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研究

北京大学 张锐 王东敏

青年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先进青年总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社会思潮的先锋,在引导社会进步思潮的发展问题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青年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使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问的距离感。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影响和同化社会成员,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了社会和谐。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尽管已经形成“一助一”长期结对等重点服务项目,但服务项目单一的情况仍然存在需要形成更多的服务项目。通过对奥林匹克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奥运会提供人力资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利用大学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完善,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这个载体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利用奥林匹克这个平台推动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以达到“多赢”的目的,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以借鉴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因此,对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是奥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针对群体特点,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制订宣传、招募选拔、公益实践、培训、激励保留、岗位运行、赛会运行等运行计划,因此,对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重点讨论对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招募和遴选、培训、激励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基本概念

1.1 志愿者

志愿者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点:志愿者的行动是个人行为;其行为是完全自愿的;其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其活动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组织的;其活动动机完全是利他的,没有个人私利的。

1.2 大学生志愿者

自愿将其时间、精力、技能、经验奉献给社区、组织,而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的高校学生。

1.3 奥运会志愿者

在奥运会的举办与筹备期间,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自愿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全力完成组委会分配给任务的人。

1.4 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是指由北京奥组委授权高校组织招募,接受北京奥组委管理,需要制发奥运会身份注册卡,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北京奥组委指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义务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大学生。

2. 本研究基本理论

2.1 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具有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在能力、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与兴趣、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增强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自觉性以及吸引和留住有才能的、组织所需要的人才等方面的作用。激励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类。 (表1)

表1 三类激励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激励的原则包括:目标保持一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差别激励、适度激励和及时激励等。

激励的方法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方法。

2.2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洛瑞从社会结构资源对经济活动影响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概念一社会资木。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诸种资源之一,存在于家庭关系与社区的社会组织之中。洛瑞虽然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但他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因而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率先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系统分析,社会资本这一概念逐渐被社会学者所接受。到20世纪末,社会资本研究成了社会学界的热门课题。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上,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网络关系”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

罗纳德·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最后的决定者。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并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本文研究主要基于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正如宋玉芳所说:“奥运会志愿者作为一个庞大的临时性组织,为志愿者们的交往与互动提供了巨大平台,不能将奥运会志愿者管理仅仅看作是成本一效益的经济管理,还要考虑如何将奥运会志愿者在提供服务过程所提倡的奉献精神与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转化为社会资木,进而促进社会的整合,这应当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3 能本管理理论

人的能力问题自古就受到重视。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支配和操纵社会生活的基本力量体现出由血统本位向权力本位、金钱本位发展的脉络,并有向能力本位转移的趋势。西方管理学由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呈现了西方管理学逐渐由重视管理的外在因素到重视管理的内在因素,由重视人的外在因素转向重视人的内在因素的发展轨迹。能本管理理论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它是人类管理理念由物本管理理念到人本管理理念的继续和延伸,是对物本管理理念,尤其是对人本管理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能力在人的各种属性中表现出更加重要的地位,人的知识、智能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动力与目的。

能本管理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主要包括四层含义:把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对象,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这不同于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的人本管理;把以能力本位作为管理理念,即把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看做是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把能力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管理价值目标,提高和发挥能力就能够成为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就能够成为评价管理绩效的最后指标;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改变传统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依靠为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激励手段。

若从能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奥运会志愿者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进行能力建设,通过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能力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组织能力,进而提升社会能力,才能达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能本管理理念的实施为奥运会与志愿者的“双赢”提供了可能:志愿者为奥运会的成功提供人力保障,奥运会为大学生志愿者的个人发展提供平台

3. 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概况

1993年底,团中央发出了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号召,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学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各类青年志愿者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广大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从此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高校内外的一道风景线。

3.1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系
3.1.1 从志愿者数量角度分析

根据2001年底,对全国6 省市——北京、上海、新疆、四川、黑龙江和广东的志愿服务状况的调查,我国2001年共有了7.69 亿年满18 岁以上的居民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参加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参与率为85.2%,总共贡献时间为189 亿小时,人均年志愿服务2980万个全日劳动力,其贡献值折合人民币1968亿。见表2。

表2 我国18岁或以上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情况

资料来源:丁元竹.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国志愿服务与福利论坛.2003 (1):5~11

青年志愿者在社会建设、扶贫开发、支援教育、抢险救灾、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1.2 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角度分析

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初步成型,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志愿者主要分为三类: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其他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建设,服务站的试点工作,志愿服务的层面推进和规范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1998年,我国已建立起了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图1)

图1 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网络(截止到2002年年底)

