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损伤的辩证诊断

一、损伤症状及体征

根据外力的作用形式、方向、大小与机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及精神状态等,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既有局部症状,也有全身反应,分述如下。

1.全身症状

较轻时可出现精神不振、睡眠不佳、呼吸不顺、大便秘结、尿量少、脉浮悬等。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口渴冷汗、肢体冷厥、血压下降等休克前期症状,甚至出现脉微细或消失、呼吸不均、昏迷等休克状态。

2.局部症状

(1)伤后引起经脉受损、气血阻滞、经络不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受损轻重及损害部位、性质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① 气滞:无固定压痛点及痛点,则伤在胸部,多有呼吸痛、胸闷、浅表呼吸等症状。若筋骨伤痛则多为肝肾受损。

② 气闭:多为颅脑损伤引起的突然昏迷。

(2)肿胀、瘀血、压痛:伤后经脉受损,络道受阻,淤滞于皮肤腠理,局部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离经之血较多积溢于皮下而形成瘀瘢,需经一段时间方可消退。局部积血量较多者,形成血肿应注意外邪入内,热积聚可继发化浓性炎症,如不能即时合理治疗则会导致全身症状。

(3)功能障碍:肿胀后气血运行受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而产生明显的疼痛。进一步引起有关肌肉处等软组织处于痉挛状态,引起局部功能活动障碍。其伤损组织的血运倍受影响,加重了损伤后的恶性循环反应。

(4)异常体征: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情况,在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津精等损伤后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见上节)。骨损伤后,往往会出现特有的畸形、骨擦音、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直轴或纵轴挤压痛、叩击痛等。肋骨多发骨折,可呈现浅表呼吸、反常呼吸、血气胸等临床危重体征等。脊柱骨折或脱位,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是颈部寰、枢椎的骨折与脱位,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筋伤,韧带、肌肉、筋膜、关节囊较多发生,一般在关节部位。韧带断裂时疼痛轻重、肿胀情况取决于血管及滑膜损伤程度,局部可见不同程度的积血、淤血、功能障碍。如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可出现抽屉试验阳性反应,并伴有关节积血、积液;肌肉、肌腱断裂的患者,本人及在场人员可感到或听到断裂的响声,拌有明显的疼痛及功能障碍,局部可触知断裂的凹陷感。

内脏等重要器官损伤,也均具有独特的全身异常改变,脏器损伤多属危重疾患,应分秒必争地尽早确诊投入抢救。

二、四诊

四诊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1.问诊

问诊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应仔细寻问损伤,实事求实地记载受伤的全面情况,采集完整病历,对治疗方案及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患者主诉,主要提示症状、受伤时间,如昏迷患者可由知情人代为阐述。

(2)外伤者,要详细了解暴力的大小、方向、性质(纯性挫伤、锐器刺伤、肌肉牵拉伤、关节扭伤、颅脑及内脏损伤、跌朴、闪挫、坠落)等,外伤发生时机体的姿势,以及外力的重量、硬度、坠落的高度,均可为受伤程度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问清损伤因素,工业损伤、交通损伤、剧烈的殴斗等伤势均较重,而且多为复合损伤,往往会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及休克的并发。颅脑撞击伤,会出现昏迷,必须问清昏迷时间,是否有暂时的清醒后又返复出现昏迷的现象。详细问清有无恶心、呕吐及其次数,耳、鼻是否有血或液体流出。

(4)职业运动员的损伤,多为关节、肌肉、肌腱、睷围、腱鞘、筋膜、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或骨折与脱臼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如踝关节内翻位损伤,易伤外侧副韧带;肩外展撑地损伤,造成肩关节前脱位;投标枪姿式不正确,易造成肱骨投掷骨折等。类似情况均需问清损伤机制,有助于正确诊断,进行合理急救与治疗。急性意外事故损伤常较严重,如竞技体操、单杠或吊环中翻转失手,头部触地的颈椎损伤或脊椎损伤;撑竿跳中的意外事故,如竿折断落硬地后的头部损伤;链球、铅球、铁饼、标枪等意外事故,误伤击人体重要部位等,这类损伤虽发病率较低,但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急救中受伤情况的掌握与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

