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风筝界,有一种比较有共识的说法——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和南通风筝是当今中国比较典型的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四大风筝流派。潍坊风筝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原因不仅有颇具影响的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还在于其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了深入了解潍坊风筝文化,笔者曾在潍坊进行过近4个月的田野调查工作。本文将试图把美丽的潍坊风筝文化展现给您。
历史上,风筝曾有多种称谓,像纸鸢、风鸢、飞鸢,或者是纸鹞、纸鸱、纸鸦等。“纸鸢”或“纸鹞”的说法早在唐代乃至之前就出现了。唐代李延寿《南史·侯景传》说: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叛乱时,羊侃曾献计用风筝向城外送信求援,“作纸鸢,系以长绳,藏敕于中”。到了唐代,当放风筝成为一种游戏娱乐活动而见于民间以后,“纸鸢”一词就更见于一些咏风筝的诗文当中了。如唐代的唐荣、杨誉都曾作《纸鸢赋》,(唐)罗隐的诗《寒食日早出城东》曰:“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还有(唐)路德延的《小儿诗》中也有“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的诗句等等。“纸鸢”或“纸鹞”称谓之出现,大概应当是与唐代造纸技术的普及、制纸业的发达和纸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有关。纸为风筝提供了比丝帛更为廉价的蒙面材料,“纸鸢”或“纸鹞”之称也就由此而来。自唐以后,“纸鸢”一词一直流行沿用到民国年间乃至现在。
大概是到了五代的时候,“风筝”一词开始逐渐出现在风筝“称谓一族”当中。据(明)陈沂《询刍录·风筝》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鸣筝,故名风筝”。《辞海·风筝》也沿用了此说法:“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称‘风筝’”。
需要说明的是,“风筝”一词,其实早在唐代就有,并且在当时的一些诗文中都可见。不过,唐代的“风筝”与现在的“风筝”并非同一个概念。在唐代,“风筝”是指挂在屋檐角下名为“占风铎”或“风铎”的檐铃。(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说:“歧王宮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风铎也叫“风筝”、“铁马”、“风铃”等。李白《登瓦官阁》中“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的诗句,还有晚唐诗人高骈的《风筝》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里的风筝皆指的是风铃。所以,(明)郎瑛《七修类稿》说:“曰风筝者,乃古殿阁之檐铃尔,借以名今之带弦之纸鸢也,各有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因为种种原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往往会出现一些别称或者叫俗称,而且因为这些俗称往往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或文化意义,所以也就更为人们所乐意接受。应当说,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过去潍坊人的“字典”当中,风筝就曾有“刘海”、“杏花天”、“跑破鞋”等一些别具一格的俗称。尽管这些说法已基本只是过去时了,然而,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存在,却是深刻体现了潍坊人所拥有的那份风筝情结。
