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打好乒乓球,每击一板球就必须做到: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准确地将球击到对方球台上,既不出界,也不下网。这就需要运动员根据对方运动员的回球情况,调整自己的用力方向、拍面角度、用力大小,以便获得合适的击球弧线。在此基础上,运动员还必须尽量提高自己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并将球打到对方不易回球的落点,以促使对方运动员回球失误,从而赢得本回合、本局、本场比赛的胜利。
乒乓球的击球弧线是球在空中飞行轨迹的连线。它由弧线高度和打出距离两部分组成,弧线高度是指弧线的最高点距台面的高度;打出距离是指击球点与落点之间的距离(图1-15)。乒乓球的击球弧线与击球命中率和击球质量有密切关系。
图1-15 弧 线
(1)当来球比网高时,你击球时发力方向应该是向前下方,这样不仅会使击球弧线的弧线高度适当降低,还可以缩短击球弧线的打出距离,从而使球落到对方的球台上,而不致出界。例如:比赛中常常使用的加力推、发力攻、逼角削球等技术,都是采用向前下方发力的方法制造弧线的(图 1-16)。
图1-16 前下方发力的孤线
(2)当来球比网低时,你击球时发力方向应该是向前上方的,这样不仅会使弧线高度增高,还可以适当缩短打出距离,从而使球落到对方球台上,既不至于出界,也不至于下网。例如:比赛中使用的拉加转弧圈球、放高球等技术,都是采用向前上方发力的办法制造弧线的(图 1-17)。
图1-17 前上方发力的弧线
(1)在发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击球时力量大、球速快,你打出球的弧线高度就会相应增加,打出距离也会相应的加长(图 1-18)。相反,如果击球力量小、球速慢,你打出球的弧线高度就会降低,打出距离也会缩短(图 1-19)。
图1-18 大力量击球孤线
图1-19 小力量击球孤线
(2)在打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击球时发力大、球速快,球的弧线高度就会较低;相反,如果传击球力量小、球速慢,球的弧线高度就会较高。
(3)当来球距离球网远且低时(中远台攻球),可利用增大击球力量,以达到适当增加弧线高度和加长打出距离的目的,从而保证回球的高度和远度,以增加回球的准确性。
(4)当来球距离球网较近且比网低时(搓台内球等),可利用减少击球力量,以达到适当降低弧线高度和缩短打出距离的目的,从而增加回球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发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拍面前倾,触球中上部,就会降低飞行弧线,缩短打出距离,且拍面前倾角度越大,弧线的高度越低,打出距离也越短(图 1-20)。相反,如果拍面后仰,触球中下部,就会增高飞行弧线的高度,加长打出距离,且拍面后仰角度越大,回球的弧线高度越高,打出距离越短(图 1 -21)。
图1-20 拍面前倾击球孤线
图1-21 拍面后仰击球孤线
对击球弧线影响较大的是上旋和下旋。在发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上旋会降低弧线高度,缩短打出距离,且上旋越强,影响就越大;相反,下旋球会增加弧线高度,加长打出距离。同样下旋越强,影响越大。
总之,平时训练和比赛时,应注意击球弧线的特点,并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制造弧线的能力,逐步提高回球的准确性。
在来球近网且弹起高度比网高时,对回球的击球弧线要求不高,你只要球拍前倾,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远,但弹起高度较高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适当的弧线高度和适当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击球时应掌握好击球的拍面角度(前倾)、触球部位(中上部)、发力方向(向前稍向上)和发力方法(适当摩擦球),以提高回球的准确性。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近,但弹起高度较低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较高的弧线高度和较短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击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稍前倾)、触球部位(中部偏上)、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向前为辅)、发力方法(以摩擦为主,撞击为辅),从而达到缩短打出距离,增加弧线高度的目的。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远,但弹起高度较低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较高的弧线高度和较长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击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稍前倾或前倾)、触球部位(中部或中上部)、发力方向(前上方)、发力方法(打摩结合,并增大击球力量),从而达到增长打出距离,增加弧线高度的目的。
在来球带有强烈的上旋时,回球比较容易出界,回球的击球弧线应降低弧线高度,缩短打出距离,因此在击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前倾)、触球部位(中上部,必要时甚至靠近顶部)、发力方向(前或前下方或侧下方)、发力方法(增大攻球力量或回吸),从而达到抵消来球旋转的目的。
