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皇帝

中国文化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孜孜以求正名。普通人尚且如此,皇帝老儿因地位、身份特殊,围绕着他展开的这项事宜也比普通人繁杂、郑重。我们从号的体系、尊称体系、代称体系以及皇帝的自称体系这四个方面来讲述皇帝的这一堆称呼。

号的体系

普通人可以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号,哪怕是外号。你当初可能因为上课总睡觉,老师叫你“特困生”;在单位工作时,你可能是“背锅侠”;回到家陪儿子玩打枪时,你可能就是“活靶子”;出去和狐朋狗友聚餐千杯不醉时又被戏称为“不倒翁”……

皇帝的各种号不可能像你在不同场合的外号一般轻松随意,毕竟是一国之尊,动辄事关国体。虽然各种号看上去杂乱无章,但你只要理解它们各自有其用处和场合,就如你自己也不会跑去单位在领导面前自称“不倒翁”,皇帝的这些号也能记得井井有条。

不同号的使用范围

首先,年号和尊号是皇帝在世的时候使用的,谥号和庙号是皇帝去世以后才有的。其余的皇家重要成员,比如说太后、皇后,也会有尊号、谥号,参照皇帝的号即可。有些古装剧就是因为不注意这些,闹出各种笑话。比如编剧写出“我孝庄……”这样的台词,就是因为不知道孝庄文皇后是人家的谥号,人家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这样说。

顾名思义,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称。比如康熙二年,康熙是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熙皇帝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九登上皇位的,这一年虽然只过了九天,但顺治的年号既然已经被启用,一般就不再改动,这一年依旧记载为顺治十八年。第二年建立一个新的年号,记载为康熙元年,这叫“建元”,所以康熙元年是1662年,康熙二年就是1663年了。

年号是人定的,当然就可由人来改。如果皇帝觉得需要配合国家的某个大事件——比如一项重大的新政策,要改用一个新年号,象征着国家进入一个新纪元,也可以改元。有时候改元也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是皇帝单纯觉得最近倒霉,想要改改运,就好像如今的小年轻不知道被谁忽悠说是自己的名字挡了桃花运,不利于成就良缘,得改个名字,皇帝也会折腾折腾改年号的事情。

尊号也叫徽号。“徽”是美好的意思,国家发给立下战功的军人的奖章叫作徽章。把“尊”和“徽”两个字放在一起理解,就是皇帝、皇后、太后在世的时候,为了表示尊敬,大家给他们献上一个具有美好意义的尊号。比如,当初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一群臣子就表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大意就是,我们在古今中外对王的称呼里选了最贵重的一个献给你。

不过咱们学习时也不能太死板,原理搞明白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就可以具体分析了。尊号是这样的用法,那能不能由活着的人起一个尊号追加在去世的人身上,表示对逝者的尊崇?当然也没有问题。

如果你觉得秦始皇的这帮臣子上个“泰皇”的尊称,还假惺惺地来个“昧死”挺虚伪的,那后世的大臣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还能连续创新:何必从史籍中寻找什么最尊贵的,咱自己动手创作不就完了嘛!因此,唐玄宗的尊号不仅个个意义重大,在长度上也是屡创新高。

713年:开元神武皇帝

739年: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742年: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748年: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749年: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753年: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随着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这种奉承当权者的戏码肯定会愈演愈烈。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尊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不必费劲,我已经替你数过了,除去最后的“皇帝”两个字是客观陈述,前面一共是二十三个字。这样的尊号若是让唐玄宗看见,不知道他会不会哭晕在陵墓,深觉自己当年实在没必要羞羞答答。

谥号和庙号都是皇帝去世以后才有的,那要怎样区分呢?

“谥”这个字是言字旁加一个益。言字旁说明它和言论相关,言论就是族中有文化的长老或者文臣史官给的评价;而益是增益、增加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传说人去世之后就成为鬼神,他生前的名字也就被带去了阴间,成了鬼神世界的事物,要忌讳,人间就得专门增加一个他去世以后的称呼。有个成语叫“盖棺论定”,就是指盖上棺材盖后才能给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这个整体性的评价很关键,一个有体面、有追求的人,在生前就需要为了死后获得一个好的评价而努力奋斗。如果有人死后得了个恶谥,那他的子孙都会抬不起头。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比如哪个官员生前犯错严重,在他去世以后的讣闻里,我们就不称他为同志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委婉的评价。

普通人尚且如此,那这件事于皇帝而言就更加郑重、复杂了。对皇帝盖棺论定,考量的角度不仅有性格品行、为人处世,更有治国理政、开疆守土等。如此复杂的信息用一两个字(后期字数变多)来总结,真不可谓不是一种运用文字的水准和艺术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必要大加褒扬的是,给君王定谥号的文化在一段时期内真的能做到悲天悯人、不畏皇权。那些负责定谥号的文官史臣自然明白,人死为大,揪住个死人的把柄说人家坏话会显得不厚道,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皇帝,所以评价的大方向一般来说是偏歌颂的。如果真的遇到鱼肉百姓、天怒人怨、罪大恶极的皇帝,他们也真能定出个恶谥,让这个皇帝遗臭万年。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媒体监督”“社会良知”。

那么,皇帝生前不同的功过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谥号呢?这种庄重的事情自然不能随便由一个人说了算,有祖宗之法可循,《逸周书·谥法解》里有解释和规定。

经纬天地曰文

……

威强敌德曰武

……

绥柔士民曰德

……

安乐抚民曰康

……

安民立政曰成

……

布德执义曰穆

……

圣闻周达曰昭

……

执事有制曰平

……

布义行刚曰景

……

清白守节曰贞

……

胜敌志强曰庄

……

乱而不损曰灵

……

蚤孤短折曰哀

……

动静乱常曰幽

……

去礼远众曰炀

……

杀戮无辜曰厉

……

名与实爽曰缪

……

如此,有明文规定、经常用到的谥字有一百多个。这一百多个谥字,比较明显地分成美谥、恶谥。

赞美的谥字,比如文(如与民休息的汉文帝)、武(如平定匈奴的汉武帝)、昭(如筑黄金台求贤的燕昭王)、景(如削藩平乱的汉景帝)……

语文教材链接

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 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此处的“文帝”,是西汉皇帝刘恒的谥号。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节选)》: 武帝 嘉其义”,此处的“武帝”,是西汉皇帝刘彻的谥号;“ 昭帝 即位”,此处的“昭帝”,是西汉皇帝刘弗陵的谥号。

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 “噌吰者, 周景王 之无射也。”此处的“周景王”,是东周第十二任君主姬贵的谥号。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 孝公 既没, 惠文 昭襄 蒙故业,因遗策……”这里的“孝公”是秦孝公,“惠文”是秦惠文王,“武”是秦武王,“昭襄”是秦昭襄王,这些都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的谥号。看得出来,这几位都是秦国国力日渐强盛之路上的国君,他们的谥号里也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讴歌。