(5)就诊前,伤部的处理情况:有无就地急救中的整复,整复力度及效果,有无人为的再次损伤,转运方式等。如场地上的脊柱损伤,未用硬板固定转运,而且在没固定的情况下用人背或上下肢抬提的方式,使脊柱呈弯曲状态的转运,或坐于自行车后架推送等,均为不合理、不正确的转运方式,均会形成脊柱的再次人为损伤,给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肢体骨折临时固定的正确与否,对损伤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密切观察有无血运障碍,肢体末端是否有肿胀,感觉、温度、知觉等改变。

(6)损伤后局部情况:包括疼痛程度、性质:轻痛、剧痛、跳痛、静止痛、自发痛、放散痛、烧灼痛等情况。疼痛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寒、凉、湿及疲劳后的反应。肿胀出现的时间、部位、范围的大小、瘀血发生时间、波及状况等。局部血肿大小的变化情况、温度、波动感的轻重等。

(7)功能障碍发生的时间及进展变化情况:如为新鲜骨折、脱位,则立即明显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畸形等症状与体征。疲劳性骨折一般症状较轻。

(8)畸形发生时间:了解其演变过程、角度、方向。如克雷氏骨折,腕部呈现典型的“银叉状”畸形;肱骨干骨折,常出现成角畸形;但腕舟骨骨折,则无明显畸形而易与腕关节扭伤相混,往往易漏诊而影响治疗与预后。应了解患者的损伤机制并加以详细鉴别,防止漏诊与误诊。

(9)伤口情况:形成时间,清创与否,出血状态,以及是否进行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

(10)全身情况:问寒热,恶寒、发热出现在骨伤中,常为感染的继发。颅脑损伤应注意生命五大指征。骨关节结核有发烧史。恶性肿瘤晚期可有持续性消瘦及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临床检查的阳性所见。问疼痛情况、问汗、问食欲、问二便、问睡眠,均对损伤有密切关系。

(11)既往损伤史:个人健康史、过敏史、家族史等有关损伤情况。

2.望诊

对骨伤患者望诊是较关键的环节。患者入诊室后的第一姿态、面容、表情会给医生重要启示。望诊时应尽量多暴露体表,以免对复合损伤漏诊。

(1)望神色

患者的神色及精神状态是损伤轻重的重要标志,也是对人体的意识、思维、活动、营卫、气血、脏腑功能等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观察神态,可判断其正气的盛衰和损伤过程中的转化。一般情况下,患者精神爽朗、对答清晰、面色红润者说明正气未伤;精神萎糜、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者说明正气已伤;若出现神志昏迷、谵语谵望、面色苍白、四肢冷厥、瞳孔散大或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汗出如油、呼吸时深时浅、断续无常,则说明损伤严重,或已进入休克状态。在外伤性休克中,控制失血及镇痛补液补血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迅速进行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及转院,如为脑外伤更应尽量转专科医院救治。

望损伤后的五色所主:白色主失血虚寒症;青色主血瘀气闭,气血运行受限。赤色主损伤发热。黄色主脾虚湿重,湿热阻滞;黑色主肾虚或经脉失于温养。但根据每人的肤色差异及职业影响,在望五色时,参考区别。

(2)望姿态

从患者进入诊室形体姿态,即可明显看出其病变部位。如肩关节前脱位时患者的姿势,往往为健手扶患前臂于胸前、患肘不能贴胸壁,患手触不到健肩,躯体向患侧倾斜。锁骨骨折患者,往往为患肢紧贴胸壁,健手抱托患肘,头偏向患侧前下方。肋骨骨折患者,含胸护壁,语音轻微,活动迟缓。腰间盘突出患者,腰侧弯,手护腰或扶拐,腰正常前屈变小或消失,碎步跛行。下肢损伤时,不同程度的跛行,严重时以单足跳代替行走,减轻患肢负重。膝关节半月板交锁或膝部骨软骨损伤、关节鼠交锁时,膝为屈曲位跛行。跖骨损伤,足跟撑地移行。因此,不同部位损伤时,身体姿态都会出现其各种特征性改变。

(3)望舌诊

舌诊在中医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曾有记载“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候”等,观察舌质、舌苔,虽不能确定损伤之部位及性质,但却能反应出人体气血盛衰、津液盈亏、五脏之虚实、六淫之深浅及伤后机体的变化病情的进退。

舌诊可分舌质与舌苔: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此为中医舌诊的基本理论。两者既有所侧重,但又相互印证,关系密切。

