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1891年起源于美国,1896年篮球传入中国。1936年男子篮球被列为第十一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篮球比赛通常采用的竞赛方法是循环赛制和混合赛制。举办单位可以根据比赛任务、参赛队数、比赛时间及场地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竞赛方法。
有30支队参加比赛,比赛分常规赛、季后赛两个阶段进行。
参加比赛队分成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每联盟各15支队。东部联盟又分成大西洋赛区、中部赛区和东南赛区,每赛区各5支队;西部联盟又分成太平洋赛区、西南赛区和西北赛区,每赛区各5支队。
常规赛:采用主客场制。每支队分别与同联盟同区的每支球队赛4场;与同联盟不同区的10支队中的4支队赛3场,与另外的6支队赛4场;与不同联盟的15支队各赛2场,每支队共比赛82场。
季后赛:季后赛首先在东、西联盟内部进行。联盟中每个赛区常规赛积分最高的队直接进入季后赛,在联盟常规赛中成绩最好的另外1支队与前面的3支球队成为季后赛的种子队。另外4个季后赛名额将从11支队在常规赛中排名在前的队中产生,而不考虑球队在赛区的排名。季后赛采取淘汰制,三轮比赛都采用7场4胜制。常规赛比赛胜率高的球队将获得先打2个主场,再打2个客场,最后打1场主场的安排。东、西部联盟冠军参加的NBA总决赛采用7场4胜制,主客场则根据2,3,2原则排定。
有16支队进入决赛,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6支队分成4组,每组4支队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各组的1~4名。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每组前2名共8支队分成2组,每组后2名共8支队分成2组。4组分别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各组的1~4名。
第三阶段:前8名2组中的1、2名对1、2名,3、4名对3、4名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全部比赛的1~8名;后8名的2组用同样的方法决出全部比赛的9~16名。
有12支队进入决赛,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2支队分成A、B两组,每组6支队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各组的1~6名。
第二阶段:A、B两组的前4名共8支队分成C、D两组,每组4支队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各组的1~4名。
第三阶段:C、D两组的1、2名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全部比赛的1~4名;C、D两组的3、4名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全部比赛的5~8名;第一阶段A、B两组的5、6名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全部比赛的9~12名。
在循环赛中球队的名次按球队在同一循环比赛中的积分多少排定。篮球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遇两队或两个以上的队积分相同,则依照以下顺序排定名次。
(一)两队积分相同,则两队之间的胜者名次列前。
(二)如果两队之间在比赛中的积分和得失分率相同,则两队在本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三)两个以上队积分相同,再次排列中只考虑积分相同队之间的比赛成绩,成绩好者名次列前。
(四)如果再次排列后仍有球队积分相同,只考虑仍相同的队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五)如果仍有球队积分相同,则以这些队在本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确定,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六)如果在任何阶段,用上述准则将众多积分排列相同的队减少到仅有两个队排列相同时,则1和2款中的程序将自动适用。
(七)如果经过减少仍有两个以上队排列相同,则3款程序开始重复运用。
(八)得失分率=得分÷失分。
一、竞赛办法
有14支队参加,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常规赛):分为南、北两区,每区7支队,采用本区进行主客场四循环和另区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按总积分排出14支队的名次和在本区的常规赛1~7名。
北区:北京、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陕西、新疆。
南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八一。
第二阶段(分区决赛):第一阶段常规赛各区的前4名,进行主客场制的交叉赛(常规赛名次列前的队多一个主场),采用3场2胜制,决出各区的冠、亚军及3、4名(见下图)。
南、北区决赛秩序表
第三阶段(总决赛):第二阶段各区决赛的1~4名,共8支队进行主客场制交叉淘汰赛(分区决赛名次列前的队多1个主场,取得获胜场次后不再比赛(见下图)。1/4决赛采用3场2胜制,半决赛和总决赛采用5场3胜制(1/4决赛和半决赛的负队不再进行比赛)。
总决赛胜队为本次联赛第一名,负队为第二名。半决赛的负队(即3、4名队)和1/4决赛的负队(即5、6、7、8名队),常规赛名次列前的队名次列前。
总决赛秩序表
二、竞赛规则及特殊规定
(一)采用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的2004年《篮球规则》和国际篮联的规则解释。