在活动组织形式或服务操作程序上,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青年志愿者招募、培训、评估、表彰、激励制度,并逐步形成了“以服务养服务”,“自我运作、自我依存、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

3.1.3 从服务领域和项目分析

青年志愿者活动形式、内容以及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活动趋于持久化。

志愿者的服务中其中有大型活动的方面的服务,如:北京亚运会、第6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财富》论坛年会、APEC上海年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与第7 届全运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国内重大赛事提供了大量服务。组织青年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已逐步成为全国通行的做法,这些都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2 大学生志愿者优势分析

在青年人的行列与志愿者的队伍中,高等院校中的青年学生虽然其人数(300 万人)仅占中国青年人总数的百分之一,但他们是初期“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队伍的主体和目前志愿者行动的主力军,他们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和志愿者一活动中的重要载体。

第一,青年学生最能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鲜事物并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第二,青年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具有较高的觉悟;第三,青年学生具有各类专业特长;第四,在校青年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固定,人群相对集中,且各个院校分布广泛,易于组织;第五,就学校本身而言,开展服务社会(尤其是爱校、建校的活动)、完善自我的志愿者一活动符合育人的方针,是德育工作的创新,为各院校喜闻乐道;第六,大学生志愿行动有助于增进青年学生同社会的沟通、理解,易于形成示范作用并带动其他青年。

3.3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活动逐渐增多,内容日益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大学生青年志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3.3.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动力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到大二时,除留下为数极少的几名骨干成员外,几乎所有的社员均需从大学一年级新同学中补充”。

3.3.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机制缺乏创新

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经常有一些社员抱怨,平时没事,集体行动一窝蜂,不是植树种草,就是打扫卫生,形式过于简单,缺乏教育内涵。“活动没有结合专业,发挥专业技能,锻炼实践能力,就不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与志愿者行动的宗旨相违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3.3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不健全

据笔者调查63%的北京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志愿者保障机制极为不满意”。60%的同学认为资金是影响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果资金不足,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同时也很难保证其质量和活动的效率。同时无良好的制度环境,即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志愿立法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大型活动情况分析

大学生志愿者在一些大型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和承担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工作,如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有4 万名“彩虹志愿者”,主要是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50多所北京高校招募而来。在同年11月第9届全运会中又有近10万名志愿者为大会服务;2003年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中也有近5万名志愿者参加活动;今年上海F1大奖赛中,也有2000余名志愿者上岗服务,来自上海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高校大学生和部分在职青年,从近万名者中脱颖而出,在这批佼佼者中,“博士、硕士学历者占到7%,英语水平超过六级的占54%”, 大多有APEC,八运会等大型活动的服务经历,F1比赛期间,他们在赛道裁判、新闻中心、大型活动、交通指挥、翻译等岗位上显示才能。“组委会对于志愿者的规划以及志愿者的选、用、育、留、评、散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模式,都可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提供借鉴”。

4.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

4.1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奥运会志愿者(Olympic volunteer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并且随着奥运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

起步阶段(1896~1908年):这一阶段,奥运会志愿者范围界定不清晰,奥运会的正式报告书中没有明确的出现“志愿者”一词;服务领域比较单调;以松散的个人行为为特征,家族关系和私人的友谊是志愿者产生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

萌芽阶段(1912~1936年):这一阶段,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均由童子军提供。奥运会志愿者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工作种类多为单一的体力劳动,他们的基本任务包括传递信息、维护秩序与治安、协助观众及搬运器材等,对政治势力依附性也较强。其服务是零散的和不全面的,缺乏系统性管理,仍处于边缘地位。但是组委会对于童子军与军队提供的服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例如,国际奥委会专门为作出特殊贡献的瑞典妇女Versall颁发了一枚特殊奥林匹克奖章。正式报告书的记录也说明志愿者己经在组委会中崭露头角。

扩展阶段(1948~1976年):这一时期的奥运会志愿者扩展到青年组织、学生等,其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化,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延展到与奥运会相关的各个领域。1952 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正式报告中也第一次出现了女志愿者。在这次奥运会中初次出现对志愿者的培训,这是奥运会志愿者演变历程中的里程碑,为以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志愿者的招募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组委会的一个创举。奥运会服务与学校部分课程的结合,不仅促使大量青年人参与奥运会的组织工作,而且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提供了各种帮助。这种结合既满足了组委会的人力需求,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不失为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结合的良策。

规范阶段(1980年至今):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6703 名志愿者组成了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奥运会志愿者团队。奥运会组委会开始把志愿者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组委会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志愿者的数量也有了明显增长,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正式报告中对“奥运会志愿者”进行了明确界定: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以自己个人的无私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

