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循环赛制

循环赛制(简称循环赛)是指所有参赛者(队或人)相互之间都轮流进行比赛,最后按照其在循环比赛中得分的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循环赛包括有:单循环赛、双循环赛、分组循环赛和积分循环赛等。

一、循环赛的特点

(一)比赛场次多,接触对手多,有更多的互相学习、实战锻炼的机会。

(二)最后排定的名次基本符合各队的实际运动水平,偶然性小。

(三)不足的是:比赛的时间长,占用场地多,参赛者数量多时不易采用;最后几轮的比赛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为保存实力、人际关系等),出现消极比赛现象。

二、单循环赛

所有参赛者相互之间都轮流比赛一次,最后按其在同一循环比赛中得分的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称作单循环赛。

(一)场数和轮数的计算

两个参赛者相互比赛一次,称作一场比赛。计算循环赛比赛总场数,主要是便于根据实际比赛场数的多少,计划好比赛场地和时间、人力、物力的安排。

单循环比赛场数的计算方法是:(X=比赛场数,N=参赛者数)

单循环比赛场数X=N(N-1)÷2

例如:8个队参加单循环赛,比赛的总场数是8×(8-1)÷2=28场

所有参赛者都比赛完一场(包括轮空者),称作一轮比赛。计算循环赛的轮数,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比赛一轮所需要时间的不同(如足球比赛1~2天比赛1轮,乒乓球比赛则1天可以比赛2~3轮),来安排比赛日程。

比赛轮数的计算方法是:(Y=轮数,N=参赛者数)

当参赛者是双数时,比赛轮数Y=N-1;当参赛者是单数时,比赛轮数Y=N。

例如: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时,比赛轮数是8-1=7轮。5个队参加单循环赛时,比赛轮数是5轮。

(二)制定竞赛日程

1.编排比赛秩序表
(1)比赛轮次的安排

单循环赛轮次的安排方法具有可变性的特征,不同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轮转编排方法。经常采用的编排方法有:

①逆时针轮转法

若参赛者为双数,一般都采用此法来编排各轮的比赛。如6队参加比赛,先选出1、2、3、4、5、6个位置号(序号),其第一轮比赛先将1、2、3号自上而下依次写在左侧,再将4、5、6号自下而上与3、2、1号对应写在右侧,然后用横线分别将左右两个对着的号码连接起来,即为第一轮的比赛顺序(表3-1)。将第一轮比赛表中的1号固定不动,其余号码按逆时针方向(如箭头所示)轮转一个位置,即为第二轮比赛秩序,以后各轮次比赛秩序以此类推。

表3-1 6个队单循环赛秩序表

若参赛者为单数,则在最后一个数后补个“0”,各轮次仍按以上方法进行轮转,遇到“0”的参赛者,则这轮“轮空”休息,没有比赛。

②顺时针轮转法

若参赛者是单数,如仍按逆时针轮转将会出现一些因轮空休息而带来的不合理现象,会造成其中某一队连续多次遇到的对手,都是前一轮轮空的队,使该队以劳待逸,疲于应付。例如:有7个队参赛时,6号队在7轮比赛中,后4轮比赛全部与前一轮刚轮空休息的队进行比赛(表3-2),这对6号队在体力上是不公平的。如果是5个队参赛,4号队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9个队参赛,8号队也将遇到这种情况。

表3-2参赛队与轮空队比赛轮转表

克服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方法是采用顺时针轮转法(表3-3),其第一轮比赛与双数队相同,只在最后一个数后补“0”。第二轮是固定“0”号不动,其余号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位置,各轮次以此类推。还可以采用固定右上角“0”号不动,其他号则用逆时针轮转来进行编排。

表3-3 5个队单循环赛秩序表

③“大轮转、小调动”法

根据某种需要,如开幕式、闭幕式、节假日或东道主的特别需要等,可以在某种有规律性的轮转方法基础上,把部分比赛顺序加以调动。这种调动方法是多样化的,但必须有其内在的规律。在做比赛调整时,必须将整个轮次一起调整,决不能只将某轮次中的一场比赛调整到另一轮次中进行。例如:有6个队参赛,在安排比赛顺序前各队已排定位置,为使实力相当的各队在最后一轮比赛,使整个竞赛气氛达到最高潮,可以先排出最后第五轮的比赛顺序,再按逆时针轮转依次排出第四、三、二、一轮的比赛顺序(表3-4)。

表3-4 “大轮转、小调动”单循环赛秩序表

④贝格尔轮转法

贝格尔轮转法是目前在国际和国内的正式排球比赛中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贝格尔轮转法编排时(第一轮编排与逆时针轮转法相同),如果参赛者是双数,将参赛者的序号分为两半(如参赛者是单数时,则在最后的单数后加“0”,以补成双数),前一半序号从1号开始,自上而下依次写在左侧,后一半的序号自下而上依次写在右侧,然后用横线将左右两个相对着的号码连接起来,这就是第一轮的比赛顺序。第二轮编排时,将第一轮右上角的号码(最大的一个号数或者是“0”)移到左上角;第三轮再将左上角的号码移到右上角。也就是第一轮时在右上角的最大的号码(或是“0”)要根据轮次的改变而左右移动,即在1、3、5等单数轮次时这个号码应在右上角;在2、4、6等双数轮次时这个号码应在左上角。

