指的屈伸活动,及时了解四肢的感觉及触觉等情况。对全身各有关系统无重要异常的患者,其原则为局部休息与制动,尽量保持全身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停训综合症的并发。实验证明:对骨折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周后,其骨钙将丢失10%,肌张力明显下降,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出现减退或紊乱现象。只进行局部固定,全身未停训的患者,活动后血液循环增强,亦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康复。

三、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中的基本原则:中医、西医、体疗康复等综合疗法,是损伤尽快痊愈、缩短疗程的有利创举,是保证运动成绩提高及恢复各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治疗康复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单一的治疗方法远比综合性治疗的效果差得多,尤其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推拿、针灸、小夹板外固定及中药等临床应用,与理疗、体疗的科学配合,对损伤的时期与程度有目的的选择性运用,获得了极为理想的疗效,堪称损伤疼痛治疗康复的里程碑,深受各国同道与患者的欢迎。但在临床中,必须掌握基础理论,各种治疗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加显现疗效的卓越性。对中药药性、用药原则、配药禁忌等,必须彻底了解与掌握。体疗康复的循序渐进、力度递增、持之以恒的早期适度活动等基本原则必须严守。在综合治疗中,更应掌握各种疗法的使用原则,推拿力度及时间,针刺的深度及穴位的准确性,小夹板外固定松紧程度的标准,纸垫的正确位置,药物导入的极性,以及体疗动作的选择等等。因其各种疗效均存在双向反应,合理应用,将会缩短疗程,促使早愈;应用的不合理,同样会导致伤情的恶化及新的人为损伤。如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过早过重地进行局部手法按摩,可导致韧带钙化,增加关节活动的功能障碍。肌肉拉伤或挫伤后的血肿直接进行局部的针刺,有时会造成继发性感染。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牵引时重量过大,卸重过急,可造成椎间小关节交锁,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痛。夹板固定纸垫位置不正确,可明显的造成错位。局部封闭不遵守操作规程,可合并继发感染。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过重的板压手法,可导致人为的肌肉拉伤,甚至断裂。肌肉损伤后过重的按摩,可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并发,加重功能障碍。因此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相关疗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x6PIdj4c1IR3B4n6xSQ2GsEu86fAGwBH+f1rmu05dSKGNqePttYmKBRYxTraW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