(二)采用4×12分钟的比赛方式,其中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中间休息2分钟,第二、三节中间休息10分钟。
(三)每队在第四节和每一决胜期最后2分钟各增加1次30秒短暂停。
(四)中篮后和第四节及决胜期最后2分钟内所有需要掷界外球恢复比赛的暂停,均在记录台一侧前场罚球线延长线和中线之间掷球入界(位于前场端线掷球入界除外)。
(五)在比赛临近结束时,某队获得一次掷界外球,当:
1.比赛时间不足0.3秒(含0.3秒),比赛不再进行;
2.时间还有0.4~0.7秒(含0.7秒),场内的队员将掷进场的球直接拍或触及(如空中接力),使球进入球篮中篮方有效;如双手持球后再投篮,中篮无效。
一、竞赛规则
(一)场地
标准的半个篮球场地(14×15米),或按半场比例适当缩小(长度减2米,宽度减1米),地面坚实,场地界线外有1.5~2米的安全地带。
(二)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设1~2名裁判员和1名记录员。裁判员是比赛中唯一的宣判和终决的人员,负责在记录表上签字,监管计20秒违例。记录员兼管计时、计分。记录两队累积的分数(包括投篮和罚球的得分)、全队及个人犯规次数以及比赛时间,并按规则要求宣布比赛进行的时间、比分,同时兼计特招运动员的上场时间。
(三)除下列特殊规则外,比赛均按照当年最新国际篮球规则执行
1.比赛时间:
全场比赛时间为10分钟(上下半时各5分钟)。比赛中场休息时间为1分钟,比赛双方各有一次暂停机会,时间为30秒,但不允许在每节的最后一分钟要求暂停。每半节比赛仅剩一分钟时计时员宣布时间。只有暂停及遇有球员受伤情况下方可停表。比赛双方均不得通过各种手段有意拖延比赛时间,否则,裁判员有权处以一次技术犯规处罚。
2.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选取发球权。
3.比赛开始和投篮命中后,均在发球区(中圈弧线后)掷球入场,算做发球。
4.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在发球区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将球传给队友,不能直接投篮或运球,否则处以违例。
5.守方防守而获得进攻资格时,必须迅速将球运(传)出三分线外(队员双脚出三分线),方可组织反攻,否则判违规。
6.24秒违例的规则改为20秒。双方争球时,争球队员分别站在罚球线上跳球。
7.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3次犯规,第4次犯规罚出场。任何队员被判夺权犯规,则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8.每个队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对方个人及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如投篮不中,仍由攻方继续发球。
9.每个队出现第六次犯规,如被侵犯队员没有投篮动作或已作出投篮动作但没有得分,则执行两次罚球,并在第二次罚球时抢篮板,如两罚皆中,由犯规方发球;如被侵犯队员已作出投篮动作且得分,则追加罚球一次,不论罚中与否,均由犯规方发球。
10.只能在死球的情况下进行替换。比赛中,队长是场上惟一发言人。
11.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如出现平局,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即每队指定3人按顺序并以此为循环参加罚球,但不必3人均罚,在罚球过程中只有出现某队领先1分时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12.在比赛中不允许扣篮、抓篮框和篮网。
一、竞赛办法
(一)第一、二阶段:各组进行双循环制比赛,排出小组名次。
(二)比赛采用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的2006年《篮球规则》,并执行以下特殊规定:
1.比赛分四节,每节10分钟。每节全队累计5次犯规后执行罚球。第一、二节之间休息2分钟,上、下半时之间休息8分钟。
2.每节上场队员自由组织,但每队必须保证有10名队员各自上场时间不少于5分钟。如有违犯,判该队0∶2告负。
3.第一、三节必须采用全场防守(包括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或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第二、四节自由选择防守方式。
4.前场篮板球加分:每节某队前场篮板球累计男队已达4次、女队已达3次后,该队每抢到1个前场篮板球,加1分。只进行单节累计。
(三)男队使用7号、女队使用6号比赛用球(中国篮球协会审定、赛区提供)。
(四)各阶段运动员在赛前一天参加身体素质、技术测验。测验项目第一阶段为:多组变距折返跑,内、外线投篮(内线投两分、外线投三分),菱形运球突破上篮;第二阶段为:急停跳投,双脚起跳摸高,梯形滑步。测验项目标准、办法按《全国篮球身体素质、技术测验手册》执行。每个赛区的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工作由中心派出的身体素质、技术测验组长负责。
二、决定总名次的办法
总名次根据总分排定,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比赛名次在前者列前。总分=比赛得分+测验得分;
(一)比赛得分=(队数-名次)×70%
(二)测验得分=(队数-名次)×30%
三、奖励办法
(一)第一阶段各赛区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测验个人总分获前8名的运动员给予奖励(办法另定)。
(二)第二阶段获A组前6名队伍的主教练员给予奖励(办法另定)。
(三)第二阶段A组评选出“最佳得分”、“最佳三分球投手”、“最佳篮板球”、“最佳助攻”、“最佳抢断”、“最佳扣篮”、“最佳盖帽”等奖项前3名的运动员,分别给予奖励。
篮球比赛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