从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从1976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始将志愿者的招募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其实这与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理念是一致的,有着强烈的内在统一性。建设一个和平、平等、人与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美好世界是奥林匹克事业与志愿服务事业共同的追求目标,志愿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契合使奥运会志愿者的作用得以凸现。

从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作用来看,奥林匹克与志愿精神都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哲学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们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入手,通过不同的方式,共同鼓舞和激发大学生内心向善的力量。

从各自的发展轨迹来看,奥运会为志愿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人们认识志愿事业、了解志愿事业、参与志愿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推动了大学生志愿事业的深入发展、增强了志愿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同时,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奥林匹克的理念,节约了筹办的成本,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贡献。

4.2 大学生志愿者与奥运会志愿者的相关性分析

前面提到大学生的优势,再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的存在价值和奥运会志愿者的价值,就不难发现奥运会志愿者以大学生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

宋玉芳在博士论文中提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优势居于第二位的是:高校与大学生数量多,同时“2008年奥运会需要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为:坚定的政治素质,深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这与大学生的优势是相吻合的,因而增加了大学生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的可能性。

奥运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2.1 奥运精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怎样的心态去参与竞争,在奋力拼搏的同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己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问题。通过弘扬奥运精神,大学生应该摈弃种种不健康的消极心态,以奥运精神鞭策自己奋力拼搏,健康向上,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4.2.2 奥运会志愿者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奥运会举办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工作任务纷繁复杂,组织体系严密,工作机制多样,参与到这样庞大的工作系统中,观察、思考并实践,显然十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以及对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的理解。这些都是学校环境中难以学到的。 ”同时大学生在为奥运会服务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从而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也是非常有作用的,譬如人文奥运的理念,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拓展自己的文化底蕴。

虽然大学生有许多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也有其不足之处,因为由于大学生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对社会的了解有限,一旦委以重任就暴露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很好的融入团队、无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等诸多问题,同时有的大学生专业型不强,不能担任重要技术工作。这就需要在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培训中进行合理的策划和设计。

4.3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进展情况

2001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成立,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在坚持赛时运行要求和赛后利用兼顾的原则下,北京奥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大进展。北京奥组委按照“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认真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全面展开了奥运会筹备工作。

2005年6月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在启动仪式上正式推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计划》。它分为总则、“迎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项目、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项目、奥组委前期志愿者项目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保障六部分,是指导和推动志愿者项目各运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发布了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标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表示,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并且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提供公平祥和的竞赛环境。成为志愿者将丰富自己的人生。工作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组建工作机构。在奥组委人事部内成立了志愿者处,具体负责志愿者项目的有关工作。为了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志愿者工作,成立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的共同领导下,协调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然后是制定工作计划。从2004年初开始,奥组委人事部就着手开始编制《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战略计划》,确立志愿者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工作范围和任务,划分工作阶段。目前这一计划已经完成并经国际奥委会批准。提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由六大项目构成,分别是迎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奥组委前期志愿者项目、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项目、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项目、赛会期间城市志愿者运行项目和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遗产转化项目。六项任务涵盖了赛前、赛时以及赛后三个阶段的志愿者工作。

最后是初步确定赛会志愿者需求。经过与各部门的反复研究探讨,结合参考往届奥运会的相关数据,初步确定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总需求。

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还正式推出了北京奥组委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刊物《志愿者——我们与奥运同行》创刊号。

5.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体系分析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是指由北京奥组委授权高校组织招募,接受北京奥组委管理,需要制发奥运会身份注册卡,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北京奥组委指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义务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大学生。

北京奥组委目标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高水平的志愿者组织工作和服务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和标志。作为一个节约型社会,通过奥运会志愿者管理,不仅培训出素质优良的志愿者队伍,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促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水平的提高,使得奥运会志愿服务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相融合。

北京奥组委将面向在京各高校(含民办高校)招募志愿者(含在京港澳台大学生)。各高校经授权,按照奥组委确定的资格条件,分阶段招募志愿者并建立相应的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以学校为单位接受奥组委分配的任务,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赛会志愿者服务岗位主要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

5.1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工作流程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工作流程与其他人群的管理工作流程相似,都经过了计划、招募与遴选、定位与培训、配置与协调遣散等过程(图2)。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和高校教育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有一定特色和创新。

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正式启动。从时间序列上看(图3),进入了招募与遴选期的一个阶段(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将于2006 年8 月底正式启动,到2008年4 月结束),目前,高校大学生报名的总数占整个志愿者人数的70%多,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2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过程

(资料来源: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4)

图3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时间序列

(资料来源: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4)