在来球带有强烈的下旋时,回球比较容易下网,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增高弧线高度,加长打出距离,因此在击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垂直或稍后仰)、触球部位(中部或中部偏下)、发力方向(向上为主,向前为辅)、发力方法(增大摩擦球的力量),从而达到抵消来球旋转的目的。
在来球近网且弹起高度比网高时,对回球的击球弧线要求不高,你只要掌握好拍面角度(垂直或稍后仰)、击球部位(中部或中部偏下)、发力方向(向下为主,向前为辅)即可,以便使球以近乎直线或反弧形的击球弧线落到对方球台上。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远,但弹起高度较高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适当的弧线高度和适当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削(搓)球时应掌握好击球的拍面角度(稍前倾)、触球部位(中下部)、发力方向(向前下方压球),以避免球出界,达到提高回球准确性的目的。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近,但弹起高度较低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较高的弧线高度和较短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削(搓)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后仰)、触球部位(靠近底部)、发力方向(向下为主)、发力方法(以摩擦为主,控制击球力量),从而达到缩短打出距离,增加弧线高度的目的。
在来球反弹后离球网较远,但弹起高度较低时,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具有较高的弧线高度和较长的打出距离,因此在削(搓)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后仰)、触球部位(中下部或靠近底部)、发力方向(向前为主,向下为辅)、发力方法(摩擦为主),从而达到增长打出距离,增加弧线高度的目的。
在来球带有强烈的上旋时,回球比较容易出界,回球的击球弧线应降低弧线高度,缩短打出距离。因此在削(搓)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稍后仰)、触球部位(中部偏下)、发力方向(前下方,依据旋转的强弱控制向下的发力力度)、发力方法(摩擦球),从而达到抵消来球旋转的目的。
在来球带有强烈的下旋时,回球比较容易下网,回球的击球弧线应增高弧线高度,加长打出距离,因此在削(搓)球时应掌握好拍面角度(后仰)、触球部位(靠近底部)、发力方向(依据旋转的强弱控制向前的发力力度)、发力方法(摩擦球),从而达到抵消来球旋转的目的。
“快”是乒乓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因为“快”可以降低对方运动员的回球质量,甚至使对方直接失误,从而使你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进而赢得比赛的胜利。
1.还击球前所需要的时间,也称第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指球从比赛台面弹起,至运动员球拍触球的瞬间为止(图 1 -22)。
图-22 第一段时间
2.回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称第二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指球离开击球运动员球拍的一瞬间起,至球落到对方球台的瞬间为止(图-23)。
图1-23 第二段时间
1.击球时站位尽可能地靠近球台,尽量提早击球的时间,以缩短回击球所用的时间,即缩短运动员第一段所用的时间。
2.击球时尽可能加大击球力量,尽可能减少击球弧线的弧线高度和加强球的上旋程度等,均可以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近年来,乒乓球竞赛规则进行了 3 次重大改革,即:2000年 10 月将乒乓球比赛中一直使用的直径为 38 毫米的乒乓球改为直径为 40 毫米的大球;2001 年 9 月 1 日将原来乒乓球的 21 分赛制改为 11 分赛制;2002 年 9 月 1 日起实行新的发球规定,也叫无遮挡发球。这使得提高击球力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击球力量是加大球的速度和增强球的旋转的基础,比赛中击球力量大,则球速快或旋转强,不仅容易获得比赛的主动权,而且还容易给对方心理造成较大的威胁。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挥拍速度快,击出球的力量也大,反之则小。
1.使球拍从启动到击球之间有足够大的挥动距离。因为,在加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加速度的距离越长,球拍触球瞬间所获得的挥拍速度越快。
2.尽量增加挥拍的加速度。因为,在加速度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加速度的距离越长,球拍触球瞬间所获得的挥动速度越大。
3.击球时尽量使击球点远离身体,以便于加大击球动作的半径。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一个旋转的物体,当其转速一定时,半径越长,其线速度越大,从而使球拍触球瞬间的挥拍速度越快。
1.击球前,运动员必须迅速移动步法调整好击球位置,使身体与击球点之间的距离适当,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腰、腿、手臂的力量,又便于加快挥拍速度。
