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为适应战争需要,交战各方研制出从米波到微波的各种雷达装备。战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集合各方面的专家,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验,于1950年前后出版了雷达丛书共28本,大幅推动了雷达技术的发展。我刚参加工作时,就从这套书中得益不少。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28本书的内容已趋陈旧。20世纪后期,美国Skolnik编写了《雷达手册》,其版本和内容不断更新,在雷达界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它仍不及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众多专家撰写的28本书的内容详尽。

我国的雷达事业,经过几代人70余年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许多领域的技术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总结和回顾这些成果,为我国今后雷达事业的发展做点贡献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鼓励下,我和张光义院士倡导并担任主编,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下,组织编写了这套“雷达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它是我国雷达领域专家、学者长期从事雷达科研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创新成果的展现,反映了我国雷达事业发展的进步,特别是近20年雷达工程和实践创新的成果,以及业界经实践检验过的新技术内容和取得的最新成就,具有较好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丛书”的作者大多来自科研一线,是我国雷达领域的著名专家或学术带头人,“丛书”总结和记录了他们几十年来的工程实践,挖掘、传承了雷达领域专家们的宝贵经验,并融进新技术内容。

“丛书”内容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雷达基本原理、目标特性和环境,第二部分介绍雷达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和设计技术,第三部分按重要功能和用途对典型雷达系统做深入浅出的介绍。“丛书”编委会负责对各册的结构和总体内容审定,使各册内容之间既具有较好的衔接性,又保持各册内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丛书”各册作者不同,写作风格各异,但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是不容置疑的,读者可按需要选择读取其中的一册或数册。希望此次出版的“丛书”能对从事雷达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雷达部队的干部、战士以及高校电子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有所帮助。

“丛书”是从事雷达技术领域各项工作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长期工作成果的总结与展示,专家们既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又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书稿,工作十分辛苦,在此,我代表“丛书”编委会向各分册作者和审稿专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本次“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它是我国雷达界知识传承的系统工程,得到了业界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参与作者的鼎力相助,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有关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各参与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电子工业出版社领导和参与编辑们的积极推动,借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img
2022年11月1日 GD56gTYi1HJfvuoS3YM+0qEDUQ7VJbOKedPEyBa/IUbMqyFxpKtw1BkGmemjKY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