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文奥运
——民族传统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

北京体育大学 钟秉枢

1.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回归

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世界,社会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求新、求异和求变,社会文化热点转移的节奏之快,令人眩目。但是奇怪的是,尽管流年似水,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奥运会的兴趣却有增无减,对奥运会进行电视转播的国家和地区数目不断增加,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193个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14 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220个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300多个电视频道35000个小时的电视直播或转播(平均每天2000个小时的节目量),奥运会成了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共享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人文财富。人们如此执著地关注奥运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奥运会迸发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事件,发端于1896 年的现代奥运会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203个成员国的大聚会,奥运会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但真正能拨动人心弦的,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融合,是因为交流与融合而淡化的“锦标主义”,是因为交流与融合而强化的对体育真谛的感悟与理解。

人们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评价很高,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这届运动会上呈现出的更加斑斓的国际化的色彩。这届奥运会上,人们最难忘的可能是这一瞬间:当全场所有的各国观众都在为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的宽容和大度鼓掌、为偏心的裁判喝倒彩时,传递的是对体操这项已经高度普及的运动的共同欣赏和理解、对公正和公平的普遍认同,这些已经远远超越了只关心本国选手是否能得金牌的狭隘和局限。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可见,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奥林匹克运动不应只是各类锦标金牌和肌肉、力量的追求和展示,也不应只是单纯对比赛胜负结果的追求,而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质;通过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响亮地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这种提法在国际奥林匹克界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赞赏,为北京在激烈的申办角逐中战胜强劲的对手,获得“7·13”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新北京”意为古典与现代相接、东方与西方相融的北京,而“新奥运”则意味着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推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奥运。人文奥运之所以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目标,不仅因为对环境的关注是人文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从而形成绿色奥运的概念,也不仅因为人文精神决定着现代科学技术具体的应用方向与操作的道德标准,从而引发出科技奥运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人文的,抓住人文奥运就是抓住了奥运的实质。

2. 探亲权的差异——人文关怀的呼声

2002年11月21日,《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请别剥夺运动员的“探亲权”》发人深省。文中记述,第14届亚运会两枚金牌得主蔡亚林载誉归来后,才得知其母亲已不幸逝世一个多月的噩耗。为了瞒住蔡亚林,使其能安心备战亚运会,其家人、教练、有关领导从蔡母病重期间起就层层把关,将消息严密封锁。比赛胜利后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位坚强的汉子一时间茫然失措,几乎惊呆了,随后才是悲痛欲绝。

文章评述道,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条件服从大局、牺牲个人利益是每个人不容置疑的选择。可我们也知道亚运会尽管也能为祖国赢得巨大荣誉,但绝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归根到底是一种竞技,是一种比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其最高境界是“重在参与”,以此来拉动全民健身,给老百姓带来一种从身体到精神上的愉悦。可如果以一名优秀运动员不能与最亲最爱的人见最后一面为代价来换取这一切,未免太惨烈了,也太不近人情了。如果让全体老百姓来举手表决的话,我相信恐怕绝大多数人情愿我们少拿两枚金牌,也不愿让蔡亚林失去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机会。毕竟,金牌我们还可以成百上千地再拿,而人死却不能复生。

文章还提及,1999年8 月,名不见经传的16 岁小将张莹莹在世乒赛上勇夺混双冠军。当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莹莹回京后,才从记者口中得知自己的父亲在开赛前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其母亲和有关部门封锁了这一噩耗。从此以后,莹莹便走向了低谷,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心病。现在她最大的担心就是母亲的身体,最大的心愿就是经常回家看母亲。令人痛惜的是张莹莹目前连省队的主力都打不上,年仅19 岁的她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

诸如运动员“探亲权”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常常听到某某不幸去世后,其家属为了不影响参加高考的子女严密封锁消息的事,结果考上大学的子女只有眼泪汪汪地在记忆中回忆亲人的音容笑貌;在某某劳模的事迹报告会上,我们可以听到该劳模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不能照顾身患重病的亲人,连亲人去世时都还在加班加点的动人故事。但当我们读完这段文字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这类问题以往没有提出,或至少没有在报纸等媒体上公开提出,而近几年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即便是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先生,在2005年7 月6 日2012 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城市投票的前夜,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上畅谈他对2012年奥运会申办和对奥运会项目“生死投票”的一些思考时,也一再呼吁要让4年一届的奥运会以运动员为核心。

