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跳水及水球都可能发生意外,初学阶段要防止溺水。跳水有时能引起严重的创伤,例如头撞在池底或正在水中游泳者的身上,跳板突出部的刮击、水面拍击伤等。跳水容易引起颈椎骨折脱位。因此,游泳池的规格、救生组织与规则都很重要。游泳池的光线应当充足,人工光线应为50米烛光,自然光线应为1∶4或1∶5。室内游泳池的室温应在24~26℃之间,不应低于水温,否则即有雾出现。凡是有低跳台的游泳池,水深不能浅于3米。如果有高跳台,则水深与台的高度应保持1∶2的比例。跳水池与游泳池必须分开。
从事集训的水上运动员,因专项运动而致伤者略少。较常见的如棘突骨膜炎,常发生于跳水折腰及蝶泳,肩袖伤多见于高台跳水、仰泳及蝶泳,膝的伸膝腱膜炎多见于蛙泳等。较严重的伤病是高台跳水姿势错误引起的眼视网膜剥离及鼓膜破裂。跳水拍击伤,可造成表皮的大面积淤血,严重时可导致内脏损伤。大部分水上运动员的外伤,是因一般身体训练安排不当所致,特别是弹网训练。因此,应特别注意一般身体训练的组织方法,并普及有关损伤的急救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1.滑冰运动
组织方法不当,场地、冰鞋等不合要求,都可能引起创伤。如冰面不平、有裂痕,冰鞋冰刀不好,缺乏冰场管理等,均会造成损伤,其中冲撞致伤者最多。根据日本学者中岛俊郎的统计,在134例创伤中,头部损伤27例,胸腹部损伤15例,发生于上肢的损伤29例,下肢损伤最多为63例。从创伤的类型上看每年在滑冰的季节里,骨折的病人就会增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滑冰时因身体的扭转而发生的小腿及踝关节骨折,以及因摔倒两手扑地而产生的前臂骨折。预防滑冰创伤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冰场要制定严格的规则。例如,规定所有进入冰场的人都要按逆时针方向滑行,进入冰场要经过天桥,严格划分一般练习区和训练比赛区。此外,如果冰场建立在河上,还必须注意冰的厚度,至少要达到25厘米时才可以使用,以防发生冰层塌陷危险。注意保暖,防止发生冻伤,如穿长的厚的绒袜子、戴护耳套、绒帽、绒衣及无指绒手套等。男运动员还应该注意生殖器冻伤,在寒冷有风的天气,裤内应该带保温兜档。冰鞋必须合适,过大或过小均可导致损伤。
2.冰球运动
冰球的特点是场地小、速度快、技术要求高的对抗性竞技项目。场地周围有拦板,有挥动球杆及滑飞的冰球,在竞赛时又准许合理冲撞,因此上场的所有队员都必须穿戴必要的护具:头盔,护颌、腰、肩、膝、小腿等标准护具。冰球运动常见的损伤部位以头面部和下肢最多,其次是上肢与躯干,肩袖损伤、腕关节三角软骨盘损伤、踝关节韧带断裂骨折及脱臼、髌腱腱围炎、髌骨软骨病和腰背肌肉筋膜炎等也较为常见。球及竿击中重要器官会造成严重后果。造成损伤与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举杆过高及横杆阻拦的犯规动作非常容易造成损伤。因挡球、冲撞、滑行、挤贴等基本技术动作不熟练造成的创伤占总创伤的三分之二,其中挡球伤主要是球顺竿飞起所致。
冰球创伤的预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裁判工作,防止个别的粗野动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2)加强护具与自我保护及安全教育,对服装、护具、场地、防护等严格检查。不断改进护具的质量以适应技术的发展。
(3)做好准备活动,尤其冰球练习与比赛均处于低温环境中,机体大多处于僵直、缺乏弹性的状态中。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恢复机体应有的竞技状态,更好多地完成必要的技术动作。
滑雪运动多在高低不平的山地上进行,并有从山上急速滑下和跳板滑雪等动作,技术要求较高,动作较难掌握,创伤较为严重,甚至造成死亡。根据英国的报道,在1952~1953年中,2000个英国军士在初学滑雪时共发生了创伤112次,其中最常见的是膝、踝关节创伤。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滑板受树木阻挡或雪沟的障碍,滑雪板突然交叉将膝扭伤等。跳板滑雪时,滑板折断摔下可造成腰椎骨折。错误的着陆可造成两足的粉碎性骨折。为了预防跳板滑雪时的创伤,必须注意场地卫生设备和用具(跳板、优质滑雪板及特制的鞋子)。训练时应先在小的或教学用的跳板上进行,等有了良好的技术水平后,再在大跳板上练习。同时,应注意防止冻伤,采用较好的保暖护具,穿上适宜的服装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