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校企合作对体育专业的现实意义

河北体育学院 李继东 胡金宝

【摘 要】 自2008年奥运以来,体育专业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随着后奥运的影响,各大体育院校也在逐步向校企合作方向转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采取理论与实践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发展传统教育基础上,逐步探索市场、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面向企业实行校企合作,推行订单教育新模式;把优秀企业请进来,共同制订有关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给学生贯输先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理念,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融入社会、缩短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促成企业、学校和学员多赢是教育大力发展的形势所趋。

【关键词】 就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一、校企合作多元化格局

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项目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2.工学交替、教学实践相结合模式

将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培训,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例如高尔夫、网球专业方向学生采取的“2+2”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后2年在基地实践实训。

3.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4.“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的特点

1.校企双向兼职,打造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学校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所祈求的智力支持。基于这一契机,学校教师可以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兼职,不间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直接价值。同时,教师参与企业工作可以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零对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状态,培养出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同时教师在企业兼职,可以有效把握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和劳动力市场实时需求信息,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新专业开发、教学目标调整等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校企双向教学,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学校教师往往具有很强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却缺少丰富的具有较强时代特色的动画制作技能,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知晓企业的专业技能和企业的氛围,我们采取的是“2+2”的校企双向教学合作模式,即大一、大二学年由学校教师任教,教授基本的专业理论课程,然后大三、大四学年由合作企业教师来校教授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实践技能课程。

3.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工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校拥有学生人力资源,企业拥有技术及设备资源,二者有效结合即能创造各自价值。而结合的措施就是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实践、实训项目,这样企业能够运用学校的学生人力资源,学校可以学习到企业的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程序和实践技能,从而双方能够达到互惠、互利、互赢,共同达到满意的效果。

4.订单培养,企业招收员工,学生解决就业

实现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主要目标,适合技术要求的新员工则是企业新陈代谢的基本保障,而订单培养是将二者目标统一起来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制定专门教学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完成培养的学生随后进入相应企业实现就业,这又是一个校企双赢的良好措施。订单培养学生第一年进行常规专业教学,第二学年开始订单技术针对培养,第三学年就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既能保证订单培养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订单企业实际技术需求。

三、校企合作意义

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今后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将逐步推广到合作建设专业实验室,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其它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生长。

参考文献:

1.方德英等. 校企合作创新——博弈. 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孙福全等. 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

4.刘合群. “百分百”中职教育新理念.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杨广斌. 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职教通讯,2006. ecJedohmDCIfXFYQZmfkMdbP5Tc0RLL6d4n7hhuaX42pIN2TjED+HXAdVZTl1X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