先说“跑破鞋”。“跑破鞋”听上去是一个很不雅的名字,但过去当潍坊人称风筝为“跑破鞋”的时候并不曾有什么邪意。有人说,“跑破鞋”说的是小孩子放风筝的时候,因为风筝老是不起,就得不住地跑,结果都把鞋子跑破了,这样风筝就有了“跑破鞋”这个不雅的绰号。潍坊童谣“竹片青,纸片白,现扎现放跑破鞋,乐坏了娃娃,急坏了奶奶”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还有一种说法,“跑破鞋”指的就是“八卦”风筝。据说在杨家埠还曾有一个传说故事:先前,潍县人把风筝叫“鹞子”。杨家埠第一个扎风筝的人被称为“鹞子祖师”。有一年春天,“鹞子祖师”领着孙子进城赶集,正碰上大户子弟在沙滩上放风筝,小孙子给迷住了,就跟着人家跑,结果挨了大户子弟的骂,小孙子委屈得哭了。“鹞子祖师”一气之下,费了一夜的功夫给小孙子扎了一只“八卦”风筝。可小孙子噘起嘴,嫌风筝太寒碜,不如城里放的风筝好。爷爷就哄孙子说,“别看这八卦不济,它可是上能管天,下能管地,中间能管人,还是请姜子牙造的呢。”孙子给爷爷给哄乐了,便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起来。“八卦”越飞越高,小孩子越跑越高兴,结果都把鞋子跑破了。从此,八卦风筝就有了一个不雅的诨号——“跑破鞋”。后来,“鹞子祖师”又把许多木版年画上的人物故事,譬如“牛郎织女”、“麻姑献寿”、“水漫金山”等画在了风筝上。于是便有了一首民谣:“杨家埠人能通神,风筝年画齐摩云。气煞财主众阔少,笑乐穷苦庄稼人。”
像这样的传说故事往往是为了某一不好溯源的事借用故事的形式使其有一个说法,以满足人们的那种求源的心理。“跑破鞋”之说到底从何时说起?或者更进一步说,杨家埠人到底从何时开始扎风筝的?确切的时间谁也讲不清楚了,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传说故事。至于“跑破鞋”的意思,我想,就应当是说,小孩放风筝喜欢不住地跑,都把鞋子跑破了。儿童放风筝不像老年人,放起来以后就不怎么动了。儿童放的风筝一般都比较简单,所以往往需要不停地跑以使其飞得更高。潍坊金石书画家陈寿荣(1916-2003)先生曾在“漫谈潍县风筝”一文中回忆说:“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笔者童年时亲眼看到了那时风筝在潍县民间的盛行情况。……有的小孩用自己扎的不够标准的‘挣子’、‘八卦’等,以不长的线牵着奔跑,一停住它就落下来,只好不断地跑,累得满头大汗”。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在放风筝的跑动中不仅获得了乐趣,同时还锻炼了身体。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卷十》就曾说:“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儿张口望事,以泄内热”;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儿童放之(风筝) 空中,最能清目”。
那么,为什么又有“跑破鞋”即“八卦”风筝之说?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八卦风筝是潍坊风筝早期的风筝造型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代表作之一,早在清光绪年间杨家埠的木版年画中就出现了八卦造型的风筝。在潍坊,你随便问一个人八卦风筝是什么样,他都会回答说:“两个方框一调角就是一个八卦风筝(也就是八角风筝),奇简单”(“奇”字是方言,就是很、非常的意思)。所以过去很多小孩都有用旧报纸自己动手糊八卦风筝的经历。1987年4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的由著名邮票设计家潘可明女士设计的T115第二组《风筝》邮票,其中一枚的造型就是八卦。这套邮票其实就是根据潍坊风筝来设计的,也可以说是在潍坊人的积极努力下面世的,这是题外话。
相比之下,“杏花天”以及“刘海”的说法就要比“跑破鞋”来得高雅得多了,而且更具文化的韵味。“杏花天”来自潍坊一种传统样式的风筝——以“杏花天”三个字扎的字形风筝。潍县(潍坊)地处北方,春寒较长,清明时节他花未萌,只有杏花盛开,正所谓“人笑人歌芳草地,乍晴乍雨杏花天”。所以聪明的人们就不用任何图形,只是扎出三个红字——杏花天,以示对阳春美景的领略之情,以表达人们对冬去春来的那份喜悦心情。过去在清明美景中,扫墓人祭扫途中望见晴空中有人放飞的“杏花天”是常有的事。清末民初潍县人裴星川曾有竹枝词云:“纸灰飞舞东风前,祭扫人人到墓前。万里晴空红字现,谁家放起杏花天?”