2.击球前,向后引拍时一定要尽量放松肌肉,以便于充分拉长肌肉,有利于击球时加快收缩,获得较大的击球瞬间的速度。
3.击球时,要在合适的位置触球,以便于通过身体各环节的传递,将所有的力量作用在球上。一般来讲拍触球的位置应该在身体的侧前方。
4.击球时,动作应比较正确流畅,对抗肌群比较放松,以便于充分发挥身体各个环节主动肌群和协同肌群的力量,更好地完成动作,获得最大的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5.击球后,应尽快放松还原,以免影响下一板的击球。
旋转复杂多变是乒乓球运动的特色,任何体育运动在这一方面都没有办法与乒乓球运动相比较。当今的世界乒坛史就是速度和旋转的斗争史,目前谁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并有所突破,谁就能称霸乒坛。但对于初学者来讲,乒乓球的旋转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搞不清旋转而丢球的状况经常出现。但要想打好乒乓球,特别是想获得比赛的胜利,你就必须搞清乒乓球的旋转。而从理论上搞清其原理及变化规律,是在实践中真正驾驭旋转的基础。
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在打乒乓球时,如果力量的作用线完全通过球心,击出的球就不会产生任何旋转(图1-24);而如果击球时,作用力线没有通过球心,就会产生力臂(力臂是指旋转的轴心与作用力线的垂直距离),从而使球旋转。因此,作用力线没有通过球心是乒乓球产生旋转的根本原因(图1-25)。球旋转的强弱,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作用力大、力臂较长,球的旋转强。
图1-24 无旋转
图1-25 产生旋转
(1)概 念
上 旋:围绕左右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上运动,称为上旋。它是击球时,我们在向前用力的同时附加向上的力产生的。例如:攻球、弧圈球等(图 1-26)。
下 旋:围绕左右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下运动,称为下旋。它是击球时,我们在向前用力的同时附加向下的力产生的。例如:搓球、削球等(图 1-27)。
图1-26 上 旋
图1-27 下 旋
(2)特 点
①在空中运动
上 旋:根据物理学中“马格努斯”效应,击出的上旋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球自转带动球周围的空气同时运动,使得球体上部的压强较大,使球受到空气的压力而下降较快,从而改变了球的弧线曲度,并缩短了打球距离(图 1-28)。
图1-28 上旋特点
下 旋:根据物理学中“马格努斯”效应,击出的下旋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球自转带动球周围的空气同时运动,使得球体下部的压强较大,使球受到空气的浮力而下降较慢,从而改变了球的弧线曲度,并加长了打球距离(图 1-29)。
图1-29 下旋特点
②球触球台
上 旋: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上旋球在接触球台时给比赛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台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上旋球从球台反弹后前冲速度较快(图 1-30)。
图1-30 上旋特点
下 旋: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下旋球在接触球台时给比赛台面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台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后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下旋球从球台反弹后前冲速度较慢,如果球的旋转强烈还会产生“回跳”的现象(图 1-31)。
图1-31 下旋特点
③球触球拍
上 旋:如果我们在拍触球时,让球拍垂直,并不做任何动作,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上旋球在接触球拍时给拍面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拍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上旋球触球拍后向上弹起。如果来球旋转强烈,控制不好容易出界(图 1-32)。
下 旋:如果我们在拍触球时,让球拍垂直,并不做任何动作,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下旋球在接触球拍时给拍面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拍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下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下旋球触球拍后向下弹起。如果来球旋转强烈,控制不好容易下网(图 1-33)。
图1-32 上 旋
图1-33 下 旋
(1)概 念
左侧旋:围绕上下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左运动,称为左侧旋。它是击球时,在向前用力的同时球拍垂直,附加向左的力产生的,例如:左侧旋的发球、带左侧旋的弧圈球等(图 1-34)。
右侧旋:围绕上下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右运动,称为右侧旋。它是击球时,我们球拍垂直在向前用力的同时附加向右的力产生的,例如:右侧旋的发球、带右侧旋的弧圈球等(图1-35)
图1-34 左侧旋