批评的谥字,比如灵(如暴躁无常的卫灵公)、厉(如当初邵公进谏的周厉王)、幽(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炀(如荒淫暴虐的隋炀帝)……

语文教材链接

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也。”这里的“灵”是汉灵帝,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宏的谥号。

得了夸奖,大家一般会各自欢喜、相安无事,但因为谥号涉及一个人的千古名声,所以关于恶谥的争论就会更多。争论比较多的是“缪”字。按《逸周书》记载,“名与实爽曰缪”,这明显是恶谥,但是历史上以此为谥最著名的是秦缪公(又作秦穆公,在古代,“缪”和“穆”二字经常相通)。我们现在也习惯写成秦穆公,“穆”这个字的意义还是很不错的:肃穆、温和。而且秦缪公在秦国还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之一,我们熟知的“秦晋之好”就是他缔结的,怎么就变成恶谥了呢?没搞错,的确是恶谥。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里解释过,因为他“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就是批评他名不副实,批评他在获得美誉的背后为人残酷无情,冤杀忠良。

语文教材链接

高中必修下册《谏逐客书》: “昔 公求士……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 公用之……”课下注释②解释“缪(mù)公即秦穆公”,其中的渊源就在于此。

在民间,另一位以“缪”为谥的著名古人是关羽,他的谥号为“壮缪侯”。这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害他,而是关羽他干大哥的儿子刘禅在他死后正式“追赠”的,原因是关羽生前刚愎自用,破坏了孙刘联盟,加之大意失荆州造成了恶果。后来或许是因《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关羽成了“武圣”,民间喜欢尊称他为关二爷或者关公,祭祀的庙宇甚至被称为关帝庙。他这个不甚光彩的谥号,便鲜有人再提起,即便有人提及,也被一众拥趸驳斥,说一定是历史记载错了,不是“壮缪”,而应该像岳飞的谥号“武穆”一样,是“壮穆”,是个美谥。

如果更加仔细地观察划分,会发现美谥里美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平”,看解释会觉得似乎还挺好,可是听起来怎么都不如文、武、昭、襄那样洋溢着热情讴歌的气氛,这一类比较平淡的赞美被称为平谥。还有人觉得有几个谥号没有特别点出贡献,反而偏向于对君王人生经历的怜悯,比如“哀”,这种类型的叫悯谥。另有几个谥号,因为太好,渐渐不被轻易使用了,比如“文”,在唐代,韩愈这样的才配谥“文”;在宋代,王安石、朱熹谥号“文”,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苏轼谥号“文忠”。另外,忠、成、襄这几个字,都是因为太好,慢慢就不能轻易被授予了,哪个臣子想要得到这几个字必须特批,由皇帝特别赐予,就成了特谥。这些说法比较零碎,大家见到以后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就好。

现在游人去故宫博物院参观,通常的路线是途经天安门、端门,最后由午门进入。从端门到午门这一段路的右手边,有一处重要的所在——太庙。游人一般直奔故宫,太庙这里人少,就变成了新婚男女拍婚纱照的胜地。太庙为什么挨着故宫建造?因为这里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就类似于咱们普通人家的祖先堂。

讲这个做什么呢?因为它能帮助你理解庙号当中的“庙”字。庙就是太庙,就是祖先堂,庙号是皇帝死后的牌位被放在自己家祖先堂里供子子孙孙祭拜时用的称号。既然都是自家人,那在下面跪拜的也都是皇子皇孙,被供奉在上的就是一众祖宗了呗,所以庙号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非祖即宗。

语文教材链接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 七庙 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提到的“七庙”,庙是祭祀祖先的宗庙;数字七,《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来“七庙”泛指帝王的宗庙。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 “庄宗受而藏之于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一段生动地记录了祖先宗庙在古代战争当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战争想要取胜,要获得祖先的祝福才行,同时还得借助祖先的英勇精神,取胜以后,需要回到宗庙当中,汇报战果,告慰祖先的英灵。

虽然都是去世了才有的号,但谥号和庙号在形式上和用途上都不一样。

历代庙号,只用过“祖”和“宗”两个字,那怎样区分和使用呢?往简单了记,祖宗里面,祖大还是宗大?当然是祖大,因为那是开国之君,所以被称为祖,其余就都是宗了。《孔子家语·庙制》记载:“祖有功,宗有德。”祖有什么功呢?自然是开疆拓土的立国之功,其余者守土治民,自是靠德。

历史上,庙号称为祖的,基本上是有开国之功的皇帝,个个大名鼎鼎,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

但也有些大家没听说过的皇帝,如唐太祖李虎、唐世祖李昞。这两位是谁呀?李昞是李渊的父亲,李虎是李渊的祖父,这下你明白了吧?他俩没有当过皇帝,可是开国皇帝李渊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太庙祭祀磕头可能觉得挺尴尬的,就把爹、爷爷的牌位请来,想着“我都已经是‘祖’了,他们得‘更祖’才行”,所以这两位的庙号是太祖、世祖。

还有些特例,例如明朝有两位“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个好理解,朱棣后来登基并且迁都北京,算是开启了明朝的新纪元。清朝没有迁都,然而有三位“祖”,而且前期的几位皇帝竟然一会儿祖一会儿宗地交错着,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自此以后才踏踏实实地变成了宗。怎么回事呢?努尔哈赤称祖是因为他开创了清朝的基业,下一位皇太极继承遗志就只能是宗;顺治皇帝福临是满人一统天下以后第一个在北京紫禁城称帝的皇帝,所以称祖;下一位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按照惯例,称宗是顺理成章的,而他能称祖是由他儿子雍正一力促成的。康熙去世之后,雍正表示“虽然我老爹不是开国之君,但是古语云‘祖有功,宗有德’,我老爹平定了明朝余党,剿灭噶尔丹,收复台湾,开疆拓土,在位时长61年是亘古未有的国泰民安,这样的功勋完全抵得上开国之君”,于是他发明了一个新词——“圣祖”。

在众多“宗”里面,除了个别有规律的名字,如“祖”结束之后的第一位宗基本称“太宗”,其余诸位,在命名之时,多少也会结合他的生平功绩、性格特点来选字。例如北宋的仁宗皇帝,这个“仁”于他而言,真的是一个再恰切不过的赞美。这个过程与选定谥号的过程多少有些类似。

另外,古代皇室的太庙里供奉的全是皇家自己的列祖列宗吗?不一定,还有一些地位特别尊崇、为帝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臣子,他们的牌位也会被恭恭敬敬地摆进太庙里,享受皇家子子孙孙的香火供奉。对于古代臣子来说,这简直是梦寐以求、至高无上的殊荣,叫“配享太庙”。历史上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狄仁杰、褚遂良、郭子仪、司马光、韩琦……他们都曾经配享太庙。不过配不配的,自然也是皇家说了算。王安石、张廷玉就曾经被认为配,郑重其事地被摆上去供奉,后来又翻了案说不配,灰头土脸地被撤下来……