① 舌质:正常者为淡红色。气血虚弱、阳气不足而伴有寒象者,其舌色淡白无滑,往往出现在伤后失血症。舌色红绛,为热症;舌色鲜红进一步发展为绛红色者,多为血中有热,往往为伤后继发感染发烧患者。舌色青紫,为损伤后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聚。瘀血较轻者出现舌局部紫,瘀血程度较重者为全舌紫斑。阴寒血凝,阳气不能温运血液者,舌质表现为青紫而滑润。邪热深重,津伤血滞,则舌质表现为紫而干燥。

② 舌苔:舌苔的变化可显示损伤的表里情况。舌苔量的多与少,标志着正邪双方的虚实。临床中舌苔为淡白而滑润,有时亦可出现于一般外伤复感风寒,初起在表,病邪较弱,正气未伤者。舌苔过少甚至没有的,表示脾胃虚弱。苔白厚而滑,为损伤伴有寒湿或寒痰兼症。厚白而干燥,表示湿邪化燥。舌苔白如积粉,可见于外伤感染,热毒内蕴等症。舌苔的厚与邪气的盛衰成正比关系。舌苔厚腻,为湿浊内盛,舌苔越厚则邪越重。由白增厚为病进,由厚减白为病退。舌红光剥无苔,胃气虚津液伤,多见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舌苔黄,一般主热证,创伤感染瘀血化热时多见此苔象。脏腑的邪热可导致舌苔转黄,尤其脾胃有热者则更为明显。薄黄而干,为热邪伤筋;黄腻为湿热;老黄,为实热积聚;淡黄薄润,表示湿重热尚不太重;黄白相兼,表示由寒化热由表入里;由黄转为灰黑时,表示邪热较盛,多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并伴有高烧失水患者。

(4)望目

目光有神、眼球灵活者为正常眼神。闭目休明不欲视、懒于挣眼为重病者,常见于损伤后休克状态。颅脑损伤者,瞳孔反射为损伤轻重的标志。

(5)望局部

在了解人体正常生理标志的基础上,观察机体局部异常现象及其特有的畸形,协助诊断。临床上较常观察以下几点。

① 望骨的变形:如有成角、缩短、延长、高突、凹陷、旋转等现象,说明机体各部有失常状态。观察有无骨折、脱位等改变,如肘关节后脱位时,其正常的肘后三角形的骨性标志明显改变;克雷氏骨折时,其银叉状畸形、前臂失去应有的连贯性呈台状改变,目观即可初步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病变。骨折局部的重叠移位与成角畸形等,都可通过外观观察到异常变化,进一步协助初步诊断。

② 望肿胀、血肿、瘀斑:有错位的骨折,肿胀明显并会出现瘀血、瘀斑,甚至局部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关节扭伤后,形成滑膜损伤,积血、积液,一般表面可见关节泛泛肿胀,无明显瘀斑,但局部有波动感。肌肉断裂,局部连贯性消失,断裂部可触之凹陷,抗阻时症状更明显,并在主动肌肉收缩时出现“双峰”现象。局部肿胀皮肤多可见瘀斑。肢体被钝器挫伤,可出现局限性血肿,如运动员的股肌挫伤,或足球运动员的胫骨前内侧面挫伤后的皮下血肿,临床中易合并继发感染。踝关节扭伤,所形成的骨折、脱位、韧带断裂及关节囊损伤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积血、积液及瘀斑,应仔细鉴别,防止漏诊及误诊。

③ 望创口:主要观察其大小、深浅、创面破损、颜色、出血、感染、有无窦道、分泌物的性质及颜色、排出流畅程度等。如为感染创口,应注意肉芽生长状态,肉芽组织色红润说明浓已排尽,苍白则为浓毒未尽,脓液稠厚则为阳症、热症,脓液清浠则为阴症、逆症。

