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世界女子足球运动发展趋势

女足世界杯和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的成功举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女子足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受传统足球文化、足球发展进程以及地域间人种差异性等方面的影响,女子足球也形成了不同的打法和风格特色。

在鼓励竞争和个人奋斗的美国,女子足球表现出注重个人能力、个人突破和重视进攻的特点。首届世界杯中,美国队的 3 名前锋均被认为是世界顶尖的前锋,而欧洲巾帼足坛上最有影响的前锋尖刀德国的摩尔相比之下稍逊一筹。在奥运会比赛中,美国队的进攻仍显示出较强的个人能力和突破意识。

在欧洲队伍中,德国队所表现出来的全攻全守型打法已基本成型。德国队的特点受到传统德国男子足球的影响较深,队员比较讲究整体,个人技术比较实用,随着球队的不断磨合,德国队成为当今世界上整体实力最强的女子足球队,这也是其连续获得 2003 年和 2007年两届女足世界杯冠军的根本保证。

欧洲的挪威、瑞典和丹麦队秉承了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强健、粗犷和意志顽强的个性,打法以稳固防守和长传冲吊为主。虽然个人技术一般较差,但常以体能的优势和顽强的拼抢予以弥补。在上述 3 队之中,挪威队善于边路 45 度角的高吊高打;丹麦队则侧重于中路突破和转移;瑞典队比较注重进攻的节奏和整体性。

同男子足球一样,巴西女子足球运动员也表现出良好的足球天赋和才华。在上世纪世界杯比赛中,她们虽然技术出众,但由于缺乏系统训练,体能较差,在战术上重攻轻守,因此巴西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随着女子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巴西对女子足球重视程度的提高,巴西队的训练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保持进攻优势的同时加强了防守,用娴熟的技术、出色的意识捍卫了巴西足球的荣誉。在 2007 年女足世界杯上,巴西队突出的个人能力让全世界球迷叹为观止。如果巴西队能进一步加强其整体战术的配合能力,将很有可能步其男足后尘而傲视群雄。

在 20 世纪,以粗犷、突出个人和力量型打法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女子足坛中,以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台北队为代表的小、快、灵打法和讲究技术配合的亚洲队伍,在世界女足格局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国队以快速、灵巧的小范围配合在世界女子足坛独树一帜,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由于身体过于单薄且体能劣势,常常经受不住欧美队员身体的冲撞及其强大的攻势,因而在整体上难占优势。

从世界女子足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受社会发展和技战术规律的制约,女子足球的技战术发展体现了强烈的男性化特征,其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在技战术训练方法、动作质量和难度上,同时在阵形、打法和战术配合上也比较一致。随着女子足球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完善,男性化趋势这一特征将表现得愈来愈明显。

1991 年女足国际比赛半场时间延长至 45 分钟之后,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足球比赛的激烈程度、攻防转换速度的提高,也对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和往返跑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

在女子足球发展的最初阶段,女足比赛的技术运用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抢多于断,围多抢少,脚踢球多于头顶球,技术动作运用能力表现出强烈的不均衡性。随着近年来女足技术水平和女足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技术动作运用能力有了改进并逐渐趋于均衡,即有意识地断截球开始增加,逼抢成功次数多了,同时头球得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女足世界杯和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的开展,世界各队的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从各队的教练、专业记者以及国际足联技术官员的评论中都可以反映出来。通过对 2003 年和 2007 年女足世界杯的研究可以看出,现代女子足球技战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一、比赛趋向快速激烈——对抗程度前所未有

(一)攻防速度加快

从 2003 年女足世界杯比赛双方在比赛中攻入前场进攻三区的统计结果看,双方平均每场比赛攻入进攻三区的次数为 90 次左右。也就是说,在世界高水平的女足比赛中,一个队在一场比赛中有 45 次左右将球攻入对方后场。其中,美国和德国达到 106 次(美国 64 次、德国 42 次)。冠亚军的比赛德国和瑞典更是达到了 112 次(德国 53次,瑞典 59 次),攻防转换速度之快可见一斑。而从近两届女足世界杯比赛看,女子足球运动的“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部分比赛场次和球队传球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最高水平的女足比赛向前传球比横向或回传球要多得多,占绝对优势的地位,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比赛态度和战术打法。(表 1-1~2)。