在庙号这个系列里,有一点在阅读时经常让人费解。虽然皇家的一众祖宗统一在太庙里享受香火,但是我登基以后格外思念父亲,我就要单独建一个庙来祭拜父亲,行不行呢?践行孝道,当然没有问题,为父亲先王单独立庙在后来甚至成为常规。据此,很多文献里都有用某庙来代替某祖某宗的说法。例如贾谊就写过“以报高庙”,不要费解什么是高庙啦,因为高庙等同于高祖。有些庙号这样称呼指代还比较明显,比如仁庙是指仁宗,哲庙是指哲宗,可是你知道在宋代的文献里出现的神庙是指神宗吗?嗯,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古代文献,一个“懂”字里面,练就的都是硬功夫……

语文教材链接

高中必修下册《谏 太宗 十思疏》: 这里提到的“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庙号。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 “原 庄宗 之所以得天下……”“庄宗”指后唐庄宗,是五代时期晋国国君李存勖的庙号。

高考文本对应

2015年全国1卷5题C选项: 庙号 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此选项内容正确。

2014年大纲卷: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 ,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这一段内容是古代臣子在皇帝庙号方面的据理力争。皇帝下诏书要给一位“孝敬皇帝”恢复“义宗”的庙号,臣子反对,提出了各种理由,比如说孝敬皇帝从来没有实际登上帝位、执掌过政权,而且别立寝庙了,没有立庙号称宗的合法性,于是这件事情便作罢。

总结一下,皇帝的号虽然多,但在历史上究竟习惯选用哪一个来称呼,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这里面有历史的偶然因素、实用性的考量,却也能让你我从中咂摸出一些天下大势的味道。汉朝以及汉朝之前,在那个独立敢言、仗义执言的士大夫史官传统还可以主导历史言说方式的时代里,谥号无疑是对一个君王的最大特点的概括,所以大家称君王的时候大都选用谥号。但是,自从司马迁因言遭宫刑,史官传统日渐衰微。我们在汉朝君王的谥号中还能找出个别意义不好的,比如汉灵帝、汉哀帝、汉殇帝,等到了唐代,皇权日盛,皇帝的谥号就开始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种路线了。这种谥号,一来不好记,二来没有区分度,反而是庙号精练简洁,于是唐、宋、元、明基本上走了用庙号称呼的路线。到了清朝,又习惯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比如我们熟悉的康熙、乾隆,就都是年号。一来是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这样的习惯,比如万历皇帝,到了清朝就延续下来;二来是明清两朝的皇帝都不喜欢改年号,基本上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忠贞不贰,清晰了然。不像过去某些皇帝,晚上做个不吉利的梦,第二天醒来都想改一改年号,一辈子折腾了十几回。这种情况下就算想用年号来称呼,记忆负担也实在太重。当然,明清时期在正式的文献中称呼皇帝用的还是庙号,但日常生活中,年号占上风。

最后,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们讲到的都是总体上、原则性的内容,历史很长,实际上什么特例都有。比如我们讲年号,说每个皇帝都得有年号,但真的有那种倒霉蛋,今年登基,明年挂掉,还来不及定年号。再如我们讲这几种号的用途、所用场合都不同,但到了清朝,皇权到了顶峰,不管什么号,都是溢美之词,少夸了哪一句,都显得不够尊敬。清东陵的慈禧太后牌位上写着“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一共二十五个字。这么长的一串,其中“孝钦”两个字是她的庙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十六个字是她的尊号,“配天兴圣”是清朝在皇后谥号前的习惯,表明她是天子的贤内助,“显皇后”是她的谥号——你瞧,都凑一块儿去了。我们把原则理解透彻,只要它在文本中出现时我们可以灵活把握、顺畅理解,就胜利了。

尊称体系

关于臣下对皇帝的称呼,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圣上、皇上、陛下……这些常识的普及也得感谢咱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喜闻乐见的古装剧。如果你的古装剧阅历丰富一些,你会发现个别称呼比较别扭,比如电视剧《武媚娘传奇》里管皇帝叫“大家”,《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里管皇帝叫“官家”……其实这部分内容还是略复杂的,远不是几部电视剧能全面覆盖的。清人陆以湉(tián)在《冷庐杂识》里为我们记载了一大堆对皇帝的称呼。

君,《尚书》称“辟”、称“元后”、称“皇帝”,《诗经》称“天子”,《礼记》称“后王”,《战国策》称“陛下”,《史记》称“上”、称“巨公”,《汉书》称“朝廷”、称“天辟”、称“至尊”、称“圣上”、称“县官”,《后汉书》称“上帝”、称“天公”,《独断》称“天家”、称“大家”、称“官家”,《三国志》称“明上”,魏晋六朝时称“官”、称“殿下”,后魏称“皇上”,《左传箴》称“君天”,《北史》称“大尊”,唐时宫中称“宅家”,《唐语林》称“崖公”。

看上去有点头晕,对吧?按照我的宗旨,面对这样杂乱无章的知识,我是最不希望你死记硬背的,所以接下来我会分门别类地帮你总结一下重要的称呼。

● “王”一类

“王”是我们熟悉的对帝王的称呼,或者单独出现,或者组成一些词,如君王、帝王、天王、大王,已故的可以称为先王。针对王这个称呼,有一个时代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王或者天王,在春秋战国时期,理论上是只能用来称呼周王的。之前讲过分封制,天下只有一个王,“称天王以表无二尊也”,其余国家都是周的分封国,头领都以自己的爵位为称呼:某公(比如鲁公)、某侯(比如晋侯,晋文公的称呼,公是尊称,而非代表爵位)、某伯(比如秦伯、郑伯)、某子(别笑,就是某子,楚国国君是子爵,在史籍中称楚子)、某男(憋住,别笑,与某子同理)。往大了称呼,他们顶多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如果称王,就是明显僭越了。

也有奇怪的现象,比如在我们熟悉的历史当中,屈原效忠的是楚怀王,这个人不应该是楚国的国君吗,怎么他被称为“王”?这是因为在春秋时期,楚国、吴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地盘广阔,实力也越来越强,但是他们的爵位很低,都是子爵头衔,在所有贵族爵位里排倒数第二。这个容易理解,在当时,齐国、燕国、晋国、郑国等比较核心的诸侯国,包括周王室,都地处黄河流域,而楚国和吴国却围绕长江流域发展。在当时,它们不仅地处“蛮夷”,而且文化也大相径庭,在中原文化体系里,它们排不上号,大家都看不起它们。可想而知,每次诸侯会盟时,楚国的国君就很尴尬,虽然他也参加,但是当别人介绍与会人员的时候,就类似于这种效果:这位是某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这位是某主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这位是某局长、某厅长……最后这位是韩主任,什么主任呢?我们班的班主任——差距太大嘛!当时,楚国国君因为爵位太低,只能混个基础的会务打杂工作,比如举个旗子啊,扶着火炬啊,不仅没有存在感,而且觉得自己遭受了羞辱。《史记》记载,周文王时期,楚国的首领鬻(yù)熊就去“子事文王”。什么意思呢?一眼看过去像说鬻熊“像儿子一样侍奉文王”,感觉好没尊严,但真正严谨的解释应该是以子爵身份的礼仪来侍奉文王。不论选哪个,历史中的卑微感隔了几千年,仍然难以磨灭。等到了楚武王熊通执政的时代,楚国实力越来越强大,楚国打败了姬姓小国随国,让随国国君给周王带个话:“我们的爵位得升一升。”没想到周王对此嗤之以鼻,断然拒绝了,于是熊通气急败坏之下说出一句名言:“我自尊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不封我,我封我自己。那封自己个什么爵位呢?侯?公?没必要,扭扭捏捏不是楚人的性格,人家自己直接当王了。同样地处偏远的吴国、越国抬眼一看,这是榜样啊,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样的称呼。春秋时期,中原一带的诸侯国国君还是规规矩矩的,该是什么公就称什么公,该是什么侯就称什么侯,但是地处偏远的“蛮夷之国”就脱离了这个体系,彻底放飞了自我。

