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六
重读《复杂》,觉悟“生命”

郑杰
树兰医疗集团董事长

一晃我与《复杂》这本书已结缘20年。它在美国最早出版的时间是1992年,中文版于1997年4月在大陆面世,不久后我就买了一本,当时纯粹出于好奇,看得懵懵懂懂。第一次深度阅读这本书是在2010年的春节,看完久久不能平静,还写了很长的读书笔记。我是书中好几位人物的粉丝,还与约翰·霍兰在北京见过面。很高兴这次集智俱乐部的小伙伴们能重新翻译这本经典。与1997年的译本比较,这是一次完整的重译,对书中很多术语和专有名词都做了更新,例如:1997年版中“emergence”被翻译为“突现”,新版更新为“涌现”;“桑塔菲”被修正为“圣塔菲”。14年仿佛一刹那,如今重读新译,依旧让人激动和共鸣。

那是一个从二战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横跨40年的故事,从有诺贝尔奖背景的大科学家到年轻的博士后,涵盖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经济学等多个交叉科学领域的一群学者,一起探索一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对象或现象:“由众多‘主体’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可能是分子、神经元、物种、消费者,甚至是公司……通过相互适应和相互竞争不断组织和重组成更大的结构……在每个层面都会形成新的涌现结构……”

是的,自然界(包括我们人自身),都是这样自组织起来的生命系统(包括我们的大脑和免疫系统)或生态系统,同样还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用《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的话说,这些都是“天生”(born)的系统,不是“人造”(made)的系统。这里有些共同的命题:

●秩序如何从无序中产生?自组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分裂产生百万亿的细胞组合出一个稳定的、自我维持的完美人体,最后产生思维和智慧,中间发生了什么?

●以上过程中的混沌(混沌的边缘)、临界与相变、涌现、幂律与分形、非线性动力学等更底层的逻辑或理论是什么?

●自组织系统如何通过学习,获得预测、适应和进化的能力,能在与外界的开放互动中不断排列重组其构成单元,那进化的背后又是什么?

●当我们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时,指的是什么?

……

串起这些灵魂拷问的一根“金腰带”,就是全书围绕的主题:“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我一直认为这个领域会有很多诺贝尔奖级的底层原理突破,也深深感受到,东方哲学在“系统观”的高度,让我们天生有进行这个领域思考的优势。书中的主角之一——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是太极拳的爱好者,他说道:“你要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系统来分析,就像一位道教徒坐在纸船上观察复杂多变的河流一样……复杂性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不存在二元性……我所表述的观点在东方哲学看来一点也不新鲜。”是的,书中很多人物都是我国的先哲老子的粉丝。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并发行全世界的《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在描述一个自组织复杂系统从无中生有到生长和生生不息的三个阶段。这里的“阴阳闭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转化与统一,与佛学中的因果轮回是对应的,似乎都在阐述复杂性理论的一个轴心——“反馈”与“自指”的核心命题。

书中不断描述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如何因为这些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而相互吸引,在共处中相互讨论,组建了一个同样有趣、没有围墙的圣塔菲研究所,如今它已成为世界复杂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

书中完美重现了圣塔菲研究所的整个创立过程,中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一些设立原则,例如:“不要设立单独的部门”(即不设立科系);邀请合适的人——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又愿意接纳新思想的人;给每位研究员配备最先进的计算机,等等。当然也讨论了科学委员会与管理层的分开,以及如何募资。这对于本书的译者团队集智俱乐部来说是极有参考意义的,因为集智俱乐部的一个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的圣塔菲!复杂科学将是未来50年里科学领域的下一个重大任务,我相信,在集智的年轻科学家中间,能产生这个领域“卡诺式突破”的贡献者!

《复杂》是我一生中对我最有影响力的三本书之一,另外两本是《混沌》和《失控》,这三本书之间有着微妙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看到,《复杂》一书中的各主角也受到很多书的影响,例如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贾德森的《创世纪的第八天》等;这些主角后来也出了很多著作,如阿瑟的《技术的本质》、考夫曼的《宇宙为家》等。有趣的是,《复杂》与《混沌》都介绍了密歇根大学的BACH小组,后来该小组的一个新成员梅拉妮·米歇尔也写了一本《复杂》。那本书仿佛是这本书的后代,完成了本书的遗传,又有了些进化的自复制!

我如今在从事医疗健康行业。一方面,我们就在探索,人这个生命系统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定义“健康”;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对于一个“医疗健康组织”本身,如何用“活系统”或“生命”的视角来看待组织,如何应用好复杂管理学,让组织在“混沌的边缘”获得创新动力,在这些问题上,我都从《复杂》一书中获得了很多灵感。

岁月短暂,能与一些有趣的灵魂一起,思考一些类似“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话题,何其乐哉!何其快哉!

一起阅读《复杂》,一起觉悟“生命”! 5QCG9eOaaDmycuFLkFmi4TYFk3sMjUxaGMIEXSbToyZdbMfYpCVti8/HVdoSS91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