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国外有关理论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体育专业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和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体育专业;就业;价值去向
对即将完成学业,跨入社会大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是他们初涉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必然会综合考虑自身的各种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形成一个关于自己究竟应找一个什么样工作的初步设想,这就是毕业生个体心中的就业价值取向。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面对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国家需要、个人意向、有限的供职岗位、多样的工作环境等多元因素组合的职业选择,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各种选择和诱惑面前无所适从。或职业期望过高,不切合实际;或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位,急于求成;或幻想无须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价值取向的偏差,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首次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关注和尊重每个人的求职愿望,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人们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人的价值取向指导人的行动和决策判断,直接影响着实践的态度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人类进步的信念标志。
在社会转型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人们在不断地构建自己新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毕业生择业上,出现了就业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和社会效果,成功就业是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关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一种基本途径和方式。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学生本人的素质要素影响着他们能否成功就业。目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学生素质要素与社会需求的对立,这种对立源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目标定位不确定的矛盾。社会需求要素的动态性与学生素质要素的静态性之间的对立,是导致二者难以完全一致的主要原因。在大学教育中,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主要的因素是由大学里专业课程决定的。这种专业课程内容选择和逻辑排序,虽然主要是依据社会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设计而来,但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也就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而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主要受相对固定的专业课程教学影响,因此在大学学段一旦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所形成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对执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而言就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状态是否适合始终处于动态的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能适合多大的程度,确实是难以完全预测的;换句话,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有这种可能,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与已形成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二者高度一致的状态出现 [1] 。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创造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信息时代对个人素质要求的重大变化。个人价值取向只有根据社会变化的要求,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能,才能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利用社会有利条件,发展自我,进而促进社会发展。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对就业机会的获得有影响,单位性质与职业类型期望表现出负相关,说明毕业生择业时对这两方面的要求越高,越是要求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三资或外资企业等工作稳定或待遇较高的单位,越是要求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就业机会越少,反之则就业机会越多;而毕业生择业时的求职单位数与异地求职数与就业机会成正相关,择业主动性越强,择业单位越是不限于自己所在的城市或省份,就业机会越多。这说明职业声望观和择业代价观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职业地位获得情况有显著影响。职业声望意识越强,就越难以就业;择业代价意识越强,为求职付出越多,求职行动越主动积极,就越容易获得职业地位 [2] 。
当前,多数体育专业学生择业时将工作地域的选择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喜欢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选择己经习惯、认同甚至喜欢上了大学就读所在地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再去环境和条件都相对艰苦的基层或远郊乡镇工作。部分学生出于对竞争压力、稳定性和风险程度的考虑,希望在工作稳定、有自己个人的发展空间,能够施展才华的学校或机关单位工作,对选择自主创业或到企业工作存有顾虑;部分学生希望选择福利好、经济收入高的单位工作。总体上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客观上为成功就业增加一定的难度 [3] 。
近年来,体育专业大多数毕业生到学校、公安局、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单位就业,这些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与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指标排名第一,说明体育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因为运动技能是体育专业学生经过体育学科学习后内化为身体专项运动能力的直接体现,是体育教学最直观、最具体、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体育的课程性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检验性。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传授与学习有用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的第一要务,是体育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4]。
遗憾的是近年来体育专业毕业生运动技能有弱化趋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还缺乏与用人单位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导致部分体育专业毕业生不能够很快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进入角色,在工作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从社会需要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是提高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可靠保证。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体育专门人才。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强化服务职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强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指导,择业方法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知识、技能,适应社会不同的角色转化,包括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使自己的需求符合社会共同规范。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面向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主动寻求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把握就业机会,务实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需要。引导大学毕业生克服“等、靠、要”及“一次就业定终身”等不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公与私、义与利等择业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形成一种主动择业、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择业态度,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并使他们认清社会需要,把握市场信息,把择业和从业的过程如实地看成一个进取、创业、开拓的过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成功选择理想的职业。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应兼顾理想与现实,兼顾需要与可能,确定适当的择业标准,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要积极引导学生正视社会,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肩负的使命,理性地选择职业,达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4] 李强,毛振明.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9)
[2] 陈成文,胡桂英. 择业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01)
[3] 沈芝萍,王俊杰.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改革思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