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其中实验技术人员既要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又要承担相应的服务工作,因此必须构建一支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才能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实验室人员由3支队伍构成。一是研究人员,他们是实验室的主力军,负责各种专业实验室的全权管理、相关课题的设计论证,指导、带领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总结经验、撰写实验报告或科研论文等;二是实验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实验室的运作和管理,具有一定处理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掌握体育科研相关的实验技术,如生物化学分析、体能监控、身体机能评定、低氧实验室运行、生物力学测试与解析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会融合多种专业知识,因此技术人员既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又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把握体育科研实验的全貌;三是其他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以及卫生保洁人员等。这部分人员可以是固定员工,也可以外聘,但是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必须构建一支结构、层次合理,能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完成科研项目,并能对社会开展服务的人才队伍。
如果要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实验队伍还要创新整合,应包括实验室主管、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业务负责人、检验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档案资料员、技术资料员、检验员、校核员、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质量监督员等。
为加强对体育运动实践的服务能力,实验室还应该安排实验室人员深入运动队开展科技服务,构建一支下队服务的团队。这样既能把最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传授给运动队,又能把握运动队对体育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要构建一支由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访问学者及外协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助理队伍,协助实验室开展各项工作,操作基本的实验仪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这批研究助理队伍,既能弥补实验队伍缺乏的矛盾,又能在参与实验操作、设计、管理等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知识,有利于培养人才,交融理念,适应不同科研工作岗位的要求。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的主体,他们的业务水平、学历高低、管理能力的大小及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验室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实验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勇于探索,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经验的积累、仪器新功能的开发、技术改良;工作作风踏实,主动与研究人员、教学人员进行配合,保证实验实习的正常进行。实验室人员应具有严谨、科学、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实验室数据、测试分析及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对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更不能弄虚作假,拼凑数据,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人员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科学实验是对现有成果的验证,又是对未来问题的研究。对于实验人员来说,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及适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人员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实验人员还应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有时会有多次失败才能成功,有时为了获得正确的结论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
如今的很多科研成果都需要依靠团队才能进行。团队成员构成应具有多样性,既有学生又有教师,既有固定人员又有外聘人员。实验人员是沟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的纽带,要求实验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指导项目组成员尽快熟悉实验环境和仪器,共同完成任务。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是科研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因素。当前体育院所实验室人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学历层次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实验技术人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从事一般性技术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偏多,具有高级职称者少,业务骨干少,能解决关键性技术能力者更少;二是人员编制不够,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三是专业队伍培养不够,自身素质有缺陷;四是待遇偏低,实验室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程序复杂。
实验室人员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设和管理应重视以下工作。
1.定岗定编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
实验室工作人员编制核定范围为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及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实验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工作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实验教学工作量,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实验室开放运行等工作量,按照实验室类型,分别进行量化计算,确定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人员的机动名额,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仪器设备,运行、开发、维护与管理所需人员情况,可适当增加实验师及试验工程技术人员的机动编制数。
2.明确岗位职责
即明确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验教师、实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合理配置和优化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
3.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实行考核制度
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要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填写实验室各类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包括工作态度、考勤、安全卫生、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技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教学改革等各方面。考核结果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奖金相挂钩。
4.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
(1)把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及丰富教学和科研经历的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充实到实验室队伍中,作为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推动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前瞻性、建设性信息,对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实验室开放、实验技术人员的梯队建设及设备的采购、选型、维护、保养等提供指导性意见。
(2)鼓励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加盟实验室队伍并成为实验室队伍中的技术骨干,设计和构筑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及试验平台,指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实验。
(3)与技术先进型大中型企业研发人员建立良好的学校与企业技术合作关系,优势互补,推动实验技术发展。
(4)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在读研究生或高年级优秀本科生作为助理实验室人员,以勤工俭学岗位或研究助理岗位等形式签约。
1.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
根据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情况,制定学历提高计划,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或者实验工程技术人员在职进修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坚持“工作需要和专业对口”原则,实验室工作人员攻读研究生的专业要与从事的工作专业相同或相近。
2.积极创造条件,定期组织考察或培训
专业培训包括定期培训和专家讲座等形式。(1)定期组织校内培训。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教育,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对于新上岗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进行实验室业务知识及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分批、轮流选派实验室工作人员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及管理模式;(2)定期组织有实验室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经验交流会及研讨会,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相互学习。同时,鼓励进行国内外交流。鼓励和支持实验工作人员利用可能的机会参加国内外交流,开阔眼界,在向高水平的实验室学习的同时也形成互动关系,既能提高个人素质,又能促进实验室平台建设水平。
3.其 他
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或设立自制实验仪器设备项目等,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进行教学、科学研究。
1.健全评聘制度
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关心实验人员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开展课题研究,参加相应的职称评定。对考评较差者则要缓聘、低聘,直到解聘调离实验岗位。
2.采取鼓励措施
实验室人员的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应享受与教师同等的待遇。各实验室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如定期评选优秀实验室、优秀实验室工作者,优先考虑其评聘、福利待遇等。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优秀论文、实验内容、方法、仪器改进的显著效益以及实验讲义编写等,要等同于教师科研成果,对实验人员的科研项目同样要给予经费资助。
3.其 他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奖评活动,针对实验人员服务运动队、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仪器设备研制、实验技术手段及功能开发等工作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应作为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