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是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因关节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有主动的和被动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是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关节活动幅度是评定运动器官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如果关节活动幅度下降,肢体出现功能障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劳动以及运动。因此在制订锻炼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对关节的运动幅度进行检查评定,这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
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的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度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度受如下因素影响。
骨关节结构是依据人体生理生长规律需要而形成的,其具有高遗传性的特点。尽管运动训练可以促进骨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此幅度仅在一定较小的范围之内。
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通称为关节。按照关节的结构和活动情况,可将人体全身的关节分为不动关节、动关节和半关节,人们一般所说的关节常指动关节。构成关节的主要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是指形成关节的两个相邻部位,其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多数关节面的软骨为透明软骨,可减少相邻两关节之间的摩擦,并有缓冲震动和减轻冲击的作用。
(2)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
(3)关节腔。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相邻骨关节面软骨共同围成的封闭腔隙,关节腔内的压力较大气压低(此现象称为负压),负压对加固关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除关节的主要结构外,还有关节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包括滑膜囊、滑膜襞、关节内软骨、关节韧带等,它们主要对关节起加固、保护和减少摩擦等方面的作用。
骨关节结构的稳定主要依靠肌腱和韧带,肌肉可以从关节外部辅助控制关节活动幅度。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稳定作用可以保证关节不超出解剖许可范围而发生损伤。
皮肤和皮下组织均是关节活动的限制因素。长期卧床通常会使机体关节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表现出紧缩和增生的现象,而随着柔韧性训练进行相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会逐渐适宜于关节伸展,进而提高机体柔韧素质。
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时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并且,神经分化抑制的发展过程通过肌肉随意放松能力的角度影响柔韧素质。
机体内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加速促进了肌肉粘滞性的减少,因此通过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机体的柔韧性。研究证实,外界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是机体柔韧性的适宜温度,而18摄氏度以下则限制机体的柔韧性。
机体的柔韧性表现出生物节律的特点,通常早晨机体柔韧性较差、中午机体柔韧性较佳。
柔韧素质的增长具有生长规律,通常柔韧性10岁之前具有自然获得发展的特点、10岁之后表现出逐渐下降的特点。
研究证实,在不同年龄段女性柔韧性均表现出优于男性的特点。其中原因可能为骨盆和激素的性别差异,二者可以影响骨关节相关组织的松驰程度(laxity)。
准备活动可以从提高机体内环境温度的途径升高柔韧性。Wright等研究报道,充足的准备活动可以升高关节活动范围约20%的幅度。
进行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受检关节须充分暴露。
2.测量时,病人及检查者的体位应正确,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及检查的可重复性。
3.固定好测角计,其轴心应对准关节中心或规定的标志点,关节活动时要防止其固定臂移动。
4.通常应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动范围。
5.应与健侧(对侧)相应关节测量进行比较,亦应测量患部上下关节的活动范围。
6.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它康复治疗后立即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