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蚁族现象”思考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上海体育学院 陈 伟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理论,以“蚁族现象”为切入点,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由此现象重新审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蚁族现象;高校大学生;就业

一、前言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推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关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2008年岁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伴随这样的浪潮,产生了这样一群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也被形象地称为“蚁族”。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就业结构等一系列的调整,“蚁族现象”将长期存在,可能还有扩大的趋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率的背后所隐藏的就业质量、毕业大学生生存质量问题可从“蚁族现象”中窥得一二,由“蚁族现象”的研判也对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行为和就业倾向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试图由毕业大学生所引发的“蚁族现象”出发,深度剖析此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并站在高校就业工作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所启示。

二、关于“蚁族现象”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因其表现具有和蚂蚁有高度的相似性,如高智、弱小、群居、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温暖的期待,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等,又被称为“蚁族”。

从这个形象的名称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的特点,即:高校毕业、低收入和聚居。据调查,“蚁族”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2岁~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他们当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多来自县级市,来自省会和直辖市的不到8%。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在全国则有上百万的规模。对“蚁族”展开长达2年调查的学者廉思提出,“蚁族”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特征颇为相似,因此,尽可能减少“蚁族”的产生十分有必要。作为“蚁族”最后的教育机构——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最为有效、直接的平台,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其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三、“蚁族”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就业“剪刀差”的存在导致了“蚁族”的产生

由于我国行政权力对资源的分配主导作用过强,资源按照权力的意志配置远胜于按市场法则配置,从产业政策到教育、医疗、社保,各个层面莫不如此。因此,大学毕业生宁愿“蜗居”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甘当“蚁族”,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与之相对的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需要人才,却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面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就业“洼地”,另一面却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就业“井喷”。

深入剖析,就业“剪刀差”源于另外两种“剪刀差”,即地区间的“剪刀差”和工农“剪刀差”。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毕业生大量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农间的“剪刀差”,则形成了两个局面:其一,几千万农民工涌向城市,与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其二,农村基本上处于一种就业真空地带,很难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理论上说,地区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才向次发达地区流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同理,工农之间的“剪刀差”缩小乃至消失,农民留在当地就业、创业的机会就越大。

虽然在就业压力下,国家也意识到了实现大学生就业分流的重要性。近几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如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但只要地区“剪刀差”、工农“剪刀差”依然存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会将去中西部、农村就业当作一个跳板,最终仍会回流到发达地区和城市。

(二)大都市激烈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蚁族”的产生

我国一线城市中,大量的人才涌入加上存量人才,导致高素质人才大量聚集,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以上海为例,平均1个外贸专员的空缺,在2009年1月份有87个人应征,但到了11月份,竞争者就多达185人。同样,1个快递员岗位竞争者也从1月份的30人激增至11月份的120人。据悉,11月份北京空缺职位和应聘者之比达1∶91,而中国十大城市平均比例也到到了1∶41。

在这为数不多的招聘岗位中,企业的“高门槛”挡住了许多大学生的脚步。以2009年上海“青年见习就业招聘会”为例,有关部门根据见习培训方案对报名者筛选,却使大多数人“不合格”。首先,见习者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把就业相对困难的中专、本科毕业生排除在外;第二,见习生限制为2008年毕业生和2009年特困家庭毕业生。2008年毕业生经一年多职场奔波,未就业的不多,愿意每月只拿1000元工资的更不多;2009年特困家庭的毕业生,按方案规定,指低保家庭子女和总工会认定的特困家庭子女,但实际上上海市特困家庭大专以上毕业生为数不多,大多数已由政府定向推荐就业了,这样2009年毕业生也被排除在外;第三,有的企业把招聘条件抬得太高,以致招生条件中出现“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笑话,使许多有就业要求,暂时又达不到招工条件的刚毕业大学生被排除在外。

此外,“蚁族”的产生也与房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结构失衡上,房价上涨过快引导了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业,实体经济受到冷落,而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而并非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无法对更多的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其次,由于住房属于必需的生活资产,房价上涨过快导致待就业大学生就业心态失衡,中低收入职业根本无法达到购房预期,最终高不成低不就;第三,过高的房价导致租房价格的提高,这些刚毕业的低收入大学生不得不选择聚居,过着群租生活。

(三)高校教育中的偏差导致了“蚁族”的形成

“蚁族”群体的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大学扩招有关。教育产业化使得一些高校形成“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培养模式脱离社会需求,“生产”出了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的“产品”,由此导致每年涌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便失业,或者从事着不需要多少知识含量的工作。由于人们支付高教成本时隐含的预期收益高于离校后被一般劳动力市场“再定价”的实际所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多的各种“蚁族”越来越多地聚居一处扩散情绪,遂导致几乎任何社会冲突都会有“无厘头参与”。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导向偏差也是导致“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高校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导向偏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十多十少”,即讲成功的多,讲失败的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商业性指导多,教育性指导少;讲面试过关支招的多,进行求职排忧解惑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的少;信息提供的多,观念教育的少;在大四进行临时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少;泛泛而谈的训导多,能够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少;满足于“管理——指导——服务”的多,进行“服务——指导——管理”转变的少;每年重复性农贸市场式的招聘会多,深入研讨有创新的就业指导少。这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偏差会导致问题的集中爆发,甚至造成就业指导中的误导。