5.2 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规划管理

根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战略目标:一是充分利用奥运机遇,促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二是以志愿者项目作为实现全民办奥运的重要途径,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三是组建一支作风优良、数量充足、代表广泛、业务娴熟、保障有力的志愿者队伍,满足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运行工作的需要。可以结合大学生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对其进行工作分析,根据目标结构体系和组织结构,进而制定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规划。

这里主要对其工作分析进行阐述,工作分析是指收集、分析和记录工作相关信息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方法,以及确定从事该项工作需要的条件和任职资格。工作分析是组织进行有效人力的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招募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了组织的需要才能决定录用。因此组委会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对本部分所需的志愿者数量做出估算,初步得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对志愿者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规范和要求,明确衡量标准,根据北京各个高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定向招募,进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保证了奥运会的质量。而不应像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那样,没有事先对数目庞大的志愿者要完成的任务做出规划与工作分析,使得导致工作责任不明确,一片混乱。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譬如在第21 届大学生运动会中,由于没有对其活动的工作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导致职责不清。虽然志愿者有类别和服务范围之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志愿者的职责不是很明确,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展和质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必须要确定工作分析的方向:即收集什么信息,如何收集信息,怎样记录并整理信息。譬如,工作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通常包括:工作活动、工作中人的行为、工作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工作环境、资格要求等,通过工作分析后形成工作说明,主要包括工作的性质、内容、职责、方法、程序和任职资格的书面文件,以避免工作分析的偏差。

5.3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的招募与遴选管理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的招募与遴选是组委会授权于高校,使其吸引大学生,并从中选拔、录用合格大学生志愿者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北京奥组委所有需要志愿者的项目招募选拔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志愿者队伍,在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观众、媒体记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志愿服务”。

针对北京各个高校优势专业特点,设定在北京各个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以及资格要求,建立适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方案。目前已基本设定好志愿者的通用政策,但是在高校招募一定要有重点,体现出各个高校的优势学科,同时要保证其他高校该专业方面的人才,即做到“重点对待、公平竞争”。譬如,针对裁判助理、赛事组织者等可以从体育院校进行招募,进而节省了人力、物力。

目前在高校实行定向招募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根据北京奥组委确定的志愿者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招募志愿者,有利于保证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

招募的主要流程包括:申请人报名、材料审核、工作预分及面试、初步确定岗位、发出录用通知、志愿者接受任务、背景核实等步骤。就目前招募情况来看,各高校大学生踊跃报名,占整个志愿者总数的70%多,这就需要对专业志愿者和特殊岗位志愿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严格把关,进行遴选,使其成为潜在的优秀的奥运会志愿者。

奥组委将联合相关机构按照统一的选拔标准和流程开展赛会志愿者的选拔,其中专业志愿者的选拔,主要包括驾驶员、医疗服务、贵宾陪同、语言服务、新闻媒体服务、体育赛事组织志愿者的选拔,还将重点测试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遴选志愿者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奥运会中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使得每位志愿者具备这种精神内涵,同时一定要把奥运会志愿者需求与奥运会相结合,进行人性化管理,譬如碰到少有人问津的岗位,要和一些志愿者进行沟通,以便达成共识,加入到该岗位中,达到各个岗位的志愿者数量的均衡。在第21 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就出现相类似的问题,“一名海淀走读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的志愿者,曾出国去丹麦、挪威、瑞典,对这些国家的人文很了解,她积极报名当志愿者,并主动向群工部要求接待挪威、丹麦和瑞典的代表团。但答复是:要服从统一分配,不能因特殊情况打乱整理计划,结果她未能如愿一尝”。 虽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比较高,但是也要注意奥运会的安全问题,对志愿者背景进行深入调查,避免为奥运会造成较大隐患。

5.4 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的培训管理

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

通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奥林匹克知识、国情市情、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奥组委将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相关文本教材和多媒体教程课件,依托互联网远程教育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培训。针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可以将其作为必修课,要求每位志愿者必须修该门课程,并计入到学分中。

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培训志愿者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培训将以面授为主,可以指定几个高校进行专业培训,然后由其他学校学生进行通选,这样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同时也保证了培训质量。但是培训教师的选拔和具体组织安排,需要严格把关和控制,提高其质量。

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工作场地的相关情况、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从往届奥运会看,由于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场所大同小异,培训的要求和深度也基本类似,培训模式上可以借鉴以往模式,但是针对具体培训项目时,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优势,构建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培训体系,实现多赢的局面。

譬如:高校的教学体系能够为奥运志愿者提供规范的系统性培训。 高校教学具备适合奥运志愿者培训的诸多特点,例如,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授课方式。高校的课程设置除专业课外,还有包括体育、外语等课程在内的基础课、选修课,授课形式除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课、研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的课程设置和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奠定了将奥运志愿培训纳入高校教学体系的充足的空间。