随着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春秋时期打个仗还需要理由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大家在追逐权势时越来越不在乎遮羞布,到了战国时期,“七雄”也就一个接着一个地称王。这段时期里,究竟谁是王,谁不能称为王,我们都需要格外小心。

语文教材链接

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 使人谓安陵君曰……”“ 秦王 不说……”“ 秦王 怫然怒……”作者称秦国国君为秦王,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说明在战国起始,秦国国君已经僭越称王了。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中称齐国国君为齐王:“于是入朝见 威王 。”“宫妇左右莫不私 ,朝廷之臣莫不畏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说明在战国起始,齐国国君也开始僭越称王。

高中必修下册《阿房宫赋》: “六 毕,四海一。”这句话是说秦统一了六国,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国的王,都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可见战国时期这几个诸侯国国君全都称王,王不再是周天子特有,大家膨胀得很厉害了。

高考文本对应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 者数十人。”此处的“王”,因为前文指明是“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所以是皇帝之下诸侯王的身份。

2019年全国1卷: “乃以贾生为长沙 太傅。”王字前面出现地名,显然是封地在长沙国的诸侯王身份。

2019年北京卷: “幽 乃灭,周乃东迁。”王字前面是谥号,这里是指称周幽王。

● “皇帝”一类

众所周知,“皇帝”一词成为君王的正式称呼,始于秦始皇,因为他是“始皇帝”嘛。我们在先秦的文献里几乎没有见过皇帝这种说法,偶尔出现,还被考证为黄帝。

“皇”这个字最早出现的时候连个名词都不是,《说文解字》记载“皇,大也”,“皇”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煌”的本字。有趣的现象是,即便秦始皇后来把皇的意义名词化,但是与其他表示帝王的名词比起来,皇还是带有熠熠闪光的荣耀的语感。比如汉高祖追尊他的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既然皇、帝二字都可以指代帝王,为什么不叫太上帝或者太上王呢?因为他没有实际掌握过权柄,所以这个皇位于他,只是一种熠熠闪光的荣耀而已,用皇这个字岂不是恰如其分吗?

皇王、皇上,以及皇帝的父亲被称为太上皇,这些理解时都没什么难度,有难度的是在有些文献里出现的“上皇”。上皇,可不是指皇上,可以理解为上天的皇,那就是指神明了。我们见到时一定擦亮眼睛。

现代人把王、皇、帝、君之类一大堆称呼都用在皇帝老儿身上,就觉得这些称呼的等级都是一样的,实则不然。当中,帝是更高一筹的。从前,天下只能推崇周王一个,王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战国时期大家纷纷自立为王,王这个称号的价值就出现“通货膨胀”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而称帝,帝就成了高于王的级别,到了秦末起义的时期,不论是陈胜还是刘邦、项羽,都只是称王而不敢称帝。等到刘邦灭掉项羽、平定天下,已经是汉王的刘邦还是上演了好几轮“不敢当帝位”的戏码,最终是“不得已”而称帝的。汉朝时分封出去的诸侯也能称王,韩信当初就被封为齐王,这是汉朝与西周的不同。你看,虽然我们“帝王、帝王”叫得很顺嘴,但是有时候也需细分,王的等级就低于帝。

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将父亲李克用追谥为“武皇帝”,既然是武皇帝,自然应该简称“武帝”。但是记载这件事情的史官薛居正在自己监修的《旧五代史》里就偏偏称“武皇”,显然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李克用根本配不上帝这个殊荣。那历史上另一位大名鼎鼎、当之无愧的“武帝”——汉武帝呢?在“诗圣”杜甫的诗里,他也被降级成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究其原因,除了对平仄的考虑,自然也是因为在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圣”眼里,穷兵黩武的汉武帝不配称为帝。在中国古代文献当中,这种暗戳戳的一字褒贬,真的是被古代文人用得微妙至极。

“帝”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就像被捆在一起的干柴,它原本反映的是古人在郊外烧柴祭天的场景,后来被借去指代天帝,因此“帝”在众多的君王称呼里带有一种神的色彩,当然地位也最高。比如我们在翻译西方宗教的时候,就用“上帝”;称呼我们自己文化里土生土长的道教人物,“玉皇”还不够,最终也得归结到“玉皇大帝”上。唐宋两朝,多数君王信奉道教,民间也必然形成风气,在唐宋的诗文中也得注意,“玉皇”“玉帝”指的经常是人间的皇帝老儿,比如温庭筠的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语文教材链接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 “奇花初胎,矞矞 皇皇 。”这里的“皇”,用的就是它原本的意义,表示灿烂盛大。

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文中用“帝”来称呼刘备,如“ 先帝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 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里的用词就很微妙,与之前讲过的“崩”一样,理论上来讲,当时魏、蜀、吴三足鼎立,刘备作为地方割据政权的最高首领,用“帝”自然是僭越的。但写下这段话的是诸葛亮,是自己人,在蜀国人的眼中,刘备姓刘,是正统的汉代继承者,所以他有资格用这个中央集权统治者专用的“帝”字。

高中必修下册《鸿门宴》: 在文中,人们称刘邦和项羽的时候,都是“王”,如“良曰:‘料大 士卒足以当项 乎?’”在这里,“大王”是称呼刘邦,“项王”指项羽。这个称呼很有趣,当时刘邦和项羽都没有一统天下,所以都是称王的。

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节选)》: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这句话里卫律所说的“赐号称王”很有趣,很有汉朝的朝代特点。当时的匈奴与中央朝廷对峙,显然认为自己与中央朝廷是平起平坐的,汉朝最高领导人称帝,匈奴最高领导人自然也该称帝。至于“王”这个称呼,在汉朝是仅次于天子的爵位,卫律在匈奴的这个“王”的称号,自然也是仅次于匈奴“皇帝”的。

高考文本对应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太宗即 皇帝 位于东宫显德殿。”

2021年全国甲卷: “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以问寇准。”此处出现“帝”,不用多想,一定是指当时中央集权的最高统治者。

