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雨过天青汝窑瓷

一、何为汝窑

汝窑,因窑场在宋代汝州而得名。

南宋宁宗时期的藏书家周煇(1126—1198),晚年在隐居钱塘(今杭州)清波门时曾写下《清波杂志》一书。关于汝窑,他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油(釉)。唯供御捡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我们从中可以得知,汝窑曾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只有宫廷拣选退掉的瓷器才允许出卖,所以在南宋已属稀罕难得之物。这种御用拣选的方式正是御窑瓷器的初期模式。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1210)在《老学庵笔记》中记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也说明了汝窑曾替代定窑进奉宫中的史实。

宋末元初时,词人周密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创作了《武林旧事》。书中记载了绍兴二十一年(1151)高宗赵构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向其进奉16件汝窑瓷器的故事;同书还记载了淳熙六年(1179)高宗赵构游聚景园,园内陈设有天青汝窑瓶一件。这段记载足以说明,南迁后的宋朝皇室对汝窑瓷器的偏爱。

在古陶瓷界,常把这类宫廷御用的汝瓷称为汝官瓷。据考证,大约在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7—1110),北宋宫廷开始使用汝窑,并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1127)而终结。由于烧造时间短促,传世品极为稀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散落于全世界见于著录的汝窑完整器只有90件左右,主要收藏在北京和台北两地故宫、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日本等地的公、私机构,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

作为宫廷的御用瓷器,汝窑的制作显然要比同时期的民窑来得讲究。从传世品看,它的胎质非常细腻,胎色浅灰中略带黄色,颇似人们焚香时落下的香灰色,被后世的古董商形象地称为“香灰胎”;釉质滋润呈失透状,釉色匀净、绿中闪蓝,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釉面大多开有细小的纹片。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汝窑青瓷水仙盆”(清代文献称之为“猫食盆”),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的汝瓷。汝窑采用通体满釉、支钉支烧的裹足支烧技法,烧成后只在器底留下细小如芝麻的支钉痕,称为“芝麻铮钉”。支钉数依据器物的大小、轻重确定,一般为三至五枚,只有像水仙盆这样的椭圆器皿采用六个支钉。

汝窑常被视为宋瓷简约风格的代表作,因而明清两代论及宋代名窑瓷器,皆首推汝窑。附庸风雅的清代乾隆皇帝喜好在名窑瓷器上题诗,其中现存的汝窑御题诗就有15首之多,足见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对于这样一处宋代名窑,人们一直在苦苦寻觅其窑业遗存。

二、发现窑址

汝窑的发现颇费周折,前后历经半个世纪之久。早在1931年,就有日本人到河南临汝寻找汝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二十几年间,河南当地及北京故宫的古陶瓷专家曾多次赴临汝一带考察,但都未能觅得窑址真面目。

1987年10月和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了首次勘探和试掘,发现了典型的汝窑标本并确定了窑址的大致范围,汝窑遗址所在地得到证实。在此后长达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考古工作者一直没有放弃对窑址的勘探发掘,截止到2017年,清凉寺汝窑遗址一共进行了14次考古发掘,每一次发掘都有令人欣喜的收获。可以说汝窑传世品中的所有器类均能在窑址中找到。不仅如此,还发现了不少传世品中未见的新器型。

自古以来,我国南北各个窑场制作瓷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汝窑的天青色釉,是一种介乎蓝与绿之间的色调,就像雨过天晴乌云散去后露出的那抹颜色,显得幽玄而又静穆。这种别具一格的釉色形成,与釉料中掺入的玛瑙有很大关系。宝丰盛产玛瑙。宋代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条云:“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其质颇大,堪治为盘、盒、酒器等,十余年来方用之。” 考古工作者在烧造区发现了几百块加工过的玛瑙碎石块,石质坚硬,颜色有红、黄、绿、白、蓝等,证明玛瑙石确是制作汝瓷的特殊原料,这也印证了《清波杂志》“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油(釉)”记载的真实性。

千年汝窑之谜得以破解。

元代有一部著名的史料笔记叫《南村辍耕录》,里面转录了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中有关宋代制瓷业官窑制度的文字:“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这也是目前所知宋朝人关于官窑制度的唯一记载,文中所指的官窑即北宋官窑。