图1-35 右侧旋
(2)特 点
①在空中运动
左侧旋:根据物理学中“马格努斯”效应,击出的左侧旋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球自转带动球周围的空气同时运动,使得球体左部的压强较大,使球受到空气的压力而使飞行路线略向右偏斜。
右侧旋:根据物理学中“马格努斯”效应,击出的右侧旋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球自转带动球周围的空气同时运动,使得球体右侧部的压强较大,使球受到空气的压力而使飞行路线略向左偏斜。
②球触球台
不带任何其他旋转的左右侧旋球在从台面反弹后,球的反弹路线变化不大。
③球触球拍
左侧旋:如果我们在拍触球时,让球拍垂直,并不做任何动作,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左侧旋球在接触球拍时给拍面一个向左的作用力(从接球者的角度看),根据物理学原理,球拍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右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左侧旋球触球拍后向右弹起。如果来球旋转强烈,控制不好容易从接球者的右手边出界。
右侧旋:如果我们在拍触球时,让球拍垂直,并不做任何动作,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右侧旋球在接触球拍时给拍面一个向右的作用力(从接球者的角度看),根据物理学原理,球拍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左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右侧旋球触球拍后向左弹起。如果来球旋转强烈,控制不好容易从接球者的左手边出界。
(1)概 念
顺 旋:围绕前后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顺时针方向运动,称为顺旋。它是击球时,我们球拍后仰在向前用力的同时附加向顺时针方向的力产生的(图 1-36)。
逆 旋:围绕前后轴运动,击球点首先向逆时针方向运动,称为逆旋。它是击球时,我们球拍后仰在向前用力的同时附加向逆时针方向的力产生的(图 1-37)
图1-36 顺 旋
图1-37 逆 旋
(2)特 点
①在空中运动
没有明显变化,相对较规则。
②球触球台
顺 旋: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顺旋球在接触球台时给比赛台面一个向左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台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右的反作用力,从而使顺旋球从球台反弹后右(击球者的方向,接球者则相反)拐弯的趋势明显。
逆 旋:由于球旋转的作用,使得逆旋球在接触球台时给比赛台面一个向右的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球台同时也会给球一个大小相等的向左的反作用力,从而使逆旋球从球台反弹后左(击球者的方向,接球者则相反)拐弯的趋势明显。
③球触球拍
回接顺逆旋时,一般球拍较易接触球的旋转轴,因此不宜借到对方的力量,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方向改变。
1.击球时尽量增大力臂,使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摩擦球要“薄”。
2.击球时尽量增大击球力量,因为力矩=力的大小×力臂,因此,在力臂相同的情况下,作用力越大,力矩就越大,球的旋转也越强。
3.击球时尽量使用球拍的远端击球,由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使用球拍远端击球比使用球拍的近端击球线速度大,因此击球的力量越大,球的旋转相对越强。
4.增加球拍的粘性,以增大球拍的摩擦系数,从而达到增加球的旋转的目的。一般来讲反胶球拍的粘性较大,而且应根据胶皮粘性的变化及时更换胶皮,以免影响回球的旋转。
图1-38 球拍不同部位线速度比较
落点是乒乓球比赛中的灵魂,变化和控制好回球落点,对提高技术质量,加强战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落 点 :乒乓球的击球落点是指将球击到对方台面的着台点。
2.击球路线 :从球拍与球接触的击球点到球落对方台面的着台点之间所形成的线。
3.变 线 :变线是指一方运动员打一斜线球,而另一方回一直线球,或一方打一直线球,而另一方回一斜线球。前者叫斜线变直线,后者叫直线变斜线。
1.落点离对方身体越远相对效果越好,这样可以迫使对方移动,对方移动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对方回球的质量下降,从而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甚至会导致对方的直接失误。一般来讲可以通过加大对手左右移动的距离达到目的,也可以通过加大对手前后移动的距离来达到目的。
2.落点离对方身体越近相对效果越好,这样可以迫使对方移动让位,如果对方让位不及时,可以造成对方回球质量下降,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甚至会造成对方直接失误。
3.回长球时,落点越靠近底线效果越好;回短球时,落点越靠近球网效果越好;回斜线时,球反弹后从边线飞出,效果较好;回直线时,球压边线弹起效果较好。
4.回球的落点越灵活(最好与对方的判断方向相反或与对方移动的方向相反),效果最好。
1.打球要动脑,要及时发现对方的弱点。
2.平时练习时,要多进行战术意识的练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回球的落点,以保证比赛时做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