④ 望肢体功能:其基本原则应以正常生理功能为标准,认真观察外形是否在正常功能范围之内。观察上肢屈、伸、展、收、举物及支撑能力,与各关节的生理角度。如髁上骨折在愈合后出现的肘内翻;肩围炎,其肩外展及旋转受限,以肩胛骨外旋代替盂肱关节的外展功能,故其临床检查时出现明显的耸肩、端肩而不是展肩的现象;肘关节脱位整复后的屈伸角度受限;腰间盘突出症的脊柱侧弯及屈伸受限程度;髋关节脱位的功能障碍;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屈伸功能障碍;髌骨软骨病、骨关节增生及膝部的各种骨折、软骨病、半月板损伤及关节鼠的交锁,都会影响其下肢的屈伸活动,甚至造成负重后的跛行,使各关节活动达不到正常生理要求,出现各种不同的代偿姿态及异常活动。

3.闻诊

根据患者的语音、呼吸、伤口损伤部位的状态等情况,获得临床具体资料,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1)闻声音

正常声音洪亮、语言轻松、回话有序而自然、描述理念清楚,说明元气无损、肺气充沛。发音过高而洪亮为阳证、实证、热症。发音低弱,为气血不足属阴证、虚证、寒证。语音低微,断断续续,为元气不足而亏损,失血过多休克时多为此症。

(2)闻气味

口臭多属胃热、消化不良、牙周炎等。痰液、脓液气味恶而质地稠厚者,多属湿热或热毒伤后继发感染者。脓液稀薄无臭,多为气血两亏,伤后继发局部结核,关节呈梭形肿胀,如发生在脊柱,X片可出现“寒性脓疡”改变。

(3)闻听骨擦音

骨擦音是完全骨折、有移位的重要标志,在检查过程中极易听到或感到局部的不同音响(但在嵌插骨折、裂纹骨折及青枝骨折中常不显示)。在临床中尽量避免为听“骨擦音”而反复用力牵拉旋转损伤局部,以免造成人为的骨移位加重。

(4)闻听骨传导音

此音是骨折的又一临床指证,一般在四肢长骨的骨折中更易出现。检查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生用听诊器听头,置于伤肢近端适当部位,应注意听诊器头的接触面,一定要与皮肤密切吻合。然后,医生用手叩击骨折远端,对比两侧音量的强弱,骨折时其音量传导减弱或消失。

(5)闻听脱位关节复位声

所有关节在复位过程中,均可听到或感到不程度的响声。髋、肩、肘声响均较大,会出现“咯噔”一声顿响,随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说明复位成功;腕、踝关节响声,较肩、肘部略小;指、趾关节声响最轻;腰椎、胸椎与颈椎椎间关节紊乱,或交锁复位响声清脆,有时连续出现两三声;髌骨脱位,复位声较“闷”。关节脱位在复位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其方向、力度,了解其局部解剖特点,按稳、准、巧的原则施术,严禁用力过猛或强拉硬扯,造成人为复合损伤。

(6)闻听筋断声

筋在中医理论中是指除骨以外的一切软组织。临床中肌肉、韧带、肌腱等断裂时均出现不同程度响声。如跟腱断裂时患者自身或身边的人员均可听到清脆的蹦断的响声;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胸大肌等较强有力的肌肉断裂时,也会出现明显响声及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半月板与关节交锁复位时,出现钝厚或清脆的响声;肌腱滑脱,如腓骨肌腱滑脱,患者会诉说“外踝有滚动感”,但声响不太大,别人一般听不到;髌骨软骨病,屈伸膝或推挤髌骨时,可听到大小不同的响声;腱鞘炎与睷围炎时,可触知局部有“吱喳音、捻发音、握雪音”;狭窄性腱鞘炎,在手指屈伸时,出现弹跳,并失去正常的缓慢屈伸过程,如拉动枪枝的板机动作而出现的声响,故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

(7)闻听患者哭声

婴儿损伤后不会诉说,但对疼痛会以哭声的强弱来表示。如小儿锁骨骨折,有时因特殊情况(尤其是寄托与别人代管)对外伤史缺乏应有的真实性了解,医生应当两手穿过患儿腋下提抱,孩子会发出剧烈哭声,并向健侧躲闪。桡骨小头半脱位时,患儿伤肢不能上举过头,被动使其举臂时,猛力哭叫。

(8)听皮下气肿声

肋骨多段骨折,斜尖刺破胸膜形成气胸后,产生皮下气肿,开放性损伤合并气性坏疽感染等,均可触知皮下气肿声。

4.切脉

可分切脉及摸诊两种,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在骨伤科同时包含触诊的含意。可根据损伤机制进行触诊,鉴别损伤轻重、深浅及其性质,给予正确处理。