表 1-1 2003 年世界杯部分比赛传球情况统计表

表 1-2 2007 年世界杯巴西队前场 30 米传球情况统计表

2. 2003 年女足世界杯进球前传球次数的统计分析表明,进入 1 /4 比赛以后的所有 26 粒入球中,除了 2 个点球和 2 个任意球直接攻入之外,余下 22 粒进球有 94%是在 3 次(3 脚)之内传递攻入的,仅有 6%的入球是 3 次以上的配合打入的。其中美国与德国队比赛中,美国队从后场发动进攻到前场进攻三区的传球次数分别为:3 次之内 61 次;4~5 次 10 次,6 次以上 8 次,分别占 77. 22%、12. 66%、10. 13%。德国队的数据分别为 35、14、5,所占的比例是64. 81%、25. 93%、9. 26%。而在 2007 年世界杯中,3 次以下传球配合的进球占 70. 77%,5~6 次传球配合的进球占 25. 38%。这都充分地表明,追求快速简捷的打法是当前世界女足强队的基本特征。它所反映的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也是我们重新认识女足比赛的一个重要启示。

3.世界女足强队一般都拥有多名速度奇快的队员,她们分布在各条线的不同位置上。她们在场上的长途奔袭令比赛的速度大为提升,使攻防的节奏明显加快。

4.在女足世界杯的比赛中,球飞行的速度也明显加快(这是一个确实存在但有待进一步证实的现象)。它是比赛加快的集中体现,也是女足比赛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二)对抗程度激烈

1.在对 2003 年女足世界杯 1 /4 之后的 4 场比赛进行的“队员身体接触与冲撞”的研究中,将接触与冲撞分为轻度、中度和激烈三等。结果显示,在一场高水平的女足比赛中,一般会发生 239 次左右的身体接触和冲撞。其中,激烈 102. 5 次,占 42. 89%;中度 83 次,占 34. 73%;轻度 57 次,占 23. 85%。这组数据表明,在高水平的女足比赛中,中度以上的身体接触和冲撞所占比例很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在中场与前后场的身体接触比例差别不大,都在 119. 5 次左右,但是,边路的比例略高于中路(122. 5 ∶116. 5),而中场的边路是争夺的焦点。

2.对 1 /4 之后的 6 场比赛双方队员头顶球争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一场高水平的女足比赛中,双方队员共头顶球99. 2 次/场。其中,美国和挪威全场 152 次(美国 86 次、挪威 66次);加拿大和瑞典全场 148 次(加拿大 70 次、瑞典 78 次)。这一数据预示着女足比赛对高空的争夺日趋激烈。这对我们应该成为一种强烈的提示(中国和加拿大全场头顶球 77 次,加拿大 58 次,中国仅19 次)。

3.铲球次数的多少通常被用来描述比赛的激烈程度。我们对 1 /4之后的 6 场比赛双方队员的铲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6 场比赛共铲球 191 次,平均每场 31. 8 次(中国和加拿大铲球 31 次,中国 7 次,加拿大 24 次)。这一数字比U-19 女足世界青年锦标赛的数据偏低,可以认为成年运动员更积极而谨慎地运用铲球技术。

4.犯规次数也是衡量比赛激烈程度的一项指标。对 2007 年女足世界杯部分球队犯规次数统计表明,在中国队的 4 场比赛中,双方犯规共 90 次,平均每场 22. 5 次,每队每场平均 11. 25 次,而淘汰赛阶段,德国队的犯规次数平均为 10. 3 次,巴西、美国和挪威的平均每场犯规次数分别为 14 次、9. 3 次和 10 次,这充分说明了现代女足比赛中双方贴身对抗的激烈程度。

5.运动员损伤程度。根据F-MARC (国际足联医务小组评估运动员损伤程序,从 1998 年之后开始对各项国际足联赛事进行损伤评估)国际足联的医务报告,2007 年女足世界杯 32 场比赛中发生损伤的频率为每场 2. 3 次,是针对女足世界杯比赛有此研究以来频率最高的一次(1999 年第 3 届为 1. 3 次,2003 年第 4 届为 1. 7 次),所有损伤中 86%是与对手的接触所造成的,这其中的 27%是因为犯规而造成的损伤。这组数据直接地反映出随着女足运动的发展,女足比赛中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对抗程度日趋激烈。

二、战术打法的新变化

对 2003 年女足世界杯观察表明,1-4-4-2 阵型是本届女足世界杯参赛各队普遍采用的阵形。虽然一些队伍在此基础上会有所变化,比如,采用 1-4-5-1 或 1-4-3-1-2,但是,绝大多数队伍基本上还是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变化。这与以往一些队采用 3 前锋或 5 后卫的阵形明显有所不同。

本届女足世界杯最显著的阵形变化在于中前场的人员配备。中场由 4 人的平行站位变为菱形站位,突前的前卫与 1~2 名高大前锋形成强力攻击组合。中场队形变化的意义在于:①4 人由平行排开形成一条线到菱形组合形成一个面,便于集中人员争夺中场,也便于左右呼应;②突前前卫明确地投入进攻,而左右前卫亦能伺机前插,增强了中场力量的机动性;③两名边前卫相对向内收缩留出两翼的空间,为两名边后卫上下活动创造了机会。