第二轮进行轮转时,“1”朝逆时针方向移动,“1”移动几个位置,要根据参赛者数目的不同,按照规定的、不同的间隔数进行移动(表3-5)。编排时,最大的号码(或“0”)应该先于“1”移动到所在的位置,然后“1”再移动。当“1”进行间隔移动时,凡遇到最大号数(或“0”)时应该越过,不作间隔数计算。最后一轮时,必定是最大的号码(或“0”)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下面是8支队采用“贝格尔轮转法”编排的秩序表(表3-6)。

表3-5 “1”移动位置的间隔数

表3-6 8支队采用“贝格尔轮转法”编排的秩序表

用贝格尔轮转法进行编排,可以使每一个号码在编排中的前后位置排列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均等,使一些竞赛进行得更加合理。在对抗性比赛中,号码的前后位置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篮球规则规定“在秩序册中队名列前的队(主队)有权选择球篮和球队席”;排球规则规定“如果两队穿着运动服装颜色相同,在秩序册上队名列前的队要更换服装”;击剑规则规定“第一个被叫到的运动员应该站在主裁判的右侧”;棋类比赛中规定“号次在前的选手先行走棋”等等。

⑤其他特殊轮转法:单循环比赛的顺序安排除上述常用的方法外,有的竞赛项目有其固定和特殊的编排方法。也可以根据比赛的实际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如足球比赛中一组3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并规定录取前两名的队参加下阶段比赛时,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编排(表3-7)。若第一轮2、3队赛成平局时,则可以按常规的轮转法安排顺序。

表3-7 足球3队单循环赛顺序法

足球采用这一方法安排比赛,一方面使每场比赛对广大观众都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出现消极比赛的现象。因为第二轮由每一轮之胜队对轮空队比赛,其结果最多只能明确一个出线队,另一个出线队必须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方能确定。这样使第三场比赛仍具有悬念。

(2)参赛者定位

单循环赛根据参赛者数编排好轮次后,应将各参赛者安排进入比赛秩序表里,其定位方法有两种:

①抽签的方法。在对参赛者的实力情况不了解,或竞赛规程规定必须进行抽签时采用。抽签时,首先按参赛者数做好相应数目的号签,在号签上写上位置号。然后由参赛者随机进行抽签,抽到号码后即对号入座,排入秩序表内的相应比赛位置上。

②将上一次比赛的名次作为各参赛者进入秩序表的号码:第一名为1号、第二名为2号、第三名为3号,以此类推,分别对号入座,排入秩序表内的的相应比赛位置上。

2.制定竞赛日程表

比赛秩序表编排好后,把各轮次的比赛制定成竞赛日程表印发给参赛者(表3-8)。在制定竞赛日程表时应注意做到公平、合理,在场地(室内、室外等)、时间(白天、晚上等)和比赛间隙的休息时间等方面的安排上,力求各参赛者最大限度的机会均等。

表3-8 全国体院足球教学训练交流比赛日程表

(三)单循环赛成绩记录表

比赛成绩记录表的内容有比赛单位名称、比分(双方比赛结果)、积分、积分相等时排定名次的方法、名次(表3-9)等。体育竞赛项目众多,计算成绩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都必须在竞赛规程中将计分方法、确定名次的方法做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要把在有多个参赛者积分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最后确定名次的方法说明清楚。

表3-9 篮球比赛成绩记录表

三、双循环赛

所有参赛者相互之间都轮流比赛两次,最后按其在两个循环比赛中的得分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称作双循环赛。

双循环赛的场数和轮数,均为单循环赛的一倍。双循环赛比赛轮次表的编排与单循环赛相同,只要排出第一循环的轮次表,第二循环再重复赛一次。也可重新抽签排定比赛位置。第二循环的比赛如何进行,应在竞赛规程中明确规定。

四、分组循环赛

当参赛者数量较多、比赛时间较短时,可以安排比赛分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或多个阶段中把参赛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按其在小组循环比赛中的得分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称作分组循环赛。

分组循环赛时,为了使分组合理,各组运动员的实力接近,一般采用“确定种子”分组或“蛇行排列”分组的办法。

(一)确定种子分组

“种子”即公众承认的运动成绩优秀者。种子的资格,竞赛组织者可以依据参赛者在上届比赛的名次或实际的运动水平来确定。种子的数目一般是组数的倍数。分组时首先将种子抽签平均分到各组中去,然后再抽签确定其他参赛者的组次和位置。例如:16支队参加比赛,分4组,设4名种子。先将4名种子随机抽签分入4个组,再将其他12支队随机抽签平均分入4组(签牌分为4组,每组有3个相同的签号);如8名种子,则先将种子随机抽签分入4个组(如果需要,种子也可以分批抽签:先抽前4名种子,再抽后4名种子),其他队再随机抽签进入各组。若8名种子的顺序是按照运动水平依次排列的,则可以用蛇形排列的方法将种子分入各组。