(1)实脉、虚脉

切脉要考虑脉象的虚实,对临床损伤的急救有重要意义。损伤中最多见的为实虚两种脉象。

① 实脉:多为闭合性损伤或有轻微的皮肤破损,但失血不多,因疼痛、肿胀、气血淤阻、闭塞不通等原因,脉多见洪大、洪数、弦紧。

② 虚脉;开放性创口,失血较多,气随血失,大伤元气。脉象多见沉、迟。若见脉细微、频数,应注意是否合并有内脏损伤及大出血现象,预防休克的发生。

(2) 一般临床中常见几种脉象

① 浮脉:轻即得,重按反减,多见于新伤淤肿疼痛者。大出血及慢性劳损者出现浮脉时,说明气不足虚相严重,发生在临床上的虚脱及休克状态。

② 沉脉:脉位低沉轻按不应指,重按可得之,多见于内伤或腰脊损伤。

③ 迟脉:脉搏缓慢,每息不足4次。该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痉挛之后或损伤后期。

④ 数脉:脉快,每息在6次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数而无力者多为虚热;浮数热在表,沉数热在里。虚细而数为阴亏,浮大虚数为气虚。损伤发热及邪毒感染数脉有力,损伤津涸脉细无力。

⑤ 滑脉:来往流利,“如盘中走珠”之流利感,应指圆滑充实有力。妇女妊娠期多见此脉象,亦可发生于胸部挫伤患者中。

⑥ 涩脉:形不流利,细而迟,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主气滞、血淤、精血不足。涩而有力者为实,无力者为虚。多见于血亏津少不能濡润的虚证,以及气滞血淤的实证。

⑦ 弦脉:脉形直长如拨琴弦。主诸痛,主肝经疾病。多见于损伤后的剧烈疼痛、腰痛、胸胁痛等。

⑧ 濡脉:浮而细软,脉气无力以动,与眩脉相对。虚损劳伤,气血不足,多见于久病虚弱者。

⑨ 细脉:脉细如线,按之无力,表示气亏血损,而以血虚为主。多见于严重损伤出血患者,久病体虚者,为休克及虚脱脉形之一。

⑩ 芤脉:脉形浮大中空,为失血之脉。常见于损伤出血过多。

⑪ 洪脉:脉动有力,脉体宽大如波涛汹涌,一般见于邪毒内侵,热邪炽盛,或血淤生热之症。

⑫ 结脉、代脉:统称间歇脉。脉来至数缓慢,时一止,止无定数为结脉。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浮动,止有定数为代脉。多见于损伤后疼痛剧烈,脉气不衔接者。

(3)根据伤科“补要脉决”可将脉象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瘀血停积者,多属实证。脉宜坚强而实,不宜虚细涩,洪大者顺,沉细者恶。

② 失血过多者,多属虚证。脉宜细而涩,不宜坚强而实,沉小者顺,洪大者恶。

③ 六脉模糊者病虽轻,而预后必恶。

④ 外伤虽重而脉来缓和有神者,其预后多较良好。

⑤ 伤重疼极者脉多眩紧,偶然出现结脉、代脉为疼痛所至的暂时脉象。

5.触诊

亦称摸诊,是骨伤科局部的重要诊断手法,中医骨伤对此基础理论极为重视,有较完整的记载。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等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说明通过对损伤局部的认真触摸,可以对骨折及脱位性质、移位情况,进一步有较清楚的了解。常用以下触摸方法。

触摸法是用手指仔细触摸患者局部,手法要轻、巧、稳,由浅到深,由周边向中心移动,仔细触摸。骨折性质:成角、歪斜、高突、凹陷、声音或假关节等;脱位程度:全脱、半脱,新鲜或陈旧性;是否有脱位后的关节软组织嵌入,如肩关节前脱后的肱二头肌长头腱交锁,或囊外脱位所形成关节纽扣样交锁等;肌肉与韧带损伤情况,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肌腱与腱鞘的完整性与位置;关节积液程度:波动感大小,温度高低等。触摸法是检查时最先应用的手法,对损伤有较完整的初步概念,有利于科学治疗计划的实施。同时,应密切触摸压痛与挤压痛。

