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别策划 FEATURE
新年有新意

张晓林 非遗剪纸的浓浓年味

北京京派剪纸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晓林喜欢研究龙。时逢2024年甲辰龙年,他参与了龙年邮票的征集设计,参加了北京春晚以龙为主题的舞台布景设计,还与女儿张立君共创出龙年红包。龙的眼睛如何传神,龙的利爪如何有力,龙如何展现威严与气魄,通过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张晓林就能用形态各异的龙,为春节带来年味和新气象。

内容策划/周樱 撰文/KOMA 图片/张晓林提供

张晓林的剪纸作品“老北京满族皇家八旗龙”。

张晓林

剪纸是一门中国民间手工艺术,张晓林作为京派剪纸的传承人,从开始学剪纸到现在已经有60余年了,所以属于张晓林的传奇有很多。他曾花三个月时间,创造出一幅90平方米的巨幅剪纸作品《奥运之光照中华》,一举打破了基尼斯世界纪录;也曾把剪纸作为来自中国的礼物,赠送给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2019年,在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的首映礼上,导演卡梅隆手里拿着一张阿丽塔造型的人物剪纸,也出自张晓林之手。张晓林说:“剪纸就是一门干到老的手艺,我需要不断吸纳新的故事和元素,不断创新。”

为了迎接龙年春节,张晓林在女儿张立君的提议下,把传统剪纸做成文创,推出了一套包含“福、禄、寿、喜、财、吉”6款主题的红包,选用了6条形态各异、寓意深远的龙,用剪纸刻画出生动形态,传递祝福。对张晓林父女来说,在龙年派发这样一款红包,容纳的不仅是压岁钱,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再配上一双妙手,就能变换出栩栩如生的图案。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剪纸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仍然承载着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A=张晓林

春节贴剪纸窗花是传统习俗,据你观察,如今保留这个习俗的人还多吗?

A:剪纸为什么被称为民间艺术,就因为它原材料成本低,人人可得,是老百姓的艺术。剪纸通常使用红纸,因为红色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喜庆的颜色。以前每当人们想自娱自乐,或是年节庆祝时,都会找心灵手巧的手艺人帮大家剪纸,这个习惯延续了千百年。但现在,尤其在城市,贴窗花的人的确越来越少了。但剪纸的手艺人也在想新出路,比如更多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培训工作,剪纸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一把剪刀,一块红纸,大家就可以学起来,为春节增添年味儿,所以剪纸艺术又开始重新发扬光大。

在由你创作的龙年红包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你都如何研究龙?

A:在剪纸手艺人里有这样一个说法:以刀代笔。大多数剪纸人手中无笔,用剪刀剪就完成了对图样的刻画。我和其他人在这点上不同,我从小学画画,有多年的美术功底。所以我平常很喜欢研究龙的图样,但凡遇见好看的龙,我都速写下来,或者拍照。每到一个地方,我也喜欢研究当地的古建筑,殿堂、长廊还有好多古巷子里的砖花,这些图样我都给记录下来,所以参考资料比较多。我也和学生们说过,去看展览,看到别人的剪纸作品里有一个地方比你强,你就给它记下来。你看了十幅剪纸,这十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比你强,你就把十个比你强的地儿都组织到作品里,你不就比这十个人强了吗?所以,博众家之长也是个办法。

你在龙鳞的处理上非常讲究,这么精细、复杂的鳞片组合是如何做到彼此相连又不被剪断的?

A:我在设计剪纸的时候特别注意疏密度,疏密有致。另外,北方剪纸还讲究线条简练,巧妙连接。对龙鳞的处理就体现在巧妙连接上了。龙鳞有许多种形状。以前剪纸多用锯齿纹,因为人们觉得掏鳞片太费事儿,尤其排龙鳞还得有设计,不提前设计就容易给龙鳞排乱。所以多用一种抽象的锯齿形状就代表龙鳞了。在我的设计里,有仿月牙形的锯齿纹,也有非常精细的、掏出来的圆形龙鳞。掏龙鳞的技巧主要在排布,我会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比如鱼身上有鱼鳞。我就发现鱼鳞长得特别有规矩,就跟被精密设计出来一样。所以我的龙鳞排布也得和鱼鳞一样,必须排得跟自然长出来似的,一行一行精细去排,排得特别有规矩。

另外也有创新,比如我设计过每一片龙鳞都是一个龙的眼睛,里面有小月牙似的眼白。龙也是大家敬仰的图腾,为什么不能有一千只眼睛呢?于是我就把每一片龙鳞都变成龙眼。也设计了元宝形状的龙鳞,寓意龙年发财。

今年春节,大家可以如何用京派剪纸来增添生活里的年味和仪式感?

A:京派剪纸通常会藏有寓意,把吉祥话藏在剪纸上。比如我就喜欢在龙剪纸上藏寓意,把蝙蝠造型、寿桃造型也藏进去,祝愿人们在这个龙年“福寿双全”。大家在选购剪纸的时候也可以注意一下这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寓意。另外,很多人觉得贴窗花比较传统、老旧,也可以去添置一些龙剪纸的摆件、摆台。除了把龙剪纸用于红包封面,我还设计了龙邮票,甚至把龙剪纸的形象无偿授权给了北京春晚的舞台使用。所以京派剪纸不仅仅是活在一张纸上,它还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你是京派剪纸第三代传承人,你的女儿张立君则成为第四代传承人。你认为,真正传承下去的精神核心是什么呢?

A:“传承”不是易事,因为各种手艺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我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想把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这门手艺不能丢。所以我从女儿很小起,就教她剪纸,也跟她讲述咱们京派剪纸一直保留到今天、传承下去的重要性。慢慢地,她也越来越热爱这门手艺了。我希望之后这门手艺还能继续传到外孙女那里。我和女儿共同出版了一本书,叫作《京派剪纸—动物篇》,里面编辑了两百多幅剪纸动物图样。这些动物图样,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我认为,剪纸的背后是文化故事,把这些剪纸图样传承下去,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龙剪纸主题红包,张晓林与女儿张立君共创。 C/sPDsm4ZglqWCvUTu5ax8mIGl6Z8ztO5KZYf7az5O9Se+e2don6e0w6gkVArG2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