● “君主”一类

在这一类里面,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君主”“君王”“君上”“君子”“君人”“人君”“大君”“君父”“主君”“主公”“主上”“人主”“世主”“国主”。因为皇帝可称君、主,所以有些文献就直接用君来替代皇、帝。但是,面对这一类称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君、主往往指代都比较宽泛,也经常不用在皇帝身上,会区分它们显得尤其重要,比如有些地方称晋文公为晋文君。

“君”的甲骨文,上半部分是一只手举着鞭子,表示握权执政,下半部分是口。《说文解字》称:“君,尊也。”其实君就是对发号施令的人的尊称。在古代,可以用君指称的人有很多:君王自然可以发号施令,诸侯也可以,其他贵族也可以。在我们熟悉的文献当中,“若使烛之武见秦君”里的秦君指的是秦国的国君,“信陵君围魏救赵”里的信陵君是个贵族。

因为指称的广泛性,所以君在后世的所指范围也不断扩大,可以在道德品质方面指君子,后来甚至泛指男性,比如我们熟悉的夫君。尤其是君子这个说法,在先秦时期就用得特别混乱,比如《诗经》中的“假乐君子,显显令德”“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这里的君子都是指天子、国君。孔子也把君子这个词用得挺乱,说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时候,这里的君子明显指那些对美好的品德有追求的人。但是在孔子其他的语句中,比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等,君子到底指谁,就没有一定之规,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意来自行推断。不过我们了解它的复杂性之后,树立对它的警惕意识,是我们能正确地做出临场推断的第一步。

“主”这个字也是一样的。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主”的字形代表灯中的火苗,而近代文字学家唐兰则指出,“主”和“示”原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变体,这一观点得到了另一位文字学家陈梦家的认可,陈梦家还指出“主”字象征神主牌。不管是灯中的火苗还是神主牌,都不直接指向君主,所以主未必一定是皇帝。

不过你也没必要一看到这种指代不明确的称呼就直呼头痛,“主”这个字被用作对帝王的称呼,大致集中在三国时期,我们看了《三国演义》后就很熟悉主公这个称呼。其实咱们之前讲过皇、帝的区分,推演到这里就容易理解多了。《三国志》使用“主”的称呼,也是为了和正统的“帝”进行区分。作者陈寿认为,曹魏政权既然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那么他们才是正统之君,所以称为帝,而其余的政权——蜀汉、东吴是非正统的,只能称为主。不过陈寿的观点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比如人家诸葛亮自然觉得蜀汉政权才是正统,在著名的《出师表》里,开篇就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来的理学家朱熹也认为,人家刘皇叔姓刘,代表的才是汉朝正统,曹家就是篡权夺位的奸臣,于是在朱熹笔下,刘备成了帝,而曹操、孙权都只是主。

再有,就是“君”“主”这两个字,因为各自的指代都比较宽泛,所以它俩凑在一起,意思也不明确。没错,怎么凑都不明确。“君主”未必指皇帝,咱们熟悉的所谓君主立宪制只是现代人的叫法,在古代文献里,君主指的通常是公主,是帝王之女。《史记》就曾记载“初以君主妻河”,妻在这里显然是名词作动词用,表示做妻子、嫁给的意思。皇帝出于性别的局限,显然没法“妻”什么人呀。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瞪大眼睛,看清楚它究竟是指君王,还是君主。反过来,“主君”也不一定是指皇帝,《史记·苏秦列传》里韩王就称苏秦为“主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普通官宦人家的女性就管自己的丈夫叫主君。没错,主君在古代确实也是一家之主的意思。咱们练好基本功,在具体的文献里遇到,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招拆招吧。

语文教材链接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此是 家果”,此处的“君”,是对普通人的尊称,与君王无关。

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 。宋 令人问之于丁氏……”此处的“君”是宋国国君。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此处的“君”指皇帝。

高考文本对应

2019年全国2卷: “商 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景监曰:‘子何以中吾 ?吾 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 大说之耳。’”这篇文章里出现的“君”字用法比较多。“商君”,是指商鞅;后文提到的“吾君”“说君”“君大说”,是指当时的秦国国君。

2017年全国1卷: “晋陵公主降为东乡 。”这里的东乡君是一个爵位的名称。乡君是中国古代的女性封号,而且根据前文提到的,是由“晋陵公主”降位而来,也能说明性别特征。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隋 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此处的“主”是指隋朝皇帝。根据上下文语意,这是唐朝的臣子在议论前朝政事时使用的称呼,语气上的微妙拿捏也很见功力:客观上承认是主,但语义上并未见到多少尊重。

● “大家”一类

另外,对皇帝还有一些不怎么成体系的称呼,包括“大家”“天家”“国家”“官家”“宅家”“县官”,我们一一做原理性的解释。

首先,几个称呼里都出现了“家”这个字眼。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天下属于这一家人,皇帝作为这家人在皇权接力赛中正奔跑的代表,自然就是这家人乃至整个天下的代表。称家和称皇帝,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天家”就是以天下为家的意思,“宅家”就是以天下为宅的这家人。另外,这个“国家”在中国古代君权制度之下的所指和我们现在的肯定不一样,指的是把整个国作为家的那个人。《晋书》中记载“国家年小”,显然是在说皇帝年幼。

而“官家”这一称呼,可参见三国时期的蒋济提出的“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的说法,这个称呼在唐宋两朝出现得比较多。当然,“家”这个字,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既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其他的集体,比如说“儒家”“法家”;它和一些表示机构的字连用,也可以表示非家庭的集体,比如“州家”“郡家”等,这个“官家”在很多文献中也泛指那些当官的人。

“大家”的起源比较特殊,它本身是指大家族,再久远一些的时候指贵族、卿大夫之家,这个称呼原本是这些卿大夫之家的下人私下里对主人家的叫法,慢慢地演变成对天子的称呼了。因为它有这样的起源,所以不是什么人都能称呼“大家”的,通常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亲近的臣子这样称呼。如果突然间从海南岛来了个县令,他第一次进京,诚惶诚恐地给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来一句“大家”——你这不是在讨打吗?县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恭恭敬敬地称呼天家或者陛下。

最让人费解的称呼是“县官”。我们现在觉得县官是个芝麻小官,怎么想它都和高高在上的天子扯不上关系。咱们换个角度想想:官这个字,就是管嘛,管多大的地方、多大的事情,就是多大的官,从本质上来说,天子不也是这样吗?关键在于对县的认知。我们现在所说的县是一个不大的地方行政区,但是在古代,它经常指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王畿之地。那管理这块地方的官,不就是皇帝本人了吗?古籍中也经常记载一种人叫“县主”,比如和静县主、寿春县主、金城县主……天哪,这可不是指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她们是公主!等到了汉朝以后,条件慢慢放宽了一些,比如在唐宋时期,亲王、郡王之女也可以封县主了,这不可与“九品芝麻官”县令的女儿同日而语哦。

