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体操运动普及之关键

一、体操练习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上,中国体操队曾数次勇夺冠军,这无疑表明中国体操理所应当归属于优势项目,是一个体操强国。于是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国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对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手和精湛的技艺更是叹为观止!然而,对于赛场外的亿万观众来说,他们的生活中,体操运动是否只是电视机里的一个频道或网页里的几次点击,除了欣赏别无其他?

“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在广东佛山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体操学校,曾有记者问:“你办体操学校是不是想培养更多的世界冠军?”李宁回答:“不是,我只想为孩子们增加娱乐内容,让孩子们喜欢体操,生活得更丰富多彩些、更愉快些。这也是我的乐趣。”

善为者不如好为者,好为者不如乐为者。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无疑都以此为理想追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你就自愿付出时间、精力、财力,而且不需要别人督促,完全是一种自我需要的满足,这种动力能够推动你克服各种困难,并且一直持续进行。这种持续坚持的态度,正是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而当你从不同程度的成功里获得快乐时,更坚定了你继续下去的信心,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用另一个词叫“可持续发展”。参加体育运动的最初动机往往就是处于兴趣爱好,体育运动几乎都具有娱乐和游戏的本质,现在看似非常完备复杂的体育项目,也几乎都是从游戏发展而来的,即便是当今最高级别体育竞赛奥运会(olympics-game),其“game”的意思仍就是游戏。

我国自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两条腿走路之后,中国的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始从观念和工作方式上,逐渐从竞技体育单一的以运动技术、运动成绩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中分化出来。正如多年前体育理论界在sport 与 physical education的区别上所做的争论,只有明确理解两者在主体和目的上不同,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不一样的方式方法。作为体育教师,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健康状况,选择或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最终目标是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这就是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在学习效果方面有两个很重要的区别:一是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也即是当场显示技能差别。一个动作做得好坏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而其他学科因为是头脑中的知识,所以当场学习效果怎样别人并不知道。因此,很快很直接的评价会使一些学习较慢的学生感到自卑。二是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结合运用的,而其他学科很少存在学习效果的相互配合问题,因此,差生在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笨”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体操项目教学中,教学内容难度偏大,倒立、支撑、悬垂、翻转等非常态动作不易掌握,如果教师只注重“技巧动作”的传授,并不强调学生如何运用技巧的时机、目的、效果,使得许多学生对技巧缺乏理解,他们或因能力问题没能掌握动作,或因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发挥和运用技巧,最终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或信心,有的甚至从此闻体操色变。这是竞技体操项目在学校及大众中普及较困难的原因。

在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快乐体育等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体操这一运动项目更应该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内容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和锻炼。组织教法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喜爱体育、参加运动的态度。 XqdeCkojKjer1rVZIaqishipqNCYR82MMjavETYWmGo2u2RbTKBZhzoQkVv4lo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