(四)个体特质和传统的就业观导致了“蚁族”的产生

“蚁族现象”的产生与这个群体本身的特质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蚁族”形成之时也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阶段,他们大部分是“80后”,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表达,不相信说教,喜欢独立判断,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行为,并对其行为负责;同时,不够稳定、不持久,协同合作精神差、社会适应能力差;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从重点追求个人生存层面的目标,逐渐向重点追求个人发展层面的目标迁移。

传统的就业观也是“蚁族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大学开始之初,由于父母和祖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加上自身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增强,“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就业观使得不少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给自己戴上的紧箍咒。就业之时,“蚁族”在就业观念上趋向于“最优化选择”,即选择居住条件、发展机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因素的最佳集合体,因而绝大部分留在优势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寻求发展机遇。毕业后,虽然主观上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挫折,多数“蚁族”心中都有回家的想法,但两手空空的他们很可能“面子上过不去”。毕竟,对于那些由农村考入城市,由中小城市考入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做出回家乡的选择十分艰难。

四、建议

(一)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基本上是以政府调控为主,这不利于高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主动地应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会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就业难度增大。为此,为了主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对产业结构和科技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高校必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适当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保证人才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说,一要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通识教育,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以扩宽专业口径。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程进行拓展性学习,以增强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二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实现文理融通,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三要增加实践性课程与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就业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国家及社会的奉献精神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扎堆现象比较严重,普遍存在“都市情结”,造成了人与职业的不匹配以及对人才的浪费。因此,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把职业看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途径,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兴旺联系在一起,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从总体上实现人职匹配,充分利用我国的优质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转变理念,变单一的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并重

职业发展理论指出,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是个人职业选择由幻想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我们需要更新就业指导人员的观念,坚持及早起步的原则,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和就业的对接,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专业课向学生系统传授,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特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我国大学生不良的就业心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一年级新生,从入学之初就开设就业指导课,向学生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以及大学生就业现状,让他们认识大学,认识专业的特点及将来适应的职业,确定奋斗目标,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二年级学生应着重于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等的测试,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和专业发展方向,及早形成明确的职业性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三年级学生应着重于认清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调适,培养和发展与目标相适应的各方面能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特色,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应的技能;对四年级学生应着重于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择业的指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理性择业。

(四)搭建就业信息互通网络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服务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手段,更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专业化的推动力。首先,高校应该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动向,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广泛收集各类就业需求信息。其次,应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努力建设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资料库,以方便供需双方的及时查阅,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也为双方的交流架起一座友好共享的桥梁。再次,高校可建立就业资料室,对学生开放。在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的许多大学,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就业资料室,以印刷品、录音带、录像带、显微胶片以及计算机数据库等各种方式收集和储存大量有关就业信息,并向学生免费开放,帮助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最后,可召开就业信息发布会。通过这种形式,向学生说明就业问题,介绍单位情况、招聘要求等,可由学校组织,也可以由招聘单位直接派人参加。

(五)挖掘社会资源,与社会专业咨询、培训团体进行合作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实现人职匹配的和谐就业,完全靠高校自身的力量还很难完美实现。尤其是有些新建的高校,各方面力量还比较薄弱,与社会专业咨询、培训团体合作,借助专业团体的力量,实现就业指导社会化,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作为专门从事人才招聘、推荐和行业管理的中介组织,社会专业团体可以为学校提供全面、直接的市场信息与咨询服务,以其广泛的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网络和实践经验,弥补学校自身专业指导教师的不足,辅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还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广泛的企业网络资源,帮助学校选择符合其实习要求的接收企业及岗位,以确保学生培养的质量,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就业岗位。

五、结束语

“蚁族现象”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状态敲响警钟,同时,“蚁族现象”也给了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很大的启示,但“蚁族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还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也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用人单位的通力协作。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蚁族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易锋. “蚁族”聚居大城市的背后[N].中国财经报,2009.11.19.

2.刘长. 探访大学毕业生“蚁族部落”[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10.19.

3.竺大文. 一次“80后”对“80后”的调查——访《蚁族》主编廉思[N].浙江日报,2009.10.16. J9V8KYnNSFYmzE64TeOKghLwpF3CMoguMOFmgP2kEhQOklcV1INx6pdNJF3Hng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