“刘海”的说法也是来自潍坊的一种传统风筝——“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是一个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刘海成了神仙,对他的妻子念念不忘,下界要把妻子带到天上。可他的妻子不干,刘海便把她点化成金蟾,并用一串铜钱戏引她一同上天。明清之际,“刘海戏金蟾”的传说非常盛行,并多见于玉雕、竹雕、年画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历史上此传说的含义有多种解释,有的说是寓意发财、富贵,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的说法。蟾也是多产多育的象征,所以“刘海戏金蟾”也有富贵多子的涵义。在潍坊,“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被风筝艺人们以不同的造型绘制在了风筝上,尤其在杨家埠,甚至成了其代表作之一,于是就有了放“刘海”之说。不过,在潍坊的风筝中,刘海的妻子金蟾往往是作为贪财之徒而成为受讽刺的对象的。
在潍坊传统风筝当中,类似“杏花天”一类的字形风筝还有比如“天下太平”、“吉祥如意”、“双喜”、“寿”字风筝等等,而类似“刘海戏金蟾”一类以一些民间传说或小说戏剧里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风筝就更是司空见惯了。《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和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中的鹊桥会。再譬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许仙游湖”、“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嫦娥奔月”、“雷震子”、“天女散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花木兰”、 “包擎(青)天”、“七品芝麻官”、“哪吒闹海”、“王小赶脚”、“孙悟空”,等等等等。一个风筝就是一个故事——投影在天幕上的故事,放飞娱乐与欣赏美丽动听的故事融为了一体。多少年以来,一代一代的艺人们乐此不彼地将这些人物故事搬上风筝,从表面看来,它反映了人们对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的一种朴素的钟爱之情,但在深层意义上,不能不说它表达了人们的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憎恶。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这样一些题材的风筝,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讲,还有一种隐含了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过去没有现在这样良好的教育条件的年代,这些风筝无疑就是教科书——直观的教科书。
如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门类一样,含蓄又大胆地表现对吉祥幸福的期盼构成了潍坊传统风筝的一个突出特点,风筝成为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诉求的良好载体。
规避焦虑与灾祸、祈求吉祥与幸福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社会心理,宗教、巫术等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的——“宗教就是由于对付危机(crises)而发生,所以危机便是宗教的第一个条件。”在传统的潍坊风筝当中,众多造型各异的鸟、鱼、虫、兽等动物风筝,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风筝,在本质上或者说原本是传达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从表面上看,丰富多彩的动物题材的风筝,仙鹤风筝、孔雀风筝、鹰风筝、燕子风筝、鸢鸯风筝、蝴蝶风筝、麒麟风筝、狮子老虎风筝、十二生肖风筝、鱼风筝等等更多地是对一种艺术审美效果的追求,也似乎是人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情结的表达,并且我觉得在更加世俗化又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当中尤其如此。然而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又不能不说它实在与人类原始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心理有着潜在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其实十二生肖本身就起源于动物崇拜),是人类原始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心理遗迹或者说是原始信仰在风筝文化里的折射。我们知道,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对动物或图腾顶礼膜拜”式的神崇拜已经逐渐为“对动物或图腾欣赏”意义上的崇拜所替代。大量动物题材的风筝不能不说就是在这种欣赏意义上的动物、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
在众多以动物为题材的风筝中间,龙风筝——尽管龙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作为潍坊风筝的典型代表,是最值得特别说道的。龙风筝准确的叫法是龙头蜈蚣风筝,它是由蜈蚣风筝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其原始形态就是蜈蚣风筝。蜈蚣风筝属串式类风筝,在我国各地都比较普遍。蜈蚣风筝起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上海体育志》上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些地方,比如川沙、南汇、奉贤等地民间就流传蜈蚣风筝,一般蜈蚣风筝是由30~50只月亮鹞串成。所谓月亮鹞是指蜈蚣的腰节都是圆形的。最大的蜈蚣能有百斤以上。
据潍坊风筝老艺人韩福龄先生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曾见过北京的蜈蚣风筝,大概是因为其头不怎么好看,所以叫“鬼脸”风筝。蜈蚣风筝又是什么时候变成了龙头蜈蚣风筝呢?这也是一个历史之谜。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能确定下来的就有百十年的历史了,可见其肇始应当更早。蜈蚣头不怎么好看,没有审美价值,将蜈蚣头换成龙头,使其具有了更强的审美价值。民国初年的潍坊风筝艺人胡景珠(1893~1964)、康万香(1899~1964)等都是扎制龙头蜈蚣的高手,而且被后人称为“胡派龙头蜈蚣”和“康派龙头蜈蚣”。一百多年来,潍坊人对龙头蜈蚣风筝是那么地乐此不疲,情有独钟,一代一代人承继着并不断创新着。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来,每一届风筝会都少不了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1986年第三届风筝会上,杨同科、杨其民父子设计并有一些杨家埠村民参与完成的360米的巨型龙头蜈蚣风筝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之后,更大、更长、更具创意的龙头蜈蚣风筝相继被潍坊人创作出来,像“龙凤呈祥”、“哪吒闹海”、“二龙戏珠”等。1993年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场上还出现了“百龙闹春”的壮观场面。过去潍坊老百姓当中曾有“没有年画不过年”的说法,而今天,俨然就是“没有龙头蜈蚣不成风筝会”了。现在人们干脆称龙头蜈蚣风筝叫龙风筝了,甚至会说某某扎了一条龙。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的龙文化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进入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髓里。我想说,龙风筝又为我们几千年的龙文化普写了新的篇章。