宝丰清凉寺窑址发现后,关于它的性质,古陶瓷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把文献记载中的汝窑与北宋官窑合二为一,认为它就是北宋官窑;另一种则认为它属于贡窑性质,官窑另有所在。

三、汝瓷之美

宝丰清凉寺汝窑因产品制作精细,釉质温润含蓄,器形端庄大方,在众多青瓷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奉北宋皇室的御用瓷器,也被后世的鉴赏家视为青瓷的典范。

图1-01 北宋 汝窑青瓷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瓷器最重要的特点,是不重纹样装饰,单纯以清淡优雅的釉色和简洁洗练的器型去表现美。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宋代文人士大夫清淡质朴的艺术审美有关,而且与徽宗皇帝崇尚道教,追求朴素、自然的观念相契合。宋代统治者多尊崇道教,使得道教在宋代与佛教有着同样的地位和特权。宋徽宗赵佶对道教的崇奉尤为突出,他集天神、教主、皇帝于一身,这在历代崇道的皇帝中为独一个。道学以“静为依归”,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在道教仪式中,献给天神的祈祷词,称为“青词”,显然表现出道教对青色的崇尚。天青釉汝窑瓷器恰好是在徽宗时期烧成并进贡的,这表面看似的巧合,实则体现出徽宗朝对含蓄沉静、清纯淡雅审美观的刻意选择。

图1-02 北宋 汝窑青瓷碗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目前所见传世汝窑器的造型主要有:盘、碗、洗、玉壶春瓶、鹅颈瓶、纸槌瓶、三足尊、三足承盘、茶盏托、椭圆形水仙盆、椭圆碟、荷花形温碗。其中椭圆形水仙盆和椭圆碟系汝窑独有的造型;汝窑碗则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中“宫碗”样式的祖形。综观汝窑几次考古发掘的标本,有传世不见的各种香炉、梅瓶、盖盒、酒盏台子、双系方壶、双系圆壶、套盒、方盘、八方盘、莲瓣纹碗、莲瓣纹洗等等。从制瓷工艺观察,汝窑瓷器的胎都比较薄,一些盘、碗、洗类器物的壁与底几乎同等厚,圈足均较高且向外撇,这显然是对浙江越窑和陕西耀州窑青瓷工艺的直接继承;而汝窑的制瓷工艺又对同期或稍后的高丽青瓷和南宋官窑的瓷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汝窑技艺的传承折射出宋代制瓷业承前启后的历史大环境。

青瓷盘在传世和遗址出土汝窑器中属最常见器型,一般为弧形圆壁,侈口,平行底,圈足微外撇,外底有三或五个支钉痕。在多件盘底刻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这里选取两首共赏:

盘子径五寸,如规口面圆。出陶无髻垦,阅世独完全。冰裂纹隐约,铁钉迹属连。底心镌甲字,先得此同然。

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真可贵,劫火未曾亏。薜暴宁须议,完全已足奇。穆然陈绨几,独切水圆思。

传世的青瓷碗与盘相比数量少得多。口、足外撇,腹部弧形线条流畅又富有张力,在温润釉色的匹配下,显得格外优雅从容。碗口镶嵌的一圈铜扣,似乎在告诉人们当年使用者的小心翼翼和万般不舍。器物内底刻乾隆皇帝楷书七言律诗一首:“均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内府藏盘数近百,碗则晨星见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 显然,自信的乾隆皇帝将此碗误认为是在修内司烧造的钧窑器。

水仙盆是仅见于汝窑的器型,椭圆形,平底,也有的接有四个云头形状的脚座,底部有六枚细小支钉痕。明代古物鉴赏家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对汝窑有“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的评鉴。这件天青釉无纹水仙盆,纯净的釉面不见一丝开片,配以轻盈挺拔的造型,堪称举世无双的绝世珍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清凉寺汝窑遗址发掘出土物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一些釉面未开片的残件,证明了无纹在汝窑烧造工艺上难度虽大,但也并非偶然现象。

