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或政府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兴建的,以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等需要的社会公有体育场和体育馆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它是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性物质条件。” 建国以来,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兴建了数量众多的公共体育场馆。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的管理。公共体育场馆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实行集中统一的行政领导,在经费来源上由国家统一下拨,业务活动由体育行政部门下达,公共体育场馆长期不开放,功能比较单一,使用率低。198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体育场馆要逐步实现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经营。”公共体育场馆开始由事业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公共体育场馆以创收和减轻财政负担为主要目标,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经费不足的矛盾。但目前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特别是部分体制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前期的改革多为表层的改革,基本上尚未触及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因此,本章试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OiSjiAobuG4n1ROSWuXiutchLqt5L31Mn98M/e3LvTyY5VBD5JPyE6nN0DhaGa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