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线粒体生物合成中蛋白输入机制

由于mtDNA有限的编码能力(编码 13种蛋白),线粒体中的大多数蛋白来源于核基因组编码。因此,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不仅依靠mtTFA的输入,而且依赖于许多核编码的基质及膜前体蛋白向线粒体内的输入。这通过所谓的蛋白输入装置实现,其中包括外膜易位酶(Toms)和内膜易位酶(Tims)。线粒体定向蛋白通过分子伴侣蛋白、胞质热休克蛋白 70(HSP70)、线粒体输入刺激子以及可能的Tom34定向到线粒体输入位点。蛋白向线粒体的输入启动于外膜异位酶复合体内的受体,随后其传输前体蛋白到达内膜蛋白。前体蛋白随后被mtHSP70/Tim44复合体引导,在这里mtHSP70充当分子钳的作用,拖动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基质中的加工肽酶使前体蛋白N-末端的靶前序列分裂,然后被HSP60和伴侣素 10 kDa(cpn10)重新折叠成成熟形式。成熟的蛋白然后被整合到线粒体内的适当位置。

骨骼肌在不同的细胞隔间含有不同的线粒体亚级分。肌膜下线粒体迅速定位于肌膜的下面,而肌纤维间线粒体则与肌原纤维混杂在一起。据推测在骨骼肌中这些亚级分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可能由于亚细胞定位的差别,也可能由于其生物化学特性的不同,可部分归功于蛋白输入率的差别。线粒体亚级分中蛋白的输入与它们不同的氧耗比率、ATP合成密切相关,而ATP的合成对胞质中蛋白质的解折叠、异位透膜和最终基质中的重新折叠都是很重要的 [84] CROfXXY0cMTp98e9kTWFvZbOpF6oncnveH9gAJL5Bs/XuKbkukXwg7EsuOVFD2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