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凝聚力的概念体系

凝聚力(Cohes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ohaesus),表示结合或粘合在一起的意思。早在20世纪30年代,Lewin开创的群体动力学中已有凝聚力方面的探讨。但最早对凝聚力提出定义是Festinger(1950)等人,他们认为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力量的总和”。该定义把凝聚力看成是群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在群体内会产生一种共同的意志力和能量,紧紧地把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为追求群体的目标而奋斗。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许多研究者对于凝聚力一词或因其研究所需,立场不同等原因,而有不同的定义:Cross和Martin(1952)定义为群体对破坏性力量的抵抗程度。Libo(1953)定义为群体的吸引力。Lott(1965)将凝聚力定义为人际吸引。Hagstrom和Selvin(1968)以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凝聚力包括社会计量凝聚与社会满足两个因素。Mikalachl(1969)将凝聚力分为作业凝聚和社会凝聚两个方面。Evans和Tarvis (1980)认为凝聚力是成员间的亲密性和团结在一起的力量。Carron(1982)认为凝聚力是反映一个群体在追求其目标和目的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Goodman,Ravlin和Schminke(1987)将凝聚力定义为群体成员对群体任务的承诺。

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对于凝聚力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Cross & Martin,1952;Libo,1953;Lott,1965;Evans & Tarvis,1980;Goodman,Ravlin & Schminke,1987);另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多维的(Hagstrom & Selvin,1968;Mikalachl,1969;Carron,1982;Widmeyer,Brawley & Carron,1985)。由于单维的观点只局限在社会关系层面,忽略了作业时的凝聚力,在解释凝聚力与群体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常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所以多维的观点日益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后,Carron提出的凝聚力的定义及概念体系在大量有关凝聚力的研究中被认可并引用。研究者普遍认同凝聚力包括两维结构的观点,即凝聚力包括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两个方面。任务凝聚力是指对群体任务的承诺或群体任务或目标对群体成员的吸引力。社交凝聚力则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喜欢程度。直到1998年Carron等人在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又对凝聚力的定义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即凝聚力是“反映群体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可以说,Carron等人提出的凝聚力概念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图2-1),其包括3个假设:第一,凝聚力作为群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群体成员的感知来测量的;第二,群体凝聚力反映了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及群体一致性两个方面;第三,成员对群体的感知主要集中在群体任务(如群体目标)和群体社交方面(如关系)。这样就形成了4个维度,即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这一概念体系除了强调任务与社交的多维内涵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不像状态那样短暂,也不像特质那样稳定。在群体的不同发展时期,凝聚力具有不同的内涵;其次,凝聚力是工具性的,即所有群体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群体形成和维持的原因;最后,凝聚力有情感维度,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图2-1 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Carron,Widmeyer&Brawley,1985)

为了改变早期实证研究缺乏明确理论导向的尴尬状况,Carron(1982)提出了一个凝聚力研究的一般理论模型(图2-2)。该模型包含了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及凝聚力结构。其中,前因变量可分为四大类,即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运动队因素;后果变量可分为两大类,即群体结果和个体结果。每个大类中又分别有若干具体变量。

图2-2 运动队凝聚力研究理论模型系统(Carron,1982)

目前国内外关于运动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大都以Carron提出的理论研究模型为基础,本书将群体凝聚力定义为:为了完成训练或比赛任务,由运动员自愿组成的群体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它又由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也可称为交往凝聚力)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指队员团结一致为实现某一特殊的目标做出努力的程度;后者是指队员相互欣赏,并愿意成为队中一员的程度。 ngDm+HP/IpBa3x5iu3HFpHKlntiowM40jkeGwK97hGMnIKl3+JJy/khreFSkxD9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