图1-03 北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水仙盆这个称谓其实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在清宫档案中有“笔洗”“猧食盆”“猫食盆”等不同记录,乾隆皇帝还曾于1745年下旨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汝窑猫食盆”。从徽宗到乾隆,中间隔了六百余年的漫长岁月,其称谓变迁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但当我们凝视着这样一件浑然天成、让人爽心悦目的艺术品时,分明能感受到古今风雅之士对汝瓷的喜爱和着迷。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北宋青瓷盏托作五瓣花式,中空,微微上扬的花瓣形托盘边沿与外撇的高圈足相呼应,增加了器物的挺拔感。整器呈现淡淡的青色,开有浅淡细小的纹片,圈足底部露出典型的香灰色胎。

盏托是放置茶碗的配套用具,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茶具样式,宋代喝的是用沸水充点的抹茶,茶碗用盏托盛放避免烫手,方便使用,较高的托口设计也是为了方便放置茶碗。瓷器中的越窑、耀州窑、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都有烧制,但以汝窑烧造的茶盏托在形体上较为优美,其胎体厚薄处理和形体比例的协调近乎完美。除瓷器外,盏托还有金、银、漆、玛瑙等材质。

盘口,长颈,折肩,筒腹,平底。施天青色釉,釉面滋润,有稀疏开片。制作规整,造型端庄。同类器型亦见于汝州张公巷窑、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以及高丽青瓷。

纸槌瓶的原型可追溯到9至12世纪流行于伊朗和埃及等地的玻璃器皿,有学者研究认为这类瓶是用来装蔷薇水的。较多宋代文献都记载了北宋宫廷使用由西亚进贡的蔷薇水的史实,如《铁围山丛谈》卷五:“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政和四年……并奉宸俱入内藏库。……大食国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腊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洒着人衣袂,经数十日不歇也。” 在1018年入葬的辽陈国公主的墓中曾出土了玻璃纸槌瓶,说明这类玻璃器最晚在11世纪初已进入宋朝北方境内,而目前所见陶瓷质地的纸槌瓶当以汝窑为最早。这也是汝窑在不长的烧造时间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以富自身造型艺术的一个明证。

图1-04 北宋 汝窑青瓷盏托大英博物馆藏

分为盖与炉两部分。盖顶落一鸳鸯,颈部羽毛细微可见,做张嘴状似在轻啼,实为出香口,盖面似莲蓬。炉身设计成浮雕形的仰莲纹,下承覆莲纹炉座。鸳鸯盖熏炉亦称鸭形熏,宋代颇为盛行,不仅有瓷质,也有铜质的,在文学作品中屡被提及。汝窑这类产品,在南宋官窑和高丽青瓷中都有传承。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最精绝。” 说的就是这种样式的高丽青瓷熏炉。

图1-05 北宋 汝窑青瓷纸槌瓶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1-06 鸳鸯盖熏炉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1-07 北宋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口呈十曲花瓣状,上丰下敛,直圈足,粉青色釉面密布细碎纹片,俯瞰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个饱满而富有张力的器型,是汝瓷高雅审美的代表作。

通常认为温碗是内装热水用来温执壶里的酒,直径通常略大于执壶,故称温碗。但因有的执壶和温碗之间缝隙过于狭小,稍微注入一些水便会漫溢,所以有人认为其只是单纯为了防止执壶中的酒烫手而配套使用。

温碗也称注碗,在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它常和执壶(注子)、台盏成套出土。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四中,回忆北宋汴京会仙酒楼提供给客人的饮酒器具:“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 这里的注碗是注子和温碗的合称,说明温碗和执壶、台盏是宋代流行的酒具样式,除了汝窑之外,在越窑、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和高丽窑等窑口也都有烧制,样式也比较丰富,尤其是执壶的样式,有圆形、瓜棱形、葫芦形等等,造型都显得俊俏挺拔。

以温碗和执壶为代表的宋代器型,可视作宋瓷仿金银器造型的一种流行标识。 m+CLFVnjD++MkbSvqTTKXt3rdefdKxXuTSZoGdEB+tVJzhZzKyh7TtsDf6888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