语文教材链接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 日有廪稍之供。”这句话中的“县官”,显然不是一县之长,因为学生已经进入太学了。太学是中央级别的学术机构,一个地方的县长自然是鞭长莫及。此处的“县官”就是指皇帝。在现实当中,有关太学生俸禄这样琐碎的小事,自然也不可能是皇帝本人亲力亲为的,因而泛泛地解释为朝廷,是比较合适的。

代称体系

中国人民族性格中的委婉,有时真是能表现得登峰造极、花样翻新。这种委婉体现在称呼这个角度,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我要说张三偏不直接提张三,而要从李四那里拐个弯过去。可能是出于在公开场合提及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羞涩,很多男性说起自己的妻子时不说妻子,而说“孩儿他妈”。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对尊长,那就是尊敬到我都不敢直接称呼其名,而是找一个代称,拐个弯儿地指代你——这种情形就连带出我们的文化当中对皇帝的很多独特称呼。

● 陛下

陛是台阶的意思,很多人虽然对陛下这个词感到熟悉,但是一想到陛下明明指的是台阶下,就感到困惑:皇帝明明应该是高高在上,端坐于台阶之上的啊,为什么称之为陛下呢?这里就是古人对皇帝拐着弯的尊称了。陛下原本指在皇帝所站台阶之下站立的侍臣,用他来指代皇帝起到了“以卑达尊”的效果:“臣启陛下”,表示我有事情不敢直接禀告皇帝,而是禀告您身边的侍臣;“求见陛下”,表示我不敢直接求见皇帝,我只敢求见一下您身边的侍臣……我们中学课本里的经典文言文篇目《烛之武退秦师》中也有过这样一个细节:烛之武在和秦君交谈时说“敢以烦执事”,意思就是我怎么敢拿自己国家这点破事来劳烦您手下的相关官员呢?老烛这是不是有点太“虚情假意”了?他都面见人家的国君谈论这件事了,居然还说怕麻烦人家手下的相关官员?其实这不是个假不假的问题,而是一个表示极度尊敬的习惯。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战国时期的很多文献里,“足下”也是用来指称皇帝的。

“殿下”是宫殿的台阶之下,用来指代比皇帝低一个等级的诸侯,或者皇子、皇后。唐朝以后,只有皇子可以称殿下,诸侯王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再后来,只有太子能称殿下,普通的皇子也不行了。

“阁下”的本义是殿阁之下,这些殿阁肯定不是普通人家能修得起的,最初是用来指称级别比较高的官员,比如“三公”。慢慢地,阁下的称呼也渐渐普及起来,就好比我们现在逢男性就喊帅哥,见女性就叫美女一样,布衣之间表示尊敬也能称阁下了。

“节下”,关于节这个东西,我们最熟悉的是持节牧羊的苏武,节是皇帝亲自委派的象征。魏晋时期,因为皇帝亲自派出的部队的首领都会持节,所以当时的节下是对军中高级将领的尊称。一样的道理,麾是部队打仗时将帅指挥用的军旗,“麾下”也是对军中高级将领的尊称,例如《三国志》中记载:“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

语文教材链接

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文中,诸葛亮称当时的蜀国君主刘禅为陛下:“愿 陛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陛下 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高考文本对应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但 陛下 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

2020年全国新高考1卷11题C选项: 殿下 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此选项错误,丞相不能称殿下。

2016年全国2卷5题B选项: 陛下 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此选项内容正确。

● 万岁

我们看过不少古装剧之后都知道,“万岁”是专门称呼皇帝的,其他人在礼制上不能拥有这么长的寿命,比如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仅次一等的,只配活千岁。

其实万岁这个词在诞生的时候不是用于称呼人,人们在表示庆贺、表达欢庆心情的场合都可以呼万岁。这有些像我们现代人了,今天数学课下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宣布晚上没有作业,大家群情振奋,脱口而出就是一句“耶,万岁”。战国时期,蔺相如舌战群儒,并且完璧归赵,史籍就记载:“左右皆呼万岁。”若当时万岁是君王的专属,蔺相如这属于率众造反了。

实际上,“万岁”一词,汉武帝以后臣民尚不乏使用,如《后汉书·李固传》市里称万岁,汉和帝弟弟名刘万岁等,一直到宋朝,“万岁”才基本成为皇帝专属,从此以后被皇帝老儿一人霸占了。

● 车驾

在古代,普通百姓甚至中低等级的官员是没有机会见到皇帝本人的,即便皇帝出游,他们也只能远远望一望皇帝煊赫无比、浩浩荡荡的车队。当年的刘家老三(刘邦),不就是远远看到秦始皇出巡的车队,流着哈喇子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吗?车驾往往是人们对于皇帝的直观感知,于是“车驾”就经常被用于指代皇帝。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走到哪儿,随行的太监都来一声“皇上驾到”,就是这个道理:皇上的车驾到了,其实就是告诉你,皇帝本人来了。

类似的说法还有“驾”“法驾”“大驾”“尊驾”“乘舆”“辇”“辇毂”……了解了其中的原委,看到其他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加工的说法也就豁然开朗了:驾崩,就是皇帝去世了;辇下或者辇毂下,就是皇帝治下,指都城。

不过驾的说法后来也扩展到了民间,不一定局限于皇帝,比如我们熟悉的“劳您大驾”“欢迎大驾光临”“尊驾怎样称呼”等,需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具体分析。

高考文本对应

2020全国新高考1卷11题A选项: 辇下 ,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此选项内容正确。

2018年全国2卷: “永元十五年,从 南巡,还为洛阳令。”“从驾南巡”就是跟从皇帝去南边巡视的意思。

● 龙

对龙的崇拜是由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汉书·高帝纪》中说刘邦的母亲与龙交配生下刘邦,称刘邦是龙的子孙,用来渲染一种君权神授的神秘感,树立一种正统的来源。且不管刘邦的亲爹刘太公作何感想,我们只需要明确,龙在古代往往特指帝王。

龙升比喻天子即位;龙辇是天子的车乘;龙颜比喻皇帝的容貌;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比喻皇帝的威严;龙驭是皇帝的车驾;龙兴指创立帝业;龙节是皇帝所授予的符节;龙衮指帝王的礼服;龙穴是最适宜给皇帝埋棺材做陵寝的好地方……

语文教材链接

高中必修下册《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 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这句话是在讲刘邦入关以后志气高昂,气成龙虎,在传统文化中,自然而然就会被联想为天子之气。

高考文本对应

2019年浙江卷: “昔在建安,二曹 龙奋 ,公幹角立。”既然此处的“二曹”指代曹操和曹丕,“龙奋”也就顺理成章地解释成王朝霸业的奋发和崛起。虽然理论上曹操并没有称帝,但是曹丕称帝了,曹操作为他的父亲,合并被奉为龙,也没什么奇怪的。