在快速对抗中利用中短传或快速带球迅速向前推进,是本届世界杯除加拿大之外其他强队在本方控球时的基本打法。在中前场,中路通过直传或斜传对方平行站位的后卫身后,形成突破。两翼则通过带球突破或传切配合瓦解对方防线,造成中路混乱寻找机会。攻击对方两肋,很少有盲目的 45 度斜线传中,这是我们对世界强队进攻打法的突出印象。世界各女足强队显然注重了球权转换的环节,丢球后就近就地的逼抢非常积极。当对方控球时,一般会在本方中后场组织密集的防守体系,也为下一次的反击预留下空间。我们注意到本届世界杯几支强队中场人员的配备情况,一批技术与奔跑能力强的队员被安排在了中场,使队伍的攻防变得生动而富有弹性,变化无穷。

本届女足世界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大强力前锋的出现。前 4名的队伍除瑞典队的双快组合之外,其他三支队伍无一例外地拥有高大强力前锋。德国队的 9 号普林茨以个人进 7 球 5 次助攻更成为本届世界杯的金靴奖和金球奖获得者,相信会成为全世界效法的榜样。身高 1 米 80 年仅 20 岁的美国队 20 号球员艾比·瓦姆巴奇是本届世界杯闪现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的跑动、头球摆渡、带球突破、大力射门与男足运动员如出一辙,必将成为女足前锋的发展方向。

世界女足强队前锋强大的冲击力和强烈的攻击性体现在她们的进攻表现上。德国队的另一名前锋 11 号梅内尔特进 4 球、助攻 7 次、射门 54 次,与 9 号普林茨(射门 27 次)遥相呼应、相映成辉。美国队的 9 号哈姆进 2 球、助攻 5 次、射门 14 次,与 20 号瓦姆巴奇(射门 18 次)相得益彰。而瑞典队的前锋 11 号斯文森更以进 3 球、助攻4 次、射门 30 次,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与此同时,本届女足世界杯前锋队员的凶狠逼抢和积极防守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注意到在中国与加拿大的比赛中,加拿大前锋和前场的凶猛逼抢令中国队后卫无所适从,频频出错。

守门员水平的迅速提高是本届世界杯体现出来的又一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对正面球的出击准确而果断。驾驭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显著加强;②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地参与攻防组织;③发动快攻的能力明显增强。脚发球可至对方禁区附近。手抛球可到中线前后。

三、女足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令人惊叹

积极主动的打法和快速激烈的对抗对女足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运动员自身体能状况的改善和提高,又保证和促进了这种打法的实现。参加 2003 年和 2007 年女足世界杯比赛的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体能状况,使比赛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在快速激烈的90 分钟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奔跑能力没有下降,技术动作没有变形,对抗程度没有降低,更没有拉伤抽筋等现象出现。一些大年龄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也令人惊讶。参加过 4 届世界杯的美国名将 9 号米娅·哈姆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见表 1-3。而 2003 年和 2007 年女足世界杯各位置运动员跑动距离统计表明,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越来越接近于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水平,见表 1-4。

表 1-3 2003 年女足世界杯队员跑动距离统计表

表 1-4 2003 年和 2007 年女足世界杯不同位置队员活动距离统计表

(依《08 女足奥运科技攻关》课题)

跑动距离一般可以用来描述运动员的奔跑能力及其在集体努力中的贡献情况。当然,位置职责也会影响队员的跑动。此外,在活动总距离相当的情况下,快跑和冲刺跑的次数和距离越多,一般而言意义越大。

四、最高水平女足比赛的数据模型

1.双方共有 90 次以上攻入进攻三区;

2.有 3 个以上进球(多是 3 次(3 脚)以内攻入的);

3.每队有 18 次以上射门,其中 10 次以上射正;

4.每队平均每场有 10. 8 次角球;

5.每队有 70%~ 85%向前传球;

6.双方有激烈的身体接触 100 次左右;

7.比赛中发生球权转换 140 次左右;

8.全队抢截 50 次左右;

9.双方头顶球争夺 100 次左右;

10.双方铲球 30 次以上;

11.前锋队员奔跑 6000~7000 米,其中,冲刺跑 600~900 米;

12.前卫队员奔跑 8000 米以上,其中,冲刺跑 1000 米以上;

13.后卫队员奔跑 8000 米以上,其中,冲刺跑 600~800 米。 +G6GO1/D6KMXawnY3YHB+urpBpdwBGlsNwkDGSJZSXHDBqf0M2tnl3Q/XdNYJQ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