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发育程度和发育类型的鉴别

目前鉴别发育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骨龄判别法,国内外有多种方法,国内主要采用CHN标准。这些方法均要求统一拍摄全部手骨、腕骨和桡、尺骨远侧端后前位X线片,根据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数量、骨骺与骨干愈合的时间与程度评判出骨龄,作为评价发育程度的依据。

对于未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可根据儿童的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将儿童分成早熟型(差值≥1)、正常型(|差值|< 1)和晚熟型(差值≤-1)3种类型。由于骨的发育速度是可变的,而且集中表现在青春期,所以儿童在6岁时的骨龄不能完全代表其最终骨的发育类型,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定期评判骨的发育状况。就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少年而言,首先确定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而后可根据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评判他们的发育类型。

9.1 确定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

青春发育开始时间,男少年一般在12~14岁,女少年要比男少年早l~2年,一般在10~12岁。由于遗传、营养、环境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青春发育高潮期到来的时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开始发育时男少年的骨龄为13岁,女少年为11岁,并同时出现拇指籽骨骨化中心,乳房开始发育,第一次出现乳节。根据这些标志出现的早晚,可将开始发育的时间分为早熟型、正常型和晚熟型3种类型。即若男少年10~11岁、女少年8~9岁(或更早)开始出现以上的标志,则为提早开始发育类型;若男少年在13~14岁,女少年在11~12岁开始出现以上的标志则为正常开始发育类型;而男少年在15~16岁,女少年在13~14岁(或更晚)出现以上的标志则为推迟开始发育类型。

9.2 确定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长短

判断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应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1~ 2年的时间内,通过骨发育的变化情况和第二性征变化情况来分析确定。

用骨龄来鉴别。进入青春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中国人一般历时3个日历年龄,但存在着个体差异。目前常用骨发育标准(简称G- P标准)来评定骨龄。据研究,我国少年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长短呈现3种类型: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缩短型是指在2个日历年龄跨过4个骨龄年;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正常型是指在3个日历年龄跨过4个骨龄年;青春发育高潮持续时间延长型是指在4个日历年龄跨过4个骨龄年。

用第二性征推导发育程度来鉴别。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第2年的少年,已表现出第4年发育程度的标志,则是发育期高潮缩短的表现;

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其发育程度的标志推迟1年以上再出现,则是发育高潮持续时间延长的表现。

研究表明:同性别、同年龄群体中,各不同发育类型组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等方面皆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因此,应在儿童青少年大面积横向体质研究基础上,进行生长发育纵向研究;同时依据纵向资料,按城乡、男女和不同发育类型组分别建立儿童少年生长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及预测参数,方可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UUWtjK+4ekm8nRT4W6yS9wJ7Do7FEKrZnC1Ct4VWcUCOJU0KbMoqAa57aNhmcp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