同样在那届亚运会上,伊朗足球队头号球星代伊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后,火速连夜赶回奔丧,没有任何人以要服从大局为由加以强留,给予他的都是无限的同情和支持。他的队友还以夺取冠军的实际行动对其表示慰问。代伊失去了亲身夺取金牌的机会,却赢得了人性中最温暖、最体贴的一份关怀。

舒马赫,多次F1世界总排名冠军,2003 年4 月在圣马力诺比赛开始前13 小时,她的母亲被宣布脑死亡。自从得知了舒马赫母亲病故的消息后,法拉利车队的所有成员都非常体谅舒马赫的心情。从队友巴里切罗到技术主管罗斯·布朗以及法拉利车队的所有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向舒马赫提出任何有关于比赛要求的话题。法拉利车队经理托德表示:“在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后,车队没有进行过任何讨论,只是告诉舒马赫,无论他做出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他。”

但就是这一点让舒马赫感动至极,他最终决定参加比赛,事后舒马赫说:“在这样一个悲哀的日子里,车队的所有人,从老板、技师到工程师,甚至厨师,每一个人都向我表达了慰问和支持,但没有人对我提出任何的要求或者给我一点的压力,是他们帮助我度过了这可怕的一天。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谢谢他们。”

舒马赫通过法拉利车队发表声明说:“我的母亲喜欢亲自到赛车场为他的儿子加油助威。我小时候在家中开着小型汽车比赛时,母亲就一直伴随着我。如果母亲不是突然发病、离开人世的话,她肯定会来到今天的赛场上,观看他儿子的比赛。”

2003年4月20日,带着丧母的悲痛,舒马赫用几乎完美的表现赢得了比赛,赢得了他的第65个分站赛冠军,同时也赢得了尊重,完成了母亲的遗愿。这也是法拉利车队的第160个冠军。夺取冠军后,舒马赫在获胜后没有马上摘下头盔,车队的工作人员从电台里听到了舒马赫在哭泣。发奖仪式上,舒马赫站在德国和意大利国旗的面前,右臂戴着黑纱。他没有做出大家所熟悉的跳跃、喷洒庆祝的香槟等任何形式的庆祝,他在领奖台上忧郁的神情、显而易见的悲伤,以及沉痛的举止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了人们的同情。

从上述例子,我们看到,在强调个人必须甘于奉献的同时,是否也能给受伤者一份人文关怀呢?

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因素。人文关怀的“人文”二字界定了其与普通关怀的不同,它侧重的是精神上的关照和爱护,它彰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怜悯,是对人性的关爱、保护和发扬。按老百姓的话说,人文关怀就是人情味儿。

健康发展的城市,其目的和本质就落在人文关怀上。它要求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按照“人的尺度”来开发世界、建设社会,不断为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创造各种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在2001 年“七一”讲话中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党的十六大提出,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情系民生,造福于民,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人文关怀精神。

200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贯穿于的言行中。非典突袭之时,胡锦涛总书记等深入医院、工厂、学校和施工现场;淮河遭遇洪灾,温家宝总理风尘仆仆走上大堤向灾民嘘寒问暖;中央领导每年都是与弱势群体群众一起过的春节,身体力行树立民本意识;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多项举措关注“民生之本”;帮助农妇熊德明讨薪,主动同艾滋病患者握手,革除制度性弊端,关注普通人生存,人文关怀投向公民权利;对现有的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体制进行改革,“以人为本”确立新型政绩观;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005年1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陈家山煤矿矿难职工灵堂的悲情一泣,替全天下人发出“要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的心声。这都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政策核心。

3. 和谐构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明的互补

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更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光辉典范,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力和美,是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圣的。它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不仅仅体现的是公开、公正、公平的体育竞技精神,而更包含着人类对自身发展的一种精神追求。

“人文奥运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倡导体育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一是强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拥有12.4亿人口的中华大地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二是通过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权利,加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三是以奥运为契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增进56 个民族的团结。”这是2008年北京奥申委对人文奥运的解释。由此解释我们可以看到,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将是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互相发展的盛会,将是东、西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将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和爱”和谐统一的盛会。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入中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和交流方面,将起到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作用。我们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到奥林匹克文化中去寻找补充中华文明的养料,并将中华文明注入到奥林匹克精神中去。