(二)蛇行排列分组

蛇行排列分组是将参赛者按照上届比赛的名次或参赛者实际运动水平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再依次衔接进行分组,这样分组各组的运动水平最为接近。例如:16个队分成4组,其蛇形排列分组的方法如下(表3-10)。

表3-10 蛇行排列分组表

(三)确定名次

若分组循环赛的以后阶段比赛仍都采用单循环赛进行,则以最后阶段循环比赛的成绩排定名次。若比赛采用混合赛制,则以最后阶段所采用赛制的比赛成绩排定名次。

五、积分循环赛(瑞士赛)

积分循环赛又称瑞士赛、积分编排制。是依据参赛者在比赛中的积分,逐轮编排比赛顺序,最后以参赛者积分的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在棋牌类竞赛项目中经常采用。

(一)积分循环赛的特点

1.比赛的场数和轮数较单循环赛要少,并且场数和轮数的安排比较灵活。

2.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小,名次排列较合理、准确,并能较妥善解决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平局”问题。

3.比赛过程中除第一轮外,其他各轮都由积分相同者、相近者编对比赛,对抗性强,争夺激烈。

(二)场数和轮数的计算

积分循环赛的比赛场数=参赛者数÷2×轮数例如:比赛有16名选手,赛5轮,共要进行16÷2×5=40场比赛。

积分循环赛的比赛轮数一般为单淘汰赛轮数的一倍。可根据比赛的时间长短、录取名次的多少,适当增减1~2轮,一般不要少于7轮。积分循环赛的轮数最好是单数,轮次的多少必须在比赛开始前确定并且公布。

(三)比赛顺序的安排

比赛开始前,先给参赛者编号,所编号码可按技术水平高低排定或自然排定。第一轮比赛的对手原则上是以强对弱,可以分为强组和弱组,互相抽签确定对手。参赛者最好是双数。

第二轮及其以后各轮比赛,根据参赛者比赛所得积分,由高到低按顺序抽签编排:首先积分相同者编对,其次积分相近者编对。已经相遇赛过的对手不再互相比赛,同单位的参赛者避免过早相遇。编对时,按单数轮次小号在前,双数轮次大号在前的秩序排列。

(四)先后手的确定

在棋牌比赛中,先后手(谁先走棋,谁后走棋)是十分重要的。参赛者之间执先的局数应尽量相等。

比赛的先后手一般由参赛者双方抽签决定。单数轮次小号先抽,双数轮次大号先抽。

比赛的先后手也可用自然调节的方法。即先后手次数不等者相遇时,多后者执先;先后手次数相等者相遇时,则抽签决定先后手。

(五)积分循环赛的运用

1.积分循环赛的最后名次是按照所获得的分数来确定的,所以这种竞赛方法只限于按获胜场、局、分来判定比赛胜负的体育项目。

2.各轮比赛(除第一轮外)都是与上一轮比赛积分相同或相近的对手进行比赛,这就要求采用这种竞赛方法的项目,根据各自项目不同的特点,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计分方法。

3.如果参赛者是单数时,可由承办单位“补双”。补上者,一般只记成绩,不计名次。另外还可以在第一轮将较弱的3个参赛者进行单循环赛。循环赛后计算他们相互比赛所得分数的一半,以便使他们的得分与其他参赛者的得分拉平。以后各轮均由得分接近的较弱的3个参赛者进行单循环赛。

六、循环赛编排时的注意事项

(一)编排时,参赛者进入比赛顺序的序号抽签和进入各组的分组抽签应尽量由参赛者亲自参加,以免对抽签的结果有所异议;若技术代表、竞赛部门代为抽签,则要注意公开、公平、公正。抽签结果确定后要尽快通知参赛者。

(二)循环赛必须按轮次的顺序逐轮进行。每一轮次的比赛,必须全部结束,方可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这样才能使各参赛队的比赛进度保持一致。不可以在前一轮比赛尚未全部结束前,让下一轮某场次的比赛提前进行。即使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比赛时,也必须将整个轮次的所有比赛与另一轮次的所有比赛一起对调。否则会造成比赛队休息时间的不均等,还有可能提供一些被利用的“机会”,干扰比赛的结果。

(三)注意各队在每场比赛结束后,有基本均等的休息时间。不同运动项目的比赛,场与场之间每队最低限度的休息时间是不相同的。其中足球的间隙时间最长;排球、篮球、手球等次之;乒乓球等小球项目则较短。编排时应注意保证各队的间歇时间,尽可能使比赛双方休息的时间相近,以防造成恢复体力时的不均等待遇。

(四)编排时,对比赛条件、场馆、观众、时间的安排要统筹兼顾,使各队基本上达到条件均等。在安排比赛秩序时,各轮次都应有势均力敌、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次,将比赛逐步推向高潮。 bJIJ7mqKvcrXqhbV51vZ1rlLW11mWbOpvWdd0JUkm/bfB6d44KE9fZZRMIAa6q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