● 陵寝

古代的很多帝王极其重视自己的身后事,大约是活着越过瘾越怕死后享用不到,在生前就倾尽国力为自己修建规模浩大的陵墓。因为工程浩大,所以陵寝也被称为“山陵”,在古籍中就成了常见的情形。那君王死后,自然就有用陵墓来指代君王的习惯。这个习惯始于唐宋,到清末方止。比如宋朝的文献记载“裕陵追慕至忘寝食”,其中“裕陵”指的是宋神宗,因为他的陵寝叫永裕陵;“思陵绍兴乙亥岁”,其中“思陵”指的是宋高宗,因为他的陵寝叫永思陵……

以陵寝代称君王的习惯在明朝达到了巅峰,明朝文献恰是我们高中阶段大量文言文篇目的出处,那这个用陵墓名称代指皇帝的知识点,就显得尤其重要。不过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记住这么多皇帝的陵寝名称显然不现实,其实也没有必要。在阅读文献的时候,我们只要看到某陵,根据上下文能够知道它在指代一位皇帝,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是个精益求精的学习者,愿意下这个工夫,我相信历史老师会感激我在教学上的配合的。

高考文本对应

2014年全国2卷: “武宗即位,赏赉及 山陵 、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这句话的意思是,武宗登基以后需要花很多钱,有三个重要的项目:赏赐、结婚,剩下的“山陵”一项,就是指修陵寝。

2011年湖北卷: “孝文皇帝居 霸陵 ,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这一幕一旦解释,在现代人眼中就显得比较诡异。文中的孝文皇帝就是我们熟悉的汉文帝,霸陵是他自己的陵寝——那么文中这一幕是在闹鬼吗?皇帝站在自己的坟头上对大臣说了一番豪言壮语?其实不然,古代皇帝为自己修建陵寝是生前的大事,这显然是汉文帝来到自己的陵寝工地视察引出的一段故事。另外提醒大家,汉文帝的霸陵也称灞陵,因为建在灞河边。唐代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的必经之地,桥两边又刚好杨柳掩映,霸陵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网红”创作地标。文人写诗的时候不一定只有依依惜别的泪水,但凡诗兴大发来点儿时代的感慨,霸陵是开创下文景之治的汉文帝的陵寝,这个知识点就是必不可少的。

● 山陵

我们之前讲过君王的死叫作崩。崩嘛,就是指山崩地裂,那内在的预设显然是说君王是山陵。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朴素的比喻:君王在国家的地位,就好比大山。不过你往深了想,这个朴素的比喻就不那么容易站住脚了,因为显出君王的重要地位也可以有大量的其他喻体,也显得合适,比如君王是一棵大树,能给百姓提供依靠和庇护。为什么一定是用山陵指代君王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愿意细说的是中国古人看待世界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其实山并不是永远屹立不动的,现代人认可的科学解释是地壳运动,但古人的解释是阴阳平衡。他们认为阳气被阴气压制而不能正常上升的话,憋久了,山就会崩。用山陵指代君王,背后更是对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隐喻和思考:君王是山,自然也需要维持这种平衡,民意若是长久得不到满足和疏导,就好像上升无望的阳气一样,迟早会造成君王自身的毁灭。山崩在古代是亡国的征兆。周朝的发家之处是现在的陕西岐山一带,那里闻名于世的是臊子面,但在古时,岐山的意义并不像我们现代社会这般肤浅。周朝最著名的一次山崩就是岐山崩,结果没过多久就搞出平王东迁的惨剧。西周和东周的分野,就是因为这一次东迁。

体会一下山陵指代君王背后的隐喻,我们也更能理解,山陵这个词有时候并不一定指皇帝本人,也可能指皇后或者太后。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后、太后都称得上山陵。怎么区分呢?只有掌权的皇后、太后才叫山陵。我们熟悉的文言文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里面就有一句“一旦山陵崩”,赵太后此时称得上山陵之尊,因为她代替赵国国君掌握权柄。

最后,山陵一词也指皇帝的坟墓。我们普通人的坟墓一般是个鼓起来的小丘冢,但皇帝的坟墓像山一样巨大。这一点好理解,此处就不再赘述。

高考文本对应

2019年北京卷: “是岁也,三川, 岐山崩 。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自称体系

在自称方面,中华文化向来比西方文化复杂。在英语当中,一个英文字母“I”能走遍各种场合;而中国人的自称向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普通通的“我”,另一种是带有谦卑色彩的自称,比如“仆”“鄙人”“小人”等,这些一般用在和地位高的人的对话当中,或者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里。

君王也是一样,自称也是有两个系列的。在“我”这个系列里,君王有时候也可以像百姓一样自称“余”“予”“我”“吾”。如果全都是这些“寡淡”的规矩,我的讲述也就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这个系列里最有价值的还是君王独特的自称,老百姓以及臣子、贵族都不许用的那种。

对“余/予”做一些加工,就成了君王特有的自称——“余一人/予一人”。这个自称,大家并不熟悉,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很久远了。《论语·尧曰》里记载了周武王的话:“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周武王,就是伐纣的那个武王,他所在的历史时期在商周之交那会儿了。有时候把“余/予”拿掉,“一人”也是君王的自称。因为年代太久远,那个时期的文献通常艰深晦涩,几乎是高考选文言文的禁区。这点知识虽然考查的概率不大,却不妨把它作为可以积累的素材。它还有多角度阐发的价值:“一人”的内涵是君王这一个人独特的位置,是在万民之中挑起重担;“予一人”意思就是我这个普通的人和天底下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差别。年长日久,这种称呼的初衷早已经不可考了,古往今来那些给古籍做注疏的大家吵来吵去也没个定论,我们刚好在其中穿梭,任由己用啦。

下一个“我”系列的自称,大家就太熟悉了——朕。在我们看过的大多数古装剧里,皇帝都自称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个字成了皇帝的专属,是秦始皇飞扬跋扈的体现。在此之前,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阿猫阿狗都可以自称朕呢,它就和“我”“余”一样普通。屈原在《离骚》一开篇就讲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前一句的意思是我是高阳帝的后代,显摆一下自己的高贵血统;后一句的意思是我故去的亲爹叫伯庸。屈原也自称朕啊。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在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也自称朕,现在你就明白了,芈月是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当时,谁都能自称朕呀,并不是因为芈月掌了权才这样嚣张的。碰到先秦时期的事件时候,我们需要对朕这个字的使用场景提高警惕。

说起自秦始皇开始君王自称朕,又涉及两个有趣的问题。

第一,那在此之前的列位诸侯都自称什么呢?别瞪着你那迷茫的小眼睛看我,问问自己,这事儿你一定是知道的。咱们高中课本里选过《孟子》里的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好了,这回你知道当时的诸侯自称什么了,就是寡人嘛,这篇文章记录的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的事情。寡人是个谦虚的称呼,意思是寡德之人,但是秦始皇这位刚刚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的君王,那么志得意满、不可一世,可能觉得自称一句寡人太委屈自己了,不论在哪一方面他都得更新换代,连个自称都得高于那些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