吉祥图案是一种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意念和感性的手段,这是我们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从取材上,吉祥图案往往以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从含义上,吉祥图案则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以寄托和表达人们祈求吉祥、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因物喻义,将情、景、物融为一体,主题鲜明突出,富有中国独特的文化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潍坊传统风筝中有很多都是属于吉祥图案风筝,像“八仙庆寿”、“麻姑献寿”、“百福(蝙蝠谐音‘福’)并臻”、“五福临门”、“鲤鱼跳龙门”、“连年有鱼”(谐音“余”)、“吉(鸡谐音‘吉’)庆有鱼”、“鹿(谐音‘禄’)鹤同春”、“麒麟送子”、“仙鹤送子”、“龙凤呈祥”、“双喜”等寓意吉祥的风筝,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风筝上。
在潍坊的了解发现,潍坊风筝不曾有“放晦气”的风俗 ,也不知是潍坊人对此不相信,还是曾经有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变异消失了。然而,潍坊风筝当中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却明显地表现出了与“放晦气”风俗相同的民俗心理——对幸福吉祥的心理诉求。当这些承载着美好愿望的风筝飞在空中的时候,美好的愿望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也随之飞向了无垠的天空,这会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所以直到今天,这些传统的风筝仍然受到人们的钟爱。当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放风筝更多地是赋予了“放飞快乐”、“放飞希望”、“放飞自由”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意义。
“开门大吉”的风筝作品是原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馆刘之堂老先生为参加1986年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而创作的。作品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形象直白的描写:模拟天安门的门楼象征着中国;敞开的大门寓意开放的国门;门前的大公鸡代表大吉大利(“鸡”谐音“吉”),国富民康。此作品在形式上是传统的,是中国传统硬翅风筝和板式风筝的结合,但在主题内容上却是极具创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件具有历史开创性的作品。之所以予以这样的评价,关键就在于它把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与风筝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结合在了一起。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富裕,也带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心态的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潍坊的国际风筝会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结合历史的现实场景,我们不能不说,“开门大吉”其立意之新,寓意之深刻,都是值得称道的,它体现了传统的风筝文化与时代生活的融合 。之后,在每次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极具时代感的风筝作品:“雨过天晴”(1989年动乱以后刘之堂先生的又一作品)、“神州5号”、“世界和平万岁”、“北京2008”、“跨越历史”(刘翔跨栏)、“福娃”,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形形色色的广告和卡通人物等风筝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这些现代题材的风筝无不充满了时代文化气息,讲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代百姓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国家大事乃至国家政治的认识和关注。所以说,潍坊风筝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包含了多种文化因子在内的一项民俗文化事象。
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就认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潍坊风筝可以说为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文化概念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风筝虽是人们用以休闲娱乐、健身健心的“玩具”,而潍坊风筝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可读性和艺术美感的人物故事和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还有“刘海”等那些曾有过的饶有趣味的风筝俗称,以及其永恒的祈吉盼福的创作主题,无不体现出潍坊风筝的地方文化风格与特色。一只看似简单的风筝,人们却赋予了它丰富的意义。潍坊人编织了自己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风筝文化。
● 唐·李延寿.《南史》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2004
● 据《新五代史》记载,(后)汉隐帝曾不顾“天下旱、蝗,黄河决溢”,“与业(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廋语相诮戏,放纸鸢于宫中.太后数以灾异戒帝,不听”.见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337
●《辞海》词语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17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第五·占风铎》.四库全书10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57
●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第十二·辩证类·风鸢》,续修四库全书本11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58
● 陈寿荣供稿、谭先民整理.漫谈潍县风筝[C].《潍城文史资料》第四辑,155-156
●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第八.四库全书本1047:974
●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盛》(合订本).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136
●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0
● 上海体育志编篡委员会编.上海体育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87
●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
作者简介:张基振(1963.5),男,山东省济南市,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民间体育、休闲体育
通讯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10号 体育嘉苑9-4-302
联系电话:0531-82617486 0531-66987651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