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出血的急救

出血在各种运动损伤中是较常见的现象,包括大出血、动脉出血、颅内出血、脏器出血、腔道出血等。一旦发生,危险性大,若救治不及时,对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讲,不但影响成绩的提高,严重时可导致运动寿命的夭折,甚或致残、致死的恶性后果。因此,及时而又正确的止血方法,应普及到队内保健员、教练员、队员本人及一切有关人员。掌握好及时抢救、迅速转运,为治疗赢得时间。

一、出血的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及性质可分以下几种。

1.内出血

大多皮肤无伤口,而体内组织如肌肉、皮下及内脏出血。尤其是脏器、体腔内出血,特别值得注意,如胸腔、腹腔、颅内等。

2.外出血

为开放性损伤,皮肤失去完整性。有时损伤末端动脉支,可出现局部急骤大量的出血。

3.动脉出血

动脉管内压力高,伤后往往会出现喷射状或泉涌状出血,失血量大而迅速。因其含氧量较高故呈鲜红样。血管损伤若近心脏端,其出血更加凶猛,极易引起休克,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因此,临床中应对动脉出血,是抢救中关键的关键。

4.静脉出血

静脉管内压力相对较低,故出血外流缓慢,有时也会渗血,主要发自于血管的远心端。静脉血含氧量低,多呈暗红色。因静脉内压有时可呈负压状态,故破损部如无立即加压,部分患者有导致气栓的可能,应严加预防。

5.毛细血管出血

此种出血的特点,主要为渗血于创面上,出血量少,危险性小,常能很快凝固,从而出血停止。

二、出血的急救止血方法

根据出血种类的不同,外出血有以下几种止血方法。

1.压迫止血法

这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尤其是对动脉性小血管出血,更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且方法简便易行。在出血点部用消毒好的手指按压或包扎,直接加压(大动脉破裂除外),可使血管闭塞,发生防御性血栓或血块,而达到止血的目的。遇有略大血管出血时,急救应采用直接指压法,指压于创伤附近动脉的近端或远距创伤之近端动脉,达到止血的作用,一般加压时间较久。同时,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止血钳夹住破损血管或结扎血管,可达到止血目的。

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外出血,根据其出血部位,如适宜于指压法的患者,见效快,效果好。因此,一线的医生必须熟悉重要动脉的准确解剖位置。

主要压迫点有以下几个。(图8—1)

图8—1 压迫止血法

(1)颞线动脉压迫法

医生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压在耳珠前一横指稍上方,触知搏动处。其止血范围为头顶部。

(2)颌外动脉压迫法

固定患者头部,拇指按压下颌水平支后1/3的下颌前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其止血范围为眼、颌上等颜面部。如一侧难以止住,可两侧同时进行按压。

(3)颈总动脉压迫法

患者头固定,医生拇指压于甲状软骨外1寸,胸锁乳突肌前缘。触之搏动处,向同侧第6颈椎横突用力。其止血范围为头、颈、面部。但此处加压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头晕等症状,压迫力度过强或时间过久,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两侧同时压迫更要注意此点。

(4)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医生拇指压患者锁骨上窝搏动处,向后下第一肋骨部用力。其适用情况为肩及臂的上部出血。

(5)肱动脉压迫法

有两种压迫法:一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共同压肱二头肌内侧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其二是在肘窝摸到搏动处压之。其止血范围为前臂。

(6)桡动脉及尺动脉博动处压迫止血法

在腕部触到桡、尺动脉加压止血。其范围为掌及手背。

(7)股动脉压迫法

患者仰卧,在大腿根腹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博动处,用两手掌根部重叠向深层按压。其适用情况为下肢出血。

(8)足背动脉压迫法

一般在第一跖骨基底部之背侧,伸拇长肌腱外侧搏动处,向深层按压。其止血范围为足部。

2.肢体屈曲加压止血法

将肢体屈曲,并在肘窝或膕窝部适当加放纱布团后,用“∞”字绷带包扎,其止血范围为前臂或小腿。

3.充填止血法

主要用消毒纱布直接充填于开放的创口中,起到直接压迫止血的目的。操作中应注意创面的清洁及充填到位,过松起不到压迫的作用。其止血范围多为躯干等处,不宜用止血带的部位。

4.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带多为橡皮管、橡皮带、气止血带,在紧急现场中亦可用毛巾、衣服代替,不宜用绳索。止血应在止血部位的近端。注意若在上臂应防止桡神经损伤。捆绑时应注意:患肢抬高,并在皮肤与血带之间垫有3~5层纱布,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止血带的压力应在26.7KPa(200毫米Hg)以上,方可达到压迫动脉的作用。止血带的合适压力,为患部肢体呈蜡白色,说明已对动脉起到压迫作用。相反,若肢端呈紫红色,则说明只压到了静脉,而未达到止动脉血的作用,应松开重上,直到起作用为止,注明日期、时间。

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必须定期松解以防肢体坏死。上肢应每半个小时松解一次,下肢应每一个小时松解一次,每次放松2~5分钟,最多不可超过15分钟。一般只适用于大出血时,并在应用中密切观察肢体情况的改变。 2jZSRqfTkzsGf758hiFMUhlF5rFdh4O7zvdosg+BRiqH57fhvlrrrXUDSjLhpm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