再次,高校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及奥运会期间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提供了保障。 现在,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己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精神己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校团委下设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专门机构,对志愿服务进行组织和管理。所以,奥运会志愿者的培训和服务工作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功能,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单位。

在《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中指出:阻碍继续参与调查服务的最关键因素是“没有时间”,第二位的阻碍因素则表现为“经常开会,太麻烦”等,进行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是否也会出现这类似的问题?因此,如果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培训在高校进行,纳入学校课程,使其学生获得学分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

5.5 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从往届奥运会和我国举行的大型活动的情况来看,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回报的期望可以分为精神回报和物质回报两部分,志愿者希望获得的精神回报主要包括: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内心奉献的快乐感、结交朋友、好奇心和了解活动本身的愿望得以满足、接触明星偶像人物等。志愿者希望获得的物质回报主要包括现实回报和潜在回报。其中物质回报包括取得纪念品、服装装备、交通餐饮保障、折扣优惠和现金补助等,潜在物质回报主要是获得今后可能会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的技能、经历等。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倡导的期待理论所指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目标。那么如何激励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目前重要的一个课题,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贯穿于始终。理想的志愿者应该是具有利他主义的奉献精神和对组织使命的高度认同,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能力。在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管理的过程中,招募、培训都是可以量化的,但是激励就很难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根据大学生志愿者不同的需求制定响应的激励体系保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笔者比较认同宋玉芳的对各种需求对激励奥运会志愿者的重要程度的研究如。见表3。

表3 各种需求对激励奥运会志愿者的重要程度的调查结果

在各种需求中,认同需求、发展需求与人际关系需求依次排在前三位,而且得分比较接近。那么,针对大学生如何落实具体的激励内容。笔者认为:第一,可以把“此次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之中,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与奖、贷、助等方面挂钩,与升学、就业推荐挂钩等”, 成立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基金会,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综合表现进行授予荣誉。第二,与学分挂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相关培训按照学时和考核成绩,以学分形式表现出来。第三,加大内、外激励力度。由各个学校志愿者中心进行定期考评、定期交流总结,组织研讨、新闻发布、各种竞赛等,并进行表彰宣传。第四,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做到分配任务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一致,结合大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特点,进行管理。在第2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志愿者提供服务所必须的费用未能报销,如打电话、乘坐出租车等费用;大学生本身就无经济来源,如果对必要费用不报销,会严重挫伤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正如任海教授所言,不能把志愿者仅仅视为奥运会免费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志愿者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民众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可以提升整个社会对参与志愿事业的热情。

借鉴《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中“不同参与情况青年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表4)发现:

表4 不同参与情况青年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

青年志愿者对于自己的参与动机有着足够清晰的认可,同时对公民义务和公益责任的考虑表现出突出的重要性,个人需求的考虑也体现出极大的分量,而且发展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志愿者在实践中正在把个人需要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互相促进。这对于在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措施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6. 结 论

6.1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是指由北京奥组委授权高校组织招募,接受北京奥组委管理,需要制发奥运会身份注册卡,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北京奥组委指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义务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大学生。

6.2 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大学生特点,所有部门都必须对本部门所需的志愿者数量做出估算,初步得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对志愿者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规范和要求,明确衡量标准,根据北京各个高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定向招募为主,公开招募为补充,进而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好铺垫,保证了奥运会的质量。

6.3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赛会志愿者的招募与遴选就是组委会授权于高校,使其吸引大学生,并从中选拔、录用合格大学生志愿者的过程。针对北京各个高校优势专业特点,设定在北京各个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以及资格要求,建立适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方案。在遴选志愿者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奥运会中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使得每一位志愿者具备这种精神内涵,同时一定要把奥运会志愿者需求与奥运会相结合,进行人性化管理。

6.4 结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优势,构建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培训体系,实现多赢的局面。

6.5 构建符合大学生的激励机制。第一,可以把“此次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之中,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与奖、贷、助等方面挂钩,与升学、就业推荐挂钩等等”,成立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基金会,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综合表现进行授予荣誉。第二,与学分挂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相关培训按照学时和考核成绩,以学分形式表现出来。第三,加大内、外激励力度。由各个学校志愿者中心进行定期考评、定期交流总结,组织研讨、新闻发布、各种竞赛等,并进行表彰宣传。第四,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做到分配任务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一致,结合大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特点,进行管理。 bHNjwxKp9dtQMyTnh56DO4D9htGTFuQ03VRxhHRkFnzAV8w+7j6HGs4M6q1Z9l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