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首 FOREWORDS

所有美好,都在当下
LIVE FOR THE MOMENT

最近,与好朋友们的相聚渐渐多了起来,热热闹闹的烟火气,让人相信春节真的要来了。

“年味儿为何渐渐淡去”成了相聚中人们纷纷感叹的话题。我们这几代人,似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关于年味儿的记忆。早早为过年忙碌起来的仪式感,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更少不了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春晚。我们在成长中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这样的仪式,在心里留下了一份对年味儿的共同记忆和怀念。如今,过年少了仪式感,从全国上下守着看春晚变成过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过年的体验和记忆,也就从共同走向了个体。

说起来,年味儿也不是永恒不变。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春晚和过年就此绑定在了一起。1981年,“春运”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上,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成了过年的标配。1997年,第一部贺岁电影上映,让贺岁档成为过年的又一个选择。过年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不是年味儿变淡了,是年味儿和以前不一样了。

记忆是基于当下的建构。我们所怀念的年味儿是成长中一年又一年积累的记忆。在古希腊的哲学观念中,那些刚刚获得的体验尚处于鲜活的状态和杂乱之中,比较脆弱,属于“湿记忆”;而过去很久的体验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弱化,但经过信息编码后,被归类、存储,称之为“干记忆”。我们所怀念的年味儿正是“干记忆”,如今我们在当下正在创造、体验的年味儿则是“湿记忆”。若干年之后,现在的“湿记忆”也会变成“干记忆”,现在并未被珍惜的年味儿,也就成了将来的怀念。

记忆所回应的呼唤都来自当下,每一个当下都是在给未来创造记忆。我们怀念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也应当去寻找、创造和体验当下的美好。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些鲜活的年味儿。无论是非遗京派剪纸传承人张晓林的龙年剪纸,还是上海EPIC主理人余天音的一杯2024鸡尾酒,又或者是作家安东尼讲述的墨尔本花艺创作,从传统到创新,从中式到西式,它们都是年味的一种,也将会成为无数人将来的回忆和怀念。

在《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曾对学生阿泰德说:“让我们称之为缪斯女神之母记忆女神的馈赠,并且说当我们想要记住某个事物,我们就在自己的心灵中视、听、感觉,我们将蜡放在知觉或意念之下,让它们在蜡上留下痕迹,就好像用印章戒指盖印。这样印下来的东西我们都能记住,只要印记还保存着,我们就知道它。”所有美好,都在当下。只要去感受、去体验,这份美好就将从当下延绵至未来。

邢丽 Helen Xing
时尚传媒集团高端生活方式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Robb Report Lifestyle品牌总经理兼全媒体内容官 D2sn7gtSmGr66oqNVTIRzzXgB5jYub+U312XVhu8GHuSTDg1t063YtwEjwaNiz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