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台的上层表面,叫比赛台面。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包括台上面的边缘,不包括上面边缘以下的侧面。长2.74 米,宽 1.525 米,离地高 76 厘米,沿每个 2.74 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 2 厘米宽的白线,叫边线。沿每个 1. 525 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 2 厘米宽的白线,叫端线。—条与边线平行将球台划分为两个相等“半区”的 3 毫米宽的白线,叫中线(图 1-1)。
图1-1 乒乓球台
在练习时,教练员常常对运动员击球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常用的术语有:
1.“右半台”或“右 1/2 台”: 从右边线到中线之间的台区(图 1-2)。
2.“左半台”或“左 1/2 台”: 从左边线到中线之间的台区(图 1-2)。
图1-2 半台图例
3.2/3台 :指击球的范围占球台的三分之二(图 1-3)。
4.全 台 :指击球的范围占整个球台(图 1-3)。
图1-3 全台及 2/3 台
1.击球路线 :球在球台上空飞行弧线的投影线。
2.五条基本线路 :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支线、左方直线、左方斜线(左右以击球者为标准,图 1-4)
图1-4 击球路线
站位是指运动员与球台之间所处的位置。运动员依据个人的打法特点都有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这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比赛中运动员的站位是否合理,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有直接影响(图 1-5)。
图1-5 站 位
1.近 台 :运动员站位离球台端线 50 厘米以内的范围。
2.中近台 :运动员站位离球台端线 50~ 70 厘米以内的范围。
3.中远台 :运动员站位离球台端线 70~ 100 厘米以内的范围。
4.远 台 :运动员站位离球台端线 1 米以外的范围。
击球时间是指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其运行轨迹从着台点上升再下落至触及地面以前的过程,大致分为 5 个时期(图 1-6)。
1.上升前期 :球从着台点反弹后刚上升的阶段。
2.上升后期 :球从上升前期到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3.高点期 :球从上升后期到达最高点的阶段。
4.下降前期 :球从高点期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5.下降后期 :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阶段。
图1-6 击球时间
拍形角度是指拍面与球台所形成的角度(图 1-7)
1.拍形前倾 :拍面与球台的角度为 45 度左右。
2.拍形垂直 :拍面有球台的角度为 90 度左右。
3.拍形后仰 :拍面与球台的角度为 135 度左右。
4.拍形稍前倾 :拍面角度介于拍形前倾与拍形垂直之间。
5.拍形稍后仰 :拍面角度介于拍形垂直与拍形后仰之间。
图1-7 拍形角度
击球部位:球拍触及球的部位(图 1-8)。
1.上 部 :球拍触球大约 12~ 1 的部位。
2.中上部 :球拍触球大约 1~2 的部位。
3.中 部 :球拍触球大约 3 的部位。
4.中下部 :球拍触球大约 4~5 的部位。
5.下 部 :球拍触球接近 6 的部位。
图1-8 击球部位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相对击球者而言,球拍与球接触那一点所处的空间位置。它包含 3 个因素:①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②指击球时,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③指击球时,球的高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