(1)“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古代希腊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都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个人主义可以作为西方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见解。与西方不同,中国人重视家族血缘和集体,重视个体属于集体的一部分,而不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扬重视个人义务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西方文明,尊重个人的权利。

(2)“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不断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样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是有差异的。在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的超越精神,也要用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来补充奥林匹克精神。

(3)吸收奥林匹克主义中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它强调自我锻炼、自我参与、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人文奥运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价值,其核心理念在于“和谐”。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将有助于弘扬体育的人文精神,以体育文化促进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现代化转型,以体育文化促进中西文明的交融与互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积极的精神动力。

4.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奥林匹克精神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内涵丰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以德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而奥林匹克运动对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作用。

“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互相尊重和学习,使不同的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这是顾拜旦先生著名的诗歌《体育颂》中的一段。

“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为了本队的荣誉,我们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运动会比赛,尊重和遵守各项规则。”这是奥运会上运动员的誓词。

“我代表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宣誓,我们在本届奥运会上,将以真正体育精神尊重和遵守奥运会的一切规则,公正无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奥运会上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誓词。

“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奥运会的格言。

“人文奥运通过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权利,加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这是2008年北京奥申委对人文奥运的解释。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这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归纳。

可见,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人文奥运的理念与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八个方面的概括是高度一致和高度契合的。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旗帜下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5. 寻求共赢——由对手变为伙伴

博鳌亚洲论坛是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年发起的。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告成立。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博鳌召开。作为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到2006年成员国已增加到28个,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就在于它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实现亚洲各国的共赢。

亚洲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民族以及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和障碍较多。也许正是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亚洲的精英们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和挑战。论坛年会与会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使亚洲各国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不断协调、共同行动、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从而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构筑共赢。为此,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正式将“亚洲寻求共赢”作为永恒的主题,每年的会议标题根据年会关注的重点,在“亚洲寻求共赢”后加上副标题。如2003 年为“合作促进发展”,2004年为“一个对世界开放的亚洲”,2005 年为“亚洲的新角色”,2006 年为“亚洲的新机会”。

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解释“共赢”时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能够形成某些共识只能是在双赢的基础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我感到特别自豪的就是我们引进了‘双赢’的概念。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比如在武打片中,是不可能有双赢的。”龙永图认为,这种双赢的概念如果能够扎根于老百姓的头脑中,如果能被企业家所了解,人们就可以生活得更和谐,经济也会发展得更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折射出的正是不同文明互相了解、交流、融合、进步的过程,没有取代,只有互补。当今世界,没有哪项活动能像奥运会这样让参与者抛除歧见,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同一条跑道上。美国芝加哥公牛队在杰克逊的率领下屡获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要求队员无私忘我的合作精神,加上尊重对手和将胜负置之度外的宽容之心。为了实现他的要求,杰克逊制定了自己的队规:用花里胡哨的动作侮辱对方、故意用粗野动作激怒对方、本队大比分领先还继续大投3分球不给对方留情面,这样的情形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诚如杰克逊所言:“篮球虽然是对抗激烈的竞赛,但我们应以宽广的心态把它看作压力下的艺术,双方不过是激烈的舞伴而已。”

6. 领域独有——人文奥运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奥运地位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有其客观依据,这就是它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独有的地位和作用。

(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人文奥运是北京乃至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它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为底蕴,展示了北京乃至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将浸润中国人的心灵,奥林匹克运动将强健中国人的体魄,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当奥林匹克精神照亮这个焕发着青春的东方古国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将为奥林匹克运动撰写新的历史篇章。这一点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所不能胜任的。特别是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在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态度上;在理解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赢,什么是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应该坚持、捍卫,什么应该唾骂、摒弃的观念和行动上,人文奥运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2005年第10届全运会上,跆拳道,111场比赛,运动员弃权了26场;柔道,孙福明的假摔及其重赛;中长跑,孙英杰在夺得女子10000 米的银牌后,立即被查出A瓶尿样呈阳性;奥运冠军邢慧娜因为严重犯规被取消全运会金牌;南京奥体中心千棵名贵大树十运会后死亡;投资3000万元亚洲第一的南京白马公园激流回旋赛场十运会后,激流没钱难回旋……