(1)压痛是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不论是骨折、脱位及各种软组织损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痛。因此压痛范围、性质,对诊断与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骨折、脱位、肌肉断裂、韧带损伤,均有明显而剧烈的压痛点和其特有的标志(腕舟骨骨折及四肢的疲劳性骨折除外)。

(2)直轴压痛,为骨折的重要特征。横向挤压痛,多为小腿胫、腓骨,足部跖骨,前臂尺、桡骨,掌骨及锁骨等部的骨折重要标志。临床中认真进行触诊与适当挤压,可出现阳性体征,有助于确诊。

(3)肋骨骨折的胸廓挤压痛,骨盆骨折的前后左右盆腔挤压痛,颈、腰部骨折脱臼及椎间盘突出和跟距骨损伤的垂直叩击痛等。

(4)肌肉与肌腱断裂除明显局部压痛外,并可触之断裂的凹陷。

(5)响声。触诊骨折局部,会出现骨擦音,此点是完全骨折的重要体征。但由于骨折性质的不同,其骨擦音也有一定的改变。横型骨折声音短而清脆,并有光滑的摩擦感;斜型骨折,一般声音为低而长的摩擦感;粉碎骨折音散而碎,似触摸豆感,有移动性,形状大小不同;筋断可出现清脆的断裂响声;肌腱滑脱会有滚动声;肌肉断裂出现弦断响声;腱鞘炎可触知握雪声或捻发声;脱臼复位有钝性“咯噔声”;半月板开锁有混合钝声;脊柱小关节紊乱整复中,会出现复合的清脆声;关节软骨慢性损伤可出现关节部的清脆的弹响声;下颌关节综合症则出现钝性“咯噔声”。根据声响可以对损伤做出一定的判断,结合其它损伤的特点有益于确诊。

(6)触生理功能。触诊时,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行摸诊检查,了解其现有功能状况,对初步诊断非常重要。如关节的明显屈伸、收展、旋转受限,并伴有疼痛或响声,大部分为骨折、脱位、韧带、关节软骨及关节滑囊等损伤。有时出现联合损伤,更应密切观察以防漏诊。如跟腱断裂,足不能提踵,即使有屈趾肌腱代偿,其力度亦相差极远,并可触知腱断裂处的凹陷;髌腱断裂触诊时,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患者不能主动伸直及抬高下肢;跟距骨骨折,足跟部不能受力及支撑,并有叩击痛;肘关节脱位及髁间、髁上骨折,均可触知明显异常改变或响声;髌骨骨折屈伸膝受限,有时可摸到骨折的断裂缝隙。

(7)触摸肿胀情况。根据损伤情况,其肿胀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外力直接作用于局部,软组织与骨同时受损,局部肿胀往往较严重。传导暴力可伤及远端骨折,局部肿胀轻重程度取决于骨折部对其血管损害程度。局部挫伤形成血肿的可能性大,关节扭伤多波及关节、滑膜,关节积血、积液最为多发。因此,在摸诊肿胀局部时,既要考虑到骨折、脱位,同时又要摸清传导暴力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并摸清局部瘀血或积血程度、组织液渗出、积液及其体表温度,并判断是否有继发感染及其程度。

(8)触摸假关节,一般用摇晃法。医生一手持肢体近端,并加以固定,一手位于肢体远端,轻轻摆动,仔细摸清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异常活动。尤其是对肱骨骨折的患者,局部过牵或断端嵌入软组织而形成假关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9)触诊及摸诊的临床注意事项

① 掌握轻、巧、稳的方法,不可粗暴地推、挤、压、旋,而造成人为损伤。

② 在检查过程中可触知和体会骨擦音,但禁止为听取骨擦音而反复活动骨折处,防止造成更重的人为再次损伤。尤其对新鲜骨折不连接现象的患者,应倍加小心,防止因有意的摆动、推挤及旋转等多余的检查而加重局部病理改变。

③ 对骨折过牵或骨折间嵌入软组织,以及脱位后关节肌腱及滑膜嵌入的患者,摸诊既是诊断措施,同时也是治疗手段。但必须掌握伤处的详细损伤机理,了解其解剖特点,力度适宜,方法准确,以达到生理对位。切忌在不熟悉伤情与解剖特点的情况下,猛拉硬旋,而造成人为的二次损伤。 IAb74QD645E5Nlpl5OH95sVD2JN8kziQ9U3yPCoIBAhHtUdjgX8sVX/jKIWPfA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