第二,除朕以外,普通人的自称也多了,“余”“予”“我”“吾”之类,秦始皇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朕?是这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嬴政本人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但是可以深入地推测一下,顺便放松放松。可能是因为其他自称太普遍:孔子说“吾与点也”,孔子习惯自称“吾”;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自称“予”,也自称“吾”;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也习惯自称“吾”;那个自称过朕的屈原,用别的自称更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综合来看,朕算是个相对冷门的自称,用的人少。嬴政自己应该也知道,如果他把“吾”“余”之类用强权定为自己的专属,虽然也无不可,但是大家日常说惯了嘛,强行要求每个人都改口,总得有适应的时间。虽然说当了皇帝,人也不能残暴到什么人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吾”就都按大不敬之罪拉出去砍头的地步吧?这个比较冷门的“朕”字,是个成本更低的选择。

君王表示谦卑的自称有“孤”“寡”“寡人”“寡君”“不谷”“小子”“眇身”“冲人”。

“孤”“寡”意思相近,现代甚至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孤寡老人”。《说文解字》记载“孤,无父也”“寡,少也”,寡也特指老而失偶的人。反正看来看去呢,它们都是特别惨的意思。将这两个字加工成“孤家”“寡人”“寡君”,也是一样的。一提到这两个自称,很多内心戏特别足的朋友早就开始脑补电视剧里的各种著名桥段。《如懿传》里的“渣渣龙”——乾隆皇帝就对如懿展开过一段感人至深的游说:“朕在万人之上,俯视万千,可这万人之上,就是无人之巅了,朕总孤单得很……”此处电视屏幕上闪烁着“渣渣龙”和如懿两个人的点点泪光,你没准也跟着这种氛围窝在沙发上啜泣。感慨之余,大家就会据此推断,“孤家寡人”这个谦虚的自称就应该源于帝王的这种站在无人之巅的孤独寂寞冷吧,毕竟苏轼都说“高处不胜寒”呢……

即便我们现代人对古代帝王的处境有如此人性化的关怀,但“孤”“寡”的自称也不源于这里。古代王侯刚刚即位的时候,先王刚刚去世,此时在情感上,新登基的王侯难免有一种失去父亲庇护的孤单无助之感,再加上中国人向来注重孝礼,所以自称“孤”或者“寡”。《左传》当中记载:“列国有凶,称孤,礼也。”凶,就是不吉祥的事,这儿指的是王侯去世的丧事,那么刚即位的君主就得自称孤,这是礼法。慢慢地,这个自称延续到君主后期的执政中,就变成了通例。

按照习惯,在先秦时期,称孤道寡的都是诸侯国的国君,周王的自称是不一样的。周王自称什么?前面讲过周武王,记得吗?自称“予一人”嘛。不过周王自称与诸侯自称不同的模式,倒是对后世帝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凡是大一统王朝的君主,基本自称朕,这是和秦始皇学的;地方割据政权的君主,就自称孤或者寡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回想一下,曹操、孙权、刘备自称什么?还有一位特别善于与时俱进的主——刘邦。在老家种地、喝酒、当刘亭长的时候,他都是自称“吾”,一直到参加起义,攻占了咸阳,他还是与平民百姓一般,规规矩矩、低调地自称“吾”;被封为汉王以后,他立马自称“寡人”;他登基称帝之后自称什么,你想也能想得到啦——朕嘛。

“不谷”“小子”都是先秦时期的君主所用的谦称,出现的概率并不大,大家有个粗略的印象就够了。“不谷”就是不善,用于君王的谦称。“小子”这个称呼并不完全用在君主身上,它既可以用作普通人的谦称,也可以用在上级对下级的教训当中,重要的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

“眇身”“眇躬”中的“眇”字和我们熟悉的“渺”是相通的,意思也相同,这两个称呼就是帝王从渺小的自我这个角度来称呼的。

“冲人”里的“冲”字,让我们用它组个词吧。没什么文化积淀的小朋友就会组冲锋,这是现代人常用的、熟悉的词;有文化的小朋友听说过“幼冲”这个词,指的是年纪小。向前冲和年纪小,这两种意思完全不相关啊,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字的字义里呢?“冲”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形象如图所示,是先有了一条河 ,河中心有个“中”字受到激流冲刷,“中”又与幼童的童古音相通,明白这个字的起源就好理解了。“冲锋”的意思源于向前奔流的河水,而“幼冲”的意思源于河里“中”的处境。一个孩子,如果被孤零零地扔进社会的洪流当中,不正是备受冲刷,随时处于危险的境地吗?进一步理解,“冲人”是古代那些幼年就登基的“娃娃皇帝”的自称。

当然啦,最后还是需要找补一番。上文讲到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大致习惯,但历史太长,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总有些奇葩皇帝的自称是不走寻常路的,比如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人家就喜欢操着一口淳朴的乡音,自称“咱”。这可能是因为放牛娃当久了,无法改变。不过对照着这位皇帝在皇宫里开荒种菜,带领着一众子孙亲自耕种的教育方法,他也真是做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

语文教材链接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权曰:‘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里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权自称孤。他作为当时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者,自称“孤”是非常合适的。

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 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 寡人 !’”此时处于战国时期,秦国还没有统一六国,作为诸侯国国君,自称“寡人”是很普遍的。当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就自称“朕”了。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在文中,齐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这里是战国时期的诸侯——齐王自称“寡人”。

高考文本对应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上曰:‘然。 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

2019年全国2卷: “惠王曰:‘ 寡人 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魏惠王是诸侯,自称寡人。

讲了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君王谦虚的自称,我经常想,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仅仅是一种礼仪吗?不是的。这种烦琐之礼之所以能存在几千年,背后一定有实用性需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当中讲,中国古代的许多礼仪规范设立的目的,都是通过对人表面行动的规范来实现对人的深层次内心情感方面的诉求。古人使用谦称,连高高在上的君王都不例外,甚至不惜把自己悲惨地称为“孤”“寡”,应该在人际交往中有实用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懂得在人际交往当中“示弱”的民族。分析我们日常与人交往时的心理,大家通常都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人物,真的想获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就得懂得适当地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最使我有切身感受的,就是我上课总有孩子在讲台下窃窃私语,这种情况下,瞪着眼大吼一声“上课不许说话”的效果就比认真地告诉他“我很用心地讲课,但是你不认真听,我很难过欸”的效果差很多。使用前一种方法的话,学生可能会吓一跳,暂时收敛一些,但心里其实是很反感的,他总会找个机会继续嘀嘀咕咕。使用后一种方法,你坦诚地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对方,反而容易得到对方真心的理解。

皇帝也是一样的,万人之上,无人之巅,仅凭一己之力能看顾得好偌大的江山吗?在和周围人交流的时候,他用一种谦虚的自称,把自己的身段自然而然地放低一点:我是孤家寡人,我是冲龄小儿。他把自己的困境明明白白地摆出来,手下忠心的臣子自然时时受到激励和提点。 WZMo804XbR16P53H8NfzKPbz7giOHZv31RRNQG5K+7Dkv1jaThYIWMt8/ysfeU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