这一切在不断地警醒人们,是到了人文精神回归的时候了。诚如国际奥委会提出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和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正如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以自己优异的运动成绩击碎希特勒种族主义谬论的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此外,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运动为文化传播的中介,坚持和平、友谊、进步,为构建世界公民的心理素质做了准备。当人们有了这样的心理训练和思想准备后,对外来文化的鉴赏力和吸收力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各种文化融合的进程。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奥委会提出促进世界和平的提案,向全世界表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着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2)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奥运会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旨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以今日高度自动化社会中鲜有的健与力,在感官上给人们以生命的刺激和美的享受;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以公正原则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团队合作张扬人们的集体主义;以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全世界青年周期性的同场竞技,昭示五洲四海之内,皆为连根的兄弟姐妹。奥运会呈现的不仅仅是金牌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它体现了体育运动对人的精神教化,体现了人的文化属性和体育的文化功能。奥运会这些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功能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进行的,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通过竞技运动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完成的。如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有7000 人参加表演,占巴塞罗那人口的3.5‰;悉尼奥运会参加开幕式演出的多达12697 人,占悉尼人口的3.7‰;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有9000多人参加表演,占雅典人口的3‰。在这种罕见规模的奥运文化氛围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品质得到提高。

人们不会陌生那让无数中国观众怦然心动、肃然起敬的一幕:2004 年8 月23 日晚,雅典奥运会篮球比赛中,中国男篮最后一轮以67~66 战胜世界冠军塞黑队,晋级奥运会男篮八强。

率领中国男篮的教练名叫德尔·哈里斯,一位执教过休斯敦火箭队、密尔沃基雄鹿队、洛杉矶湖人队、国王队、小牛队的NBA教练,2004年2月20日被任命为中国男篮主教练。在小组赛中负于西班牙、阿根廷、意大利后,就在小组最后一场对塞黑队比赛的头天晚上11点钟,哈里斯走出奥运村的公寓,准备去奥运村里的资料图书馆的录像中心找新西兰队战胜塞黑队的录像。走出公寓的时候他就想,这么做值得吗?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去或者不去对这场比赛的胜负会有什么影响吗?他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去找这个录像。第二天早上他在准备会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新西兰队和新西兰队战胜塞黑队的录像剪辑放给队员们看。告诉队员们,即使你输球、输了25 分、又连输这么多场,也不能放弃。赛后,中国男篮队员李楠说:“就是因为哈里斯,我才明白什么叫永不放弃。我们前面输成那样,但哈里斯始终在努力,他一切都像从前一样准备,自己还在那儿剪辑录像带给我们看,分析塞黑的特点和弱点。如果不是他这么执著,他不组织我们了,不看了,那今天绝对就赢不了了。”刘炜说:“今天的比赛可以让别人对我们有个重新认识,这是哈里斯教给我们的态度。姚明说:“哈里斯用三个月的时间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我认为我们至少给后面很多球员留下了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哈里斯带来的。我发现今天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没有放弃’。”

哈里斯和他的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著名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格言虽然只有短短的6 个字,却将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表现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超越自我,为高尚的事业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最后,在体育运动中我们看到,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有个性的人。因为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展示,也是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和富有生气的表现。社会文明的进步客观上也要求人的个性要得到张扬。爱因斯坦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如果我们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素养,就不能使其人格得到和谐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成为一个不太完整的人。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员也是如此,即使是冠军,如果忽视了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素养,则可能成其为只具有工具意义的人,成为由骨、关节、肌肉所组成的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其实,从科学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同时也是出色的思想家、哲学家,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无不是在自己专业的沃土上勤劳耕耘的同时,也在人文精神的“肥田”中吸取养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并且在吮吸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植根于心灵的、对待终身相伴事业的一种情怀和关爱所组成的哲学信念。这就是为什么在面对“克隆”人的问题上,不同“修养”的科学家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在面对兴奋剂的诱惑时,不同“修养”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同样也有截然不同的举动。其原因就是有修养的人们,他们在所受的教育过程中成功地保持了个性,塑造了完善的人格,在精神上超越了狭隘的利益纠缠,摆脱了功利的束缚。因此,加强人文教育,明确其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个性的意义,对于培养新型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成了人文奥运的灵魂,成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2008北京奥运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伟大握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交汇,从理念的简单认同升华到民族优秀传统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主动契合。让北京奥运会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由此提升我们社会的人文素质,树立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展示和平发展的中国姿态。 sh7VCIdDZGRHYvuhE6VnxIZ6OzMVdELTtA9MmgdGvn5/aBi+Y3yRfySrAklujE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