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是一项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国际综合性社会活动,其规模日益扩大,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参赛运动员的数量急剧增多。虽然国际奥委会正在努力控制这种态势,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惯性使之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观,加上比赛日程集中,运动员、裁判员和记者以及观众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等特点,都使得奥运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奥运会规模大、会期短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式是非同寻常的:奥运会前迅速集结,奥运会中高强度、全负荷地工作,奥运会后立即遣散,回到各自原来的工作岗位 。普通的劳动力市场难以应付奥运会对于人力资源的特殊需求,而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与之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于是志愿者云集成为历届奥运会的一大特征,使用志愿者业已成为筹办奥运会的惯例。
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当尤伯罗斯开创前所未有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时,一直默默工作在幕后的志愿者走到了奥运会的前台,成立了下属于组委会的奥运会志愿者部。为洛杉矶奥运会的筹办做出卓绝贡献的28742名志愿者,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组委会正式报告书中。但是,此后的近二十年内,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奥运会的营销模式与市场开发,极少有人关注对于奥运会来说同样重要的志愿者。经济来源固然是奥林匹克运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建立在志愿者活动基础之上的社会现象,没有志愿者,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不复存在。正如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罗格所言:“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承担义务和敬业奉献,组织奥运会和各层次的比赛都是不可能的。” 志愿者们以其娴熟的技能和特有的热情、积极态度和耐心,为奥运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在总结悉尼奥运会时说:“志愿者和运动员一起构成了悉尼奥运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体系是否完善、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管理模式是否有效都直接影响到奥运会举办的成功与否.对这一规模庞大的特殊组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求高效的奥运会志愿者管理模式,不仅对奥运会的筹备与举办至关重要,对于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